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文言津逮

张中行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1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作者:

张中行  

页数:

17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张中行先生的《文言津逮》是讲怎样学习文言的。“津逮”的本意是由渡口坐船到达目的地,后用来比喻为学的门径。所以“文言津逮”也就是文言入门。你想学习如何以文言为借鉴吗?那就请你读张先生的著作吧,你肯定会有收获的。

作者简介

  张中行,1909年1月生于河北省香河县一农家。1931年通县师范学校毕业。1935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曾教中学、大学,编期刊,建国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任编辑。著作先后出版有《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作文杂谈》、《负暄琐话》、《文言和白话》、《禅外说禅》、《诗词读写丛话》、《顺生论》、《谈文论语集》、《负暄三话》、《说梦楼谈屑》、《横议集》、《说书集》、《流年碎影》、《说梦草》、《散简集存》等。现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编审。

书籍目录

序写在前面的几句话一 文义之间二 读音小议三 名物种种四 典故探原五 费解一斑六 择善而从七 舍粗取精八 冷暖自知九 循序渐进十 行文借鉴附录 工具书举要

章节摘录

  讲文言,读文言,主要的要求是能够透彻而正确地理解。要理解,而且要透彻、正确,这自然不很容易。不容易有种种原因,其中一个相当重大的是,对过去的“名物”不熟悉。文字是客观情况的写照,所谓能理解,是透过文字,恰如其分地觉知文字所反映的客观情况。因此,如果不熟悉客观情况,只是识字,其结果有时候就会像雾里看花,想看的是花,而所见的是雾,至多只看到迷离恍惚的花。从这种意义上说,熟悉客观情况较之识字并非次要。文言所反映的生活情况是过去各个时代的,而过去的生活情况,与现代的相比,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或者大异,或者小异;即使是小异,如果不熟悉,也就不能透彻而正确地理解。记得年轻时候,读到下面的句子:  (1)寝不尸。(《论语·乡党》)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  (3)桓玄既篡位后,御年微陷,群臣失色。(《世说新语·言语》)  (4)王浑与妇钟氏共坐,见武子(王浑之子)从庭过,浑欣然谓妇日:“生儿如此,足慰人意。”妇笑日:“若使新妇得配参军(王伦,王浑之弟),生儿故可不啻如此。”(同上书《排  调》)  心里总是似解非解,将信将疑。尸,旧注是偃卧如死尸,也就是面朝上背朝下,这样睡也相当舒服,为什么不可以呢?身高五尺,将近一米七了,古代儿童怎么这样高呢?皇帝接见群臣,为什么躺在床上呢?钟氏已经有了很大的孩子,为什么自称新妇呢?后采才明白:寝不尸,可能是因为古代有俯身葬法,像死尸一样面朝下睡,这当然不好;古时候尺小,五尺合现在三尺多;床当时是坐具;六朝时候,女子出嫁以后,上有长辈就自称新妇。起初不能透彻而正确地理解,就是因为不熟悉古代的名物。  从讲读文言的角度看,有关名物的困难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严格讲不是名物问题,只是名称古今不同,而实质无大差异。例如宋朝所谓“瓦子”,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市场。或“商场”,明朝所谓“直裰”,大致相当于前些年男子穿的长袍,等等。这是古今词汇的差异,这里可以不谈。名物的真正困难来自另一方面。这就性质说又可分为两种。    由上一节分析的五种情况,我们自然会想到:对于用典,有时候可以不搜求出处,但是知道总比不知道好;更多的时候是不能不搜求出处,因为不知道出处就不能确切理解。搜求出处是个麻烦事,但是,用典是古人的自由,他们已经“自由”了,我们欢迎也罢,不欢迎也罢,既要读文言,就不能不捏着头皮对付这个困难。怎么办呢?  初步而省力的办法是借风驶船。“风”的一种是“注解”。旧时代的典籍,尤其传统认为重要的,有不少是有注解的。用今天的眼光看,注解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昔人作的,二是今人作的。昔人作的注解,性质各式各样:有的偏重训释,如时代早的经、子的传注;有的偏重汇集史料来对证,如《三国志》和《世说新语》的注解;有的偏重探寻词语的本原,如时代靠后的很多注解。今人作的注解,意在讲明原文的意义,所以既要顾及训释,又不能忽略探寻词语的本原。所以今人的注解比昔人的便于使用。近年来,今人在整理古籍、注释(或选注)古籍方面做的工作不少,成就相当大。学习文言,可以多利用这方面的材料(这里不能具体介绍)。参照注解读古籍,就当时说可以省查寻之劳,就长远说可以积累熟悉古典的资本,可谓一箭双雕。没有今人注解的典籍,也要尽先读有昔人注解的(初学自然会感到困难,因为是用文言注的),乘笨重的车总比步行省力。  “风”的另一种是“工具书”。读文言多了,我们总会碰到没有注解的(多数还没有标点),那就要靠自己查了。工具书,内容相当复杂,常用的不下几十种,留待末尾附录《工具书举要》部分介绍,这里只提一下最常用的,是《辞源》和《辞海》(都有新旧两种版本)。专就查寻典故出处这个要求说,这两部书都嫌简略;但是旧时代文人习用的,不很偏僻的,绝大部分可以从其中查到。读文言典籍,要养成勤翻辞书的习惯,这有如渔夫,常在河滨混,对于鱼的出没情况就会不经意而知之。  其次,记典故,积累资本,也要知道轻重先后。就旧时代的古籍说,有的多为人引用,有的少为人引用。如同样性质的书,时代靠前的(如《史记》)比时代靠后的(如《明史》)多为人引用。又如同是经,《诗经》为人引用多,《仪礼》少;同是子,《庄子》多,《管子》少;同是六朝作品,《世说新语》多,《洛阳伽蓝记》少。常为人引用的要多注意,多记。就典故说,大家习用的要多注意,多记,过于冷僻的可以放松一些。记的方法,因各人的资质和习惯不同;而可以灵活:写卡片当然好;记忆力强,装在脑子里也未尝不可。  以上是说由读而熟悉,而积累。还有由查而来的熟悉和积累。查,牵涉到使用工具书的问题,留到后面介绍,这里只说说查寻时可能遇到因而应当注意的一些情况。  1 查寻,先要知道是不是用典,这在前面已经谈过一些。这里补充说一种情况,是在算不算的两可之间。例如:  (1)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 (自居易《与元九书》)  (2)地势极而南溟深。(《滕王阁序》)  例(1)是不是引用《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呢?例(2)是不是引用《庄子·逍遥游》“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呢?像是若即若离,所以两种可能都有。遇到这种情况,我的想法,为了减少麻烦,不算用典也好。  2 有时候,看似用典却并非用典,查寻就会白费力。如《老学庵笔记》卷八记一个故事,苏东坡作论文,其中有这样的话:“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阳修看到,以为系用典,但不知出于何书,问苏东坡,苏说:“何须出处!”写文章,词句千变万化,自然难免个别地方太古奥,像是用典。幸而这样的时候不多;但我们也要警惕,以免上当。  3 有时候,查不到在所难免,不可要求有求必应。查不到的原因各式各样,常见的有三种。一是不管工具书内容如何详细,终归不能把古代典籍都装在里面,因而有些典故查不到是自然的。二是古代典籍陆续散失,前人见到的我们未必能见到,因而他们引用了我们却不能找到,如苏轼《石钟山记》曾引《水缴》“彭蠢之口有石钟山焉”的话,可是今本《水经注》里没有这句话。三是典故的来源来偏僻,太曲折,也就难于唾手而得,如清代目录学家黄丕烈别号“廿止醒人”,如果他自己不解释,谁能想到是用陶渊明《止酒》诗中恰好有二十个“止”字呢?  4 同一典故,出处可能不只一个。如“刍狗”,佬子》《庄子》里都有。又如前引《庄子·至乐》的“绠短者不可以汲深”,又见《荀子·荣辱》:“短绠不可以汲深井之泉。”再如“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既见《战国策·赵策一》,又见《史记·刺客列传》和《报任安书》(“死”作“用”)。  5 出处不只一个,有时有选用的问题。如“倾城”指美色,引《诗经,大雅,荡·瞻印》“哲夫成城,哲妇倾城”,不如引《汉书·外戚传》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一顾倾人城”。又如吴梅村《圆圆曲》“家本姑苏浣花里”,陈寅恪曾指出,靳荣藩《吴诗集览》注为杜少陵之浣花里是错的,应注薛涛之浣花里。  6 所谓出处,自然指最早出现的,但古籍浩如烟海,有时颇难断定某出处是不是最早。如注“酒船”,一般是引《晋书·毕卓传》:“卓尝谓人曰:‘得酒满数百斛船,四时甘味置两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其实以前的《三国志》里已经有类似的说法,《孙权传》黄武元年注引《吴书》:“郑泉,字文渊,陈郡人……而性嗜  酒,其闲居每曰:‘愿得美酒满五百斛船,以四时甘脆置两头,反复没饮之……不亦快乎!’”又如成语“杯水车薪”,一般认为出于《孟子·告子上》“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可是洪迈《容斋三笔》卷十五说:“予读《文子》,其书有云:‘水之势胜火,一勺不能救一车之薪……’文子,周平王时人,盂氏之言盖本于此。”再如苏东坡曾写这样两句诗:“记取醉翁(按为欧阳修的别号)语,山色有无中。”《老学庵笔记》卷六说:“‘水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诗也。……欧阳公长短句云: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东坡先生乃云……则似谓欧阳公创为此句,何哉?” (钱大听《十驾斋养新录》卷十八“古语多有本”条曾谈此情况。)    讲读文言,文言典籍浩如烟海,内容五花八门,有如何选择、如何吸取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用比较简明的话表示,是要什么,不要什么。这似乎不难解决,当然是要好的或说有用的。可是哪些是有用的呢?分辨有用无用要有个标准,标准因需求、因人而可以不同。比如我们是研究文化史,那就连谶纬、堪舆的书也很有用;如果是一般的学习文言,当然就不必在这类迷信的书里兜圈子了。这里还是缩小范围,专说学文言,选定读物也是个麻烦问题。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浩如烟海的作品中选取什么,二是作品选定,在不同的版本中选用什么。  选书的问题,旧时代属于目录学范围,内容很繁,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例如清朝光绪初年,张之洞作了一部《书目答问》(有人说是缪荃孙代作的),就是想指导初学,解决读什么(过去自然指中国古籍)和选用什么版本的问题的(1929年范希曾作成《书目答问补正》,较原书详确)。《书目答问》收书两千多种,现在仍然有参考价值,但是对我们目前学习文言来说却不合用。因为:一、那时候视为重要的,现在也许用处很小;二、那时候视为上好的,现在看来却未必佳;三、近百年来整理诠释古籍的成绩那时候自然无法收入;四、对现在的初学〈者〉说,内容嫌过多过繁。现在需要新的、解说较详的、供一般学习文言的人参考的《书目答问》。暂时没有,我们只好自己积累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言  袁行霈  “大家小书”,是一个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读物。所谓“小 书”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了。 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其实,篇 幅大小也是相对的,一部书十万宇,在今天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书,若在老子、孔子的时代,又何尝  就小呢?  编辑这套丛书,有一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行,剂量小,吃  起来方便,消化起来也容易。  我们还有一个用意,就是想做一点文化积累的工作。把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读者认同的著作,搜集到一起印刷出版,使之不至于泯没。有些书曾经畅销一时,但现在已经不容易得到;有些书当时或许没有引起很多人注意,但时间证明它们价值不菲。这两类书都需要挖掘出来,让它们重现光芒。科技类的图书偏重实用,一过时就不会有太多读者了,除了研究科技史的人还要用到之外。人文科学则不然,有许多书是常读常新的。然而,这套丛书也不都是旧书的重版,我们也想请一些著名的学者新写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兼备的小书,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学习的气氛, 岂不是一件好事吗?  “大家小书”出版在即,出版社同志命我撰序说明原委。既然这套丛书标示书之小,序言当然也应以短小为宜。该说的都说了,就此搁笔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文言津逮 PDF格式下载



张中行先生的《文言津逮》是讲怎样学习文言的。“津逮”的本意是由渡口坐船到达目的地,后用来比喻为学的门径。所以“文言津逮”也就是文言入门。你想学习如何以文言为借鉴吗?那就请你读张先生的著作吧,你肯定会有收获的。


《文言津逮》不愧于是大家之书,其内容精湛至极,对于想入古文之门的读者来说可谓是夜行之烛、航渡之棹。近来古文入门之书实则繁多,不过堪称经典者,唯钱基博弟子周振甫所著的《周振甫讲怎样学习古文》及张中行之《文言津逮》。《周振甫讲怎样学习古文》一书,主张因声求气诵古文,以多读多诵以求其古文真义,并且大段引用前人治古文学之文章,内容十分丰富,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古文入门读物。而《文言津逮》一书,读者只需稍掠其目录,便可知此书体格之严谨,涉猎之广泛,包揽古文阅读之基本,就其文章内容而言,更是如行云流水般顺畅,令人读之如沐春风。虽其字数略少,可其意并不少矣。惜墨如金之文,其意却可入木三分,言简而意赅。欲入古文之门的读者,此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张中行大师诲人不倦的精神在本书里可以体会,耐心、细心、精心给我们讲解如何读懂、学习文言。高深的古文在我们面前呈现无穷的魅力。这才是真正的大师。


张先生的书呵,没得说,行文流畅自然,条分缕析,内容厚积薄发,深入出浅,值得品读。读张老先生一辈学人的书,就感觉他们恰似在古典文化长河桥头守望的智者,在向后来人指点学习知识、掌握文化的迷津。可惜的是,在当下这样浮躁的时代里,还能有多少读书人能够累积如此深厚的学养,创造出如此精湛的学术作品呢?面对这些渐行渐远、无法超越的文化高峰,那些头顶各类学术桂冠的“砖家”、“叫兽”们,是否会自惭形秽、洗心革面,迷途知返?反观现在的学术界、知识界、教育界,学人转型为商人、学术蜕变为骗术的趋势日盛,那些先天不足的中青年“学者”(尤其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竟用无知和狂妄,反复稀释一瓶子不满、半瓶子乱晃的知识之桶,经过商人的包装,粉墨登场,摇唇鼓舌,不仅污染了老一辈学者呕心沥血、精心呵护的学术圣土,而且在无情扭曲、腰斩中华文化的历史命脉,后患无穷!多看看老一辈的书,学到的不仅是知识和文化,还有他们高贵的人格修养和精神追求,无论是对学术,还是对人生。很多年轻人,包括我们这一代,不要总妄想着超越高峰、抢占高点,先要看看自己是否已经具备了这样的真本事和高品质。现在,几乎哪个行当里都有一些志大才疏、眼高手低的学术“明星”,可惜,名归而实不至,持续时间还没有央视一档走红节目的周期长,虽然赚了些银子和名声,却成了贻笑大方的小丑,不仅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无益,反而在学科的黄土里平添了一些印刷或视频垃圾。留给这个社会的纪念物,除了笑料,还有悲哀。


古文爱好者入门书,精辟,全面,一口气读了三章.还想从头再细读,一点都不枯燥.


从几个小的方面进行了讲解,唯一的感觉是没看够,对古文有些兴趣又想再深入了解的,值得一读!


大家小书实在是应该收齐了 可以重印一版贵似一版 最喜欢的还是这最初的朴素版本


大家小书系列是我很喜欢的一个系列


建议买。


还是有些深度与真知灼见的,尤其是关于今古读音的差异方面的见解,是有一定研究的。


张老的这本书写得还比较通俗易懂,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读性很高,书不大,但内容不少,如果个人用一些书中提到的文章或者书以辅助,对于学习文言很有帮助


虽不太详,但也可受益。


本书除了例句可以看看外,其余简直废话连篇,让人看完第一遍,就不在想看第二遍。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