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人生无处不青山

柳白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3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作者:

柳白  

Tag标签:

无  

前言

序东坡先生是我最喜欢的古代作家。多年来,先生的文章及诗词歌赋,我每每一遍遍反复精读。许多诗词及文章已经读得滚瓜烂熟。爱屋及乌,各种版本的苏东坡传,也都被我读遍了。并且,我追寻着东坡足迹走遍了大江南北。我很想再写一部东坡传,苦于没有新思路,终也没有动笔。前不久,与老朋友聊天,有人提议,是否能用诗赋将东坡一生的足迹串接起来,写一本《与东坡同行》,既有别于以往其它传记,又可以标新立异,选出新角度。朋友言之有理,也正合我多年心意。于是我当即答应试写此书.东坡先生的一生,准确地说,是一个文化人的悲剧。他没有机会施展藏于心中的抱负。他反对王安石变法,认为王安石变法太过急功近利。他心中另有一部为国为民的大法。可惜未得人识,终究一生漂泊。但先生心中有百姓,无论何处为官,总要首先考虑当地百姓困难所在。他治水,在徐州治理过黄河,在颖州治理过淮河,在宝鸡和杭州疏浚过东湖和西湖;他急百姓所难,在杭州他首建了中国第一所公立医院;在定州,他首创将南方稻谷引进北方;在惠州,他捐资为百姓修桥;在海南他为黎民百姓办学、打井……。他从来光明磊落,正直坦诚。正如他自己所说:“予欲有言,言发于心而冲口出,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己,以谓宁逆人也,故率吐之。”在大是大非面前,他决不随人俯仰,苟合趋利。他同时又开朗乐观,诙谐智慧,这些都注定了他的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此外,东坡还有一群生死相随,至情至性的朋友。如杭州诗僧道潜(参寥子),在东坡徐州任上黄河洪水困城最危难之际,不远千里,前去献计解忧。在东坡最苦难伤痛的时期,伴随到黄州,追随到岭南,给东坡送去最温暖的友情的阳光。还有巢谷,在东坡下放黄州时自愿当苏家的免费私塾先生,70岁高龄时仍想着去看望远在岭南的东坡;吴复古在东坡贬放天涯——海南岛,濒临人生最阴晦之时,还不忘捎来友情的问候;维琳长老在他生命垂危之时,亲赴栖霞山采来一株千年灵芝试图挽救东坡的性命。其它如陈希亮、文与可、张方平等都是可以生命相托的挚友。东坡诗作今存约2700余首,题材广阔,内容丰富,风格鲜明。其思想和艺术成就都显示了对其前辈和同时代诗人的超越。展示了其多姿多彩的人生经历,堪称宋诗之首。将这些诗作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你就不难看出他一生行进的脚步,清晰地看到他坦诚潇洒的形象,以及忧国忧民的情怀。他喜爱登山临水,无论西湖还是东湖,无论钱塘潮还是登州海市,也无论是高山还是椰寨,他都能用其生花妙笔,提炼出美好的意境,生活的感悟和人生的体验。本书的写作着眼点是从故乡开始到其病故常州结束,期间65年人生征程经历的风风雨雨,基本上用诗和景(照片)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读者既能够看到照片中东坡足迹所到之处的今昔之变,又能从东坡描摹这些风物的诗篇中去体味作者的精神光彩。全书引诗计八十余首,照片70余张。照片大多是这些年我游走全国拍摄的,大致涵盖了东坡生命的基本过程。纵览东坡一生,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个肩负社会责任的文化人,东坡的影响力是相当巨大的。时隔九百余年,无论哪里,凡是东坡到过的地方,“东坡路”、“坡公井”、“东坡医院”、“东坡小学”……等以“东坡”命名的地方曾出不穷。人们至今仍在怀念东坡,不只是因为他的诗文写的好,还因为,他以己之所能造福百姓于四方。人品的高尚和文品中饱含的真情,使东坡登上了古今文坛的高峰。但愿读者能从我这本小书中,跟随东坡的足迹跨越川蜀长江,神游锦绣江南,在无尽的遐思中,去感知他贯穿始终的人生思考,去享用他留给我们的丰厚的文学遗产,这也正是我写作此书的真正原因。——柳白

内容概要

《人生无处不青山:东坡行走地图》由资深记者柳白先生编写,用苏东坡的诗词串起他一生的行走足迹,又用这些足迹串起了他独特的人文思想。读者可跟随东坡先生的足迹跨越川蜀长江,神游锦绣江南,在无尽的遐思中,去感知他贯穿始终的人生思考,去享用他留给我们的丰厚的文化遗产。

作者简介

柳白是,资深记者陈宗舜先生的笔名,他是著名文人曹聚仁的弟弟。前几年在工人日报社退休后,他的笔却没有停下来,写作更勤奋,笔触更深入,鞭挞社会丑陋与人性弱点的犀利杂文,多有见诸报端,用心血写就的著作也接二连三地问世。出版作品《尊严——从黑发告到白发》、《以人类的名义:向日本控诉》、《灵界》、《三峡忧思录》等。这次创作《人生无处不青山——东坡行走地图》,是作者游历东坡当年行知路线后,结合其诗作的一部人文地理札记。本书介绍东坡从离乡到病故,期间65年人生征程和风风雨雨。但愿读者能从书中,跟随东坡的足迹跨越川蜀长江,享用他留给我们的丰厚的文学遗产,这也正是作者写作此书的真正原因。

书籍目录

第一章眉山立志·雄心岂在夔 第二章初仕凤翔·应似飞鸿踏雪泥 第三章杭州通判·欲把西湖比西子 第四章情满密州·把酒问青天 第五章徐州治水·此生此夜不长好 第六章湖州被捕·开门看雨月满湖 第七章祸起乌台·柏台霜气夜凄凄 第八章发配赤壁·雨洗东坡月色清 第九章偶过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 第十章五天登州官·东方云海空复空 第十一章再回汴京·扁舟一棹归何处 第十二章重返杭州·还来一醉西湖雨 第十三章知颖州·再知扬州:默数淮中十往来 第十四章挥泪别定州·半掩落日先黄昏 第十五章远谪惠州·不辞长做岭南人 第十六章再贬儋州·家在牛栏西复西 第十七章遇赦而归·曾见南迁几个回 跋永远的苏东坡 苏轼年表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西南的纱觳行南街路上,有一座闹中取静的古色古香的宅院,这就是我国宋代文豪苏东坡父子的故居——今天的“三苏祠”。 三苏祠现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苏家故宅改为“三苏祠”是明代洪武年间的事。因为故宅屡遭战火,曾几度兴衰。今存的三苏祠是清代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在旧祠的废墟上重建的。 走进这座古朴的园林,清爽之气扑面而来。三苏祠现占地五亩。庭院红墙环绕,园内花草争艳,古木扶疏。院中启贤堂侧的苏宅古井和黄荆树令人浮想联翩。传说饮得此井水,可以耳聪目明。苏洵父子正是喝了这口井之水,才文思泉涌。而启贤堂前,据说是苏洵手植的黄荆树更是见证了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刻苦读书的往事。当地人有“黄荆条下出好人”的说法,是指用黄荆条惩戒的方式管教子女读书。此树相传是苏洵所植,在苏洵和程夫人劝勉之下,苏轼和苏辙自幼立下读书报国大志,黄荆树只得兀自立在水井之旁,从未派上用场。可惜老树明末毁于战乱。眼前的这棵黄荆树,是老树萌发新枝再种的。 三苏祠的古宅中,有一座精雕的东坡盘陀塑像。潇洒的姿态,面对一片茂密的竹林,使人不禁想起他的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东坡一生爱竹、画竹、写竹。这都表现在他以后的诗文里,但他的诗情,他的达观之性和竹子一样坚定挺拔的品质却是萌发在故居的小院中。 少年苏东坡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以至他晚年在海南夜梦时追忆此事,仍充满了心惊不安之情,有诗《夜读》为证。 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始及桓庄初。 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我生纷纷婴百缘,气固多习独此偏。 弃书事君四十年,仕不顾留书绕缠。 自视汝与丘孰贤,易韦三绝丘犹然,如我当以犀革编。 在故居的小院里,苏轼与弟弟苏辙读书是极其勤奋的。“我昔居家断往还,著书不暇窥圆葵。”父亲苏洵、母亲程夫人在教授苏轼兄弟二人学问的同时,也告诉他们做人的道理。 苏洵给东坡取名苏轼,就是告诉他,一辆车上的部件,如车轮、车辐、车盖皆是各有其用。惟独车轼,是一种外在装饰,没有太大的实际用途。可是车上如果少了它,就显得不完整。起名苏轼,苏洵的用意在于希望苏轼日后不要太显山露水,低调做人。他教子读书的目的很明确“内以治身,外以治国”。 而母亲程夫人,也是教子有方。苏轼幼年读《后汉书·范滂传》,读到范滂反对宦官专权,被捕下狱,坚贞不屈,临上刑场时与母亲诀别,请母亲不要太过悲伤。范母说“汝今得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亦何恨!”


编辑推荐

《人生无处不青山:东坡行走地图》编辑推荐:先生的一生,准确地说,是一个文化人的悲剧。光明磊落,正直坦诚,“以谓宁逆人也,故率吐之。”不随人俯仰,苟合趋利,又开朗乐观,诙谐智慧。还有一群生死相随,至情至性的朋友。《人生无处不青山:东坡行走地图》介绍先生从离乡到病故,期间65年人生征程和风风雨雨。但愿读者能从我这本小书中,跟随东坡的足迹跨越川蜀长江,神游锦绣江南,体味先生的精神光彩,感知他贯穿始终的人生思考,去享用他留给我们的丰厚的文学遗产,这也正是我写作此书的真正原因。《人生无处不青山:东坡行走地图》五大特色,东坡爱好者必读:1.继林语堂先生后最详实东坡作品;2.游历苏东坡一生足迹;3.空间、时间相互串联;4.诗词、地理相呼应;5.资深记者倾力创作。继林语堂先生后最详实东坡作品;游历苏东坡一生足迹;空间、时间相互串联;诗词、地理相呼应;资深记者倾力创作。

名人推荐

先生的一生,准确地说,是一个文化人的悲剧。光明磊落,正直坦诚,“以谓宁逆人也,故卓吐之。”不随人俯仰,苟合趋荆,又开朗乐观,诙谐智慧。还有一群生死相随,至惰至性的朋友。这本书介绍先生从离乡到病故,期间65年人生征程和风凤甬甬。但愿读者能从我这本巾书中,跟随东坡的足迹跨越川蜀长江,神游锦绣江南,体味先生的精神光彩,感知他贯穿始终的人生思考,去享用他留给我们的丰厚的文学遗产,这也正是我写作此书的真正原因。——柳白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人生无处不青山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