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杨松华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3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作者:

杨松华  

页数:

37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指导思想,应用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结合政治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经济史学、科技史学和哲学等诸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综合和交又研究中,以大一统制度的起 源、结构、特点、模式、机制、绩效、失衡、变迁、失效为线索,对古代中国的历史和兴衰作了一个通贯、全面和系统的分析。本书以《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为名,旨在突出历史经验和教训对现代的重大借鉴意义。本书通过对大一统制度与中国传统社会兴衰之间本质联系的探索,挖掘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和运作方式,以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伟大制度文化,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服务, 实现中华民族历史上从衰到兴的再飞跃。
  本书所讲的大一统制度,特指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帝,到公元1911年辛女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在长达2132年的历史时期中,古代中国实行的一套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基本制度体系。在这个制度中起核心作用的是由一个皇帝、一个政府,对中国整个版图内所有民族实行统一行政管理的国家制度。
  本书将中国大一统制度的历史概括为:在这一制度的初创、巩固和完善阶段,它走的是一条迅速优化的道路,从而使古代中国出现了领先于世界的繁荣;在15世纪前后,大一统制度开始沿着原来的路径处于平衡延绵的状态,当西方国家开始为近代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积蓄力量和创造条件时, 中国却因大一统制度的历史局限仍在农业社会的框架中缓慢地前进着;到了清朝后期,这一制度已经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之中,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矛盾达到了白炽化的程度,至此,中国已经不能沿着已有的道路继续往下走了。在帝国主义的入侵战争中失败了的中国,被迫引入了外生变量,开始按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自己。中国社会进入了近代发展时期。本书在对大一统制度传统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于大一统制度留给我们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以帮助我们能以具有五千年发展史的成熟民族的平和心态和深邃眼光,来观察和分析今天的一切,从而使我们能在民族自觉性和经验积累上,比其他民族占据更高的位势,为中华民族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胜利和中华民族的强盛,提供一个全新的理性思考方式和观察视角。
  本书最后提出的结论是:中国两千多年大一统制度的最大遗产就是中国人崇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大一统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核和灵魂,我们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由其承载起中华民族妁统一大业,使其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内动力。

书籍目录

1 导论 1.1 定义与研究目的 1.2 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2 大一统制度沿革 2.1 大一统制度的诞生 2.2 大一统制度的巩固与发展3 大一统制度结构 3.1 君主集权与儒生官僚 3.2 社会分层与有限民主4 大一统制度特点 4.1 宗法观念对大一统制度的决定作用 4.2 儒家文化对大一统制度的保证作用5 大一统制度管理模式 5.1 多元一体管理模式的基础与实证 5.2 多元一体管理模式的特点与实践6 大一统制度调节机制 6.1 抓放式政策调节机制及理论来源 6.2 抓放式经济政策调节机制实证7 大一统制度绩效 7.1 大一统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7.2 大一统制度绩效实证8 大一统制度失效 8.1 近代中国的被动式制度变迁 8.2 大一统制度失效及新制度变迁的文化障碍9 大一统制度与“李约瑟之谜” 9.1 大一统制度的功过分析 ——破解“李约瑟之谜”的一把钥匙 9.2 大一统制度的历史局限对近代科技发展的制约10 大一统制度通鉴 10.1 历史经验的借鉴 10.2 历史教训的借鉴结论 大一统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崛起参考文献后记 ——心路与书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PDF格式下载



旁证博引了不少资料,但是关于大一统制度本身与兴衰的关系可能还是缺乏了多维度的分析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