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
2012-7
电子工业出版社
崔东红
295
421000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基础课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编写的。全书共18章,分微观经济学部分和宏观经济学部分。内容包括均衡价格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与收益理论、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市场失灵理论、国民收入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和宏观调控理论。本教材在体例编排、内容选择上,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延续性,力求新颖、简明、知识量适中,在讲究理论性的同时,主要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书是高职高专财会专业系列规划教材之一,既适用于高职高专、成人教育院校、高等学校独立二级学院及其他相关院校的经济学原理课程,也可作为自学考试、中级职称考试和经济学爱好者自学的教材。
第1章 经济学概论
1.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2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与理论体系
1.3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复习思考题
第2章 供求规律
2.1 需求与需求定理
2.2 供给与供给定理
2.3 市场均衡与供求规律
复习思考题
第3章 弹性理论
3.1 弹性、弹性系数及其计算方法
3.2 需求价格弹性
3.3 需求交叉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和供给弹性
3.4 弹性理论的应用
复习思考题
第4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4.1 效用
4.2 消费者行为最佳化
4.3 消费者均衡的变动
复习思考题
第5章 生产理论
5.1 生产与生产函数
5.2 产量变动三阶段
5.3 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复习思考题
第6章 成本与收益理论
6.1 关于成本的概念
6.2 短期成本变动规律
6.3 长期成本变动规律
6.4 收益与利润
复习思考题
第7章 厂商均衡理论
7.1 市场结构
7.2 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均衡
7.3 完全垄断市场的厂商均衡
7.4 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均衡
7.5 寡头垄断市场的厂商均衡
复习思考题
第8章 分配理论
8.1 收入分配原理
8.2 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理论
8.3 社会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政策
复习思考题
第9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9.1 市场失灵
9.2 科思定理与政府的作用
9.3 风险、信息不对称与市场行为
9.4 政府失灵论
复习思考题
第10章 宏观经济总量与凯恩斯模型
10.1 宏观经济总量
10.2 凯恩斯模型
复习思考题
第11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11.1 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11.2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
11.3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复习思考题
第12章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2.1 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12.2 国民收入的变动
12.3 乘数原理及模型应用
复习思考题
第13章 IS-LM模型
13.1 IS曲线
13.2 LM曲线
13.3 IS-LM模型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14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
14.1 失业理论
14.2 通货膨胀理论
14.3 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复习思考题
第15章 经济周期理论
15.1 经济周期的基本知识
15.2 经济周期理论:历史回顾
15.3 现代经济周期理论
复习思考题
第16章 经济增长理论
16.1 经济增长的基本知识
16.2 经济增长模型
16.3 零经济增长理论
复习思考题
第17章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分析
17.1 国际收支和汇率理论
17.2 对外贸易
17.3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17.4 开放经济模型的均衡分析
复习思考题
第18章 宏观经济政策
18.1 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18.2 需求管理政策——财政政策
18.3 需求管理政策——货币政策
18.4 供给管理政策
18.5 国际收支调节措施和理论
18.6 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
复习思考题
一种商品的供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包括:(1)商品本身的价格。一般来说,价格上升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2)生产成本。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成本上升会减少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减少。相反,生产成本下降会增加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增加。而生产成本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或资源的价格。当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时,以同样的生产成本只能生产较少的产品;当生产要素价格下降时,同量的生产成本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3)生产的技术水平。生产技术的改进、革新或者重大突破意味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即以较少的生产要素生产出等量的产品,或者以等量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在一般情况下,给定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的利润,生产者会提供更多的产品。(4)相关商品的价格。这里所指的相关商品并非仅仅是替代商品和互补商品,更多的是指在生产要素或资源的投入和使用等方面与本商品的生产存在竞争关系的那些商品。譬如,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产都需要土地,当经济作物的价格上涨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土地用于种植经济作物所带来的利润就会增加,相应地将土地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机会成本增加,结果导致农业生产者减少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粮食的供给就会因此减少。(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生产者通常对未来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市场需求、市场竞争状况等都会有自己的估计和预测。基于不同的预期,生产者会调整当前的生产规模以适应未来的市场。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看好,预期商品的价格会上涨,生产者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就会扩大生产,从而增加供给量;如果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是悲观的,预期商品的价格会下降,生产者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就会压缩生产,从而减少供给量。(6)其他因素。除了上述对商品的供给量有影响的因素外,其他因素还包括商品市场中生产者的数量变化、生产者生产经营目标的变化、法律法规和政府政策(如环境保护、工作安全保护、最低工资等方面的立法,政府管制、税收征管等)的变化等。对于个别行业,某些特殊因素也会影响供给量。例如,气候条件对于农业和建筑业都有显著的影响。所谓供给函数,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和影响该供给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表达式。也就是说,在以上的分析中,影响供给的各个因素都是自变量,供给是因变量。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所有影响这种商品供给量的因素的函数。如果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的影响,即把一种商品的供给只看做这种商品价格的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