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绿色环保型腐植酸磷肥

王曰鑫,李成学 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

王曰鑫,李成学 主编  

页数:

155  

字数:

134000  

前言

  纵观汪洋持海,腐植酸类图书甚少。在已出过的腐植酸类图书中,唯郑平先生主编的《煤炭腐植酸的生产和应用》(1991年出版)一直在业内独享清教,这与博大精深的腐植酸类物质的客观存在极不相称。  在浩瀚广袤的地球生物圈里,蕴藏着一种不引人注目的暗色有机物,这就是腐植酸类物质。腐植酸是天然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广布于土壤、江河、湖泊、沼泽、森林等自然群中,是地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维持生命的贮库和生物圈的保护者”。  人类真正认识腐植酸,自1786年德国Achard首次从泥炭中提取腐植酸后,德国Vauquelin和Thomson分别于1797年、1807年用碱液从腐解植物残体和土壤中提取出腐植酸,距今只有221年。如果以我国“药圣”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著作中编人的“乌金散”(国家中医药保护品种,“乌金”系指腐值酸)为个例的话,说明我国腐植酸的应用已有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  自1957年3月起,我国开始煤炭腐植酸的研究、生产和应用,走过了从理论到实践、从论证到创新、从示范到推广的过程,取得了由量变到质变的一系列重要成果,确立了腐植酸对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有益补充的历史地位。50年中,我国腐植酸产业先后经历了基础研究的“开拓期”(1957-1966年)、”文革”时期的“间歇期”(1966-1974年)、国家推动的“黄金期”(1974-1985年)和市场化发展的“自然生育期(1985-2006年)”四个阶段。现在,伴随着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终于迎来了市场成长的最好时期。

内容概要

本书在回顾总结我国磷肥工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腐植酸与土壤肥力关系及腐植酸对土壤磷素的作用机理,进一步详细介绍了绿色环保型腐植酸磷肥的生产工艺、技术及其应用效果研究。  本书可供从事农业、腐植酸、肥料及科技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农学、生物、肥料等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土壤、肥料与环境 1.2 生态环境变化和生态农业建设 1.3 从土壤的磷素营养到人类健康  1.3.1 现代农业发展与人类健康  1.3.2 土壤健康及评价  1.3.3 磷肥对土壤、作物及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   1.3.4 磷肥污染对农产品及人体健康的影响 1.4 发展绿色环保型腐植酸磷肥的意义和前景第2章 腐植酸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2.1 腐植酸资源的性状  2.1.1 腐植酸的主要来源  2.1.2 腐植酸类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2.2 我国腐植酸资源的概况及农业应用  2.2.1 我国腐植酸资源的概况  2.2.2 我国腐植酸农业应用的历史  2.2.3 我国腐植酸农业应用的发展前景 2.3 腐植酸类物质在改良土壤肥力中的作用  2.3.1 盐碱土的改良  2.3.2 白浆土的改良  2.3.3红壤的改良第3章 植物的磷素营养与磷肥 3.1 植物的磷素营养 3.2 我国土壤磷素的基本状况 3.3 磷肥的种类及性质  3.3.1 磷肥的种类  3.3.2 不同磷肥的性质及施用 3.4 磷肥的合理施用  3.4.1 施用磷肥的必要性  3.4.2 作物吸磷特点  3.4.3 合理选择磷肥的品种  3.4.4 选择适当的施用技术第4章 腐植酸改造磷肥产业 4.1 磷肥工业的历史与现状 4.2 我国磷肥工业的发展状况  4.2.1 我国磷矿资源的分布特点  4.2.2 我国磷矿资源的利用简况 4.3 磷肥用量增加带来的问题与对策  4.3.1 磷肥对土壤的污染  4.3.2 水体富营养化  4.3.3 解决磷肥污染的方法与对策 4.4 新型腐植酸磷肥的开发应用前景第5章 腐植酸对土壤磷素的作用机理 5.1 磷肥在土壤中的转化  5.1.1 土壤磷的吸附与解吸过程  5.1.2 土壤磷的溶解与沉淀过程  5.1.3 磷肥在石灰性土壤中的转化特点  5.1.4 磷肥在水稻土中的转化特点 5.2 腐植酸与磷素关系的研究  5.2.1 有机酸对土壤吸附磷的影响  5.2.2 有机酸对磷的解吸和释放 5.3 腐植酸对磷肥的影响研究  5.3.1 腐植酸与磷肥结合对磷有效性的影响  5.3.2 腐植酸与速效磷肥作用后磷酸盐形态的变化第6章 腐植酸磷肥——新型绿色环保磷肥 6.1 绿色环保型腐植酸磷肥的构建  6.1.1 绿色环保型腐植酸磷肥的含义  6.1.2 腐植酸与磷肥作用的化学基础  6.1.3 腐植酸磷肥的发展历史 6.2 腐植酸磷肥的分类 6.3 绿色环保型腐植酸磷肥的作用特点  6.3.1 腐植酸磷肥的作用机理  6.3.2 腐植酸类磷肥提高磷素利用率的作用  6.3.3 腐植酸类磷肥的增产作用  6.3.4 腐植酸类磷肥提高农产品品质的作用  6.3.5 腐植酸类磷肥的环保作用 6.4 腐植酸磷土壤改良剂的种类与作用  6.4.1 腐植酸磷土壤活化剂  6.4.2 腐植酸磷土壤活化剂作用效果第7章 腐植酸磷(复)肥的生产技术 7.1 腐植酸磷(复)肥产业化的条件 7.2 腐植酸磷肥的生产技术  7.2.1 腐植酸磷肥生产对腐植酸的要求及加工方法   7.2.2 腐植酸磷肥(HA—P)的工艺路线 7.3 腐植酸磷复肥的生产工艺技术  7.3.1 以泥炭为原料的生产工艺  7.3.2 以煤炭腐植酸为原料的生产工艺 7.4 含磷腐植酸叶面肥的生产技术  7.4.1 叶面肥料作用机理  7.4.2 含腐植酸叶面肥生产技术第8章 腐植酸磷肥的应用效果研究 8.1 新型腐植酸磷肥的应用效果  8.1.1 HA—P的生物效应和应用效果  8.1.2 HA—P的开发概况 8.2 腐植酸磷(复)肥的应用研究  8.2.1 腐植酸磷肥在玉米上的对比试验  8.2.2 腐植酸磷肥在大豆上的对比试验  8.2.3 腐植酸磷肥在绿豆上的对比试验  8.2.4 腐植酸磷肥在马铃薯上的对比试验 8.3 新型腐植酸磷(复)肥的开发应用前景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1章 绪论  1.1 土壤、肥料与环境  地球自然生态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土壤圈构成,而土壤圈把其余四个圈有机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其中极其关键的中心环节,是自然界有机与无机的转换与结合带,维系着地球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众所周知,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也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正如当年马克思所说:土壤是世代相传的人类生存条件和再生产条件。世界上繁华的都市,都是建立在肥沃的山野上,但是历史上曾经留下辉煌灿烂历史的繁华城市,许多都灰飞烟灭了,经考古学家们大量的研究证明,大多数不是毁于战争,而是人类大量集中,人口膨胀,对土地滥垦滥伐而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所致。所以不少致力于研究土壤的发生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专家学者,提醒人类要善待养育我们的土壤,合理使用并保护好土壤,防出土壤荒漠化。  自从李比希提出了养分归还学说后,就有了肥料工业的产生,并得到了生产实践的证实,推动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肥料工业的高速发展。当今的农业生产已离不开肥料,肥料是植物的粮食,土壤肥力的保持与提高需要肥料。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70~l990年的统计,使用化肥对粮食的增产率达40%~60%。据分析,化肥在我国农作物增产中的贡献率在35%以上,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为我国摆脱饥饿进人温饱和小康作出了臣大的贡献。然而由于我国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较低,肥料的施用技术相对不高,具体表现在林草地土壤缺乏肥料的投入,向农业土壤上过量集中施用速效化学氮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绿色环保型腐植酸磷肥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