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问君能有几多愁

陈清华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作者:

陈清华  

Tag标签:

无  

前言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一  未熟读古诗,就谈不上精通中国传统文化。古诗的重要性不仅为国人共识,也是国际汉学界的聚焦所在。戴密微先生曾经指出:“如重汉学,当重汉诗研究”,并确言“汉诗为中国文化最高成就”或“中国天才之最高表现”(转引自钱林森编《牧女与蚕娘》,第36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诗言志,中国的诗,有一种言志的传统,所谓“文以载道”。诗是主流,是正统,很仁义道德的事,可以用来当科举考试的敲门砖,也有严格的形式。这种过于严肃,过于主流的诗,也限制了诗人的性情表达。  但词,不一样,词,不必言志。“词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是隋唐燕乐,词乐是燕乐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兆鹏语)词坛大家龙榆生说:词和曲都是先有了调子,再按它的节拍,配上歌词来唱的。它是和音乐紧密结合的特种诗歌形式,都是沿着“由乐定词”的道路向前发展的。……一般所说的“词”,原来也就是沿着魏、晋以来乐府诗的道路,向前发展的。不过,它所依的“声”——也就是它所用的调子,一般都出于隋唐以来的燕乐杂曲:有教坊乐工和专家们的创作,如《安公子》为隋炀帝时乐工王令言的儿子所写,《雨霖铃》为唐明皇入蜀时悼念杨贵妃的创调,也有更早一些流传下来的,如《后庭花》出于陈后主(叔宝)宫廷,《兰陵王》出于北齐兰陵王高长恭的部队;但大部分却是民间的作品。  总之,词是随着曲调的流行而发展的。  词写出来,本来就是歌舞酒宴之间交给歌女唱的歌词,供客人消遣的,其内容在最初无非是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的。所以,当时是“不入流”的。宋朝学者钱惟演说过这样的话:“坐读经史,卧读小说,如厕读小词”。  词兴于唐代,经过五代的发展,极盛于宋代,是一种配合音乐可以唱的乐府诗。词从一开始就是很民间的题材,没有任何官方的推动或者提倡,它来源于乐府和民间文学,但和唐代的音乐繁荣密不可分。唐代的音乐繁荣主要是“西化”的冲击,西域音乐传入后,从宫廷到民间,广受欢迎,琵琶这种乐器就来自西域。所以,《旧唐书·音乐志》说:“自开元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因为词必须受到声律的限制,所以,在填词的时候要么“依声”,要么“按谱”,如果你想要金戈铁马的男人气概,那就用《满江红》、《贺新郎》这些慷慨激昂的曲调;如果你想要缠绵婉约的感觉,那就选用《木兰花慢》、《满庭芳》之类的既和谐又婉约的曲调。  这就决定了,词比诗更具有音乐性。一直到了南宋,经过辛弃疾等人的努力,词才逐渐地脱离音乐而成为独立的文学体裁。  词有个外号,叫“艳词”。因为它在最初出现的时候,总是和上不了台面的风流韵事有关。  这就是我给这套书取名叫“唐宋词里的风花雪月”系列的缘故。我想通过唐宋词的学习和领会,一起来体会爱情、亲情和友情这个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  二  常常困惑:我们还能相信谁?我们还能相信什么?  总得信点什么吧,比如爱情。否则,活着还有什么意思?贺铸《青玉案》中有这么一句词,哀叹的就是找到另一半的艰难:“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红楼梦》里,刘姥姥为哄贾母开心,随口杜撰了一个故事:在一个下雪天,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娃在外面抽柴草,然后如何如何……刘姥姥都不好往下圆了,可贾宝玉那个痴情的孩子一根筋地盯住刘姥姥问:这个女孩子最后到底怎么样了,如何如何。  我希望自己是那个痴情的傻宝玉,对爱情永远不怀疑,即使是杜撰出来的故事。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早在2500年前的《诗经·召南》里就有这样的话:“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心怀春意的女子,哪有不羞涩、脸红的?那么美好的感情,谁能无动于衷呢?不是有句话说嘛,恋爱是女人最好的化妆品,结婚是女人最好的补品。  清代诗人赵翼有句诗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一个小国南唐的沦陷,仿佛只为了成全一国之君李煜和一个名叫小周后的弱女子之间的一场伟大爱情。四十一岁的李煜被宋太宗赵光义下牵机药毒死,死的那天竟然正是他的生日;那一天,竟然正是中国的情人节——农历七月七日“七夕”之夜!小周后闻讯,毅然自杀殉情。  写唐宋词这个系列的时候,我常常沉浸在唐宋词人们编织的爱情童话里,不能自拔,以至于我一听到“买房”“珠宝”“名车”“单位”“收入”“家境”“学历”这类词,都本能地打哈欠,总觉得这些东西距离爱情很遥远,甚至于南辕北辙。古人多单纯啊,没有现代人那么多花花肠子,没有的。爱就爱了,根本没有问对方在哪个单位上班、有没有五险、住房、家里有没有负担等等。不仅这些东西不能禁锢爱情,就连高墙也不能够阻隔爱情,夜半爬墙去约会的不知道有多少。南宋诗人叶绍翁有句著名的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为了追求真爱,冒险爬墙又算得了什么呢?元代戏曲《墙头马上》中的李千金就是在一次爬墙时和一个秀才裴少俊一见钟情的。两个人斗胆“私定终身后花园”,当然最后的结局是“奉旨完婚大团圆”。属于才子佳人的老套,“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  我注意到这两个人爱情生活的两个细节。一个是两个人的人品都是一流。作者白朴介绍李千金说,“年方一十八岁,尤善女工,深通文墨,志量过人,容颜出世。”裴少俊呢,“年当弱冠,未曾娶妻,不亲酒色”,“惟亲诗书,不通女色”。  第二个细节是,两个人年龄在那个时代都称得上是大龄青年了。李千金说,“年方一十八岁”,18岁,现在还是个高中生呢,那个时代女人十八,还没有嫁人,算大龄青年了。裴少俊呢,“年当弱冠”,二十岁左右,还没有老婆,标准大龄青年。但是,这样的年龄,两个人都没有任何恋爱经历,从前的感情世界简单得如一张白纸。不像今天的大龄剩男剩女,不少人曾经沧海的感觉,大家都是有故事的人,谁也别说谁。  要说爱情,可能是个人偏见,我总觉得人过了20岁之后,很难纯得起来了。全世界公认的爱情圣女是谁?是朱丽叶,对不对?位于意大利的朱丽叶故居,每天游人如织,几乎每个游客都要触摸一下朱丽叶雕像上的右乳并合影留念,据说这可以给人的爱情带来好运。  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发生在14世纪初,那正是我们的元朝末期。罗密欧和朱丽叶爱得难舍难分的时候,多大年龄呢?14岁和16岁。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最纯洁无瑕的年龄。你说一个30岁、40岁左右的人还能那么毫无功利地去爱吗?去殉情吗?恐怕很难。  明代话本《三言二拍》中《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有个著名的故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是一个妇孺皆知的“痴心女子负心汉”的故事。那么,这则悲剧爱情的主角在恋爱的时候,也就是和那个名叫李甲的男人同居时多少岁呢?19岁!何以见得?因为,冯梦龙这样介绍京城名妓杜十娘:“自十三岁破瓜,今一十九岁,七年之内,不知历过了多少公子王孙,一个个情迷意荡,破家荡产而不惜。院中传出口号来,道是:坐中若有杜十娘,斗筲之量饮千觞。”  《红楼梦》里,没有人怀疑林妹妹和宝哥哥的生死爱情吧。可他们的恋爱,大约就发生在14—16岁之间的年龄段。林妹妹进贾府的时候,按现在的标准是未成年人,戴红领巾的少女,充其量是个少先队员。宝玉哥哥那个时候也是个少先队员。大家可以算算,他出家的时候才19岁,初见妹妹的时候才多少岁?今天的家长一定会说那是早恋,对吗?  宝玉参禅一段,《红楼梦》中曹雪芹借宝玉的口说: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黛玉续: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五祖接: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大意是说,一对恋人,彼此都想从对方得到感情的印证而频添烦恼;看来只有到了灭绝情谊,无需再验证时,方谈得上感情上的彻悟;到了万境归空,什么都无可验证之时,才是真正的立足之境。  三  “莫以今时宠,忘却昔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这首诗名字叫《息夫人》,作者是唐代大诗人王维。  同样是写《息夫人》,杜牧也写了一首诗:“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毕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息夫人,何许人也?让两位大名鼎鼎的诗人为之写诗。  息夫人被称为桃花夫。  关于息夫人的故事,郦波先生有这样一段介绍,我引用如下:故事出自《左传·庄公十四年》。说楚国的周围有两个小国家,一个叫息国,一个叫蔡国。息国的国王叫袭侯,相传他的祖先是周文王的儿子。息侯与蔡侯之间本来没有多少交往,但后来两个人的关系却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因为他们娶了一对姐妹花——陈国国君陈侯的两个女儿。就像孙策和周瑜分别娶了大乔和小乔,所以两个人的关系才铁到那份上,也就是成了连襟了。说这个蔡侯娶息的姐姐的时候并没有见到息,他也从来没有见过息,所以只是听说小姨子很漂亮,仅此而已。两国之间因为有亲戚关系,所以书信来往,礼仪问答,倒也一直相安无事。坏就坏在有一天息思念起姐姐来了,她想到姐姐那儿串串门,走走亲戚。息侯就派人把息夫人送到她姐姐蔡国那里去了。  可蔡侯这个流氓竟然看上了小姨子,公然调戏她。息受不了侮辱,一气之下,回国了。回到家给丈夫息侯这么一说,息侯是个暴脾气,要发兵攻打蔡国,又怕打不过人家,就自己跑到楚国借兵。  楚文王倒也干脆,派兵把蔡国灭了,将蔡侯抓到了楚国。蔡侯见到楚文王,就故意说,我今天落到这一步都是因为一个美人——息夫人,不过,能够见这样的美人一面,亡国也值得。  楚文王一听,天下还有这样的美人?于是派兵攻打息国,进入了息国王宫,息夫人绳子都拴好了,准备上吊自杀。有人劝她说,你如果这么死了,你老公息侯也就铁定被杀头了。你如果活着,息侯也不会死了。为了能让老公活着,她选择了不自杀,忍辱负重给楚文王当了妃子。  据《左传》记载,息夫人嫁给楚文王后,被百般宠爱,“生堵敖及成王燕,未言。楚子问之,对日:吾一夫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意思就是说,息夫人嫁给楚文王后,生了两个孩子,其中之一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楚成王。但她嫁给楚王后,从不和他说一句话。有人问她原因,她说,我一个弱女子,嫁了两个男人,纵然没有死,还有啥脸面说话呢?大诗人王维说的“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就是这个意思。杜牧的诗句“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也是这个意思,在好细腰的楚王宫里,息夫人面对桃花开了又败,沉默了几个春秋,毕竟息国是因为她而灭亡的。  “莫以今时宠,忘却昔日恩”,郦波先生感叹说,息夫人的处境真可谓之两难了,面对两个深爱自己的男人,一个因为自己做了亡国奴,一个对自己百般宠爱,还生了两个儿子。真是爱又爱不得,恨又恨不得。  该怎么看待息夫人呢?“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她内心的凄苦与孤独、无奈,有谁能够猜透呢?  我可以嫁给你,但是我有权保持沉默。  你可以得到我的身体,但你永远别想得到我的心。  这就是息夫人。  我在想,那个不可一世的强者楚文王和那个柔弱不堪、为保全丈夫性命而苟活下来的弱女子息夫人,到底谁才是赢家呢?  四  现在想静下来读点书,思考一点问题,研究点自己喜欢的学问,真的很难。不是一般地难,是特别难。  总有事情打扰。  大家都在寻找机会,什么机会呢?升官发财往上走的机会。于是,就连读书这样的生活习惯,也会被质问: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那意思仿佛只有赚钱、做官才实用,除此之外的非实用性的宏大问题,属于无用、没意义,没意义的东西,琢磨它干嘛?  问题是,大家都去做“实用”的事了,那么,基础的问题、基础的研究谁来做?  别人我不了解,就我个人而言,偏偏喜欢琢磨一些“没意义”的东西。  记得在海口的一次文化沙龙上,李晓宁先生讲过一个古希腊哲人泰勒斯的故事:泰勒斯喜欢研究天文,观察气象。他的婢女总是埋怨他,没给家里多搞点创收。由于老仰望天空,观察星象,以至他经常因没看清地上的沟坎而摔倒。婢女说:你连地上的事都没有弄明白,老看天上有什么用?家里都揭不开锅了,你也不想想办法。泰勒斯说,不就是搞点钱吗?他长时间研究天文气象,通过观察他知道,第二年天气将有利于油橄榄树生长,油橄榄将会丰收。希腊主要的作物是油橄榄树,主要贸易产品是橄榄油。咱们在电影《教父》里看到的西西里岛的黑手党头子,特别喜欢西西里岛的橄榄油。希腊和意大利的橄榄油是很有名的。泰勒斯看到油橄榄树第二年要丰收,就把房子卖掉,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把雅典城里十部榨油机在农闲的时候全部买走了。到了收获的时候,全城都没有榨油机,他垄断了榨油机,再以高出原价好多倍的价格把榨油机卖掉,赚了很多钱。  为此,泰勒斯就对他的学生讲,不是我不懂得挣钱,而是我在研究比挣钱更重要的事。研究挣钱那套学问,我完全可以做,但那都是二流人才干的事情。  五  我是个电影迷,周星驰的《功夫》,很喜欢,看了两遍。一位挚友说,我们“和小男孩一样相信世上真有如来神掌;但愿所有女孩都向哑女的纯真和重情义看齐。”  电视,很多年不看了,但却很喜欢前几年看的电视剧《大明宫词》,就像百度“鬼丈夫”贴吧里的一帮有故事的人执着地喜欢琼瑶的《鬼丈夫》一样,乐梅和起轩的爱一直并永远感动着一群人,一群有故事的人!甚至,有的人,一看就是17年!生时好好爱,死后亦然。我本人看一次哭一次……多么感天动地,正如一个挚爱《鬼丈夫》的女网友所说:《鬼丈夫》里有完美爱情、长辈悉心呵护小辈、好友肝胆相照、主仆情深、上一代恩怨冰释的宽慰……一幕幕让我们在一次次感动的泪水中变得坚强。《鬼丈夫》的主旋律不是爱隋,应该是广义上的温情。  难怪不少人感慨“相见不如怀念”呢。  《大明宫词》里面的台词太喜欢了!喜欢得无法形容,尤其是那出皮影戏。  原来那出皮影戏在《大明宫词》中最初是由李治和兰儿演绎的,年少的太平看了父亲的演出,待她亲历爱情后再回忆那日情形,才体味到戏如人生。现将完整版录之,如下:  (背景:后宫殿室内门窗被大丝绒布围得很严,所有光线被收起,只留一块白布映现着亮光。皮影戏演得正炽烈,白布上升起一轮太阳,百花齐放,鸟语花香。幕后演皮影的是李治和兰儿,他们演得十分投入,好像自己就是剧中人。这是一出哀婉的千古爱情绝唱——采桑女。幕后的李治和兰儿操纵着皮影,兰儿表情陷入忧伤与思念。李治爱怜地看着她。)  兰儿:野花迎风飘摆,好像是在倾诉衷肠;绿草凄凄抖动,无尽的缠绵依恋;初绿的柳枝轻拂悠悠碧水,搅乱了芳心柔情荡漾。为什么春天每年都如期而至,而我远行的丈夫却迟迟不见音讯……  李治:离家去国整三年,为了梦想中金碧辉煌的长安,都市里充满了神奇的历险,满足一个男儿宏伟的心愿。如今终于衣锦还乡,又遇上这故里的春天,看这一江春水,看这满溪桃花,看这如黛青山,什么都没有改变,也不知我新婚一夜就别离的妻子是否依旧红颜?对面来的是谁家女子,生得春光满面,美丽非凡!  李治:(望着兰儿,动情地)这位姑娘,请你停下美丽的脚步,你可知自己犯下了什么样的错误?  兰儿:这位官人,明明是你的马蹄踢翻了我的竹篮,你看这宽阔的道路直通蓝天,你却非让这可恶的畜生溅起我满身泥点,怎么反倒怪罪起是我的错误?  李治:你的错误就是美若天仙,你明艳的面颊让我胯下的这头畜生倾倒,竟忘了他的主人是多么威严;你蓬松的乌发涨满了我的眼帘,看不见道路山川,只是漆黑一片……  兰儿:快快走远点吧,你这轻浮的汉子,你可知调戏的是怎样的一个女子?三年啊三年,她为了只见过一面的丈夫,把锦绣青春都抛入无尽的苦等,把少女柔情都交付了夜夜空梦。快快走远点吧,你这邪恶的使臣,当空虚与幽怨已经把她击倒,你就想为堕落再加一把力,把她的贞洁彻底摧毁。你这样做不怕遭到上天的报应么?  李治:想起长安三年的凄风苦雨,恰如在地狱深渊里爬行。看野花缠绵,看蝴蝶双双追逐,只为了凌虚中那点点转瞬依恋,春光一过,它就陷入命定中永远的黑暗…而人生,人生又怎能逃出同样的宿命……  兰儿:快快住嘴吧,你这大胆的罪人,你虽貌似天神,心却比铁石还要坚硬,双目比天地还要幽深。看野花缠绵,我比它们还要柔弱;看蝴蝶迎风飞舞,我比它们还要纷忙迷乱。看在上天的分上,别再开启你那饱满生动的双唇,哪怕再有一丝你那呼吸间的微风,我也要跌入你的深渊,快快走远吧,别再把我这个可怜的小女子纠缠……  李治:看野花缠绵,我比它们还要渴望缠绵;看蝴蝶迎风飞舞,我的心也同样为你纷忙迷乱。任什么衣锦还乡,任什么荣耀故里,任什么神明责罚。它们加起来也抵不上你的娇躯轻轻一颤。随我远行H巴,离开这满目伤心的地方,它让你我双双经受磨难……  (李治用灼热的目光注视着兰儿,口中不断地重复着:随我远行吧……台上的皮影消失了,李治抓住了兰儿的手,兰儿激动而又羞怯地听从摆布。)  曾经有一个情投意合的心上人出现在你的生命里,你珍惜了,所以没有恼人的后悔莫及,更无须信誓旦旦地给爱加上什么期限,你抓住了他(她)并且能够长相厮守,请问人世问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吗?假如生命可以重新再来,那么,你一定还会对心上人说那三个字:我爱你。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黄圣依所唱的《只要为你活一天》:  只要为你活一天  这是我心愿  只要为你活一天  这是我心愿  别再让我心伤感  明知割不断  为什么让此恨绵绵  只要为你活一天  这是我心愿  只要为你活一天  这是我心愿  有多少爱的怀念  藏在我心坎  如果要忘了你千难万难  陈清华2010年7月19日  于海南省气象局听风斋

内容概要

本书根据著名作家陈清华在部分高校和各种读书会讲座的讲义整理而成。作者以唐宋词人的风花雪月和经典词作为线索,通过对唐宋词人及其脍炙人口的名篇的趣味化解读,讲述了著名词人与词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常有知人论世之语。同时,作者结合温庭筠、李璟、李煜、柳永、范仲淹、张先、晏殊、宋祁、欧阳修、王安石、晏几道、苏轼、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蒋捷等词人的身世背景、性格学养、情感经历等方面,来探寻唐宋词艺术的发展与演变及词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作者简介

陈清华,学者,作家。先后从事过教师、公务员、记者、编辑等工作。现供职于《南国都市报》社,系评论版编辑、评论员。海南师范大学媒介发展研究中心客席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海南分会会员,专栏作家,“南方百家讲坛”主讲人。有小说、散文、随笔、评论数百万字见诸于报刊。主要著作有《金瓶梅典评》、《庄子为什么这样践》、《孔子为什么这样红》、《和谐读墨子》、《毕竟是书生——晚明知识分子的思想苦旅》、《禅解红楼》等。

书籍目录

【卷一】 李白:诗酒纵游 潇洒大半生 王国维:太白纯以气象胜 谁在君怀里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王安石为何看不上李白【卷二】 断肠词人朱淑真: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朱淑真:抑郁不得志,抱恚而死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卷三】 白居易:举重若轻 少年展露才华 白居易和关盼盼之死有没有关系?【卷四】 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范成大:一个让钱钟书佩服的人 范成大:一个让钱钟书佩服的人 范成大慷慨送家伎 晚年退隐苏州石湖【卷五】 黄庭坚:桃李春风一杯酒 江湖夜雨十年灯 黄庭坚:一个字价值超过百万元 批评自己老师:苏轼的诗文“其短处在好骂” 度己度人的大才子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 黄庭坚和衡阳妓女陈湘的故事【卷六】 韦庄:初识谢娘时 花间词林里的翘楚 韦庄和他的祖先韦应物 乱世中的逃避【卷七】 欧阳炯:兰麝细香闻喘息 香艳词人欧阳炯:玉柔花醉只思眠 悔叫夫君觅封侯 红袖女郎相引去,笑倚吹风相对语【卷七】贺铸: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 贺铸最愁的是一桩没有感情的婚姻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卷九】王禹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卷十】 张炎:末世俏公子 乱世断肠人 无心再续笙歌梦 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卷十一】 文天祥:谁无妻儿骨肉之情? 理宗赵昀和唐安安的风花雪月 文天祥:谁无妻儿骨肉之情?【卷十二】 辛弃疾:镜里花难折 后悔没有红颜知己为自己擦英雄泪 断肠片片飞红 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 相见不如怀念【卷十三】 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不待亲移玉指,自然痒处都消 李之仪和爱妻文柔四十年伉俪情 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卷十四】 钱惟演: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昔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浅 如厕则读小词【卷十五】 王安国: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反对哥哥王安石变法 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卷十六】 叶梦德:被风尘女一路追慕【卷十七】 冯延巳:别离若向百花时,东风弹泪有谁知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芳草年年与恨长后记

章节摘录

  朱淑真:抑郁不得志,抱恚而死  收藏界有句话,叫“识宝不穷”。意思是说,从事收藏业,你没有钱不要紧,做生意被人骗了、亏了本也不要紧,只要你会识货,知道什么是宝贝,是真古董,那你就不会穷。所以,玩收藏的,平时就是喝茶、聊天、交友,不像一般生意人那样忙得焦头烂额,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其实,大而化之,我总觉得人生也是这样。有的人天天在你身边,可你偏偏不珍惜,视而不见,直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意识到失去了一件宝贝;有的人看外表、包装,貌似宝贝,等到生活在一起,才发现上当了,遇到了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家伙,这个时候想脱手,已经没有人接盘了。  如果朱淑真的老公活到今天,那么,我敢打赌,他一定后悔不已:曾经拥有这么一个多才多艺的老婆,后人费尽心机地研究她,整理出版她的文集,我怎么就不珍惜呢?  我只能说,朱淑真的老公不“识宝”——当然,也许,他另有所爱,或者有女作家恐惧症、对作家敬而远之,根本就无法也不可能爱上朱淑真,那又另当别论。毕竟,夫妻之间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爱与不爱,外人其实不好做简单的判断的。  根据现有的、能够查到的资料,我只能下这样的结论,郁闷出诗(词)人。朱淑真嫁错了郎,她的丈夫一点也不爱她,她的婚姻相当不幸,《辞海》中的说法是“相传因婚嫁不满,抑郁而终”。  有一种说法也许是推测:说朱淑真对老公的冷暴力忍无可忍,毅然选择了离婚,自己搬回到娘家去住了。离婚后,遇到了一个死了老婆的男人,两情相悦,元宵节那晚,他们大胆地牵了手,冒着异样的世俗目光,去逛灯会。她以为只要大胆就可以追求到幸福,她以为只要付出就会有回报,她以为有情人终会成眷属,所以,“幸福着你的幸福”,她憧憬着美好的愿景,但女人的直觉又让她生出莫名其妙的担忧,担心太美好的东西会轻易地失去。于是,她提笔写了一首《元夜》: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赏灯那得功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火树银花如何红火耀眼,锣鼓喧天闹春风,我抛弃旧爱不久找到了新欢,拉着新欢的手,愁绪悄悄地袭来,让人心惊的往事好像还在梦中。  但愿暂时拥有这份缠绵,即使我和他的未来像月一般朦胧又有何妨。赏灯那得功夫醉,这样的情景明年未必会像今天一样。  哪知道,“未必明年此会同”,一语成谶,果然,到了第二年元宵,再也没有了新欢的消息,一去渺渺无音讯。等待的爱成空,加上关于她的流言蜚语,她已经从失望到更失望,直至绝望。  她选择了投水自杀。  虽然她的离婚让父母颜面无存,但女儿毕竟是女儿,自杀对于父母无疑是个噩耗。还是圣人说得对啊,“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儿如果不是读了那么多书、写了那么多诗词,也不至于离婚,更不至于自杀。父母亲越想越伤心,索性将女儿生前写的诗稿一把火烧了,一了百了。  我们今天还能看到朱淑真的诗词,得感谢一个人:魏端礼。是他到处奔波,搜集朱淑真的遗作若干首,然后编成诗集《断肠集》,从而让后人记住了这个婚姻不幸的宋朝女子。  由于过去的历史皆为史官所撰,多少有点“御用”的味道,至少拿了朝廷的奉禄,所以很大程度上是在为帝王、将相做家谱,草根阶层很难有机会出现在历史书籍中,属于“沉默的大多数”。那些没有功名、一生没有官职的男人,纵然颇有名望,也未必能进入官家史书,比如南宋著名词人、浙江宁波人吴文英,词写得真好,“如唐诗家李贺”(郑文焯《校梦窗词跋》),“词家之有文英,如诗家之有李商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梦窗词),但一生未当官,只能当幕僚糊口,所以,他晚年,60岁左右吧,竟然饥寒交迫而死,这样的人尚且无法进入当朝官史,更何况朱淑真这样的小女人呢?  但是,鉴于朱淑真在词方面的贡献,《辞海》中还是将她列了进去。《辞海》(1979年版)中关于朱淑真是这样说的:朱淑真,宋女作家。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说海宁(今属浙江)人。南宋绍定(沉周颐《蕙风词话》以为应作北宋绍圣)中尚在世。生于仕宦家庭,相传因婚嫁不满,抑郁而终。能画,通音律。词多幽怨,流于感伤。也能诗。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  《辞海》1989年版里又多了这么一句:《断肠集》有宋郑元佐注本。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里说,淑真钱塘人,幼警惠,善读书,工诗,风流蕴藉。早年,父母无识,嫁市井民家。淑真抑郁不得志,抱恚而死。父母复以佛法并其平生著作荼毗之。临安王唐佐为之立传。宛陵魏端礼辑其诗词,名曰《断肠集》。  没有提到朱淑真的生平。  《辞海》里关于朱淑真,也是生卒年不详,所以,研究朱淑真的学者,对于朱淑真的生平,至今也拿不出一个可以信服的结论,只是大约知道,她比李清照晚个几十年,家境还不错,也是仕宦之家,是个才女,“自小喜读书,善绘画,工诗词,通音律”,《白雨斋词话》说她:“幼警慧,善读书,文章幽艳,工侩事,晓音律。”《诸山堂词话》卷二说:“朱淑真才色冠一时。”《辞海》只说她“相传因婚嫁不满,抑郁而终”,显然缺乏证据。宋人魏仲恭作的《断肠集序》里说,朱淑真“嫁为市井民家妻”,有人考证不是这样,她丈夫非官即吏,只不过是个酒囊饭袋,看不上那些词呀曲呀什么的,爱好只是赚钱、跑官、养小老婆,朱淑真,不过是他名义上的夫人,他更多的时间花在与妾厮欢上。  朱淑真哀叹自己遇人不淑。也许,她在心里羡慕李清照,人家遇到了赵明诚这个志趣相投的丈夫,二人可以相互唱和,互相赠词,在金石研究方面也逐渐有了共同的爱好。多甜蜜的婚姻呀,甚至还留下了“赌书泼茶”的典故。朱淑真的婚姻则完全是个悲剧,爱情不用说了,连夫妻之间正常的交流都谈不上。  可是朱淑真偏偏爱好写作,写诗、填词,也画画,让这样的人像个不识字的女人一样安分守己可就难了。她纵然口中不说,心中也要说了,她借助于诗词写出来,写她的寂寞、感伤、愁苦和内心绝望,写她婚姻的不幸,这一写,一旦丈夫发现了,还能有好吗?用今天的话来说,老公本来就不爱她,两个人原本不是一路人,可是她竟然把自己写的那些诗词帖在网上,发在博客里,惹得众人举起道德大棒来喝斥他,他连休老婆的心都有了。  网上流行几句话:和漂亮的女人握握手,和深刻的女人谈谈心,和成功的女人多交流,和平凡的女人过一生。  朱淑真显然不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她是个出类拔萃的才女,可惜她没有碰上欣赏自己的男人。她的命运注定和“断肠”联系到一起,她只能自伤身世,徒唤奈何。  世俗男人偏偏娶到一个才女,这婚姻很难幸福的吧?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品评词,离不开词心和词境,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讲得明白,说得有趣,深入浅出又不失严谨,既有启迪读者的真知灼见,也有详解修辞的字斟句酌;既有美丽的忧伤,也有风月的感发。能让读者在轻松愉快中提高对中国古典词的感受能力,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家 韩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问君能有几多愁 PDF格式下载



问君能有几多愁——唐宋词里的风花雪月


对诗词的背景、诗人写作的意图等掌故深入,喜欢读这种故事,读完对诗词理解更佳深刻,对诗人愈发深爱


品读这种书必须做到心身宁静,虽然对某些人来说很难……


真心觉得这个系列的书很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