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陈志新,江胜蓝 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0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

陈志新,江胜蓝 著  

页数:

127  

内容概要

股份合作制改革是农民创造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的一种新的形式,它是城市化进程中我国村级集体产权改革的理性选择。在城市化进程中,对我国村级集体产权进行改革有多种选择,其中较为理性的选择是对原村集体经济进行整体改造以克服其产权制度的弊端。而对原村集体经济进行整体改造,又可以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对原有村集体经济按经典合作制的范式进行改革。我国村集体经济已经高度面向市场且已基本不具备劳动联合特征的,经典合作制所要求的社员保持所有者与劳动者身份统一、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等原则,对村集体经济来说是行不通的。但是,经典合作制产权封闭性的特点却能有效克服集体经济外部性强的弊端。第二种方法是对原有村集体经济按经典股份制的范式进行改革。股份制所要求的产权主体的广泛性、股东资格的开放性等原则,对村集体经济不完全适用。但是,股份制产权量化程度高、产权明晰的特点却能有效克服集体经济产权模糊的弊端。因此,现实中一种选择是把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融合起来,创造一种新的产权制度。广东、江浙等地借鉴20世纪50年代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时期初级社的制度安排及城市正在进行的股份制改革的经验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

陈志新,男,汉族,浙江省金华市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浙中区域经济研究所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制度经济、农村金融。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厅局级项目3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在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程序 第五节 研究内容理论篇 集体产权制度相关理论与研究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第二节 理论渊源 第三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股份合作制研究 第二节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 第三节 对文献的评价实证篇(上) 产权制度改革与集体经济发展 第四章 一般合作组织产权分析 第一节 经典合作社的产权分析 第二节 股份合作社的产权分析 第五章 我国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分析 第一节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前身——人民公社时期生产大队及生产队的产权分析 第二节 双层经营体制下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分析 第六章 城市化背景下我国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实践 第一节 城市化背景下我国村级集体经济面临问题 第二节 城市化中我国村级集体经济改革的理性选择 第七章 江苏省无锡市村级集体经济改革实践 第一节 江苏省无锡市村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总体情况 第二节 无锡村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基本做法 第三节 基于无锡村级股份合作组织的产权分析实证篇(下) 产权制度改革与土地制度创新 第八章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分析 第一节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法律政策的发展 第二节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现状 第三节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法律政策的变迁特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南海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 第一节 南海农村土地制度的简要回顾 第二节 南海农村土地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第三节 南海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绩效评价范式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南海土地股份制改革实践 第一节 南海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组织结构 第二节 南海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治理结构对策篇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经验与反思 第十一章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模式 第一节 改革的丰要目标 第二节 改革的基本做法 第三节 改革的一般模式 第十二章 改革的困境及根源 第一节 改革后的制度困境 第二节 制度困境产生的根源 第十三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参考文献致谢后记

章节摘录

  随着改革的深入,工业、商业资本输入,农村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对农村土地进行统一规划使用,进行功能分区,如农田保护区、经济开发区和商住区。土地股份合作制正是顺应这一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的变革。南海在土地使用上引入股份合作机制,完善和发展了现行的土地制度,它带来土地在组织、管理、流转、经营上的市场化、企业化,是对农村土地制度建设的新突破。可见,南海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不仅是农村经济改革的产物,同时也是农村改革向深层次发展的客观要求。南海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是以农村社区合作经济为基础,以集体资产产权为纽带,以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和运营为内容,以资产保值增值和效益最大化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形式。  二、南海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动力  南海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是以地方政府推动为主的,在当地良好的区位优势及政策环境之下,使土地资源在市场的配置作用下凸显其在原制度条件下的潜在收益。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诱致性收益来源:首先,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创新促进了土地集中和规模经营,有利于提高土地规模经营收益;其次,由南海的地理、社会和制度等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土地非农使用与农用之间的巨大的级差收益;再次,当与外部发生征地等其他行为时,由于集体的谈判地位的提高,所能增加的收益。由于土地股份合作制是一种地方性的制度创新,其顺利实施必然要接受多方面的挑战,并且没有对应的法律政策对其进行保护,政府推动其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能大大降低制度创新的成本,提高创新效率,使南海早日获得农地非农化后的级差收获,富裕一方土地,造福一方人民。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