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司马迁

季镇淮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1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作者:

季镇淮  

页数:

169  

字数:

102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确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

作者简介

季镇淮,字子韦,一名正怀,字来之,江苏淮安人。1941年7月,毕业于西南联大中文系,同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师从闻一多、朱自清先生读研究生。1952年院系调整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1979年1984年任中文系主任。主要著作有:《司马迁》、《韩愈传》、《闻朱年谱》

书籍目录

家世遥远的世代 司马谈童年龙门诞生 十岁诵古文 家徒茂陵漫游、侍从和奉使二十漫游 入仁 奉使西征为太史令——从内迁到外迁扈从封禅 负薪塞河 为太史令著述理想的开始、挫折和坚持开始了著述工作 “遭李陵之祸”“就极刑而无愠色” 一个坚持理想的老人伟大的现实主义的历史家和文学家伟大的著作 基本方法和基本态度人物中心 褒贬尺度的人民性人民性的来源及其局限 写作方法语言的运用 历史和文学统一的范例司马迁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附录 司马迁是怎样写历史人物的传记的后记


编辑推荐

  “五四”以来平民化的思潮,经由朱自清先生,也给予镇淮师潜在的深刻影响。无论何时,为尽可能多的读者写作,对他来说,都是毋庸置疑的信念。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司马迁 PDF格式下载



这是季镇淮写的〈司马迁〉传,目前为止,最成功写司马迁传的书,因作者是大学问家,所以书写来文彩美妙,史料剪裁得当,可信度高,使人难以忘怀。


太上立德,其后言功。北大著名教授夏晓红的老师季镇淮先生是本书的作者,确实是大家之作。我的老师曾推荐过此书给我,还有安平秋的《史记教程》。


小书真好,耐读,不愧是大家。


大家小书系列我非常喜欢,遗憾的是新出的系列不仅改成了很不喜欢的16开,而且价格足足比新版普遍提高了十元左右!


应该看看的


不错的小书!


深入浅出。


很超值,介绍的客观全面,是很好的普及读物。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史记所兼具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我曾经雄心勃勃地买来厚厚的两册史记,想以此来熏陶自己的文史情操,后来序言没读完就把这书长久地撂下了,全由于书的厚重给了我莫大的压力。前段时间无意中发现季镇淮先生写的《司马迁》,这本书表达方式比较客观,感情色情不浓或者说比较隐蔽,这是我喜欢的类型,于是便兴致勃勃地读了起来。在东北返回的飞机上花了五个多小时读完了这本小书,不禁叹太史公之才而悲太史公之遇。
    司马氏是太史令世家,祖辈都是记事的史官,这就给史记的横空出世加足了柴火。年少时期的司马迁得以遍访中国的名山大川,为他后来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在他父亲去世几年后,他就正式接过了家传的衣钵,成了名副其实的官二代。如果他后来的生活像年少时一样继续漫游天下,偶尔赏弄风月,也许著述的理想对于他就像我们偶尔想着要成为亿万富翁一般诱人而骨感。
    给他的人生带来巨大改变的是“李陵之祸”。李陵兵败被俘,公卿王侯们都说李有罪,而司马迁虽与李陵无甚交情,然而通过李的日常操行觉得他是个奇士,便在汉武帝面前为李陵说了几句好话,谁知这几句话居然惹毛了武帝,得了死刑。这时的司马迁还有两个选择:一是拿五十万出来赎罪,一是腐刑。可怜司马迁身为朝廷命官,无奈是个清水差事,拿不出这五十万,只得接受极刑。
    他当时所承受的巨大身心上的悲痛是很容易被人理解的,世间最大的耻辱也莫过于此。然而他立即想到了“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在他心绪郁结的时候,这些先人成了他的励志典范。司马迁最终能够潜心立志,完成了他“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传世经典。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曾经让多少热血小少年思绪万千,他要警示的无非就是人生得有意义,人应该怎么活着。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伴随着司马迁一生的是郁苦和创痛是常人无法承受的,在他可能会有些许失意迷茫的时候,他选择了向上而不是沉沦,把忧伤埋在心底,让理想乘风破浪。折腾的人生成就了司马迁。司马迁的人生是丰满的,在他完成史记收笔那一刻,他内心无疑是喜悦和欣慰的,之前的耻辱已经随风而去,这时的他得穿。有一个老生常谈的模板话题,如果拿你的人生和司马迁兑换,你将怎样抉择?每个人都应该做手中事,走脚下路,活出自己的精彩罢。物质财富的积累纵然重要,但他毕竟不是一切,太史公领着那么低的薪水,终至于无法为自己赎身而受极刑,也不妨成就理想。前人的借鉴意义是很强的,空虚是庸人最大的痛苦吧,如果能够战胜它,我们就可以进化到凡人,不让这辈子白走这一遭。所以现在就甩开一切无病呻吟和消极杂念,让日子折腾起来吧。


  这本书带着时代的烙印,阶级矛盾和人民性分析有点小小的刺眼,所以遭人诟病,被认为曲解了太史公,如果换成完整的人文关怀调调,也许就好评如潮了。但是,有个词叫身不由己,这本书写于五十年代,我们没有身处那个境地,自然不知道什么叫不由己,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开篇的那句:“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所以我想,批评的时候最好还是留点口德,存分善心。
  
  书对太史公的介绍,简洁清晰,评价整体上也还是很公允的,作者赞扬太史公,但也没有把他描绘成一个人民英雄。在写他选择就极刑还是义无再辱的时候,还是认认真真表现了他内心的挣扎的。总之,是本短小精悍的好书,读来不无收获。
  
  大一的时候听一个同学说她读史记读哭了,当时我想,这姑娘傻掉了吧。看过这本书,再去读《报任安书》,感觉就很不同,也忍不住为太史公的悲伤而悲伤。这个我高中时写议论文时拿来做空洞例证的人物,其实满胸满怀的柔情似水,可爱又可敬。我想他大概是个心底极善良的人,又继承父亲的遗志,要写本堪比《春秋》的书,愿望极强烈,功夫也下得极深,但却不幸遭逢厄运。最终能完成史记,是他的大智大勇,也是后世的幸运。五十二万言的史记,希望有机会能好好读一下。


  司马迁因为说真话,被皇帝阉了那话儿。
  任安因为没有阻止皇子谋反,被汉武帝找理由要砍掉脑袋。
  任安写信给司马迁说:为什么不在皇帝面前给我说些好话。
  司马迁回复他的便是有名的《报任安书》,话是这样说的:世上最残酷的刑法,便是肢体上的摧残。而我所受的,恰恰是最残酷最惨烈的那个。
  他在文章最后这样说: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戮笑,汙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
  意思是:“在负罪的情况下不容易处世,身处卑贱,受到的非议和指责也就很多。我因为(对皇帝)说话(不谨慎)而遭到这桩祸事,深深地被邻里同乡所耻笑,以致先人蒙受污辱,还有什么颜面再为父母扫墓呢?即使再过一百代,也只是耻辱更甚而已!"
  
  他一直说自己的苦处,自己的可怜。他说他惟有“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于是,司马迁在最惨贱,最脆弱,最瞧不起自己的时候,成就了这“一家之言”,也为我们成就了今天的史记。
  
  那么晦涩的古文《报任安书》,我只看懂大概,没有记住一星半点。
  却只记住某句话:我最弱的时候,就是我最强的时候。


   只要是上了年纪的学者所撰文章,我总不想给差评。但这次真是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文章有时代烙印不可避免,但放弃独立思想绝对不是学者所为。季先生当年投师于闻一多先生门下,更不应如此这般。想同时同代,李长之先生在写孔子,言语中也是诸多顾忌,但其人文关怀在字里行间清晰可见,孔子形象感人至深。可见季先生这次大失水准,不能只怪罪时代。
   他写司马迁像是一种讽刺。
   当年念《报任安书》,读到“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黯然泪下。想他有几多苦痛,几多悔恨,几多不堪回首,又有几多坚持,几多尊重。
   那时我想,在大祸临头的前夕,这个固执的太史公会想什么。在腐刑之后,这个对自己的身体极端痛恨的男人又在想什么。
   结果季先生告诉我们,他不能想什么。他从内到外都是一个英雄,没有挣扎,没有犹豫,没有感情,直接就毅然决然献身于这个有利于民族的甚至是反封建反专制的伟大事业之中。
   若司马迁如此呆板,他如何写得出那么精彩的项羽本纪。
   我了解语言是那个年代不可逃脱的障碍,但是在这些模式化的语言之外将本真思想保留下来,不正是学者们应该做的事吗?若学者已经同声同气到这种地步,著书立说的工作只交给风靡一时的“XX小组”即可。
   何苦来,费心费力,为他人作嫁衣裳。
  
   另外还有一点,我想并不干季先生的事,就是书里并没有交代“腐刑”是个什么东西,已然2002年版,在注释里补一个大概也无伤大雅吧。有个经典的高考作文句子:“司马迁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的腐刑……”,当时我们哈哈大笑说太史公真真神人,腐刑也跟刮胡子一样可以“一次又一次”的。
   如今想来,这也不仅是个笑话。我们实在是有洁癖。套用尤氏的话:咱们家光会在这些礼仪上下功夫,究竟做出来的事,也够瞧的了。
  


  没有时间、精力以及心思去读厚厚的《史记》,所以找了本大家小书中的《司马迁》来看。著者季镇淮,写作此书可以说也是好几十年前。成书于1954年,又再版于1979年,又再版于2002年。所以说,书的内容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那点历史观或显过时。
  觉得书中所摘记的有关《史记》的句子很值得一记。
  1、不虚美,不隐恶。
  2、在《史记•伯夷列传》中对天道的追问。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被饿死。这么好的美德,为什么结果是饿死。孔子那么推崇颜渊,为什么颜渊的生活困顿而又英年早逝。而盗贼跖,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然,建国后跖是农民起义),却寿终正寝。为什么好人不得好报,恶人却大行其道。所谓天道,是邪非邪?是天道还是不是天道。
  3、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想起当年山曼老师讲的有关张良容貌的事儿,查看原文。“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
  
  


  司马迁的性格立场从其儒家和史家的身份完全就可以阐明,何必在文中花了那么多无谓的分析,说其“深知广大人民的疾苦”。莫非50年代初的文史研究已经不能自由开展? 悲夫!


有理!


哈哈……
我记得我读书的时候就知道腐型是什么意思,究竟怎么知道的不得而知。


我认为您的评论有失偏颇
季镇淮老先生是文学研究家,用文艺的角度来赏析史记,用文艺理论的方法分析作者,而不是从史料的角度出发,这正是这本书最大的特色
作为左翼的文艺理论,以“人民”的角度来衡量正是恰如其分的
因此我觉得您的抨击毫无道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