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徐振轩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8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

徐振轩  

页数:

253  

内容概要

本书从职业指导全程化、个性化的理念出发,按照注重应用性和针对性的原则,结合当前社会就业形势和高职高专学生成长特点编写而成。它立足于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和健康成长。全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职业发展篇、就业指导篇和创业教育篇。全书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帮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与创业观,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本书适合于普通高职高专教育和五年制高职教育各专业使用,其他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以及职业指导、咨询与培训机构也可以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徐振轩,男,1969年出生,安徽潜山人,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管理系副教授。1990年厦门大学哲学系毕业,2003年获得安徽大学哲学硕士学位,并赴北京大学进行访学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哲学及高等职业教育。先后主持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项目和人文社会科学

书籍目录

第一篇 职业发展篇 第1章 职业规划  1.1 职业概述   1.1.1 什么是职业   1.1.2 职业定位   1.1.3 职业、专业与就业  1.2 职业与个性   1.2.1 职业与性格   1.2.2 职业与气质   1.2.3 职业与能力   1.2.4 职业与兴趣   1.2.5 职业与价值观  1.3 职业规划   1.3.1 职业生涯与规划   1.3.2 职业锚   1.3.3 职业规划步骤和方法  阅读与思考1  实践与练习1 第2章 职业选择  2.1 职业危机   2.1.1 选择危机   2.1.2 定位危机   2.1.3 发展危机   2.1.4 生存危机  2.2 职业选择的基础   2.2.1 职业评价   2.2.2 职业素质   2.2.3 职业意识   2.2.4 职业理想  2.3 职业选择原则和方式   2.3.1 职业选择的观念   2.3.2 职业选择的原则   2.3.3 职业选择的方式  阅读与思考2  实践与练习2第二篇 就业指导篇 第3章 就业制度  3.1 就业形势与制度   3.1.1 高职高专院校就业形势   3.1.2 就业政策  3.2 就业市场   3.2.1 就业市场概述   3.2.2 就业市场的利用  3.3 劳动合同制度   3.3.1 劳动合同制度概述   3.3.2 劳动合同的订立   3.3.3 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与终止  3.4 人事代理制度   3.4.1 人事代理制度概述   3.4.2 人事代理的政策和内容   3.4.3 人事代理办理程序  3.5 国家公务员制度   3.5.1 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述   3.5.2 国家公务员的考试录用  3.6 就业准入制度   3.6.1 职业资格证书   3.6.2 职业技能鉴定  实践与练习3 第4章 就业准备  4.1 思想准备   4.1.1 就业思想上的主要问题   4.1.2 就业思想上的必要准备  4.2 心理准备   4.2.1 心理素质   4.2.2 心理问题   4.2.3 心理调适  4.3 知识准备   4.3.1 知识结构   4.3.2 知识类型  4.4 能力准备   4.4.1 能力结构   4.4.2 技能培养 …… 第5章 求职技巧 第6章 就业保障第三篇 创业教育篇 第7章 创业与社会 第8章 创业素质与训练 第9章 创业过程 第10章 适应社会,成就自我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篇 职业发展篇  第1章 职业规划  案例1-1 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  2006年7月16日,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了《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调查显示,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比2005年增加了75万,增长率为22%,而全国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约为166.5万人,比2005年实际就业减少22%。这意味着,有近6成的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调查同时显示,学生、学校、政府和家庭、社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四大重要原因。  就业之专业:所谓冷门专业更易找工作。在总体就业水平与专业之间的关系方面,从参加调查的学生所属的专业看,可以划分为法学、管理学、工学、教育学、经济学、理学、历史学、农学、文学、医学和哲学等学科门类。与大多数人的预料不同,调查显示,学冷门专业的学生似乎比学热门专业的更容易找工作。被视为冷门专业的哲学和历史学,学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分别达到40.35%和51.85%,而法学专业学生的总体就业水平似乎低于人们的预期。  就业之薪酬:6成人期望月薪低于2000元。当前大学生一般都能对自身能力水平及就业市场状况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形成较为理性的择业行为。薪酬一直被喻为大学生就业理性程度的“风向标”。根据此次调查的统计结果,大学生大多已走出开价虚高的误区,有六成以上(66.10%)的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2000元之间。  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显地改观。仍有45.93%的大学生担心到基层和西部工作会限制个人的发展,有六成以上的人对到基层和西部工作持不太赞成的态度。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