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情境实训
2009-2
电子工业出版社
褚建立 主编
306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计算机用户数量急剧增加。广大的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由于计算机本身的质量问题、用户维护和操作不当或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计算机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选购一台高质量的微型计算机,保证计算机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高效、稳定地运行,熟练掌握一些常见工具软件的使用技巧,并能排除碰到的一些常见的软、硬件故障,我们为大家编写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情境实训》一书。 随着微型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型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在不断更新,新的软、硬件技术不断涌现。与此同时,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也不断被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而能适应基于学习情景教学模式的教材还很少。为此,我们结合多年计算机维护工作的经验和教学实践,搜集目前最新的各种软、硬件技术,融合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将全书的结构划分为5个学习情境(包括15个学习单元和31个工作任务),真正体现了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学习情境1:主要完成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认知、主要配件的选购等工作任务。 学习情境2:主要完成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装与调试、对BIOS进行基本设置等工作任务。 学习情境3:主要完成对硬盘的分区及格式化、操作系统及硬件驱动的安装、操作系统的备份与恢复、软件的安装与卸载等工作任务。 学习情景4:主要完成运用系统工具优化系统、运用注册表优化系统、使用常见工具软件、恢复硬盘数据、查杀计算机病毒和木马等工作任务。 学习情境5:主要完成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日常维护、计算机硬件设备故障排除、计算机外设故障排除等工作任务。
本书主要介绍如何识别、选购计算机硬件系统各配件、如何组装和调试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如何对BIOS进行基本设置、如何对硬盘分区及格式化、如何安装操作系统及硬件驱动、如何备份与恢复操作系统、如何安装与卸载各种软件、如何运用系统工具优化系统、如何运用注册表优化系统、如何使用常见工具软件、如何恢复硬盘数据、如何查杀计算机病毒和木马、如何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日常维护、如何排除计算机硬件设备故障、如何排除计算机外设故障。全书以实际操作为主,辅以相应的理论知识,内容新颖,讲解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层次清楚,非常适用于当前基于学习情境模式的教学。 本书适合作为高职、大专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材和各种计算机维护培训班的培训资料,同时也是广大计算机爱好者和用户的必备参考书,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学习情境1 认知计算机系统 单元1:认知计算机系统 任务1: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认识 1.1 任务描述 1.2 相关知识 1.3 实施步骤 习题 单元2:选购计算机硬件 任务2:选购主板 2.1 任务描述 2.2 相关知识 2.3 主板的选购 习题 任务3:选购CPU 3.1 任务描述 3.2 相关知识 3.3 CPU的选购 习题 任务4:选购内存 4.1 任务描述 4.2 相关知识 4.3 内存条的选购 习题 任务5:选购硬盘驱动器 5.1 任务描述 5.2 相关知识 5.3 硬盘驱动器的选购 习题 任务6:选购光存储设备和光盘 6.1 任务描述 6.2 相关知识 6.3 光存储设备和光盘的选购 习题 任务7:选购显示卡和显示器 7.1 任务描述 7.2 相关知识 7.3 显卡和显示器的选购 习题 任务8:选购键盘和鼠标 8.1 任务描述 8.2 相关知识 8.3 键盘和鼠标的选购 习题 任务9:选购机箱和电源 9.1 任务描述 9.2 相关知识 9.3 机箱和电源的选购 习题 任务10:选购声卡和音箱 10.1 任务描述 10.2 相关知识 10.3 声卡和音箱的选购 习题 任务11:选购打印机和扫描仪 11.1 任务描述 11.2 相关知识 习题学习情境2 计算机硬件系统组装 单元1:组装计算机硬件 任务12:计算机硬件的组装 12.1 任务描述 12.2 相关知识 12.3 计算机组装步骤 习题 任务13:计算机拆卸 13.1 任务描述 13.2 计算机硬件系统拆卸步骤 习题 单元2:BIOS设置 任务14:BIOS的典型设置 14.1 任务描述 14.2 相关知识 14.3 BIOS典型应用技巧 习题学习情境3 计算机硬件系统安装与调试 单元1:硬盘的初始化 ……学习情境4 计算机软件系统维护学习情境5 计算机硬件系统维护参考文献
(1)盘体。盘体从物理的角度分为磁面(Side)、磁道(Track)、柱面(Cylinder)与扇区(Sector)四个结构。其中,在最靠近中心的部分不记录数据,称为着陆区,是硬盘每次启动或关闭时,磁头起飞和停止的位置。所有盘片上半径相同的磁道构成一个圆筒,称其为柱面。扇区是磁盘存取数据的基本单位,也就是将每个磁道等分后相邻两个半径之间的区域。硬盘盘片多为金属圆片,表面极为平整光滑,并涂有磁性物质。 硬盘盘片直接关系到硬盘的性能。目前大多数厂商都是采用铝合金作为盘片的原料,盘片表面被加工成一个非常光滑的镜面,磁性材料就均匀地附着在这些光滑的表面上。IBM从腾龙三代硬盘开始采用玻璃来代替铝合金制造盘片,使加工出来的表面光滑度更高,盘片越光滑,工作时磁头和它的距离越近,磁头读写信号的速度就越快。 (2)读写磁头组件。把数据写到盘片的磁介质上或者把数据读出来,都依赖于硬盘的磁头组件。读写磁头组件由读写磁头、传动手臂、传动轴三部分组成,如图5.13所示。磁头是硬盘技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实际上是集成工艺制成的多个磁头的组合,它采用了非接触式结构。硬盘加电后,读写磁头在高速旋转的磁盘表面飞行,飞高间隙只有0.1~0.3um,可以获得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硬盘上采用的磁头类型依次有MR、AMR、GMR、TMR等,存储密度也随之逐渐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