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骚
2003-04
北京出版社
[日] 三岛由纪夫
151
107000
唐月梅
无
《潮骚》没有让这对男女恋人超越伦理道德所允许的界限,而在精神即将破灭而尚未破灭之前,求得精神与肉体的平衡。从年轻人的恋爱主题来说,《潮骚》的旋律所显示的高音,最为纯粹。几乎可以认为《潮骚》是一部完美的杰作。舞台本身异常的美,又富含抒情性,人物描写也很有魅力。在所有的日本现代文学作品中,这也是罕见的。
三岛由纪夫(1925-1970),本名平冈公威。日本小说家和剧作家。1949年发表《假面自白》,奠定了作家地位。进入文坛的20年中,发表了《爱的饥渴》和《金阁寺》等文学作品300多部,生前两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六章
潮骚——海潮骚动,拍击着巨岩,激起千重浪花,也激起热烈的情爱!神岛的风景,比如一棵棵松树,无人的海滨,悬崖的绝壁,小小的海湾,不论哪种景物都笼罩着无名的朴实的美。因为它没有被任何所玷污——这是多余的解释。
无
这本更成熟一些吧,我觉得,虽然时间上更早总之很喜欢这本小说,但是他是日本的军国主义者,不过作品要和人分开来看,呵呵
看完了,觉得很有种心酸
所谓图文珍藏本是书中收录了各时期各语言出版的潮骚封面,及几次拍电影的海报,一些与作者相关的照片等.有机会想看一下山口百惠与三清友和版的电影
日本的小说看的太少了。。。是看了三岛另一部作品电影才买的。。。
没有想过三岛会写出这样温情的作品来。带着日本式悲剧的预想去读这本书,没想过是HAPPYEND。所以颇有些意外的感觉。
也算物有所值啦,只是总感觉封面脏脏的,但书的纸张和印刷还是很好,特别是里面的彩色插图,很清晰
浓烈还是浓烈漫溢的情感火热的心
爱情
凭感觉买的,还没来得及看
短,情节清晰明快,而且还是HE,对我这种读惯虐文的人来讲还是有点甜啊。一直很赞叹三岛奔放的想象力,但总觉得这篇过于通俗和平直了。或许正如在歌岛终其一生的某国王子,没有曲折的故事才真正蕴含着幸福的真谛吧。
为什么潮骚那么好。因为它塑造了一个完全靠男性力量来竞争的原始世界,在这个世界,女人只是男人的猎物,不同的男人用力量来争夺女人,争夺的过程非常公平,那位反派富家子没有使诈,代表族长的船长没有偏袒任何一方。每个角色谨守他的位置,决定他们成败的唯一因素,就是力量的强弱。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一部男人的小说,是男人对史前时代的一种追怀。它的独特是很明显的,进入当代,无论小说和文本都在强调角色的丰富性,好人要写出些缺点,坏人要有可怜的理由。已经找不到像《潮骚》那么纯粹的角色。真的,如果无法理解我的观点,你可以去对比着看《洛城机密》《马耳他之鹰》之类的黑色电影,它们塑造了公认复杂和不纯粹的人物。复杂的人物构成冷漠而不敢去相信,去爱的世界,因为即使好人也会捅你一刀。
只有潮骚,那个只靠勇力取胜的纯真时代,最值得人留恋怀缅。
读《潮骚》这本书,让我联想到两本书,一本沈从文的《边城》,一本萧丽红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三本同样单纯而美好的书,却反映了三位作者不同的心境,《潮骚》是美满的,《边城》是幻灭的,而《千江有水千江月》则是淡然。
三岛此时是传统和古典的,他正拥有着,并用《潮骚》来对故乡以及人性这种拥有来进行赞美,还没有经历一种没落的痛苦,这是一种赞叹的美好。而沈从文是正失去着,他是在用《边城》来对故乡以及人性进行感慨感伤,所以一种悲剧性的色彩便显得分明。萧丽红则是已失去,她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便带有了一种经历过后回忆的淡然,这是一种在回忆中的美好。
三本书,三个阶段,一种过程。
好一杯醉人的甜酒~~
“新治是个有气力的男子汉啊!”
真是和《金阁寺》里的沟口截然不同的角色~~怕是三岛内心投射的至完美至健康的影像吧!
没有任何想象力,也不会带给他痛苦,哈,这样的少年,在暴风雨的夜里,围了篝火等恋人的时候,就把脸靠在膝盖上睡着了!
睡着了的少年!
读到这里心里清爽极了,又摇荡着神秘的预感~~
后面,少女来了,裸露着上身拿着白色的胸衣在火上烤……少年则恶作剧一样假睡,眯着眼睛偷看……
再后面,是孩童一样大胆真挚的对话……
就是在这里,三岛的这杯甜酒使我醉了!
印象深刻的还有通向神社的二百级台阶,松枝掩映,无月的夜里黑黢黢,月亮高悬则亮堂堂,有时候一口气爬上,有时候就磨磨蹭蹭地上……这二百级台阶,初江的木屐清澈地响起过,新治健壮诚恳的足音也响起过,爱和生命都在这里实实在在地感人地存在过呀!
真是漂亮的二百级台阶!
新治在台阶尽头的神社里这样祈祷:“请保佑我熟知任何事,精通任何事,诸如海的事、鱼的事、船的事、天气的事!……保佑我有朝一日能娶上一个性情温柔、长相标致的新娘吧……”
祈祷完的新治仰望天空,深呼吸了一下,暗自想到:
“提出这种任性的祈求,神灵不会处罚吧!”
好谦卑哦~~有力气、有谦卑心的新治,哪能不获得童话里的幸福呢?
真是至完美、至纯洁的童话啊!
因为这篇童话,对三岛这个人的不同面向更是着迷了,想探进仙人球似的头,去他的所有文字里,好好窥一番他的人生啊!
从遥远的希腊海岸开始,达夫尼斯与赫洛亚的田园牧歌融入清凉的海风,飘散在无尽的时空里,一直远到湘西的茶峒山城,远到伊势海上的歌岛,让人赞叹他们为一脉相承的爱的天籁,一种传统下的纯美情怀。
很多人把《《潮骚》》当做日本版的《边城》,或说《边城》是中国版的《潮骚》。当然,只消遣地把两本书各读一遍,很容易就认可了这个观点:《潮骚》与《边城》是一个故事,两种结局。但我总觉得,《潮骚》不是侥幸版的《边城》,二者绝非因结局的不同而不同,似乎总有一些更内在的、说不出的“什么”,决定了他们之间的差异。
为证明这个猜测,我尝试了一种新的阅读体验——将两本书同时穿插着读,《边城》读一章,《潮骚》读一章。恰好二者在篇幅、章数和情节进度上都有高度的一致性,使得这种新鲜的阅读体验更加有趣,也终于找到了一些重要的“什么”,还意外发现了其他的有趣之处。
一、 一种故事,两个结局?——寻找《潮骚》与《边城》的相似点。
为证明二者之异,我首先要找出的是——他们的相似度究竟有多高,才被认为是“一个故事,两种结局”?
发生地点。一个是湘西边境、酉水河边的小山城“茶峒”。一个是伊势海湾的小海岛“歌岛”——故事都取境于远离工业文明与现代社会、清净自然的世外桃源。
故事框架。穷摆渡人孙女(翠翠)与富船总之子(二佬)相爱,其兄(大佬)亦爱之,后兄死,老船夫死,引起误会,二人无疾而终;富地主之女(宫田初江)与穷渔夫(久保新治)相爱,另一渔夫(川本安夫)亦爱之,后引起误会,二人却终成眷属——一个是惨淡的收尾,一个是欢喜的结合,二者惊人的一致,又惊人的相反。
人物气质。一个“在风日里长大”的翠翠,“把皮肤养得黑黑的”,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一个是从小当海女的初江,拥有“健康的肤色”和“坚挺的胸脯”,“眉清目秀”——两个健康可爱的少女形象。以及同样健壮的年轻人新治、安福与大佬、二佬,和蔼而不失庄重的大家长顺顺与照吉,朴实又好心的灯塔夫妇和杨马兵,一干温良的村民与岛民。
语言风格。不同于现代主义的皮里阳秋,作者不约而同采取天然之笔,细腻而诗意地描绘自然,朴素而流畅地叙述情节,纯洁而含蓄地浸染感情。读来若一丝清风,即使触及死与悲伤,也将躲闪于背后的沉重与压抑轻描淡写,只剩下一地透明与洁净。
其他。故事里,同有人与大自然的水乳交融,有朴实欢快的民歌小调,有温良敦厚的古民白心;故事外,另有微妙之相通——早年谱写清新之作的两位作者,后来都因不堪忍受时代与自我的无法相容而绝望自杀。
或许是历史无心的巧合,沈从文为翠翠和二佬画了悲伤的省略号,自己却自杀未遂,新生后投身文物研究;三岛由纪夫为初江和新治写下微笑的未来,自己却带着最后的日本精神切腹而死——他们为各自的文学与现实设计了截然相反的命运,也为彼此的结局增添了耐人寻味的对比。
列举上述诸多“不约而同”,看似惊人的契合,仔细探究却不难发现,这些相似处仅仅停留在阅读初印象之上,要证明那个相差了的“什么”真的存在,还需切开表面,深入其中,寻找现象和语言背后的东西。
二、情节走向:人为推动与自然发展。
结局是门,情节是通向门的路。要解释结局的不同,就要回溯情节走向。通过交叉阅读,我为两个故事分别找出了各自的“1、波折”和“2、解决”两条线索,对比如下:
1A、《潮骚》:初江与新治偷会被千代子发现(第一次波折)——安夫半夜侵犯初江未遂(第二次波折)——流言蜚语传遍歌岛(第三次波折)——新治母上门拜访初江父碰壁引发不满(第四次波折)——再次偷会被初江父蛮横阻拦,并禁止通信(第五次波折)
1B、《边城》:大佬二佬同时爱翠翠,大佬抢先提亲(第一次波折)——二佬代替大佬唱歌,老船夫却搞错人(第二次波折)——大佬认输离开,却意外死亡(第三次波折)——顺顺怪罪老船夫,二佬心存芥蒂(第四次波折)——老船夫死,二佬远走(第五次波折)
2A、《潮骚》:初江把采鲍鱼奖品送给新治母以赔罪释嫌,深得婆婆心(第一波解决)——初江父的船出海遭遇台风,新治表现勇敢,胜过安夫(第二波解决)——千代子自感罪恶,写信要求母亲促成新治与初江的结合(第三波解决)——初江父认可新治选为佳婿(第四波解决)
2B、《边城》:没有人解决,什么都没解决,还没来得及解决,故事就结束了。
很明显,《潮骚》的情节主要由人为的推动而陷入困境:千代子与安夫蓄意破坏,安夫故意传播谣言,照吉严禁二人来往,这些障碍使初江与新治的结合遭遇险境。解铃还须系铃人,既能发现人是如何破坏的来龙,便定能找出人如何去弥补的去脉,于是出现了线索2A,造成波折的人物在后半部分集体发生转折,情节纷纷往好的一面发展:初江的善良使婆媳释嫌,新治的勇敢让照吉满意,竞争者安夫自甘败阵,挑事者千代子内心忏悔寻求赎罪,岛民态度改变。经主角的努力和旁人的觉醒,故事最终得到了挽救,走向圆满。
而线索1B显示出,《边城》中的每一次波折纯属“不凑巧”而起的误会,大佬事先不知道二佬心有所属,老船夫不知道翠翠中意二佬,老船夫误把夜半唱歌的二佬当成大佬,大佬出河意外死亡,二佬和顺顺迁怒于老人的“为人弯弯曲曲不利索”,老船夫死,众人心中的疙瘩永远无法解开——所有巧合的误会,却都无法在线索2B中得到任何解决——重回“解铃还须系铃人”的思路,那么,是谁的过错,又需要谁来解决?
关于这个问题,张老师在书中认为是“淳朴的良善与单纯的希望终难免产生悲剧。”我一度想用王国维引叔本华评红楼梦的第三层悲剧说来解释:“非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也,由于人物之位置与关系而不得不然者。但由普通人物、普通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交施之而交受之。”但列下线索对比后我突然发现,《边城》走向悲剧既非良善之必然亦非人之交互施受,答案似乎在天,是自然。
《边城》的顺其自然,使诸多不凑巧的波折都无计可消除,故无法怪罪,一切只是顺应天意,天不经意间了有些波折,又懒于解决,直到老船夫死了,二佬走了,一切便随着波折无疾而终了,也似乎什么没发生过。茶峒的悲喜,无人故意去促成,也无人蓄意破坏它,最后甚至人事的牵连也一并淡去了,就像顺顺对老船夫说:“伯伯,一切是天,算了吧。”系铃的是天,便无人可替,天既不仁,便不会对刍狗做些什么挽救,日头升又落却没有一个尽头,那个人到底是明天回来,明年回来,还是永远不回来了,天不管,人亦猜不到。
所以《潮骚》与《边城》在情节上的最大差异出现了:前者是人为的推动,后者是自然的发展。结局之对立在于——人为困难可以靠人挽救,天为却只能听由天命。从中我们能发现《潮骚》不应该是《边城》一不小心的侥幸成果,他们的结局很早就在情节中出现了分歧的迹象。
三、内在标准:人之正义与天之道德。
按照上文的逻辑,从人为与天为的角度探究下去,我们会发现他们不仅仅是情节的推动者,更蕴含了各自的内在标准。《潮骚》能转危为安,由恶变好,很大程度由于它存在着一个安与危、善与恶的标准作为前提——这个前提,就是支撑困境中的人力挽狂澜的信念与力量。在新治的伙伴龙二为安夫的恶意中伤而忿忿不平时,年长的渔夫十吉坦然说到:“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你们在想把安夫揍一顿对不对?可是,即使揍一顿也无济于事啊……一定会好起来的。正确的东西,即使保持沉默,最后也一定会胜利的。照大爷不是傻瓜,他不会连正确与不正确都分辨不出来……我确信正确的东西最终是坚不可摧的。”从这个阅历较深的渔夫的话中,我们能听出一个重要的东西:“正确”。一般意义的好是什么,正确又是什么,我说不清楚,但我能感受到,渔夫口中的“正确”是固然存在的,它是岛民心中的“好”与“对”的标杆,就像童话中“××和××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一样,是历代人积累下的评判标准,一种对“正确是不会失败”的坚信不疑——这种信念能让波折转为希望。通过后文我又发现,这种“正确”,其实就是正义的道德标准——在最后一章初江与新治获得幸福时,有这样一段话:“他们尽管经历了艰辛,最后还是在一种道德中获得了自由……笼罩在这个黑暗中的小小的海岛,维护着他们的幸福,使他们的爱恋获得了成功。”可见他们的恋爱自由是存活于小岛的道德标准之内;小说的末句:“这时候,年轻人扬了扬眉毛。他知道他能够成功排除这次险情,是靠自己的力量。” 显然,波折是人造成的,解决波折也是依靠人自身的力量完成,无论寄托于海岛的维护还是神灵的保佑,最终都归于人“正确”的坚信不疑,有了人对自己所在的正义的信念,才有主观努力去争取和拯救自己的力量。
而这一次,《边城》又不巧处于人的对立面上,自然抛下解不开的谜随后弃之而去,缠绕了一群人的命运。他们的生命之线仿佛不在自己的手里,浑浑噩噩也不知被谁牵着,只依存于那冥冥天意之中,听候命运的安排,所谓人间刍狗,大抵便是如此吧。翠翠只是不理二佬,默默地看着日头继续。二佬只是心里放不下那只渡船,却不愿再多说些什么。只有老船夫在奔走,但他“对于这件事情的关心处,使二佬父子反而有了一点误会……虽不见诸形色,心中却有个疙瘩。”他们不知道怎么挽救,没有目的,也没有“要去追求”的念头,因为他们从不会意识到自己所想的是应当坚持和争取的“正确”之事——他们心中的“正确”是天的旨意。就像老船夫“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允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份生活离开”。日头升起的时候,天让他感受到生活的力量,等日头落下了,也无须思量那些职务对本人的意义,那些人事对生活的意义了。茶峒的人,相比歌岛的人,更多了一份原始的、未开化的混沌。 “伯伯,一切是天,算了吧”,既是安慰自己的借口,也是传达生存信念的座右铭。在天意为正义的土地上,唯有像老船夫说的“不准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才配忍受一切天赐的苦难,正如老舍在《骆驼祥子》里那句悲悯之言:“要立在人间,接受一切人一切法一切苦难的击打。”他们所做的,唯有接纳与忍受。
四、未知:白色货船与坍圮的白塔。
许多读者由于内心的善良,常常对沈从文那个不明朗的收尾抱着一丝乐观的侥幸——那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可能明天就回来了啊!而我的阅读感受始终朝我泼着冷水——别想了,那个人不会回来了!其中,白塔的倒塌是一个重要理由。我想借由两个意象来讲不同结局:一个是《潮骚》中的白色货轮,一个是《边城》中坍圮的白塔。
在《潮骚》中,新治有三次心理活动伴随着远方海面一艘白色巨轮展开,每次都出现了“未知”这一概念。由于《潮骚》没有《边城》那么为人所熟知,故特此摘出三段文本:
“年轻人竟带着一种奇妙的感动,遥望着一艘从水平线上的晚霞前通过的白色货轮的影子。世界竟以迄今他连想也没想过的巨大的宽广,从遥远的天际逼将过来。这个未知的世界的印象,宛如远雷,从远处轰隆过来,尔后又消失了。”
这时的白色货轮,遥远而不知去向,是新治对于未知的命运、广阔的世界的某种期待与紧张,也是少年对开辟未来的愿望 。
“他带着不可思议的感情,目送了从水平线上的晚霞前驶过的一艘白色货轮的影子的情景。那就是“未知”。远眺“未知”,他的心是平和的,但一旦乘上“未知”出航,就交错地涌上了不安、绝望、混乱和悲叹。”
到这里,新治的白色巨轮已然起航,为未知的命运而努力,并深感此路之艰辛,隐隐的不安下仍起伏着赤裸裸的抱负。
“傍晚航行在远处海面上的白色货轮的影子,与老早以前所看到的不是同一种,这一点给新治又带来新的感动……至少,那艘白船已经失去了未知的影子。然而,晚夏的傍黑,拖着长长云烟远去的白色货轮的形影里,含有比未知更激动人心的东西。年轻人回忆起他的手用力拽过那根保险绳的力量。新治的确曾一度用自己粗壮的手接触过那个昔日远远眺望的“未知”。他感到自己也能触及远方海面上的那艘白色的船。”
最后,新治已通过努力得到爱情,白色货轮所象征的庞大和可怕的未知,如今已被年轻人所征服,出现的是一个触手可得的新世界。
《潮骚》中的白色巨轮,在少年自身的努力下,最终失去了未知的影子,变成广阔的可见世界。
而《边城》呢?某些年大水来得特别猛些,冲去了沿河的吊脚楼,“大家皆在城头上呆望,受损失的也同样望着,对于所受的损失仿佛无话可说,与在自然的安排下,眼见其他无可挽救的不幸来临时相似”。大水是可怕的未知,茶峒人面对随时可能被冲走的财产,深知是天意无力挽回,显得异常平静,大家只默默呆望着,带着一丝不敢声张埋怨的无可奈何,等大水过后再建新的,等待下一次未知的冲击与重建。面对不确定的灾难,他们选择忍受而非对抗。在老船夫死去的雷雨之夜,翠翠说:“老船夫,我真害怕!”翠翠怕的并非“山雨欲来”,老船夫也懂得,他们怕的便是那个“未知”。
最后大水冲走的,除了沿河的吊脚楼,还有屋后的白塔。白塔的坍圮,似乎象征着翠翠生命中的依靠毁灭了,爷爷死了,二佬走了,她所担心的未知终于降临了。即使还有一个新伯父杨马兵的陪伴,也无法代替旧生活的恢复——就像“这年冬天,那个坍圮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一样,毕竟不再是从前的白塔了。这也让我深信“那个人永远不回来了”。
《潮骚》与《边城》的不同,是因为信念而走向了异路。《潮骚》愿意用人的力量扭转和征服未知,而《边城》只懂得等待和忍受未知。新治对于白色货轮的祛魅,暗示了《潮骚》最终能借助人的信念扭转困境,而《边城》里呆望着白塔坍塌的人,注定要继续停留在漫长的未知里,等待不确定的天意反复降临。
五、总结:《潮骚》与边城:“人的故事”和“天的历史”如何能够走向一致呢?
通过上文对情节、内在标准和意象的探究,我们基本可以看出:《潮骚》与《边城》,一个故事在人手中,一个故事在天手中。
在《边城》中,有一个叫“日头”的东西,老船夫嘱咐年轻的二佬:“好好的干,日头不辜负你,你也莫辜负日头!” 老船夫死了,二佬不回来,杨马兵便在碧溪岨为翠翠作伴,“把日头一个一个过下去”。这个日头,每天升起来,又落下去,次日再升起来,使茶峒的人即使面对大水、死亡和爱情的错失,依然能“静静地很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暗含了对一种天的信仰和循环的历史观。
《边城》中有大量的民俗图景,张老师也强调过,沈从文当它是前景而非背景来写,这种细碎繁琐的风情描写,和翠翠的爱情是平等的,按照沈从文的“长河历史观”来说,它们都只是整个茶峒一些小小的零件、无尽岁月里的一处小景。不论是翠翠和二佬,翠翠母亲和军人,大佬的青春,还是杨马兵的青春,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含在历史大背景下演绎出来的。《边城》是一个无限循环、有限约束的世界。人被渺小得厉害,和地上的蚂蚁一样。所以他们听天命,接受历史的循环,忍受灾难。
《潮骚》不是这样,它是以人为主体来写的,岛上风情只是衬托故事的背景而已。读《潮骚》的时候,你能感受到一种具体的生机,充满人的天性,好像是从某个老人那里意外收获了一个遥远的故事,看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十分投入地听他讲述年轻时甜蜜又充满波折的初恋,感受那些和时代一同停留在过去的东西。相比的《潮骚》的具体可感,《边城》却显得抽象,身处一个广大而迷蒙的世界,我看到渡船孙女的故事好渺小啊,如此不真切地,只蜷缩在一个角落里,却能感受到漫长的等待,也能感受到他们颤颤巍巍地依赖着天的样子,似乎直到今天。
六、沈从文总是喜欢让他的少女在她喜欢的人面前保持沉默。
写到上面一段,关于“《潮骚》为什么不是一个侥幸的《边城》”,我已经全部说完了我想说的话。
但是在这种新奇的对比阅读中,我发现了一些意外的有趣之处。这些与我的文章主题不沾边,却实在是值得深究的好玩又可能有价值的问题。我无法在一篇文章中囊括,也尚未对此得出深入的想法。仅列于下:
初江与新治的爱情,是直接、热烈的。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从不需要任何第三者的牵线搭桥。从第一次海边邂逅,第二次后山迷路相识,第三次女人坡约会接吻,第四次台风之夜赤裸相对,加上通信与赠照片,两人的爱意从来是直接表露的。
而《边城》中,翠翠与二佬的接触,始终牵连着许多其他的人事。第一次碰面,经老船夫之口才让翠翠得知那是有名的岳云二佬。第二次见面觉得眼熟,再由老船夫提醒才记起那是“翠翠,大鱼咬你!”的二佬。后来翠翠进城,借旁人之口透露出二佬“不要碾坊要渡船”的心思。再到大佬提亲、夜半山歌,甚至普通的对话,都始终有些“其他人”夹杂在其中,这似乎让他们的情感略显生分——当然,按照二佬的“诗人性格”和翠翠的“从不发愁,从不动气”的脾性,我也无法想象他们毫无隔阂地互诉衷肠。
这里出现了十分好玩的地方,在两人为数不多的直接交流中,二佬说一句,翠翠总是以“心想”来回应,也即他们并未有过正常形式的对话——沈从文总是喜欢让他的少女在她喜欢的人面前保持沉默,并以一些天马行空的“心想”来悄悄回应心上人的问话。三三在白脸少爷面前也是如此。此乃有趣处之一。
这样看来,《潮骚》是自由奔放之情,而《边城》始终带着点暧昧不明的含苞欲放。可是我发现二者在用词上却有差异,三岛用的是“喜欢”,而沈从文用的是“爱”。如果不是翻译的问题(爱和喜欢一般不会用同一个词翻译吧),那么,难道疏远、生分的感情要更深刻、更隽永些?这种不声张的爱竟是高过了热烈的喜欢!此乃有趣处之二。
于是我想到克尔敦凯尔的那句话:“当两个人坠入爱河时,当他们俩感到自己是天生一对时,那正是他们互道珍重、分道扬镳的时机。因为再发展下去,他们将失去一切而一无所获。”也许就是这样吧。我想着初江和新治在大风夜晚篝火丛边的赤裸相见,再想想二佬等船,老船夫不来、翠翠也不下来的静默瞬间——受过雕饰的唯美人情,终究比那天然无雕饰的自然萌动差了点什么。正是这一点“什么”,让《边城》点不穿的爱无法同《潮骚》一般,走向幸福的日常生活,它总是带着点惆怅的人烟气味,才让人看不清未知的结尾。
三岛笔下波澜不惊的歌岛让人沉浸在捕鱼下海的温情美满中,心若涤荡过般空明。海洋是浪漫爱情的孕育地,那里是自由宽容的国度,没有强权没有压迫没有暴力没有要死要活的小三没有墨守陈规的家长。这么唯美的图景是沉沦呢、还是清醒。现实又是何其残酷。
大概一个星期之前,在经典短篇小说阅读组里面有个人贴出了三岛由纪夫的《潮骚》。之前我从来没有看过三岛的书,并且对于在短篇组里贴长篇的事情,我一向是不以为然。
之后朋友推荐了这篇《潮骚》,他在跟我聊天的时候说:除了赞叹没有别的。
我很信任他的评价,于是就下载了电子书来看。
我那天漫不经心地点开《潮骚》,一开始仅仅当做是无聊时候的打发时间。我看了两章,发现这是一本不简单的书,于是又关上了。在那时候我就决定以后一定要拿到印刷出来的这本书细细品味。
昨天下午我去买火车票,回来的路上路过爱知书店。在合肥这几年我只觉得这个书店才是个真正的书店,我很喜欢那里。我走了进去,之后就看到了薄薄的一本《潮骚》,当时就毫不犹豫地买下了。
花了一天的时间,我看完了这本书。刚刚看到结尾的时候,我感觉到浑身都在颤抖,完全被书中纯粹质朴的美震撼了。
潮骚,这个名字让我想到了屈原的离骚,它的意思应该是海潮之诗歌。三岛取的这个书名真是绝顶地合适。
书中那方圆不足四公里的海岛,大海中的渔民,二百级的石阶,幽深的松树林,夕阳下的海滩等等优美的事物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当然最让我向往的,是那永无休止的海潮声。
刚刚看完书的我,已经语无伦次了,颤抖的手指一次次按错键盘。
新治和初江是我迄今为止在所有小说中最喜欢的人物。一个是海上身体结实的年轻人,有着真诚自豪的内心,一个是年轻貌美心地善良心思细腻的海女。他们的爱情纯粹而质朴,是从古至今人类一直保有的最美丽的爱情。
所有的一切在无尽的海涛声和肆虐的暴风雨中安静祥和的发生着,但是又像大海一样,在平静的洋面下是汹涌激烈的暗流。
美,是这本书的注解。
那种纯粹的美,壮丽而平缓,将人慢慢浸没。最柔软的水在这里也能够激荡出最激烈的浪花。
三岛由纪夫用一种平静的语气讲故事娓娓道来,蓬勃而出的美丽引人入胜。
可以看到三岛由纪夫本人到了最后也沉浸在自己所创造出的这种美的境界里了。幸好故事里的氛围也支持他走向一种大团圆式的结局,不然就会是个败笔。
如果最后是个凄美的结局,我愿意称三岛由纪夫为神。
我真想生在海边,每日听那无尽的浪涛轰鸣,乘坐渔船在大海上飘荡。
《潮骚》之后,再也没有了大海,再也没有了海边的少年。
2011-02-03
日本作家笔下的环境描写读来让人常有一种沉醉之感。他们很注重于细节描写。川端康成、井上靖、永井荷风等等许多作家的作品都是如此。字里行间常有一股“もののあわれ”的情绪在里面,这和日本民族从古以来的美意识分不开的。
还是回到这部小说里吧,《潮骚》现在看了已经有三分之二多的内容了。书中着墨较多的海景描写、小岛渔民生活描写可以说是非常地引人入胜。喜欢涛声、喜欢晚霞、喜欢海的种种……和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里所描绘的理想国境地有点相近。
唐老师的翻译总体来说不错,不过就是有些地方读着觉得有些拗口。
对三岛由纪夫的关注,是我最近的兴趣。他对美的极致追求与暴力
的自杀行为,弹拨着我的神经。
《潮骚》是我读三岛由纪夫的第一部作品,大概是之前对他的期望极高
的缘故,读后让我略显失望。
歌岛有如世外桃源一般,生活在上面的人近于纯朴的原始。人性的描
写不是放置在人与人之间,而是以自然为传声筒,有呼没应。而书中诡异
的蜜蜂更使我郁闷。也许这就是三岛所要表现的,近于原始的纯美。我不
能够接受因为自己太俗了吧。
读完《潮骚》后,我便急不可耐寻找《金阁寺》,期望得到一点心理
补偿。
女性,你的天空在哪里? 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萧红 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于1954年为我们创作了一部描写世外桃源的作品——《潮骚》,在二战中受挫的日本经由这部作品成功的转移了人们的视野,慰藉了人们不安的灵魂。 在那片安宁的小岛上,无论是晨曦微露的海边,还是夕阳装点的沙滩,抑或是深夜万籁寂静的神祗前,只要你细心聆听,就可以听到潮水拍打岸壁的声音,这就是"潮骚"! 《潮骚》是一部以战后渔村生活和爱情为题材的中篇小说,书中描绘了贫苦青年久保新治和财势雄厚的船主女儿宫田初江相爱相守的曲折历程。歌岛是个拥有美丽自然风情及原始社会关系的半封闭的伊甸园,这里无疑是男女主角上演爱情戏剧的绝佳舞台,加上和男女主角感情心理变化相对应的晴天、暴风雨等天气变化,更是为这部小说添色不少。然而,小说的最后当男女主人公真正走到一起,女主角初江想的是因为对我的爱才使他获得力量,从而赢得我父亲的认可。而男主角新治想的却是:我知道,这般力量不来源于外界,而是源于我自己!作者以两人‘各怀心思’的方式结束这篇小说,却让我想起了萧红的那句话“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在这片看似大完满结局的小说中我却看到了悲伤地色调,不禁自问,女性,你的天空在哪里? 女主角宫田初江 初江是大船主的女儿,却因为是女性而从小被过继给亲戚家,书中虽未提到她之前的日子,但看她那一身捕鱼的好身手便可知一定不会是安逸休闲的生活。后来,因为其父唯一的儿子意外死亡,才又把她找了回来,要为她招个过门女婿以填补其父独处时的孤寂。即使经历那么多挫折坎坷终于和自己‘认定’的男子在一起,也只是落得个‘各怀心思’的结局,或许她会安宁平淡的度过一生,因为新治是个老实勤奋的青年,但是从未有过任何情感、灵魂交流的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体会到徐志摩所说的‘在茫茫人海中,寻找自己灵魂之唯一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坚持吧?! 女二号千代子 千代子是歌岛灯塔主任的女儿,是在东京那样大城市读书的在校大学生。按理说这样的人生际遇会使她自信万分。然而事实却事与愿违,在东京那样发达的城市中,她一个来自穷乡僻壤的小岛的少女,不懂打扮,不会交际,仿佛站在一群白天鹅中的丑小鸭,自卑而敏感着。她心仪常到她家送鱼的男主角新治,却在回家船上偶遇安夫(岛上一花花公子)闲聊时羞怯紧张。在她发现新治与初江二人秘密往来时,便使坏造谣,为他们坎坷爱情路划下了深深的一刀。但本性善良的她终是熬不过心灵的谴责,恳求自己的母亲帮助他们二人的爱情。在她那稀薄而短暂的单恋中,留下的只有新治那在匆忙中的说的‘你很漂亮’。或许爱真的是很卑微很卑微的,尤其当那个人不爱你的时候,爱就是含笑饮鸩酒。。。。。。 新治之母 新治的母亲是一个寡妇,50来岁独自带着新治及其弟弟生活,她与其他的海女不同,她是女性中一个少见的自卑与高傲的集合体。当她看着自己仍旧年轻的身体时,想:“这样的身体,即使再生一两个孩子也是可以的。”但是这样的想法很快被社会伦理及自己的羞耻心掩埋了。她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徒劳,正如书中描绘的她在海边看到的那只努力想要穿过海网到达彼岸的蝴蝶,即使变得再过勇敢,即使对自由的渴望再过强烈,收获的也不过是蒸发于空气中的汗水而已。例如当她鼓起勇气想要为儿子的爱情做点什么时,却遇到初江父亲的避而不见,她那自卑心理立即生效,并发誓永远也不出现在初江他们家。无论她是多么勇敢,她始终是软弱的代名词,她的天空太低太低,以至于她无法展开翅膀,只能蜷缩再蜷缩。。。。。。难道对她而言,生活不是一种徒劳吗?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今生今世,我只是一个戏子,永远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感觉这句话扣在女性身上再适合不过,这不正是女性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悲惨命运吗?!女性为父亲、丈夫、儿子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活在他们的故事中,寂静的流泪。 何时,我们女性才能真正的卸下枷锁,展开双翼,翱翔于自己的天空?我相信,那一天终会来到,那时定会海阔天空,分外晴朗!
纵观三岛的作品,很容易怀疑三岛就是个精分!
就比如这本薄薄的潮骚,唯美清澈到让人心声向往。
潮骚,太美好,太无邪,水至清则无鱼,早期的三岛能写出这样清美的情爱,其实就已注定为后期的的自己埋下伏笔了。
我猜测这时候的三岛对爱情还是心声向往的,这时候或者爱人未定或者那个亲爱的人儿还没有成为皇室新嫁娘。
三岛对爱情单纯原始的向往,如一汪清泉,欢快明亮。
歌岛让人心生向往,但却和海市蜃楼一样,在歌岛的人不自知,在岛外的人更无法深入,本能上人是向往堕落的,就像歌岛的妇女们向往卖货郎带来的花哨东西一样。能把一切看得淡然的不是内心强大,就要有精神洁癖,或者足够苍老。
想获得,想获得那样的爱情,想成为那里活泼善良的青年,我相信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很多人都在心里这样呐喊过。
但无论如何是不可能的。三岛在写这些的时候自己或许也有这样的预感吧,所以这唯美带着些许小心翼翼的呵护,波折都写得短促无力。
对三岛的印象最初是源于仇日的史纲老师对其日本右翼身份之唾弃与其文字之美的推崇,自彼时起,便有了一读之心。
后来了解到一些战后日本右翼的传闻,"为天皇之丑盾"的组织,剖腹的举动,为三岛的形象蒙上一层神秘而悲壮的薄雾。
彼时身惰气躁,纵有观摩之意,却无细读之心,几番将他的书从图书馆借来,没有翻过几页,便又做了搬运工,将之又运回了图书馆。
此番考完研,身心憋闷,出门娱乐未遂,抑郁之下,踏入了图书馆,寻找起了消磨苦假的读物,乃遇此书。
----------------------以上是闲话-------------
不会写评论,就记录一点细碎的感受
一个朴素的年轻人,没有丰富的知识,不会潇洒的谈吐,甚至对未来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打算,有的只有海边男子的壮实的肉体,“环绕歌岛游五圈”的能力。道德上,并没有复杂的思考。简单的对在毕业事情上帮忙的灯塔守卫时常送鱼的感恩的心,对工作努力完成的责任心,对神的虔诚与信任,几乎就构成了他伦理的全部。
一切故事,就从这个年轻人和新来岛上的美丽的姑娘的邂逅开始。
不经意的一瞥,开始在年轻人简单的心里埋下了烦恼的种子。这种子却随着之后的美好遭遇,得到了回应,开出了爱情。呐,真美好
休渔的雨夜,废墟里赤裸的相拥,两个充满激情的年轻人却因为对自己内心简单的道德的虔诚停住了手,并没有什么为什么,只是盲目的虔诚,却也为两个坦荡的年轻人日后的幸福打下了看不见的基础。
爱情总不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漂亮的姑娘。于是男猪脚的对手出现了。当自己的恋情,因为有钱对手的出现而遭遇了挫折。
“‘都是因为我太穷,才不行啊!’新治说。
过去他是从不曾说过这类牢骚话的。他对自己竟吐出这样的怨言的软弱性,甚至比对自己的贫穷更感羞耻。他的眼泪快夺眶而出了。但是,他绷着脸儿,强忍住这意想不到的眼泪,终于没有让人瞧见这副难看的哭相就挺过去了”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老子也快夺眶了啊,在想要为恋人带去幸福的时候,想要追求自己梦想的时候,发现在自己从来不那么重视的钱面前,自己是那么的软弱,这是每个没有背景的刚刚面对社会的年轻人都会面对的痛苦吧。
最后顽固的老头用公平的试炼做出了正直的决定,年轻人幸福的走到一起,似乎有些仓促,童话啊~真美好
三岛由纪夫先生的大作,不愧的日本文学暴力美学的典范。 也的确,只有能写出最平淡,但却最不平凡作品的三岛先生能做到。 三岛先生最终还是自杀了,暴力美学之殇。日本人是很奇特的民族,如失乐园所诉一般,死在幸福的那一刻,很美丽。 或许,真的无法理解这个信奉《菊与刀》的民族
远处的货轮投下未知的影子,披着朦胧月光摇摇曳曳,夹带海潮的腥咸湿润,随少女的到来徐徐铺开。未知的少女,未知的性,未知的不曾想过的婚约,未知的远处海峡的秘密,牵一发动全身,终于在各种巧合与青春颤抖的试探中把两个人推向成年的海边。
何尝不是每个人都有过兴许还留存怀念的过去,懵懂的感情是纯爱系,不论出身不论金钱,没有那么多无法填补的差异;成就是纯粹的个人努力,没有那么多外力推就的不公平;希望就像永远转着的灯塔,伴随道德下的自由,没有那么多”现实“扯淡的混乱。
这1954年著就的薄薄一本,却也隐藏了小小的棱镜。
新治的母亲,一个终其一生辛劳坚守的劳动妇女,终于在飞不过沧海的蝴蝶面前顿然爆发了所有积蓄的憋屈,对未知遥不可及的渴望与明知无法攀越而生的无奈与痛苦交织,在大财主家门口为儿子争取幸福的时候,她何尝不是投射了自己的影子?“蝴蝶真傻啊,要是想飞到别的地方,落到渡船上不就可以轻轻松松地离开这个海岛了吗?”而她明白,一生走到当下,再没有她可以登上的船,也没有她需要抵达的岸。可是,就算没人忍心责怪飞不过沧海的蝴蝶,蝴蝶自己是否就能不含恨不抱憾,在原地迂回,永不挂念远处的白色货轮留下的微暗影子?
一九五四年,三岛塑造了这样一个少年,因其勇气、坚定和单纯,”用自己粗壮的手接触过那个昔日远远眺望的‘未知’。“他得以拥有足够的自信与充实说出”我了解。“一次航海之旅,让一个人少年驱赶了苦恋带来的寂寞苍白,踏实劳作,自给自足。在某个瞬间我不禁怀疑,倘若没有千代子带来的转折,已”接触过‘未知’“的新治是否会安然接受不能与初江交往的境遇,他被唤醒的不仅是对少女身体的好奇与渴望、对爱与幸福的憧憬,也许初江的出现真正带来的”变革“,是新治对自身处境的反省、审阅,对驶入更广阔世界攀上更高阶梯的渴求与勇气,难道不是这个勇敢活泼朝气的女孩儿激发了少年深处潜藏的力量?
那是三岛由纪夫的《潮骚》,不是哪个穿衣达人哪个街拍靓仔的《潮骚》,是从自然中汲取勇气与平实,是远行寻找生命的根基然后回归故乡劳动、收获、互相予爱与关怀。
那时的年轻人,遥望的是天边晚霞下驶向远方的,满载着艰辛的轮。而不是身边或对面,为奢侈品为豪车而自寻苦恼甚至不停丢失自我的同龄人。
在书架间闲逛时发现这本书,三岛由纪夫的名字觉得很熟悉,也许以前在哪里见过,觉得这个名字有种朴素、严肃漂浮于尘世之上的感觉,就和书的封面一样,奶白色麦芽糖纸般的书皮覆盖着,并在折叠的位置露出与其他书不一样的褶皱,它好像在述说着:我并不是自视清高,却有着无法掩饰的与众不同。
书有着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名字:潮骚(我却一直读作骚潮)。转到封底,当中的那句话也好像应证了我的想法:“年轻人用胳膊紧紧抱住少女的身体,两个人都听见彼此裸露的心跳。长吻给无法满足的年轻人带来了痛苦。然而,从某一瞬间开始,这种痛苦转化为不可思议的幸福感。”但这种由身体接触的感觉到精神的体会是以平静的语气完成了转换,真切而美丽,朴实而优美。
直到今天借着微醉的感觉,才翻开这本遗落在桌头的小书。那种平静的描述让小岛及海边的景色夹杂的对日本动画美好的感觉在脑中变得十分具体、触手可及。小说里的场景就是美妙的电影镜头,我就站在这个只有一千四百人方圆不到四公里称作“歌岛”的地方,或专注于眼前前生机勃勃的少男少女闪烁的光芒的双眼,或凝视着远方乌黑云层中的落下的一点夕阳,甚至呼吸者是台风侵袭的夜晚“暗淡的、冰冷的、引入冥想的”厕所气味。从此你不在是那个被生活困扰的小丑,只是海边那个皮肤黝黑身体强健,在辛勤工作之余突然看到一个漂亮女孩子偷偷害羞的小伙子。
于是一口气两个半小时,伴随着久石让的曲子,看完这两个年轻人如何肆意追逐着爱情,把握生活机遇,勇敢面对挑战。心情是平静的,如同台风过后海面上刺眼的阳光射进窗口,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真实,愿意会心地微笑。
从揣测不安到相遇,两个年轻漂亮的孩子自然而然的相互吸引,一切都如命中注定,也像所有的第一次爱情一般,遇到了家里的反对,“情敌”的挑拨。然而初恋总是执着深情,义无反顾,女孩深情,男孩明理,于是在岁月的洗礼下,男孩通过了女孩睿智的父亲的考验,最后终成眷属。
喜欢男孩的人格独立,像个真正的男人能够担起家庭的责任,所有的幸福都靠自己赢得,不怨天尤人,不自怨自艾。天道酬勤,自助者天助。
记得之前看一个电视节目,说到一户农村人家有十几个孩子。记者问道你们不穷吗,答曰,穷;记者又问那你们为什么还要这么多孩子,答曰:没电,没广播,一到晚上黑了灯,不造娃娃,干毛啊。
即使是中国人这般翩翩风度或说是百般遮掩,孔子还是说道,食、色,性也。人嘛,终归是退了毛的猴子,有的东西,挡不得的。
潮骚讲的就是这么一个挡不得的东西。
三岛是硬汉子。固然他写书往往是穷尽辞藻,唯华丽先,但写出来的却又往往是些或毁灭或野性之物。潮骚基本属于后者。这标题何解呢,潮骚,自己想来可以说成是因潮而骚吧。海边的人与山里的人一样,都带着与自然抗争、与自然和谐的余香,就是野性。至于平原和城市里那些脆弱而虚伪的猴子们,他们管这些叫不尊教化。海女们赤裸下海,完事了互相比较乳房。哎呀呀,成何体统。老衲不行了。
人,尤其是东亚人,是很懂得掩盖人性的。但偏偏这海潮狂风是如此激荡;它让每一个小伙子小姑娘身上充斥了活力和青春,如此躁动不安。三岛笔下的这个孤岛,虽然贫穷,却美丽而幸福;至于海,虽然一直给人灰蒙蒙的感觉,却又是包容一切的所在,是所有海边人们的依靠;而海边这群赤裸的人们,虽说不怎么矜持,但在城里人说干就干的时候,断然拿起衬衫挡住了身子。
大海鼓动着每个人的心。海边的人是如此纯真贞洁,而两个年轻人又是如此坚强:村里的老娘们们飞短流长,顽固的父亲躲在林子里抓女儿,财主的儿子黑夜里意图强暴——但这两个年轻人,一个聪慧,一个勇敢,最终还是保留住了完美的爱情。
赤裸的人往往也是掏心窝的。他们因此变得可爱。小说里有这么一个细节:新治父亲去世,母亲在家干活的时候看到自己身体尚且健康,心内揣摩:还能再生三四个孩子。刚想完,立刻转过头跪拜亡夫灵位,不住后悔。至于这位“不懂得女人”的新治,对初江更是一见钟情,再见接吻。如非赤诚之人,怕就只有风月老手才能如此了。
再说回三岛。之前因为司马辽太郎的风格而喜欢了私小说,看罢太宰治,大呼上当。这才明白英雄终归是英雄,非吾等终日庸碌无谓胡思乱想之人堪比。看罢金阁寺更是惊愕不已,对三岛其人充满敬畏,仿佛前阵子看毕搏击俱乐部一般感想。
但潮骚是个单纯到有些童话色彩的故事。三岛的文笔很适合写破灭之美,但同样对这种“正面题材”也是游刃有余。偏偏我的这本书,前半本金阁寺,后半本潮骚,一反一正,倒也相得益彰。金阁寺抽象,虚无缥缈;这孤岛,则是相当自然与现实的。两种美,两种结局,都是三岛,也都是完美的。
三岛因其切腹事件而备受后人质疑。个人反对文学家与政治走的太近;文学有主义,有坚持;可治政安民之道,始终离不开权谋术数与千军万马。三岛是个硬汉子。硬在他的腹肌上。扒开上衣那一刻,为了殉道,为了精忠报国,他也是个赤裸的人。赤裸在他的腹肌上。相信在写潮骚的时候,虽然主义不同,三岛也是赤裸着写作的:因为潮骚里没有虚幻,没有困惑,只有一群赤裸的人对爱与美好的执着和追求。
在结尾处推荐一下我的NB好友纳威。
三岛由纪夫的小说都挺朦胧的 与渡边淳一 川端康成 村上春树很不一样 我很喜欢这部 比春雪要纯朴点
我觉得 活着的人有两种很有价值
什么都知道 他们很痛苦
什么都不知道 他们很幸福
潮骚里的人就是后者吧 海边的爱情就是潮骚吧
新志难道仅仅是靠勇力取胜的吗?
潮骚有点像莎士比亚晚年写的暴风雨,都是由一个封闭环境的几个人物构成的故事,情节都不大起大落。初江他爸称赞那谁那段把我看哭了,我觉得这小说没有高潮,一直是冷静客观地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不偏袒任何一方地叙述
赞,分析得很细致,很到位。
我读《潮骚》的时候也发现了,新治和初江从相识到相爱的情节都像是三岛刻意安排的,尤其中间读到“新治的钱包丢到海滩恰好被初江捡到”的时候,就忍不住笑:好俗套啊。我觉得自然之笔写出来的故事绝不会给我这种感觉,就好像《边城》,我从不觉得《边城》俗套,并且我觉得翠翠的爱情是独一无二的,而初江和新治倒是可以复制,虽不会完全一样,但某些桥段拼凑一下还是会有相似之处的,就好像《潮骚》这个故事本身就是人为编造的一样,有编造就会有雷同。
我赞成“边城是自然之笔,潮骚是人为之笔”。《边城》中的人物命运是由“冥冥中的某种宿命”来牵引,是有人做不了主天注定的味道,所以才会令人扼腕叹息,《边城》的结局我也认为是人物顺应命运的结局。我觉得沈从文先生在写《边城》的时候一定是抱着:一切自有定数,顺应天意的态度,才会写出这样自然超脱的文。
还有,我认为在《边城》里,一切都是平等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条狗一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是自然中的一部分,谁都没有服务谁,大家互伴光芒交相辉映,因此也就没有背景前景孰轻孰重的问题。而《潮骚》却是“环境为事件服务”,三岛特意的设置背景来服务于某一事件烘托某一人物,相比前者《潮骚》太设计了。
刚刚读完《潮骚》,现在回想起来,竟没什么印象深刻的情节,除了“新治与初江对火脱衣”那里,我觉得这处真是灵光闪现火花四溅啊,除此之外,就没什么了。《边城》是我高中读的,现在回想起来几乎能记起所有情节,深想的话,还能回忆起当时的心情。对我来说,这就是好小说与一般小说的差别。
你确定要发在这里吗那我也发金阁寺的次奥谁怕谁
点赞!原来不只我觉得像是日本版边城,但又比边城弱了好几个级别。初江父对新治的态度转变好突兀,千代子这个酱油角色就是传说中的雷锋吧,根本不觉得他们的爱情在受阻力,相反应该是上帝他老人家想看言情剧了,运用天时地利人和各种手段把俩人套在了一起,人工痕迹好明显。
难道你真的不愿意看童话吗?
为什么偏要对一个作家有什么预期呢?
如果你知道能得到什么读书还读个什么呢?
不虚心?
谢谢^_^
LSS激动了 LZ应该看看【金阁寺】【假面自白】 个人觉得这一本童话似的小说和三岛本人没毛关系
他自殺那天和我生日是同一天
要不要这么巧……转世么?
《潮骚》时候还是能得到,《金阁寺》就是得不到就毁;要是把《金阁寺》的结局放到《潮骚》里面才是真正的三岛由纪夫哈哈哈~
《菊与刀》 简直就是胡诹
你怎么能相信shaB美国人总结日本人的书?
有时间看书真好~
你也有啊,你不是看书速度超快的么,孤独六讲我也看完了,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