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与技术

李吉进 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

李吉进 编  

页数:

201  

前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保持农业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很多,其中的资源约束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农业是一个开放系统,承担着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从生态角度,农业环境直接影响着国家整个生态环境的安全。目前我国整体上已进入以环境优化、生态协调的经济增长为主的新阶段,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坚持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新模式。农业生产是社会经济再生产和自然生物再生产的统一,即传统经济循环“生产-流通-消费-废弃物”和生态循环“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有机结合。经济再生产要求经济不断增长,以满足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生态平衡与环境良好,是生态系统发展演替的客观要求。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将长期存在着资本驱动型、资源消耗型经济发展的特征,经济增长与资源保障、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协调具有增长型机制的经济活动需求无限性与具有稳定型机制的生态系统供给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达到既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能保持生态环境良好,实现农业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相适应,是农业生产的主要任务,也是我国整个社会发展的关键和难点。在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与和谐发展的背景下,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的理念运用于现代农业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内容概要

本书结合目前我国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建设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系统阐述了这几种农业模式的基本原理、理论与生产技术,同时介绍了畜禽粪便、秸秆、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节水工程技术等具体实例,探讨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和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促进我国农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本书内容全面,重点突出,适合于从事与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相关的管理、经营、生产、教育和科研等各行业人员使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环境友好型农业概述  第一节 环境友好型农业的背景与内涵   一、背景   二、内涵  第二节 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基本特征   一、基本原则   二、结构层次   三、特征  第三节 环境友好型农业的目标与意义   一、目标   二、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章 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之有机农业  第一节 有机农业的概念与特征   一、有机农业的概念   二、有机农业的特征  第二节 有机农业的发展原理   一、有机农业的基本原则   二、有机农业的理念   三、有机农业的实践基础  第三节 有机农业基地建设与质量控制   一、有机农业基地的选择与建设   二、有机农业基地转换   三、有机农业的质量控制 第三章 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之生态农业  第一节 生态农业的概念与特征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   二、生态农业的特征  第二节 生态农业的发展原理   一、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   二、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三、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生态农业工程概述   一、生态农业与生态农业工程   二、我国生态农业工程的概念及特点   三、生态农业工程的主要技术类型   四、不同类别生态农业工程简介 第四章 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之循环农业  第一节 循环农业的概念与特征   一、循环农业的概念   二、循环农业的特征  第二节 循环农业的发展原理   一、农业循环经济思想的发展   二、循环农业的路径流程   三、循环农业产业创新与价值增值   四、循环农业的实践基础  第三节 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构建   一、循环农业模式的内涵   二、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   三、循环农业模式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   四、循环农业的产业链构建 第五章 环境友好型实用农业技术 第六章 环境友好型农业实践案例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在循环农业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一产品和用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原料都能在这个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地利用,能源得到多层次开发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少到尽可能小的程度。(2)农业生产目标不同传统农业的生产目标是借助外界的物质能量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农产品,进入农业系统而未转化为生物产品的部分即为丢弃物,因此,传统农业生产的维持需要源源不断的投人物质和能量,而生产的扩大则需要物质能量投入的增加。循环农业的目标除了获得农产品之外,还加上了一个目标——生态环境可持续。在循环农业中将获得产品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有机协调。(3)循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手段有别于传统农业传统农业面对生态保护和生产发展的矛盾时常常显得束手无策,这对传统农业而言是一个两难的选题,在传统农业的资源观下,保护环境的手段就是节制生产。而循环农业则跳出两难境地同时实现农业生产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就是按照循环经济3R原则,通过把不同农业生产环节和项目在时空上重新安排,实现“资源(外部的物质和能量输入)一利用(农业生产过程)一资源(再利用,物质能量的输入)”方式来达到系统外物质能量输入最小化、系统排放最小化。(4)生产的环境后果不同在人类需求总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传统农业的物质能量单向流动的生产方式必然导致环境负荷越来越重;而循环农业由于形成了闭环系统,物质能量通过闭环实现循环利用,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向农业系统之外的排放,能够有效地将排放控制在环境容量和生态阈值之内(图4-1)。


编辑推荐

《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与技术》是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与技术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