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青春之歌

杨沫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08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作者:

杨沫  

页数:

623  

字数:

437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部长篇小说创作于50年代。它描写的是自“九一八”至“一二九”这在历史大风暴中,北京的一批青年学生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伊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所进行的顽强斗争。
小说中刻画的林道静、卢嘉川、江华等一批栩栩如生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这些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道路,对当代青年亦不无启迪。
小说故事情节真实感人,文字流畅优美。是一部常销不衰的优秀青年读物。

作者简介

杨沫,原名杨成业,湖南湘阴县人。1914年8月生于北京书香门第之家。1928年考入西山温泉女子中学,读到初三时因故辍学,其后数年断续任小学教员、家庭教师、书店店员等,饱尝失学失业之苦。1933年开始接触地下党,学习马列主义。1934年在北京《黑白》杂志上发表处女作《热南山地居民生活素描》。之后在上海《大晚报》、《中流》等报刊发表反对日军侵华的短篇小说。19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七、七”事变至1949年全国解放,先后在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做妇女工作及《黎明报》、《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等报编辑工作。并发表过多篇反映抗日斗争的报道、散文和小说。

书籍目录

小传自序青春之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青春之歌 PDF格式下载



盗版+一堆错别字


  
  
   华中吃饭大学文学院 陈芝
  
   杨晓帆老师曾坦承在她给我们开的那一串书单当中,杨沫的《青春之歌》是她也读不下去的小说,在好端端的假期里读这种革命绿茶婊,着实是浪费绳命,越往后看越火大,因此只能草草读完,然后胡乱涂抹几个字聊作读书笔记。
  
  
  
   我在读《青春万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认为王蒙是那个年代的郭敬明,但读杨沫的时候实在拿不准到底该称她是那个年代的饶雪漫还是安妮宝贝,后来想了想觉得虽然都是小资产阶级调调,安妮宝贝的萎靡颓废跟她毕竟不妥切,还是青春疼痛系列的饶雪漫老阿姨最适合她。这群人的共同特征倒很明显,都是一群末人,一种无希望﹑无创造﹑平庸畏葸﹑浅陋渺小的人,与超人相反的病态的人群,信奉奴隶道德,限制了超人的人。
  
  
  
   就像康德看来,世界上的一切只对人才有价值,单纯的东西离开人就无所谓价值一切道德法则和义务要求,道德律令之所以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不是基于其他任何目的,只是为了人本身,以人为“最高绝对目的”。人之为人,在于人是具有理性的存在,理性的人自身就是目的,而不是供这个那个意志任意利用的工具。不是说人们没有为宏大叙事、崇高理念献身的自由,但善良的人们切切不可忘记献身之目的何为,不能最终本末倒置。
  
  
  
   然而末人败坏了人之为人的德性,由于畏惧,所以匍匐在世。与世界相比,末人渺渺小小,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那份心力孤身面向世界,所以人才会有闷、烦、畏,所以需要依靠,需要集体,需要安全感,以是有了组织有了社会有了尘世的国家,个人的孤苦无依在集体中因为虫豸一般多的人数而感觉自己无所不能——哪怕再多的凡人在上帝的威能,宇宙的浩瀚,光阴的变迁面前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多么可笑。但这集体在个人的面前,似乎亦如同宇宙在这集体前。 末人之中于是有了集体主义,于是将尊严,将肉体,将灵魂献祭于尘世国家的祭坛,就是为了一份安全,在白日煊赫的天光中,燃起一点烛光。尽管这烛光实在渺若尘埃,遥不可言。
  
  
  
   因此读杨沫小说,就仿佛整日整夜地围观广场上孳生的群蝇倒人胃口,这六百页的故事同样只具有文学史意义,不具有我心目中的文学意义,一个被我们认定是好的作品确实有被建构的成分,但最重要的还是它具有文学性,能带动我们悲伤与哭泣,让我们欢笑与愉悦,触动人心中最柔软与刚硬之弦主人公,这是可以不分时间地域的共鸣,让我们打开身体让记忆走出去,在摇摇晃晃的现世安安静静地栖居。往昔的红色经典刨除身上或许令人肃然起敬的理想主义外衣,又有多少内涵可以在我们心田发生共鸣呢?这不仅是时代不同的问题,更在于文本当中被描绘的人与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的距离之远近的问题。海德格尔说神从语言中来,价值观可以崩塌败坏,但语言中走不出人自然也就不能从语言当中召唤出神,从轻灵与沉重中召唤出爱与梦。
  
  
  
   我们回过头来看杨沫笔下的末人,小说的主人公林道静看上去仿佛一直在追求自由,在从一个可能的生活里呼唤远古的声音,那声音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但真正坚强的人从不会匍匐在他人之下,循规蹈矩在他人的脚步下汲取温暖与力量,一个独立的个体或许依然会对天上的神祇、人间的王权、自然的威能心存一点敬畏,但他活下去的勇气来自于自身,无所依靠自然无所挂碍,因而敢于独自面对世界。堂吉诃德挑战风车素来被人嘲笑,然而据说欧洲医生素来以堂吉诃德挑战风车自比面对病魔的勇气。我们这个时代依然是一个末人泛滥的小时代,庸众依赖心灵鸡汤与延参法师来滋润他们贫瘠的内心,我很好奇他们究竟有无意识到向这群逃避现世的凡人汲取温暖根本毫无意义,他们又能学到什么呢?
  
  
  
   林道静的一生算来也是跌宕起伏,但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起初生母的悲惨身世和异母的非人虐待,迫使她为抗婚离家出走,流荡到社会上寻找个人出路,之后兜兜转转间结识了共产党员卢嘉川,信服于马列主义,遂与恋人余永泽彻底决裂,最终在革命的狂风暴雨中,彻底成为一名左翼知识分子,在神性的历史中迎接胡风笔下的“时间开始了”。在传统的文学叙事里,这被视为一个觉醒的人为无产阶级事业艰难奋斗的觉悟史,但事实或许恰恰相反,这只不过是处在洞穴当中的人误将照壁上火把的光泽当作洞外太阳的光线,一个闭着眼睛的人一直面向东边然后张开眼转了一圈面向西边接着闭着眼睛罢了。一个压抑个人的革命叙事,又如何与马列原典里个人的自我解放相对应?党员林道静,坚定不移的战士林道静早已是刚强如铁的物,与作为人的林道静早已不相干。
  
  
  
   世人怜其坚强,我爱其软弱。我倒是觉得起初“娜拉出走”后的林道静更有人味,与自缚革命重担的林道静相比更招人喜欢,尤其是面对苦厄绝望地想自杀的时候。吴飞曾指出过,与摒弃自杀行为的基督教不同,自杀在中国是一个正常行为而非偏常行为,在中国每一个人的自杀都带有政治性的意图,是在权力之网上的奋力挣扎,因为认同权力序列而自杀。我想,如果说生长在基督教环境下的人自杀是永恒的绝望,放弃了救赎,对一切感到虚无,那么中国人自杀反而是在肯定尘世的意义,是双重肯定栖居于此的世界所奉行的价值,只是自己对价值不能得到贯彻感到不满,但不论怎么说,当一个人选择自杀的时候他的主体性是高扬的,是从我出发的,虽然这高扬很难说对现实世界二律背反的解决有何意义,可人的自我意识在板荡之中其实是真正在觉醒,顿悟到生与死的分野,自杀已遂的人彻底抛弃尘世,一刀两断,自杀未遂的人则有那么一瞬间同时徘徊在过去未来之中,对自我与他人有新的体悟。
  
  
  
   自杀是绝望之举,亦是为了反抗绝望,自杀将“娜拉出走”唤醒的自我推向了极致,然而之后林道静却选择了消弭自我,融入集体,心力憔悴之下不再敢于单身面对世界的黑暗。如果将林道静的“娜拉出走”比作查拉斯图拉下山,那么她放弃自我走上共产主义道路就好像下山的查拉斯图拉成为他原本不屑的广场上的群蝇。末人终究是末人,不论她挂上什么好听的名字,她都是在背弃人是目的的铁律,这铁律尽可以被践踏被无视,因为最终都会有所报应。末人就算夺取地狱,他们建立的国家最终也只会訇然倒地,无所依归。
  
  
  
   信奉奴隶道德的人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多数,就算查拉斯图拉天天下山,也不可能教牧得尽。更何况希冀查拉斯图拉使自己得自由,本身就违背查拉斯图拉的教义。但被同化成末人的查拉斯图拉到时或许会说:“想来这倒也是极好的,非如此如此,方不负恩泽。”


  
   《青春之歌》是作家杨沫写的一部关于知识分子投身于革命斗争的文学作品,是我国第一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优秀长篇小说。本书讲述的是,日本侵略者于1935年进逼北京和天津,而国民党政府却妥协退让,因而激起了北京的大学生的游行示威,结果惨遭国民党政府的血腥镇压的特定时期,青年学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日救国的活动,以及青年知识分子在抗日救亡斗争中觉醒和成长过程的故事。我觉得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想告诉大家,知识分子只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才有前途,劝告知识分子要跟着党走,所以在现在这还是很有意义的一本教育书。本书中所塑造的众多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在激烈动荡的年代里,知识分子觉醒的过程,歌颂了革命的青年的激扬青春。
    
   看完这本书,第一个感觉就是精神鼓舞,是女子必看的一本书。在黑暗的时代,在战乱与不平当中,在中国的封建思想仍然作为主流文化的主宰的年代,出现林静道这样的女子确实不容易。她从小便有一颗不认输的心,为了逃离封建家庭的束缚,她独自离开去到北戴河,并爱上了具有“骑士兼诗人”风度的余永泽,并自己做出与之结婚的决定。婚后,她渐渐看清楚余永泽的面目,不甘于作为妇人之仁的她,继续着自己的事业与一群革命烈士并肩作战,耳濡目染间,她认识到自己与丈夫愈之格格不入,于是毅然决定结束她的婚姻。从此,她凭着一颗青春无畏的心,踏上了革命的道路。参加游行、散发传单、宣传鼓动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她就跟男人一样在敌人面前决不妥协,勇往直前,无不显示青春之烈。
  
   在《青春之歌》中我领略到了林道静对于当的真挚的依赖的象孩子见到母亲一样的情感;领略到他们那一群象火山一样喷发的热血的爱国之情;领略着那个动荡的、轰轰烈烈的时代的风云。一星期以来,每个晚上,我都沉浸在那个时代中。但是,毕竟,我还是从那个时代中走出来了。事实上,那个时代离我们并不遥远,依稀地,身上似乎还留有那个时代的伤痛。可是,那个时代的精神却离我们远去了。我们是健忘的。当青春之歌在我的天空响起来的时候,我是否会认真的去聆听呢?我是否将心沉醉在其下呢?经过一个轰轰烈烈的文化达歌明的时代,一切都会变得简单还是深奥呢?山林的阵阵风声,是青春之歌,它包含着春天的气息,吹走了冬的凛冽,带来了春的花香,它是生命的小精灵,吹出生活的快乐;深林中的流水声,是青春之歌,快乐的小溪象征着凝聚般的团结,象征着波涛般的勇气。它给我们的生命增加了刺激的画面,谱乐出生活的乐趣。 青春之歌奏响在你广袤的天空下……


  林道静是一个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变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的革命典型,地主阶级出身,封建阶级,资产阶级的教育,生母的悲惨身世及异母的非人虐待,使她有可能成为革命战士,然而历程又是十分艰难的,其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苦闷彷徨阶段(出走),林道静为抗婚而离家出走,幻想到社会上寻求个人出路,然而残酷的现实使得林道静只能以死抵抗,这表现出当时知识分子走投无路的真实写照。第二,追求探索阶段,在共产党员卢嘉川的思想启发下,林道静毅然与余永泽决裂,走上了革命道路。第三,成长阶段,在革命斗争中,林道静不断地改造旧我,铸造崭新的灵魂,成为一名合格的革命战士。在这三个阶段中,林道静主要经历了三次决裂,第一次为了寻求个人的解放,与封建家庭决裂,第二次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与封建阶级决裂,第三次为了整个民族的解放,与旧我决裂。林道静形象的典型意义在于说明了,当代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命运同国家命运民族命运联系起来,才可能有个人出路。激越青春,民族危难,革命战争,坎坷爱情,造就 了坚强,隐忍,富有理想和追求的林道静。


   看到五百多页的时候看不下去了,尤其是那段北大的学生痛斥胡适,说他是蒋介石的走狗时。
   我向来是比较喜欢胡适的,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价值观,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胡适的选择不革命也并不是就应该彻头彻尾的批判,作为一个学者,他值得被推崇,从新文化运动到《新青年》,倡导白话文就是他最卓著的贡献。
   当然,作者所生的年代可能就让她迫不及待去强调这种革命热情,可是,我完全没有被感染或是怎样,革命斗争的残酷从小不知多少电视剧诉说了,所以完全是为了故事情节而坚持读的,知道林道静和江华到一起后,就看不下去了。。。。。
  


  
   青春之歌
  
   大海掀起滔天的浪
   诉说一个民族的哀伤
   甘雨落在干枯的禾苗上
   窒息的心呀 立刻展翅飞翔
  
   青春是炙沸的血,
   青春是不灭的希望,
   青春是锁不住自由的身,
   青春是红楼飞扬的雪,
   是壮烈地牺牲在,
   雨花台之上。
  
  


   《青春之歌》虽是小说,却也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青年为革命奋斗牺牲的缩影。小说以林道静的视角写了知识青年投身革命的历程,也记录了爱国青年在革命胜利道路上的流血牺牲。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写道:“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也许从一篇文章中我们读不出当时爱国青年游行示威的壮烈豪迈、艰苦卓绝,但是《青春之歌》记录了这段历史,让时隔八十年后的我们仍能感受到当时的知识青年怎样救亡图存,怎样用智慧和鲜血铺就了历史之路。    
   林道静出身小资产阶级,但她身上也流淌着劳动人民的血,她之所以接受教育,因为“母亲”认为她是一份不赔本的财产。但她从小受的苦使她没屈服于资产阶级纸醉金迷。父亲破产逃跑后,“母亲”威逼利诱想让她嫁一个有钱有势的阔佬,从而能依旧过腐朽享福生活。但当她得知亲生母亲秀妮的不幸遭遇后,她看清黑暗腐朽家庭的本质,毅然离家出走。对前途的迷茫,她困惑:“一切有为青年,不甘心堕落的青年将怎样生活下去?天地若此之大,难道连一个十八岁女孩子的立足之地都没有?”可是对待命运的百般阻挠,她不会落荒而逃。正如她在海边受奚落嘲笑时,她不是惊慌离开,而是挺直身子走过去,用傲慢仇视的目光瞪着那些取笑她的人,然后凛然离开。我们知道,一个青年承受的困难越大,成长的也越快。林道静无疑在承受着黑暗社会带给她的痛苦,当她像不羁的小马四处去碰,相信总有一天会碰出一条路来时,她可能不知道光明就在不远处。    
   当林道静不满于现状、东闯西闯,需求自己的理想道路时,我们那些被红色革命感染的青年学生在游行、在示威、在冲锋。“你们有的是枪弹,我们有的是热血!”他们不怕军警的镇压,不怕被捕坐牢,他们不只是空喊口号,他们不怕吃苦、不怕杀头,用自己的热血进行宣传、唤起人心,使中国觉醒。似乎一说革命大家就会想起贺龙拿两把菜刀就要去造反情景,也质疑白面书生赤手空拳怎么能闹革命。林道静也不解:“只要武装斗争胜利了,工农劳动人民革起命来,那么这些秀才举人就跟着造反了,对他们费这么大力量做工作,究竟有什么用处呢?”而江华批评了她这种思想,并给予了解答:“工农劳动阶级自然是革命的主体,可是五四运动也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潮,把中国革命向前推动了一大步,你说是从什么人开始的?”看看那些矢志不渝忠于党的青年吧!卢嘉川双腿被老虎凳轧断,但他在监狱蠕动着奄奄一息的身体为革命同志传递情报,林红虽然被捕每天受酷刑,但她仍面带微笑像大姐姐一样关心着道静和小俞,在监狱开展活动……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青年,他们无愧于被称为时代的先锋   
   青年的选择,最终时间会给答案。文中写了林道静的两个好朋友——王晓燕和陈尉如。她们在历史洪流中选择不同的道路,也决定了她们的命运。陈蔚如是道静高中时的好朋友,在道静被母亲逼着嫁人时给予了她鼓励和帮助。可是一年后她选择向腐朽势力低头,嫁给阔佬当姨太太,变得世俗起来。可最终腐化的阶级吞噬了她的生命,面对黑暗的人生道路,她自杀了。还有白莉苹,是傍过革命的门又退缩了,去当了电影明星进而做了阔太太。不仅自己堕落,还想拉道静下水,表面的浮华掩饰不住她虚弱的内心,纸醉金迷的生活后面肯定是苦难。当我读到这时总忍不住联想如今,时代在变,可有些腐朽思想没变。现在社会光怪陆离,很多人只追求物质享受,做着满足自己的虚荣的梦。特别是现在的女性,忘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像白莉平一样出卖自己的灵魂。“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微笑”就是这种思想的表现。可陈蔚如的结局给这些女子敲响了警钟,当她们孤独终老在零落孤寂的角落哭泣时,那些为实现人生价值不断奋斗的人,她们在人们的尊敬里颐养天年。    
   王晓燕生长在平和、温暖的知识分子家庭,所以性格温和、沉静。刚开始,她只是像父亲一样相信胡适的“读书救国论”。对于道静参加革命也只是表示支持和同情。后来她听道静讲自己母亲秀妮的苦难,开始认识到世界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于是她开始阅读革命书籍,认识到革命的重要性。只是后来她受戴愉的欺骗,才会走向和道静对立的道路。最后,当她认识到戴愉才是真正的叛徒时,她真诚的悔过,揭露了托派分子的丑恶行径,重新走上革命的道路。    
   从这个方面说,《青春之歌》既是那些不屈不饶、矢志不渝为革命胜利奋斗青年的赞歌,也是贪图享受、出卖灵魂腐化堕落青年的哀歌。关于爱情,这本书也有提及,而且见解很值得思考。刚坠入情网的道静把和她谈诗的余永泽视为“有才学的青年,多情的骑士”。可是余永泽只是一个为名利职位钻在故纸堆里写出论文来讨好胡适的势利之人,他反对道静参加革命。这让道静认识政治上分歧,思想不一致的爱情是盛开不久就会凋零的的花,于是她选择了离开。只有志同道合,相互理解才是爱情的基础。卢嘉川既是道静的爱人,也是她革命道路上的老师。她迷茫时,解答她的困惑“大家的出路在哪?出路就在反抗,出路救灾斗争,出路就在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人民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当她有个人英雄主义情结时,卢嘉川这样点醒她“你的动机是拯救人民于水火呢?还是满足你的幻想——英雄式的幻想,为逃避现在的生活……革命工作是多种多样的,有火热的白刃战,也有不为人注意平凡的斗争……不一定非要上战场才是革命”。道静也为被害的他写了一首诗:“……她用美丽的青春/用深藏在心底不变的热爱永远等着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江华是卢嘉川的化身,或者他们本就是同一人,他悉心指导她在定县的革命,当她想放弃时给予她鼓励,真正的志同道合使他和道静走到一起。    
   《青春之歌》虽然离我们的时代渐行渐远,但是青年奋斗的精神是不变的,我们总能从其中读出什么。我不是一个寻宝者,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寻到某部书,就像找到知己,我只是读那些时代沥淘的经典,从中得到启示,青年同学们,如果你有着不变的热情和实现自己价值的人生追求,那么请读《青春之歌》吧。  
  


  《青春之歌》虽是小说,却也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青年为革命奋斗牺牲的缩影。小说以林道静的视角写了知识青年投身革命的历程,也记录了爱国青年在革命胜利道路上的流血牺牲。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中写道:“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也许从一篇文章中我们读不出当时爱国青年游行示威的壮烈豪迈、艰苦卓绝,但是《青春之歌》记录了这段历史,让时隔八十年后的我们仍能感受到当时的知识青年怎样救亡图存,怎样用智慧和鲜血铺就了历史之路。    
  
  林道静出身小资产阶级,但她身上也流淌着劳动人民的血,她之所以接受教育,因为“母亲”认为她是一份不赔本的财产。但她从小受的苦使她没屈服于资产阶级纸醉金迷。父亲破产逃跑后,“母亲”威逼利诱想让她嫁一个有钱有势的阔佬,从而能依旧过腐朽享福生活。但当她得知亲生母亲秀妮的不幸遭遇后,她看清黑暗腐朽家庭的本质,毅然离家出走。对前途的迷茫,她困惑:“一切有为青年,不甘心堕落的青年将怎样生活下去?天地若此之大,难道连一个十八岁女孩子的立足之地都没有?”可是对待命运的百般阻挠,她不会落荒而逃。正如她在海边受奚落嘲笑时,她不是惊慌离开,而是挺直身子走过去,用傲慢仇视的目光瞪着那些取笑她的人,然后凛然离开。我们知道,一个青年承受的困难越大,成长的也越快。林道静无疑在承受着黑暗社会带给她的痛苦,当她像不羁的小马四处去碰,相信总有一天会碰出一条路来时,她可能不知道光明就在不远处。    
  
  当林道静不满于现状、东闯西闯,需求自己的理想道路时,我们那些被红色革命感染的青年学生在游行、在示威、在冲锋。“你们有的是枪弹,我们有的是热血!”他们不怕军警的镇压,不怕被捕坐牢,他们不只是空喊口号,他们不怕吃苦、不怕杀头,用自己的热血进行宣传、唤起人心,使中国觉醒。似乎一说革命大家就会想起贺龙拿两把菜刀就要去造反情景,也质疑白面书生赤手空拳怎么能闹革命。林道静也不解:“只要武装斗争胜利了,工农劳动人民革起命来,那么这些秀才举人就跟着造反了,对他们费这么大力量做工作,究竟有什么用处呢?”而江华批评了她这种思想,并给予了解答:“工农劳动阶级自然是革命的主体,可是五四运动也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潮,把中国革命向前推动了一大步,你说是从什么人开始的?”看看那些矢志不渝忠于党的青年吧!卢嘉川双腿被老虎凳轧断,但他在监狱蠕动着奄奄一息的身体为革命同志传递情报,林红虽然被捕每天受酷刑,但她仍面带微笑像大姐姐一样关心着道静和小俞,在监狱开展活动……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青年,他们无愧于被称为时代的先锋!    
  
  青年的选择,最终时间会给答案。文中写了林道静的两个好朋友——王晓燕和陈尉如。她们在历史洪流中选择不同的道路,也决定了她们的命运。陈蔚如是道静高中时的好朋友,在道静被母亲逼着嫁人时给予了她鼓励和帮助。可是一年后她选择向腐朽势力低头,嫁给阔佬当姨太太,变得世俗起来。可最终腐化的阶级吞噬了她的生命,面对黑暗的人生道路,她自杀了。还有白莉苹,是傍过革命的门又退缩了,去当了电影明星进而做了阔太太。不仅自己堕落,还想拉道静下水,表面的浮华掩饰不住她虚弱的内心,纸醉金迷的生活后面肯定是苦难。当我读到这时总忍不住联想如今,时代在变,可有些腐朽思想没变。现在社会光怪陆离,很多人只追求物质享受,做着满足自己的虚荣的梦。特别是现在的女性,忘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像白莉平一样出卖自己的灵魂。“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微笑”就是这种思想的表现。可陈蔚如的结局给这些女子敲响了警钟,当她们孤独终老在零落孤寂的角落哭泣时,那些为实现人生价值不断奋斗的人,她们在人们的尊敬里颐养天年。    
  
  王晓燕生长在平和、温暖的知识分子家庭,所以性格温和、沉静。刚开始,她只是像父亲一样相信胡适的“读书救国论”。对于道静参加革命也只是表示支持和同情。后来她听道静讲自己母亲秀妮的苦难,开始认识到世界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于是她开始阅读革命书籍,认识到革命的重要性。只是后来她受戴愉的欺骗,才会走向和道静对立的道路。最后,当她认识到戴愉才是真正的叛徒时,她真诚的悔过,揭露了托派分子的丑恶行径,重新走上革命的道路。    
  
  从这个方面说,《青春之歌》既是那些不屈不饶、矢志不渝为革命胜利奋斗青年的赞歌,也是贪图享受、出卖灵魂腐化堕落青年的哀歌。    
  
  关于爱情,这本书也有提及,而且见解很值得思考。刚坠入情网的道静把和她谈诗的余永泽视为“有才学的青年,多情的骑士”。可是余永泽只是一个为名利职位钻在故纸堆里写出论文来讨好胡适的势利之人,他反对道静参加革命。这让道静认识政治上分歧,思想不一致的爱情是盛开不久就会凋零的的花,于是她选择了离开。只有志同道合,相互理解才是爱情的基础。卢嘉川既是道静的爱人,也是她革命道路上的老师。她迷茫时,解答她的困惑“大家的出路在哪?出路就在反抗,出路救灾斗争,出路就在把个人的命运和国家人民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当她有个人英雄主义情结时,卢嘉川这样点醒她“你的动机是拯救人民于水火呢?还是满足你的幻想——英雄式的幻想,为逃避现在的生活……革命工作是多种多样的,有火热的白刃战,也有不为人注意平凡的斗争……不一定非要上战场才是革命”。道静也为被害的他写了一首诗:“……她用美丽的青春/用深藏在心底不变的热爱永远等着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江华是卢嘉川的化身,或者他们本就是同一人,他悉心指导她在定县的革命,当她想放弃时给予她鼓励,真正的志同道合使他和道静走到一起。    
  
  《青春之歌》虽然离我们的时代渐行渐远,但是青年奋斗的精神是不变的,我们总能从其中读出什么。我不是一个寻宝者,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寻到某部书,就像找到知己,我只是读那些时代沥淘的经典,从中得到启示,青年同学们,如果你有着不变的热情和实现自己价值的人生追求,那么请读《青春之歌》吧。  
  


  青年,似乎必定于热血一词相连。
  在大革命的滚滚洪流中,无数的青年涌上浪头,用他们的热情与生命,呐喊出救国图存的时代最强音,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我不知道在那个年代有多少青年人在革命的浪潮中毅然离家,参加革命。恐怕就今日而言具体数字已经难以统计。但是,在《青春之歌》中我们看到了很多。
  《青春之歌》是一本带着一定自传色彩的书,正如作者杨沫在初版后记中所说——“我的整个幼年和青年的一段时间,曾经生活在国民党统治的黑暗社会中,受尽了压榨、迫害和失学失业的痛苦,那生活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使我时常有控诉的愿望。”
  杨沫生于北平,因憎恨家庭的腐朽、反抗包办婚姻而先后在河北省香河县、定县及北平担任小学教员、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青春之歌》中的女主人公林道静,也有过相似的经历。
  林道静出身北平的地主家庭,却是地主林伯康强占贫农家女儿秀妮而生下的孩子,是一个身上有着“黑骨头”以及“白骨头”的人。她在地主父亲林伯康和后母徐凤英身边长大,却过着步入下人的“童养媳”一般的生活——“一件破棉袄,里头的虱子滚成蛋;头上几根干柴一样的头发也长满了虱子;小手冻得像个紫萝卜;两脚烂的提不上鞋”。直到她高校毕业时,她的后妈注意到她相貌的变化后,发现只要她具有一定的学历,就可以嫁一个有钱有势的丈夫,这时,才转变了对她的态度。但是,在林伯康破产失踪后,后母徐凤英又打起了她的主意,想把她嫁给“有财有势的阔人”胡梦安。面对命运的捉弄,林道静终于做出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反抗——逃婚离家出走。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娜拉出走之后只有两条道路——堕落为娼妓或是再回来。残酷的现实就摆在林道静面前。投奔表兄张文清不成的她,北小学校长余敬唐收留,作了小学的教员。看似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自食其力的道路,却不想,余不过看她是个风姿不凡的“标致女学生”,而想将她献给鲍县长做姨太太。
  没有生活阅历的林道静第一次明白了人心的险恶。她的生活一直都像林黛玉一样:她沉静寡言,内向,只喜欢摆弄乐器。甚至她离家出走时带到北戴河的行李中,也是会被人误认为是乐器贩的南胡、箫、笛、琵琶、月琴、芦笙等乐器。
  当生活在象牙塔中的第一次因现实生活的无奈而感到无力万念俱灰,打算投海以死控诉这社会的肮脏与黑暗之时,她生命中的第一个恋人到来了。
  余永泽是一个具有“骑士兼诗人”风度的青年学生。他的骑士可能体现在他在对待林道静的态度上,诚然,他的殷勤与谦恭让他有机会接近林道静,在最紧要的关头救下意欲自杀的林道静。他在林道静出现在北戴河的伊始就注意到了她。能救下“毫没有顾惜的纵身扑向怪啸着的狂涛巨浪”的林道静,就成了一个必然。
  林道静会爱上余永泽并不是个意外。对于一个走投无路,生活似乎再也没有希望的女孩而言,余永泽的出现就是一盏子夜的明灯,是一颗航海者的北极星,或者说是一棵救命的稻草。余符合林道静小资情调的恋爱幻想——他学识渊博,贯穿中西;他和林谈艺术,谈文学,谈诗,谈古文;他像“一道温暖的热流缓缓地流过道静冰冷的全身。她冻僵的心遇见了着温热的抚慰,死的意念,突然像春天的冰山一样坍倒下来”。
  余永泽的出现拯救了林道静的生活,让她在困顿无望中拾起生的希望。但是余永泽的守旧却将他的爱人推离了他。作为一个北大学生,余永泽在这革命的时代中,多多少少也会对社会对现实不满,但是,他忽视了人的力量,采取了保守的明哲保身的方式。在北大示威团南下示威之时,他保守的留在了学校,自此,与先进的思想渐行渐远。如果说青年人的革命观念多多少少有些理想化的话,那么余永泽为代表的妥协主意者们的现实,未免也太现实了。他们或许也曾希冀改变,但是当理想遭遇现实的挫折时,理想就成了幻想,成了奢望。
  现在也有很多年轻人怀有这样的想法。诚然,现实的无奈与不公不是我们一级己力所能够改变的,但是我认为,我们应该怀着去改变的理想。年轻人不应该超脱的将一切的不公现象视为正常,这种做法的本身就是不正常的!即使没有能力去改变,也不应该麻木的将一切视为平常甚至正常!不要说“中国本来就这样”,而应该说,“中国,不应该这样”!
  余永泽回避现实,将自己沉浸在胡适先生的倡导的学问中。守旧的他一心想让林成为一个“全职太太”,却全然不顾林道静的想法。当迷人的爱情幻成的绚丽虹彩,随着时间渐渐褪去它美丽的颜色之时,当余最吸引林得朝气与他广博的知识被“长袍大褂”和“胡适先生”取代之时,当马克思主义的曙光经由卢嘉川、罗大方、徐辉等人,照耀在林道静身上时,林道静和余永泽感情的破裂就成了必然。而给力林道静这个机会的正是余永泽本人。是他对林道静的禁锢,对林道静只是做一个家庭妇女的要求,给了林道静更多的时间接触马克思主义,接触新的思想。
  林道静和余永泽的彻底分手是因为卢嘉川的被捕。而卢嘉川的入狱也让林道静对革命有了更清醒的认识——革命不是闲坐在一起空谈,不是泛泛的马克思主义和唯物论,革命是要付诸行动的,是要有牺牲的。林道静没有将卢嘉川留下的传单销毁,而是让它们出现在北平市的各个角落,这个举动是在参加游行之后,林道静真真实实的“革命”之举,或者可以说是她的第一个参与革命的行为。
  卢嘉川曾参与组织北大学生南下示威,他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一个忠诚的共产党员。他和林道静在北戴河的偶遇让林道静对时局的认识有了“茅塞顿开”之感。而后,他成了林道静的老师,成了林道静尊敬的人。卢嘉川的广博见识、他的勇敢和能力使林道静“心理油然生出一种钦佩、爱慕、甚至比这些还要复杂的情感”。她渴望和卢嘉川见面,也希望从他那汲取更多的东西。同样的情愫也在卢嘉川的内心增长,但因为林道静已经有了爱人余永泽,他将自己的感情深深埋在心底。
  卢嘉川的感情是一种纯粹的革命者的感情。他和年轻、美丽、对革命充满好奇,对改变生活充满憧憬的林道静惺惺相惜。但是承担在他身上的责任和党交给他的使命却并不允许他有过多的私人情感。今天人们眼中革命时期的爱情,或许都像电视剧《潜伏》中的翠平和余则成一样——在工作接触中萌生,却又不得不为了工作而放弃,为了更高的利益而舍弃。革命似乎就意味着个人情感的去处。而在《青春之歌》中,所有人的情感都是美好的。并不是拥有亲情和爱情的人就一定会背弃革命,他们的亲情和爱情音革命而更加紧密坚固,无论是卢嘉川和林道静,还是王晓燕和她的父母亲,
  卢嘉川被捕入狱,屡遭酷刑也没有背弃他的理想与信仰,他带领狱友们绝食,在遭遇酷刑之后还是想法设法将自己活得的信息告诉狱友们。我认为,牺牲在雨花台是卢嘉川的最好归宿。杨沫的后来的《芳菲之歌》中让卢嘉川归来,无疑是这段凄美感情的败笔之处!
  在徐辉的帮助下逃离胡梦安之手的林道静,在王晓燕父母的帮助下来到了定县,在王晓燕姑姑担任校长的小学中担任教员。在此,她结识了化名江华的李孟瑜。李孟瑜和卢嘉川同是北大南下示威的领导者,也是一个勇敢智慧的人。
  如果说卢嘉川带给了林道静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上改造了林道静,那么江华的到来则让林道静参加到真正的革命实践中。虽然江华在定县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但是他向林道静提出的问题却让林真正的开始思考马克思主义、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究竟该如何革。在党的指导下,林道静充分利用现有环境优势,在学校中宣传革命思想。虽然她和同事所领起的斗争以失败告终,但是对于辗转来到乡村的林道静来说,接触到农村的现况,无疑将让更加了解阶级斗争的意义。
  不知道在现存的《青春之歌》中还有没有初版,对于只看过增加林道静农村生活的我来说,但从政治角度看,农村的斗争这一段,在1959年新中国成立十年后的大背景下是合适的。我也能够理解,为什么这本书会在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中成为“大毒草”,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在私底下偷偷地看这本《青春之歌》。但是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30年代知识分子生活道路的长篇小说”来说,农村这几章,真的是食之无味的鸡肋!
  林道静并不爱江华,卢嘉川是她心中永远的爱人。她之所以接受江华,首先一点就是因为卢嘉川的死让她失去了心中的寄托与等待,其次,江华是一个与卢嘉川极其相似的人,她将自己对卢嘉川的哀思与缅怀一定程度的转移到了江华的身上。面对江华的表白,她不认拒绝,但在内心深处,恋人的位置还是给了卢嘉川。这点和狱中的共产党人林红是多么相似啊!
  无论是余永泽,还是卢嘉川,亦或是江华,他们都是因与林道静思想上的契合才走到一起的。思想的不契合必将导致感情的破裂,白莉苹和罗大方本是一对情侣,但是白莉苹的革命情节或许只是因为进步是一种潮流。为了先革自己的命,她抛弃了罗大方,去引诱与崔秀玉相恋的许宁。。白莉苹的革命仅是一种自利纵欲虚荣的思想。后来为了成为电影演员而远走上海的她,所抛弃的不仅仅是许宁,还有她自认为是“幻想”“遥远飘渺”的理想。经不起考验的她,最终堕落沦为了资本家的玩物。
  和白莉苹一样的不坚定的革命者还有戴愉。在国民当的利诱之下,他背叛革命,为了一己的安逸成为党内的奸细。他接触林道静,试图从她口中套出更多的信息;他在定县党组织策划的保卫团武装哗变中出卖同志,使得定县的党组织蒙受巨大损失;他在北大破坏党组织的活动,还引诱单纯的王晓燕,使得进步青年将真正的党员——林道静误认为是叛徒。但他真的爱上了王晓燕时,他矛盾,无法解脱。他的肮脏和王晓燕的单纯,善良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他只是国民党特务的走狗而已,他要听主人的话,所以,等待他的只有死亡。不过我觉得,杨沫后来将戴愉的死改为由国民党特务杀死,其实并没有让江华处死他来的好。
  “12•9运动”的口号声,再次唤醒了这个沉睡的民族!起来吧!受压迫的人们!革命的时刻来到了!即使年近六十的老教授尚要振臂高呼,况青年学生乎?
  而今,坐在安静的大学校园中,革命的年代似乎已经远了,但是热血不应该冷却!我相信,明天会比今天更好!或许等我垂暮之时会觉得自己年轻时的一腔热血荒唐可笑,但是,现在的我,依旧期待这个社会的改变,期待生活的改变!
  
  


  《青春之歌》:浪潮和一地鸡毛
  匆匆翻完一部红色经典——杨沫先生的《青春之歌》,除去偶尔有些激动外,我想到了两个名词:浪潮和一地鸡毛。
  浪潮
  1967年4月,美国加州一位历史教师被学生的一个问题问倒了,“为什么德国人声称,对于屠杀犹太人不知情?为什么无论农民、银行雇员、教师还是医生 都声称,他们并不知道集中营里发生的惨剧?”
  之后为解决学生们的疑问,他决定以身试法,成立了“第三浪潮”,这个组织从20人发展到200人,而且对亲人朋友产生了怀疑的强制。他们亲自体会到了法西斯的可怕力量。
  2008年,约根 沃格尔主要了一部名为《浪潮》的电影,而故事的原型即是上述的惊人事件。
  其实,我们对此并不陌生。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民对日军在中国大地上的暴行也是不知情的,而且还抱着“共建大东亚共荣圈”的美梦,认为他们的军人是拯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中国人民。
  
  这种带有“传销”性质的说教和宣教是法西斯惯用的伎俩,或者“传销”是因袭了法西斯发动、蛊惑人民的手段。
  我追问自己,这种手段有错吗?或者说问题是出在手段上吗?或许不是。
  手段是没有利害的,关键在于目的。善的目的加上没有利害的手段,则手段促进善的目的的实现;而恶的目的组合没有利害的手段,则会加速恶的目的的滋生。
  在这样的逻辑下,我才敢对天朝建立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做出合理的解释和自我说服的行为。
  有人说,《青春之歌》讲述了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故事。
  很明显,一个女人即是林道静,这个被称作是“从小资产阶级到无产阶级革命者转变的艺术典型”的久久不能磨灭的人物。这个女人的成长和变化是故事的核心和主线,近四十万字的长篇中有三十万在写她。她的成长中有两次转变,也就是两次入狱后的变化,问题一是这些转变略显突兀,问题二随之而来突兀之后几乎再无转变。
  转变就和这三个男人密切相关了,而这转变的过程中渗透了“浪潮”的手段。
  余永泽,这个好男人,骑士兼诗人。告诉林道静生活的美好和爱情的甜蜜,诗词歌赋里有他们的影子,海滩浪花中有他们的笑语,这在当时是完全“小资产阶级”的生活。而今虽常见了,但还会被玩笑为“小资生活”。不过,当时是贬斥的,现在是赞美的。
  后来,更大的“浪潮”来了,卢嘉川出现了。卢嘉川是党的好干部,是热血青年,是有梦想有能力的党员。他用《辩证法教程》、《马克思主义原理》,还有其他的苏联红军的宣传标语,这些加速了林道静的血液循环。他告诉林道静说:“只要你对我们的事业不失掉信心,只要你能为着未来幸福的日子坚持斗争下去!”这让林深深爱上了这位革命战士。
  之后林道静就对第一任丈夫说:“我走了,不再回来了。你要保重!要把心胸放宽!祝你幸福。”只是,林道静或许不知道,没有了她,余永泽或许不能幸福,他是真爱林道静的。而只是因为“政治上的道路不同”。
  再之后,卢嘉川同志牺牲了。而他的牺牲和余永泽有莫大的关系,这造成了林道静更加憎恨她的“自私的、狭隘的”前夫。其实,如果卢嘉川政治上的成熟的,战略上是重视的,或者不是党的内部出了叛徒戴瑜,可能不会出现惨剧。而无法识别内奸的人,竟然一股脑地认为出卖自己敬爱的人是自己曾爱过的和最爱自己的人。这样恐怕不太好吧,不论是从理智上还是感情上。
  而问题出在哪呢?浪潮。是浪潮让林道静无法理智地思索问题,而是一口认定,凡不是我党人士,凡政治信仰不同的人都是异类,不论亲人情人。
  卢嘉川同志牺牲后,江华出现了。其实,江华早就出现,他就是和卢嘉川一起南下请愿的首领李孟瑜。这里说点题外话,小说里一个主角有“N个名字”还是有他的妙处的,读来有种神秘感,对号入座后还有一种畅快感,当然多个名字该是当时情势需要。
  江华让林道静有了第二次转变,那就是接近工农兵,深入到户,和群众建立深厚的友谊。而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最后的胜利,于是有了卧底的生活。又加上林红的鼓舞,林道静彻底觉悟了。觉悟之后她入党了,入党之后来到北大,后来成了学生运动的领袖,成为“一二九”运动的指挥。
  
  浪潮让人学会“喜新厌旧”,他们深信“不破不立”。
  
  一地鸡毛
  琐碎的人生是多数人无法逃脱的命运,这与时代无关,与民族、地域无关。
  
  余永泽为了能让林道静过上他认为的幸福生活,不断奋斗,托关系找人,靠自己的学识结识胡适,钻古书堆、交古人友,还算有点成就。他必须努力,因为“这样的社会,毕业就失业”。那样的社会,呵呵,这样的社会,有什么变化吗?就大学生就业问题而言。
  同居后,他们过完了蜜月般的日子后,一些小摩擦不能避免地出现了。余永泽希望林道静做个好太太,做饭、相夫教子、贤妻良母,不再有什么“风花雪月”,不再有“浪漫诗意”,而是赤裸裸的日子。如果我穿越过去,弱弱地问余永泽一句话:“你还写诗吗?”他或许不顾斯文,骂道:“狗屁!那是年轻时不懂事!诗是什么,诗是搔首弄姿混扯蛋!如果现在还写诗,不得饿死!”
  房子、车子、妻子、孩子、票子……
  
  林道静被捕入狱,因为她张贴卢嘉川留下的选出标语,后被定为共产党“反政府”的恶行。后胡梦安念旧情,出面相救,把林关到一处小院里。百般劝诫,林同志大义凛然,毫不畏惧。而胡梦安忍无可忍,对林道静的一番话而今读来,百感交集:
  “世界能凭一点点盲目的热情救得了吗?中国这腐烂透顶的社会,能凭向你这样一些热情的孩子救得了吗?”
  
  河北定县的9个教员,更是对当时社会的一个描摹,当然,或许对我们也有借鉴意义和镜子的效用。
  “有忧国思想对腐败的政府不满意,可是只是说说而已,另外也有两三个糊糊涂涂什么也不想,瞎混日子——吃饭、睡觉、打牌。至于两个女教员呢,一个只想挣钱养活有病失业的丈夫;一个只想找个有钱的丈夫能够养活她。
  
  最后,我想说,读完《青春之歌》之前,我一直觉得生活是不断变化的,时代是不断向前的,人生是不断丰富的。
  
  


  说是让比较《青春之歌》的电影和小说的种种乱七八糟的或优劣或异同,其实这个命题本身就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作为不同的传播形态,纸质文本和影像媒体是各有其特点的,你无法武断的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可是有比较就有高低,前提是在看电影的时候你是否之前有看过小说,我只是一名观众一名读者,可能说的话会很偏激,但是很实在也就是自己想说的,那就是,小说很傻,电影很傻逼。
  就像我以前评价《山楂树之恋》一样,完全不懂文革时期残酷的青春和非人的悲哀的艾米意淫出一部标榜纯情干净的爱情故事来忽悠读者,经过王蒙、刘心武等圆滑世故的虚伪文人的炒作,这种势头拿下毫无权威和说服力的茅盾文学奖是木有问题的。紧接着张国师再脑子进水的拍成电影直接冲击金鸟奖和百花痴奖。扯远了~我只是举例说明烂书烂片天朝盛行而已。因为这是一个《1984》似的国家没有人性没有理性,怎么会有优秀的文化。
  不过令人比较欣慰的是,电影和小说无论在叙事还是人物形象塑造还是思想传达方面都做到了惊人一致的傻。千万不要把该小说当文学作品来看,你伤不起啊,它完完全全的赤果果就是政治宣传品,在当中你看不到任何艺术的文学的价值,当然细致的你还是可以拿来借古讽今的挖苦一下现实的。所以你说从建国到78年前后没有真正意义上文学作品也是毫不为过的,即使最近30年也不见得有多好,优秀的作品不是被和谐就是不宣传。首先来说,人物形象的模式化以及片面偏激的塑造手法,使得作品显得十分苍白,丝毫不具说服力。英雄人物卢嘉川都是一脸正气大义凛然不懂爱情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余永泽则是卑琐恶劣实实在在代表他背后那个地主阶级的整体形象,这种人种论完全的否定了人性。
  诸如此类的偏狭的问题其实是那个时代的所谓文学的通病,一个有地主阶级成分的年轻女孩对生活不满 ,涉世未深 ,被人欺骗 ,在受到共产党人的煽动后 ,对革命发生极大的热情不得不说林道静对革命的认识真的很肤浅 ,天真地以为革命就是牺牲 ,直到后来她开始逐渐成长为一个较成熟的共产党员 ,她还是一个傻乎乎的姑娘 热情并盲从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 ,林道静无疑是合格的 ,但永恒的人道立场呢 ,杨沫似乎缺少一种高度的审视而客观的说来。带有时代烙印 ,幼稚、脸谱化 ,好人是一脸正气 ,长相永远端正 ,朴素明智 ,叛徒要不是流氓 ,要不就是滑头的猥琐青年 ,资产阶级是软弱 ,思想落后的 ,他们在人生的选择永远是不合时宜 ,受到鄙视的 ,而他们的理想从未提及 。当然是指放在那个时代来说的话,杨沫的《青春之歌》还算是其中“正常”的,因为它毕竟还谈了谈爱情,所以后来在文革的时候才难逃和《早春二月》、《英雄儿女》一样的被禁的命运。由此我们可以想见那个时代是如何的红色恐怖了哇。
  所以我后来才明白春哥让我们看这本书这部电影的良苦用心,以一种近乎宣传革命正义的态度来启迪大家的心智并发现问题反思历史和现实。因此我便转变了方向,并不仅仅局限在对小说本身文学性的批判上,而是更深入的发掘导致该种文学产生的社会形态和政治思想等方面的背景因素,并由此提出自己对一系列经过别有用心的筛选和导演的历史的看法。在《青春之歌》的世界观里国民党腐败没有信仰 ,地主压迫人民就应该被打倒 ,这种一竿子打倒的思想不免显得武断 ,而且陷入了自然主义的基因决定论的弊端 ,那些万恶的地主 ,一代传一代 ,一代比一代坏 ,他们是施暴者就绝不会是受害者。那是那个时代的人的官方化的青春 ,他们为信仰而活 ,他们热血沸腾, 也许有一刹那很感人 ,但这不是我们的青春。
  而现在我们还在继续着这样的被大人们指手画脚的青春,从来就没有真正属于我们自己过。杨沫在小说里表达自己的青春、信仰和追求,当然任何人都有自己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正如卢梭所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尊重你说话的权利”,而为此我们青年一代,尤其是作为大学生必须回到五四,真正的做到像那时的大学教育一样有“独立精神,自由人格”。《青春之歌》无非是要宣传给青年们关于理想和信仰追求的问题,我们不能去苛求那个时代的作家会写出什么有人性的理念来,但我们可以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并指导今天的问题。理想从来就不是可耻的,或许他们是很傻很天真,至少人家有追求过并真正的付出自己的精力。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的权利和自由,可是一旦把你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那就很可耻了。所以我批判《青春之歌》的原因旨在使广大青年都能够树立一种独立自主的品格,不盲从不人云亦云,故我否定杨沫及她背后的人要宣扬的思想但不否定他们的这种有自己想法的权利。
  他们所说的青春理想无非就是革命造反推翻一切用激情用热情去书写斗志昂扬的青春,这同当时他们都有牢不可破的共产主义信仰有着莫大的关系。上世纪三十到五十年代是共产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很流行的一种思想潮流,个中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对现有社会不公的愤慨,也有受蛊惑宣传的影响。这种坚固的政治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又是非常可怕的,青年对它的狂热似乎业已超过对宗教的虔诚,而这正好被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他们拿爱国拿集体作幌子,为达到对权力对统治的追逐,以此肆无忌惮的蔑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正是在这种近乎疯狂的信仰的支持下而引导着青年的理想。同时疯狂的他们也完全丧失对别人的理想的起码的尊重,自以为是的对别人做道德品格上的评判,正如信奉实用主义的余永泽便注定成为炮攻的对象。于是便很自然的出现了思想上的独裁专制的情况,容不得多种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并存,更容不得别人的善意的或者无恶意的批评,最终整个国家在疯狂的思想中愈走愈远迷失自我。
  那种为革命不顾一切的态度,固有其存在的社会背景,并很可以理解认同,但那绝不是一种良策。古语尚有云: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鲁迅也说要有战斗的智慧。作为青年的大学生,跟着蛮干是无甚作用的,只有不断的强化自身修炼自己才能更具挥毫天下的本事。难道胡适、蒋梦麟他们就不爱国吗,只是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道路而已。同样的放在今天,你觉得共产党会允许你去革命去造反去推翻一切吗?但是也不能说就消极的逃避现实了。正确的态度是强大自己然后才能帮助他人。
  然后是信仰问题,现在都说我们这些大学生是没有信仰的一代,可是这该怪谁呢?在专制国家有一种做法,就是让人民始终把生活水平维持在温饱的基本线上,整天为了吃饭穿衣住房而累死累活,心中坚定一个挣钱的信念,这样就不会胡思乱想一致跟政府作对了,统治者政权稳固就行了,我们有木有信仰无所谓的。而正好我们现在就是这个情况。如果要做个顺民的话,那你就什么也不要做了;而你只是横冲直撞的蛮干的话,你也不过是个屁民罢了,那终究也是毫无用处的。我们最好的是做个独立自由的青年,先忍着,同时坚定信念,等到时机成熟便一鼓作气。
  青春是属于我们自己的,独立的精神,自由的人格,谁也没有资格插手。


  有所爱
  读《青春之歌》
  
  爱所涵盖的范围有多广阔呢?恋情,理想,信仰,小到生活的每一个
  名词,都能添一个“爱”字组成一个积极的动宾结构,无时无刻地爱着,持续地热恋着的时期,是青春,是歌。
  
  与余永泽
  
  林道静与余永泽的恋爱撇去特殊的时代背景看,严格贯彻着中国旧式才子佳人的老旧套数。小姐落难,定有一样貌佳人品好家境优的的青年才俊出手相助。当林道静千里迢迢地奔赴杨庄寻亲未果,当她懵懂地提防着余敬唐以免被卖作妾侍,是余永泽帮她从尴尬危难的境地里解救出来。不然,出走的娜拉,出走的子君,紧接着,就该是出走的林道静了。
  
  林道静简直不能找出理由来不爱余永泽,月光遍洒的海滩,海涅的诗句,满腹诗书的青年,能够摆平当前危机的家世。林道静除了漂亮一无所有,林道静除了出卖爱情来获得余永泽的庇护以外别无选择。继母介绍的胡局长是一种更强有力的庇护,林道静仍然有投奔表哥这条退路,她自然逃了。但在杨庄,她身无分文,她举目无亲,她从前有的高洁的理想在现实里一点起不了作用,她只能去爱余永泽,即使他并不十分英俊,她也分明觉察到他只爱埋首于纯文学研究,不察时政,她还是选择去爱他,爱他所带来的一切,尽管她也许并不自知。
  
  维持这种大体和谐但埋藏危机的爱有的时候并不太困难,和余永泽的理想恋爱状态是中国旧式的男耕女织型,它的最佳存在地点自然是落后封闭的杨庄。在杨庄时,林道静已经对一面之缘的卢嘉川留下了印象,他不仅相貌英俊,而且与林道静所向往的革命理想极其的一致,但这时的林道静并未做他想,她依旧深爱着余永泽。这种爱是她在杨庄生活的强大动力,同时杨庄这个不问世事自成一体的小格局也不断加深着林道静的爱,如果她不爱余永泽,即使她将乡村教师的工作做得再好,她也永远是一个外人,永远不能融入杨庄这个集体。
  这是一种必然性的爱。
  
  但危机始终是危机,在这个激荡的时代里,北平是几个诱发爆炸催新所有物事的地点之一。北平有什么?爆炸性的时政,高昂的热情,激进的运动,这些余永泽所退避三舍的东西,正是林道静所爱的东西。从他们踏进北平的那一刻起,他们注定分道扬镳,他是旧式的才子,她却决不是传统观念上“无才是德”的大家闺秀。
  
  与卢嘉川
  
  余永泽所想象的林道静一天天地消失,就在余永泽回乡过年的春节里,林道静又一次见到了卢嘉川。如果说作者在整本书的写作里存在着模式化的弊病,我愿意把林道静与卢嘉川的再会认为是独具创造性与技巧性的亮点。
  
  春节,余永泽回乡而林道静留下的时间点可供选择的范围太多了,但是连春节这样隆重的日子两个人也不统一行动,已经充分暗示了两个人作为亲人共同生活的溃败性。相反而言,在这样的日子里,林道静与卢嘉川在一起,这分明表示着他们之间不仅能产生爱,还有着别的什么能够让他们彼此相连的东西,房间里的所有人都被这样东西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他们表现出来的同仇敌忾,满腔热血,都是为着他们共同的大爱——中国,即使后来有些人更爱自己舍弃革命,但当时当刻,他们的共同理想被渲染到极度的美,足以打动任何人。
  
  卢嘉川的再次登场也不同于余永泽那种梦幻得近乎少女幻想的小情爱,他作为领导者,众星拱月般地宣讲着政治理想。从封建生活里出逃的林道静对待革命从来就是近乎朝圣般庄严,随便一个说着爱国救国的人就是她的同好,而房间里的人更加身体力行,如她眼中,就是漫天明亮的星。卢嘉川是天上的月,每个人都敬慕着他,林道静亦然。起初她不过是怀着一个教徒的敬慕,她只是“微微一动”,但随即她的自卑鼓动着她去接近他,而他撇下众人独独来到她的身边,他们像是久未谋面的故友知交般谈了起来,“而且谈了很久”。
  
  卢嘉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了林道静实际意义上的导师,并且是她永远的精神导师。这使得两个人之间的爱情并不显山露水,而更近似于知交好友。他轻而易举地认识到林道静的自卑感,故而对于她热切投身革命的理想反诘,“你是为了逃避”。但卢嘉川也在逃避着对林道静的感情,尤其是当卢嘉川被明确告知她有了丈夫,为了林道静的声誉,他几度避而不见,虽是一个谦谦君子所为,却让林道静的爱更加躁动。
  
  转折点是那一叠印刷品,卢嘉川最终将它们交付给了林道静,而林道静小心地保存着它们,并且凭着对卢嘉川和对理想的爱百分之百地发挥了它们的作用。在革命套数下,林道静自发地将这叠印刷品派发出去,不惜装作与他人偷情的模样自毁清誉,颇有些忍辱负重而献身的觉悟;同时,她从盲目随流地参加游行,到主动谋划一切,已经再不是卢嘉川所说的“为了逃避的理想”而是真正地为了理想而勇于前进。在恋爱阶段来看,如果先前林道静与卢嘉川的爱是隐而不发,那这叠宣传品必是两人的定情之物,系关革命的暴露与否,作者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两人之间的信任。又,在卢嘉川被捕的漫长时间里,林道静无处寄托的思念就全面映射在她不时翻看宣传物的愁情。
  
  正因为两人之间的爱是更柏拉图式,更有高层次精神共鸣的,有别于余林那依仗地域封闭和处境逼迫所产生的爱,林道静绵长的深情更显得可贵与可爱,从“是瞬间的迸发的热情,让他们相遇”的密密私语,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怀恋追思,从生离时的宣传物,
  到死别时的留书,林道静与卢嘉川完成了一段跨越时空贯彻理想不离不弃的杰出爱情。
  
  即使后来,他们没有在一起。
  
  与革命
  
  很难单独地将“革命”与“江华”分开,如果说革命能够拟化为人格,那毫无疑问得冠名为“江华”而非“卢嘉川”。有别于卢嘉川为了林道静的声誉的退避与忍让,江华的言行透露着浓重的革命作风以至于显得不近人情,在林道静被捕入狱时,在林道静种种貌似难以为继时,江华永远说着“这是革命对你的考验”消失在字里行间,与其说是恋爱,不如说是革命同志间的惺惺相惜与友情。
  
  犹记得江华喏喏地问着林道静,“我们能有更进一步的关系吗?”,林道静在笑。她曾经是个怎样的少女啊,在余永泽表白时双颊飞霞,在与卢嘉川交往时的心动忐忑,而今书写到最后,她在接受她未来丈夫的询问时,已然淡定的如同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宾一般。
  
  我愿意相信她已经不再恋爱,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她爱的男人她永不能再相与,她只能去爱革命,去选择江华,青春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歌,容不得半刻停歇,她不能停在没有卢嘉川的日子里,就只能爱着革命且歌且行。
  
  有所爱,人才能算是活着,不论青春年少,白发迟暮。
  


  
   哎,怎么说呢,就我个人而言,是真的不喜欢这本书,应该说真的不喜欢林道静这个人物。她的三段感情,虽说是其革命进化史,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林道静这个人物表现出来的言行与其经历不相符合。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年代所产生代沟,我总感觉林道静的表现,总让我,就觉得在现代她一定是个NC。。。或许这样说过分了一些(也确实有些不敬),哎,没办法喜欢这个人物。


  最近在看《青春之歌》,时代过于遥远,那种为革命而疯狂的感觉对我来说是疏离的,于是读得真的很憋闷。一个有地主阶级成分的年轻女孩对生活不满,涉世未深,被人欺骗,在受到共产党人的煽动后,对革命发生极大的热情。外界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自己生活的圈子太狭小,便开始向往那种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梦。不得不说林道静对革命的认识真的很肤浅,天真地以为革命就是牺牲,直到后来她开始逐渐成长为一个较成熟的共产党员,她还是一个傻乎乎的姑娘。热情并盲从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林道静无疑是合格的,但永恒的人道立场呢,作者杨沫似乎缺少一种高度的审视。
  《青春之歌》在那个时代肯定是激动人心的。既有崇高理想、爱国热情、奋斗历程,还有男女恋情穿插其中,振奋又消遣。不过这种红色经典注定在时下缺乏魅力,经不起考验。它更像是有修饰的历史资料而不是深思后的文学作品。而同时代的《局外人》已经在开始思考人类的精神荒芜,直指人性内在。我绝对相信杨沫女士也算是那个时代的有想法的思考者,但无奈,连她的这种思考也是潮流化,她无法独善其身,到最后也只是高喊“共产党伟大”的“进步女青年”。并且她的写作也不可避免带有时代烙印,幼稚、脸谱化。好人是一脸正气,长相永远端正,朴素明智。叛徒要不是流氓,要不就是滑头的猥琐青年。资产阶级是软弱,思想落后的,他们在人生的选择永远是不合时宜,受到鄙视的,而他们的理想从未提及。在《青春之歌》的世界观里国民党腐败没有信仰,地主压迫人民就应该被打倒。这种一竿子打倒的思想不免显得武断,而且陷入了自然主义的基因决定论的弊端。那些万恶的地主,一代传一代,一代比一代坏,他们是施暴者就绝不会是受害者。
  杨沫的写作状态始终沉浸在青春期的躁动,盲目的热情取代理性,充溢着一种敢死队精神,没有个人的声音。所以我们更愿意读同是1914年出生的杜拉斯的作品,而不愿再翻看杨沫的《青春之歌》。那是那个时代的人的官方化的青春,他们为信仰而活,他们热血沸腾,也许有一刹那很感人,但这不是我们的青春。
  


   杨沫的代表作《青春之歌》里,众多学生走上坚定的革命道路的缘由是不同的,有的是因为自己的经历如林道静,有的是因为信仰如卢嘉川,有的是因为自己的切身之痛如李槐英,有的是受身边的革命人士影响如王晓燕。但是人生来就是生在一张社会关系网里的,作为一个个体愿不愿意走上革命道路是很私人的事情,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人走上革命道路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亲情。
   在小说描写从林道静的个人特写到整体描述的时候,这个矛盾首先就出现在许宁身上。许宁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而有能力的青年,“九一八事变”后他是北大去南京请愿示威团里面的中坚分子,后来在一系列的斗争里也都是首当其冲。但是在决定去察北参加联军的时候,却陷入个人亲情和革命热情的矛盾中,和古来忠孝不能两全一样,他必须在“自我的”和“人民的”两者之间选择一个。
   关于感情和革命的冲突,许宁的例子是最突出也是最尖锐的一个例子。其他的还有王晓燕走上革命道路初和父母之间的隔阂,王晓燕和叛徒男友戴愉的矛盾,罗大方为革命离开家庭,狱友小俞受林道静和林红影响离开家庭走上革命道路,还有林红继承丈夫革命遗嘱抛弃儿子继续革命。
   当然,这样的描写是有历史背景和依据的,我党很多革命领袖人物都是从非无产阶级家庭走出来的,而且我也相信信仰的力量使得他们能够冲破这种束缚。但是,在小说的描写中,对感情的描写有一种我认为是分裂的手法。概括来说就是为了表现革命者的意志坚定是通过背离亲情友情爱情来证明的,而表现时代的悲哀和反动者的残酷又是通过描写亲爱友情爱情之不得来烘托的。
  许宁最终因为落后的母亲牵绊而没有去成察北,显然作者并没有从同情的角度来为许宁辩护,而是认为他并没有完全突破小资产阶级狭隘的思想,甚至用他因为没去察北而被国民党逮住她母亲后悔不迭,这样一种类似于宿命论的情节安排来谴责或者暗示许宁的不彻底性。林道静回北平后进了监狱,狱中她认识了对自己有启发意义的林红大姐以及几乎没有革命意识的小俞。小俞在接受了“马克思列宁大学”的教育后,毅然走上了革命道路,后来见面时她说:“变成真正的无产阶级,反正这个家是呆不下去了。”罗大方离开家庭进行革命,作者安排了他和卢嘉川去他家的场景,通过他父母对儿子的失望,以及罗大方对父母无情的嘲弄甚至有不敬的行为(比如欺骗仆人卢嘉川是他父亲的好学生让他穿父亲的西服来讽刺自己的家庭)来表达罗的彻底性。当然我觉得最决绝也是最“残酷”的描写莫过于和道静在机关共事的大姐的遭遇,他的丈夫在牺牲前嘱托她:“如果孩子累赘,你可把他送人。千万不要因为他影响你的前途。”其实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我,或者说少有真正信仰的我们这一代是很难体会这样一种几乎“灭人欲”的行为。
   作者通过这种抛弃感情的情节描写来塑造人物的革命性的同时,也通过感情的印证,和感情被迫压制来揭露社会黑暗和反动者的卑鄙无耻及与之而来的革命需要。狱中林红以第三者的口吻叙述了自己和丈夫的故事,一方面以敌人的残酷来烘托紧张的气氛引起读者的愤怒之情,另一方面也通过描写两个相爱的人被敌人折磨来加强这种氛围。小说中有一个情节是林道静需要王晓燕帮自己送一封信,但王晓燕当时并没有革命倾向并不敢贸然接手,这个时候林道静就认为彼此不是朋友,当晓燕答应后林道静才转怒为乐立马认为对方是个好朋友,在这里,感情既是革命的附庸,又是革命的动力,典型的例子还有道静和卢嘉川的关系以及她最后答应江华是因为革命这层关系的情节上。另外作者写到道静和小俞的关系时用了这么一句“对于小俞,她怀着母性的也是同志的感情”,为了强调这种从斗争中获得的感情,作者用了“母性的”和“同志的”两个形容词来赞美他们的革命友谊,这样就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母性是光辉和原始性的感情来源,具有一定的原动性,靠近母性的感情我们就可以称之为伟大。我注意到,作者在描写社会黑暗的时候,特别喜欢从底层人民的生活细节出发,尤其是集中在上一代和下一代的感情中,比如一开始在北戴河时补渔网的母亲不能够养活自己心爱的儿子,道静在地主宋郁彬家卧底时王老增为了孙子女冒险去偷麦,还有陈大娘、郑德富等百姓痛失子女的情节来控诉社会。中年丧子的悲惨是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激起大家心中的仇恨的,作者也正是抓住这一点来反复描写旧社会下,人不人,家不家。而林道静他们革命的目标就是让大家能够也有能力爱自己的亲人爱人和子女。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小说中,感情的描写存在着分裂。这种分裂在现实中肯定存在,但问题是作者在需要正面描写时把感情写得一文不值,而需要反面衬托时又把感情放大到无限美好甚至到了那个时代除了革命的光芒外只有人类本真感情的存在才让人觉得社会、生命有那么一丝存在的理由。这种两极化的描写,我认为当时社会处于动乱阶段有其现实依据,但我更认为这是作者需要塑造一个高大全的革命者形象和迎合读者心里存在的普遍人性之间的矛盾所致。基于此,我认为小说塑造的比较成功和真实的形象王教授就是没有受这种矛盾影响,因为王教授只是作为进步分子的形象出现,不需要塑造成高大全,作者就可以比较自由和真实地描写他游行前担心自己年老,比如担心自己妻子家人等人之常情。我记得美国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有一个八个换一个的悖论,但是这部影片也反映出这样一个很多人能理解的人性关怀:你爱国家,那么国家也应该爱你。在红色经典小说中,这样一个关怀是不是被抛弃的?
  


  当代文学史当代小说课每天都讲这本书,我把厚厚的一本背回寝室的时候很开心,断断续续听了那么多简介和评论,终于要翻开它的封面了。
  说这是一个女人和三个男人的故事,在17年文学里边算是有点人情味的小说了。我从来没有看过关于革命的作品,那种斗争的残酷是我所不能承受的。一本小说我看了一整夜,在所有人睡去之后,趴在宿舍的小床上点着小台灯,黑暗中的那点灯火映着书中点点革命之火,燃烧了我的心灵。
  那是我无法理解的为革命为祖国献身的激情,是我不能做到的崇高和伟大,在革命之路中不断成长,始终保持那个纯净的心。半夜我就差点随之呼喊革命口号了。不论这一切是否真实,我只知它深切地打动着我。
  遗憾的是卢嘉川那么快就死了,在我还期待他多出场几次的时候,遗憾的是余永泽还一直活着,并且越来越失去最开始的那种迷惑着我们的风采。
  什么会变什么不会变?
  我也只想拥有那么一颗坚定的心,带领我用激情用理智更有力得活着,存在着。


  一部青春成长记,
  一部心灵成长史,
  更是一部心理学读物。
  永远鼓舞着现在和将来的每个成长中的青年。


   逃离封建家庭...
   离开崇拜胡适的落后知识分子...
   在革命中成长...
   革命情人牺牲了...
   擦干眼泪继续...
  
   一个女人的史诗!
  


  3月的时光,是适合读这样一部作品的。    《青春之歌》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优秀长篇小说。作者杨沫,出生于北京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曾在河北省定县等地教书,后又在北京做过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在此期间接触了马列主义思想,并加入了共产党。或许正是这种个人的生活经历使她的小说读起来是那样的真实。    小说以“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以学生运动为主线,真实地塑造了林道静这一在三十年代觉醒、成长的革命青年的典型形象。她抗婚、自杀、获救、恋爱、抉择……最后成长为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在她的成长的过程中,有过迷茫,也有过困惑,但她没有在迷茫中沉沦,而是在逆境中奋起,追寻新的生活方式,然后努力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最感动我的其实并不只是她的个人,而是同她一起那个年代青年学生们革命的热情。我们的民族从1840年开始,一步一步妥协,统治者在内围剿工农红军,在外对日不抵抗。人口占85%的农村遭受着接近1700种杂税,反抗的人成为“被看者”,看客甚至不知道他们究竟是为了谁而牺牲!为了什么而努力!正是这样一团散沙,所以总是失败。人民需要觉醒,国家需要拯救。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这段激动人心的革命宣传。    故事会老,时代会过去,但是精神是永远不老的。三月,春天伊始的时候,我一章一章地看,这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的峥嵘岁月似乎深深地将我带入那革命者大气凛然、视死如归的精神世界里了!


   我已经开门见山了,我读的过程中,傻的感觉一直陪伴我读完。用如今社会青年们的话说就是,这书很假。可那一年代这样的人满国都是,因为那时所有的事情他们都是身同感受,拥护哪个党派,大多是出自内心的选择,而且洗脑教育也大行其道,所以书中的人物以及作者如此激动是无可厚非的,我说它傻,因为我是89年出生的人,如今我看到的所有事情让我情不自禁地觉得这书真傻。我之所心评价是还行,因为作者处在那个年代,这评价是那个年代应有的评价。


   今天看了两本完全不一样的小说《青春之歌》与《十七岁不哭》。
  
   完全不同的年代,完全不同的人物性格,完全不同的生活,但却是不同世代的同龄人,但却在某个遥远的地方神奇的紧密的贴合了我的心。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本好书,最重的是读者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跨越时间、地点、空间,跨过许多重遮蔽的浮云,就这样静静的与这样两种青春默契的相逢。
   林道静是一个像她的着装一样希望在乱世中保持洁白的人,她不屈的斗争、成长,经受住各种考验,慢慢的从一个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幼稚少女成长为一个成熟睿智的党的儿女。在这一路的跌跌撞撞苦闷摸索中,她始终怀揣着一个最简单也最真挚的梦想:我想成为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今天的我们也许无法理解她的这种热忱,但是我感动于她对信仰的执着朴素,像一朵散发着清香的洁白纯净的小花,默默的不屈的在贫瘠的土地里生长。
   她的青春是战斗的青春,革命的青春。
   杨宇凌、简宁、林林他们则是一群上世纪90年代少男少女。他们的青春充满着学业、人际关系这些新时代的属于烦恼与甜蜜。被排斥与积极的融合,弄不懂的大人世界的游戏规则,成长中的挫折,青春路上的无法停留的美丽风景……这一切都是属于他们的青春。有痛苦有欢笑,要收获要失去,他们的青春是成长的青春,不断地去完善自己的人格。
   我的青春又是怎样呢?没有林道静式的革命斗争,但却有与自己时刻斗争的心情,没有杨宇凌那么丰富的烦恼与经历,但却有一条颇为相似的成长道路。上课考试朋友分数老师父母,这些构成了我青春的元素。
  
   就好像席慕容的这首诗所写: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麽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著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青春叫人追忆又叫人无奈,青春应该珍视却又被挥霍,我们一行行不自知的就已写下青春所有的诗句,却在再次读到时潸然泪下。谁的青春担当得起“青春无悔”这四个字,谁又能真正做到“青春无悔”,19岁的我,站在这青春最后的尾巴上茫然四顾而又坚定前行,好好的活,有意义的过,只希望为这可爱又可惜的青春画一个完美的句点。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初中二年级从图书馆借的,一连花了三个晚上读完还保管了很久之后恋恋不舍的还回去。我给所有初中同学的同学录上都写着“你忠实的朋友热烈的为你祝福”,因为那是卢嘉川给林道静的诀别信中让我终于泪奔的最后一句。现在看来这话是很有苏俄风格的,如两人未果的“革命情谊”一样带着专属于那一个年代的罗曼蒂克情怀。曾经无数次幻想自己若也生在那个年代(如同幻想自己也是十三个小特务中的一个一样,我总是容易入戏),总有激情澎湃感。卢嘉川林红们在我心里依傍着最初的情愫英雄了很多年,偶像了很多年。看到卢嘉川受刑和牺牲的片段曾经不止一次泪流满面。他是我从读过的书里抽象出来的第一个理想化的形象,从出场到最后意料之中却又有些突兀的结局,无限叹惋和无限想象。当然余永泽也狗熊了很多年,在我心里角色定位类似蒲志高。不怎么喜欢江华,因为从第一刻开始就觉得林道静应该是和卢嘉川在一起的,江华的朴实和林道静的小资情调总归是不搭调的。当然后来看群众反馈不少人少不更事读这书时都曾经觉得卢嘉川的情敌就是大家的情敌><,大家都喜欢卢嘉川,XDDD(扯远了,这跟革命真没关系)
  高中毕业那年看了电视剧版的《青春之歌》,颠覆到让人无言以对。谢君豪的余永泽让我无论如何只剩反感,没了据说叫做阶级感情的仇视。高云翔的卢嘉川太漂亮,比读原著时想象的还要漂亮。最无语的是林道静亲口说出卢嘉川是好同志,但是我不爱他。那动人爱情瞬间在记忆里灰飞烟灭。然后我又把这本书忘了。
  终于在行将大学毕业的时候又在图书馆里找到了这本书,翻了两百多页觉得很累。我承认我现实了,我思想落后了,我不再激情澎湃了。卢嘉川依然完美,完美到有些不现实,终于还是一个偶像。我甚至颇为不厚道的觉得林道静和江华一起会比和他一起幸福,因为江华是那样稳如泰山般的男人。我不再反感余永泽,随波逐流也罢,投入革命也罢,在那样的年代里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该如何生活的权利,没有人强迫你要去成一个英雄。毕竟全书里无瑕的人物只有一个卢嘉川和一个林红,在读过太多书以后觉得这样的人只能以牺牲的结局为他们的完美做一个注脚(个人觉得杨沫在后两部中让卢嘉川复活实在是个败笔,我宁愿他停留在那无可指摘青春年少)。更多的人都是平凡的,普通的,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的(余永泽对林道静的爱悲哀在他的懦弱,性格使然,可是他真的是爱林道静的)。所以,原谅那些想苟且偷生的青春,原谅今天的我们那些似是而非情绪,原谅,我这些无聊的文字。
  最后,我怀念,十二岁的自己,在心中雕刻了一个无法超越也无法遗忘的形象,即使多年后我试图苍白的掩饰自己的世故,我还会想起我曾经在课桌上写下卢嘉川三个字。
  安静地走开,在我们的岁月里过我们的生活。


  从初中到高中,大概是人读书最多的年龄,《青春之歌》读了一遍又一遍,仍然意犹未尽。每次读到卢嘉川牺牲,都会先心酸后坚强。这本书的结局恰到好处,尽管我幻想着如果卢嘉川没有牺牲,是不是比较完美,在这本书的续集《英华之歌》里面,满足我的愿望,可是,由于两本书隔了一段时间,作者的心境和表达的思想完全不同了,意境也不同了,缺失了一些原来的味道。所以,只读《青春之歌》就好,学习林道静的坚强与成长。


非常同意,林道静说白了就是一个缺心眼的傻妞。。


今天杨晓帆老师问:我们能否对前三十年的作者予以理解之同情。我答:我在初中的时候便已经同情完了,现在也该轮到吐槽的时候了。


作为大学生对党化文学(严格说不能叫革命文学)有这种认识已经很不错了,虽然我认为并未抓住本书的要害,我在大学教书给学生讲一点点真知与真相,我的学生都极为震撼并与我争论,我好失望。


鄙系所有学生都满怀着吐槽之心,想来先生到我校教书倒是好去处。


其实我并不完全怪我的学生,因为任何社会除少数精英以外,大多数人的观念都是环境的产物,近十年官方意识形态和教育的大倒退才是大学生思想落后的主因,在我们这里有趣的是,老师比学生更激进,如果你是90后的话,我只是希望有更多像你一样的90后。


不知道lz怎么看金瓶梅


哈哈哈。真的是拼了老命也读不下去的小说。


说实话看完的最大感想就是:这种以自主人格换取不洗碗的自由的白目到底哪里算是新女性了。。。。


不同的时代 不同的经历 而已


最後三行好~有點像魯迅的《雪》~~惟“壯烈”一詞似乎太激昂了~~


小愤青,看过《平凡的世界》吗,凭这个,茅盾文学奖还有些权威的。我们都是被洗脑过的人,要么被这种说法,要么被那种理论,你敢说自己是例外吗?


看着像影评。哪个老师教的


霞艳姐~


不小心按了有不适合内容的警告,不好意思


额 你是为了文章写这篇文章 并不是为了这本书写文章 语言这么美有什么用 空洞乏情


TVT还是有观点的呀虽然是作业也没有很强的目的性TVT


同意楼主的看法
我认为无产阶级这个词就有问题
为什么无产阶级就先进?因为没文化吗?


其实余永泽并不“坏”,不知道为什么后半部分将其出现的情景,都设置为一个丑陋的场面。。。这个人物实际上是比较复杂的。(个人见解)


呵呵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候阅读可能就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吧 读了很久了 都不太记得了


青春之歌 是杨沫自己带着自传色彩的小说
麻烦先了解下书和作者再评价 好不好


之前我对作者与此书的了解的确不够深入,所以我讲的都是个人一些阅读感受。刚刚我又上网查了查作者与此书的资料,第一感觉我是觉得傻,我第二感觉呢?同上。


人不轻狂枉少年


“安静地走开,在我们的岁月里过我们的生活。”
战乱年代最爱卢嘉川!


可是所有年代的人读这书都会毫不犹豫地爱上卢嘉川
就算我们不曾也没有机会体验那样的人生
就算他完美到不真实


嗯,战乱年代有各种各样的革命烈士,含蓄的、隐忍的等等。卢嘉川代表了一代血气方刚的热血革命青年!无论是哪一种,革命是不朽的!


第一次读,觉得故事和人物都在脑中萦绕久久不去。我不知道我以后再读这本书会有怎样的感受,但是我想,我总能够记起这第一次带给我微妙难言的感动,然后觉得没有当时的激情也没什么大不了,毕竟曾拥有过。长大了就顺其自然的让思想变化了把,,没什么大不了


其实重点是青春吧。永远青春,永远热泪盈眶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