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研究
2009-9
化学工业出版社
张喆
136
无
企业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既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管理的工具,也是企业的自动预警系统和维护系统。随着一系列上市公司会计造假丑闻的发生,产生了严重的经济后果,人们开始从惨痛的教训中反思健全的内部控制对有效防范财务造假的重要意义。自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政府机构、民间机构及专业团体就十分注意内部控制,并就内部控制议题作出建议或颁布规定。相对而言,由于我国企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研究起步较晚,内部控制的现状不容乐观。虽然我国管理国有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积累了一定的内部管理经验,形成了一般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仍大量存在,内部控制相对于国外知名跨国公司来说显得非常薄弱。作为企业管理极为重要的职能,大部分公司的内部控制完全取决于公司管理层的决定。特别是数量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往往是一把手作决策,好多公司根本就没有内部控制,或者有了内部控制也没有有效地执行,也没有在执行过程中对控制程序的设计是否合理、控制效果是否有效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评价。因此,企业由于内部控制失效而出现的员工舞弊事件层出不穷,已经引起了政府部门以及学术界的深刻讨论与反思。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政府主管部门也开始着手建立内部控制规范体系。2008年6月28日,中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被称为“中国版萨班斯法案”的《基本规范》借鉴国际惯例,立足我国国情,确立了我国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框架,并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是科学地界定了内部控制的内涵,强调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有利于树立全面、全员、全过程控制的理念;二是准确定位内部控制的目标,要求企业在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的基础上,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三是合理确定内部控制的原则,要求企业在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全过程中贯彻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内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研究》介绍了: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企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部进行有效管理的工具,也是自动预警系统和维护系统,在各种类型的组织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作者从内部控制原理出发,对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全书总共分为六章。其中,前五章为内部控制基本原理部分,阐述了内部控制内涵、构成,内部控制的经济学分析,以及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评价;第六章为内部控制理论的应用部分,详细论述了内部控制原理在事业单位、企业集团、上市公司、商业银行、家族企业以及建设项目中的应用,力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内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研究》适用于内部控制原理研究与实践工作者以及行政企事业单位相关领导阅读参考。
第一章 内部控制的概述第一节 内部控制的概念第二节 内部控制概念的演进与发展第三节 内部控制的功能及其分类第四节 内部控制的程序与方法第二章 内部控制的构成第一节 内部控制的目标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要素第三节 我国内部控制的现状第三章 内部控制的经济学分析第一节 内部控制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第二节 内部控制的信息经济学分析第四章 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第一节 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及其有效性第二节 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第三节 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方案第四节 内部控制与业务流程重组第五章 内部控制的评价第一节 内部控制评价的意义第二节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要素第三节 内部控制评价方式第六章 内部控制实务第一节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第二节 企业集团的内部控制第三节 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第五节 家族企业的内部控制第六节 建设项目的内部控制附录一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附录二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后记参考文献
第一章 内部控制的概述 第一节 内部控制的概念 人类社会的各方面活动均需要进行调节与控制,大至一个国家的社会活动及经济活动,小至一个企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和收支都需要控制。所谓控制,是指行为主体为保证在变化的条件下实现其目标,按照事先拟定的计划和标准,通过采用各种方法对影响其目标完成的可控因素进行检查、监督、引导和纠正,以保证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了提高其经营效率并充分有效地获取和使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的管理目标,而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方法和程序。内部控制的实质是一种管理控制,是有效执行组织策略的必备工具。内部控制制度是将内部控制的内容和方法用文字或流程图的形式作出具体规定,井付诸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种类和方式是由内部控制决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