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中医内科学(下)
1994-01
北京出版社
目 录
第一章 引 言
第一节 中医内科学的定义、地位与病证分类特点
一 中医内科学的定义、地位与学科特点
二 中医内科病证的命名 分类及特点
(一)中医内科病证的命名
(二)中医内科病证的分类
(三)中医内科病证的特点
第二节 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一 中医内科学的起源与萌芽
二 中医内科学理论的奠定与临床内科学的形成
三 中医内科学学术发展概要
(一)病因学与证候学的充实和发展
(二)学术争鸣与理论创新
(三)内科理论体系的日臻完备和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四)近代中医内科学的发展
第三节 中医内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 严谨的治学态度
(一)树立崇高理想
(二)勤学苦练
(三)谦虚谨慎
(四)熟读精思
(五)博学广闻
二 注重临床实践
第二章 病因学、发病学与病机学
第一节 病因学
一 病因学的基本概念
二 外感性致病因素
(一)六淫
(二)疫疠
(三)虫毒
三 内伤性致病因素
(一)请志过极
(二)饮食失宜
(三)房室及劳逸过度
四 继发性性病因
(一)痰饮
(二)瘀血
(三)内生“五气”
第二节 发病学
一 发病学的基本概念
二 发病的基本条件
三 发病的基本机理
(一)体质与发病的关系
(二)邪气与发病的关系
(三)精神情志与发病的关系
(四)时间季节因素与发病的关系
第三节 病机学
一 病机学的基本概念
二 内科病证的基本病机
(一)邪正斗争
(二)阴阳失调
(三)气血津液失常
(四)脏腑经络的功能失常
三 疾病传变的机理
(一)病证相传
(二)病证转化的机理
四 疾病转归的机理
(一)痊愈
(二)死亡
(三)迁延
(四)后遗或机体残废
第三章 辩证学
第一节 辨证学的基本概念和任务
一 辨证学的基本概念
二 辨证学的任务
三 病 证、症三者的区别与联系以及辨证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第二节 中医内科常用的辨证方法
一 八纲辨证
(一)表里辨证
(二)寒热辨证
(三)虚实辨证
(四)阴阳辨证
二 六经辨证
(一)太阳病
(二)阳明病
(三)少阳病
(四)太阴病
(五)少阴病
(六)厥阴病
三 卫气营血辩证
(一)卫分证
(二)气分证
(三)营分证
(四)血分证
四 三焦辨证
(一)上焦证候
(二)中焦证候
(三)下焦证候
五 脏腑辨证
(一)心与小肠证候
(二)肝与胆证候
(三)脾与胃证候
(四)肺与大肠证候
(五)肾与膀胱证候
(六)脏腑同病证候
六 气血津液辨证
(一)气病辨证
(二)血病辨证
(三)津液病辨证
七 风火燥湿寒辩证
(一)外风证与内风证
(二)外火证与内火证
(三)外湿证与内湿证
(四)外燥证与内燥证
(五)外寒证与内寒证
第四章 治疗学与护理学
第一节 中医内科治疗学
一 中医内科治疗的基本原则
(一)治病宜早
(二)治病求本
(三)以平为期
(四)缓急轻重
(五)因势利导
(六)异法方宜
(七)重视调护
二 中医内科常用的治疗大法
(一)发汗法
(二)涌吐法
(三)攻下法
(四)清热法
(五)温里法
(六)消导法
(七)补益法
(八)和解法
(九)理气法
(十)理血法
(十一)�痰饮水湿法
(十二)解痉法
(十三)安神开窍法
(十四)固涩法
第二节 中医内科护理学
一 日常护理
(一)病室静谧清爽
(二)起居顺应天时
(三)劳逸适合病情
二 心理护理
(一)解除思想顾虑
(二)避免情志刺激
(三)培养乐观情绪
(四)运用以情胜情
三 饮食护理
(一)食应卫生
(二)食应有节
(三)谨和五味
(四)饮食宜忌
四 用药护理
(一)煎药法
(二)用药法
第五章 临证思路与病历书写
第一节 临证思路
一 正确的临证思路对于内科临床的重要意义
二 临证思路的基本指导原则
(一)整体现原则
(二)动态观原则
(三)治病求本
三 临证思路的步骤和方法
(一)搜集临床资料
(二)辨病识病
(三)提出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案
(四)验证和随访
第二节 病历书写
一 书写病历的重要意义
二 书写病历的基本要求
三 中医内科病历书写规范
附:中医内科入院病历示范
第六章 中医内科学的研究思路 方法及现代研究进展
第一节 中医内科学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中医内科学临床研究的思路
二 中医内科学临床研究的步骤及方法
(一)科研课题的确立与申报
(二)科研实验的设计及实施
(三)论证与结论
第二节 中医内科学现代研究进展
一 理论研究
二 临床研究
三 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