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医事

讴歌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6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作者:

讴歌  

页数:

244  

Tag标签:

无  

前言

  如果从用药的角度说,可以打个比方,《医事》大概应该算是一剂温药——它有趣、客观,涉及了“医”作为学科、作为职业、作为生活事件……这些影响着普通人和医生的全部敏感方面,同时也能直击痛处,对同一问题不同角度的了解和描述,让人有了多层面深入思索的可能。至少对我来说,在国内,还没能看到这样一本同时贴近普通人和医生的作品。我深感此书出版的确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时。  近些年来,社会对医生的抱怨不断,对医院的质疑不断,医生本身也有很多话要说,有很多问题要反思。不过,不论是医生还是大众媒体,多少都在自己的圈子里讨论和辩驳,很少能找到一个共同的、理性的平台,对这些问题深入探讨。“医为仁术”虽然是句老话,但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交流是行医的开端,没有有效交流,医生不能明确诊断,而如果缺少了更大环境下的交流,行医的社会价值也无法得到最有效的实现。我想,《医事》在这种交流方面,是一个有价值的开始。  从1970年医学院毕业分配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算起,我行医已经36年。“医”是什么?不用说对普通人,就算对医生来说,也不是两三句话就能解答的问题。我从医算是受到家庭影响,父母都是医生。即使如此,最初我对医芋的理解也非常简单:外科医生用刀片、内科医生用药片去医治患者。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介入治疗的手段越来越多,普及速度也越来越快。1985年,仅仅阜外医院等少数医院有心导管室,而现在,几乎北京的每个区县都有了这种设备;64排CT问世不久,北京的医院就装备上了一批。技术发展、高新设备引进或者新药研制,对医学、对患者都是件毋庸置疑的好事。不过,这是否就是“医”的全部呢?现代刚入行的年轻医生,是不是还像我当年那样简单地理解“医”呢?普通人平日视就医为畏途,他们理解的“医”又是什么呢?  《希氏内科学》中说“医学是一门需要博学的人道主义职业”。医生是一种职业,但核心却是“人道”,做不通人的文章,摆不正人的位置,诊治疾患中少了哲学的思考,忽略了医学的社会和人文内涵,就不能说真正地理解了“医”。  在所有的职业之中,医生是最无法速成的职业之一。回顾我自己的从医生涯,从进医学院到去美国进修学习的20年间,我行医下过乡,进过厂,去过河西走廊,也上过世界屋脊,长年劳累的住院医经历,其中有些艰辛可能是现在的年轻医生难以想象的。不过这些年让我至少有了两个收获:一是医生的经验和临床素质需要一点点培养,最初级和笨重的工作,只有认真做下去,并善于学习和积累,才能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财富;二是真正去体察病患的痛苦,急患者所急,痛患者所痛,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就会形成,而这一点和优秀的医术一样,都是医生的必备素养。一位医生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获得患者信任,这个信任既包括对技术和判断力的信任,也包括对人的信任。我想,所有的医者先贤,包括未来的名医大师,也脱不了这条既定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谁也无法越界偷懒。  技术是医疗水平的基础,技术的发展是可见的,也是经过努力可以逐步实现的,真正艰难的努力在于,社会对医生的职业角色和医生的自我认知达成基本一致。医生在越来越多地使用新技术的同时,和患者沟通却越来越少,不重视问诊,不重视望触叩听的基本功。医学分科越来越精细,医生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细节和深入,却也开始忽略了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的治疗。这种专业、细节至上的“医”,是不是也是哲学理想中的“医”呢?显然也不是。  《三国演义》中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医学分科的精细已经足够复杂到让患者难以应付,也让医生的专业视野受到了限制。打破过细的分科,已成必然之势。人是一个整体,让患者排着队在不同科室中没完没了地排除,最后盖个帽子开始吃药,一种不行两种,两种不行三种,这种治疗方法不仅让患者痛苦,也让患者承受了很重的经济负担。肌体上的病和心理上的病都有可能导致不适,按照现有常用的方式,有一些心理上的问题通常当成肌体上的问题来治疗,不可能治到要害。我看到了太多的例子,有些患者自认为患了严重的心脏病,其实是精神心理上的焦虑、抑郁或恐惧。由于医生缺乏身心全面健康的概念,重躯体疾病、重技术,不关注精神心理健康,把常见的精神心理问题误认为躯体疾病,过度使用高成本甚至有创伤的技术,不但不能解决患者的疾苦,而且由于不正确的解释加重患者的病痛,导致医源性疾患。如果医生更尽心一些,综合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多花一些时间给患者解释病情,解除患者的精神负担,就可能花费更低的成本获得更满意的治疗效果,也使医患关系更为和谐。  仅有这些还不够,“医”同时还是一套完整的服务和管理体系。没有这套系统,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施展出真正的效能。现在的情形是:心脏病归心脏科管,内分泌疾病归内分泌科管,康复归康复科管,心理疾病要去心理门诊,“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但实际上患者需要的是综合服务。从欧美医学界的大趋势来看,一个以临床医学为躯干,以基础医学和群体医学为两翼的新模式已经形成,但以上三者在我国还基本上“各自为战”。  当坐堂医生、针对疾病中末期治疗的模式已经过时,重视预防、服务健康的时代已经到来。医生要树立大医学、大健康的概念,不但治疗患者,而且要主动承担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责任。  “医”是什么?这里包含了太多的含义和层次,也是一个很难下结论的问题。从医疗卫生整个体系来说,还意味着保障和保险,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正如讴歌在书中提到的,每个国家的医疗体制都有自己的病症与隐痛。对于中国人来说,完全依赖国家和单位的时代已经过去,但健全的保险保障时代尚未到来。这种问题没有一个现成的标准答案,在不断改革中探索解决是一条必经之路,但不应再推行粗犷型的以医院的毛收入为标准的模式。以人为本,以人类健康为中心,从来都是“医”之根本。  作者讴歌是年轻一代的医界人士,他们学习和吸纳的信息远多于我们年轻的时候,他们的思考也更直接、更勇敢。不管怎么说,医院是一个人一生中必然要打交道的地方,医生医治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个体,这些问题可以唤起大家共同的关心和关注,达成充分的探讨和交流,是一件极有价值的事。理性和关怀是医学最重要的支撑,缺了任何一个,医学都无法真正飞翔。  是为序。  胡大一教授 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和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和中国医师协会循征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获得“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贡献奖”,美国心脏病学院专科会员(Fellow of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FACC)。

内容概要

  人总不免要和医生、医院、医疗打交道,所有这些与人健康和生存质量相关的事统称为医事。医事与普通人认真对待的楼事和亲事,与大家奋力争取的事业成就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事实上,所有对医事的有效经营和准备,总能让人在人生规划中多些主动性,也总能让人获得医疗体系较好的照顾,而所有对它的忽略,都带给人措手不及的痛楚和意料之外的损失。  这本由局内人写的书让你了解医界现状和运行规则,了解医学的局限,医生的尴尬和体系的困窘,最主要的是:能让你解在有限的条件下怎么和医生结盟。抱怨和愤怒对于就医无济于事,作为普通人,面对这个复杂工程唯一可靠的选择是保持理性, 做个了解内情也足够聪明的合作者。  人该如何面对疾患和治疗疾患,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病人如何面对医生和医院这么简单的事,它涉及人怎么去认识目前医学理念,技术、服务、经济、治疗体系。对于个人而言,一旦疾患发生,他必须开始考虑如何去面对一个庞杂的系统,了解这个系统中从未明言的规则,了解那些不能直接在医院里获知的隐情,调整出一个良好的心态,调动起自己的智慧去有效应对。  医生和病人在一个千疮百孔的体系下各自感受到失望和伤害,这本书让两种角色重新审视各自的位置和需求。作者提供了一个开阔和多层次的视角,客观通达,她细腻深切地分析了生与死,疾病与医疗,技术和人情,这些对于严肃地检点一个矛盾重要的医疗世界,推进建设一个合理高效的新医疗世界,将会是弥足珍贵的思考。

作者简介

  讴歌:原名常青,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医学系。毕业后赴美读博士后,于俄亥俄州立大学从事抗结核药物课题研究一年,于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血友病的基因治疗研究两年。回国后投入抗肿瘤生物一类新药的临床开发。现居北京,任职某著名跨国制药公司。

书籍目录

序自序第一章 你希望遇到一位什么样的医生一针扎向医不的敏感伤口治人时代远去了,治病时代到来了面对“沉默的暴力”的消费者医生的困境:好医生还是牛医生让医学重返温情的西式“看门人”从站在病床边,到躺在病床上——当医生成为病人从里到外了解这个行当——当病人成为医生第二章 做个聪明病人医生是谁的替罪羊素质混杂的中国医生中国医生究竟有多糟如何给自己选一位好医生聪明病人是沟通高手聪明病人可以改变弱者地位如何为自己的健康打算唤起医生希缺的注意力面对并非万能的医生第三章 医生有话要说医生的意义超越职业之外被强行赋予的神性“无情”的手术刀气质大医院,小医师一只脚在病房,一只脚在牢房狼狈不堪的医生生活孰能无过,但谁来饶恕第四章 看病,不仅仅是看医生“举毒”新闻大战健康新闻,你读懂了吗以健康为作料的媒体狂欢绕开身边的健康陷阱我们是否身处最糟糕的医疗环境每个国家都有一道医疗伤口何时才能买份靠得住的保险第五章 人为什么会生病解构恼人的身体地图了解身体,从刀开始我们那并非完美的身体人为什么会生病病了,把身体交给谁每个时代的疾病谱医学是对会疾病的终极武器吗健康不止于阳光和肌肉第六章 面对疾病的诸种智慧健康是“1”,其他是“0”我们为什么讨厌生病人生观,人死观生病 ——别开生面的游历久病不愈,也并非残花败柳重返艳阳下智慧地坐以待毙后记 用另一种方式实践医学附录 医事之痛——医学观察系列访谈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作者是一个毕业于协和却没有从医的人,她给这本书一个副题——“关于医的隐情与智慧”,这智慧包括:如何与医生相处沟通,如何看待生病这件事,如何在进医院之前就善待自己的身体,如何在资讯社会不会被各类健康信息误导。它包涵了丰厚的信息量,使我们在看待多少有些神秘而冰冷的医学世界时,多了一丝和缓与客观的态度。  (孙小宁)  ——中华读书报  读完本书,引起我的共鸣。  “看病难,看病贵”由来已久,之所以成为时下社会及公众议论的热点,其导火线之一来自“看病气”——看一次病憋一肚子气, 设想一个患者若能从医生那里获得理解和同情,积极的治疗、满意的或哪怕是过得去的疗效,那么排队长些尚可忍耐,价钱贵些倒也值得。无奈现实常非如此,医患为什么要沟通及如何沟通,医患为什么要互动及如何互动,这正是本书精彩之所在。  ——中华医学会会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南山  此书无须进书店,摆在医院门口即可,不推销也像长了翅膀。人们对求医有太多的感想,太多的畏惧,走进医院前,先看看这位专业人士的建议吧。它打中要害。  ——作家 陈村  我真诚希望每一位转型期中国社会的成员阅读由一位局内人撰写的这一精致地描写了我们自己医院和医生的生存困难的作品,唯有像局内人一样了解这一困境,我们才可能成功地改造它……如果我们的改革尚未成为完全的不可能。  ——经济学家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汪丁丁  讴歌所著的《医事》是一本很有阅读快感的书……讴歌以轻松生动的笔调揭示了关于医生 、医院和医疗许多秘密的真相,这非常有助于人们深刻地理解生与死,疾病和医疗,技术和人情。  ——哲学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赵汀阳  《医事》提供给患者一些更开阔的解决之道,而这些可能是在看病时医生不会提到的。  ——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消化验内科教授 鲁重美  我得承认这是一本值得认真一读的好书。无论是医生,病家或是医疗行政管理者都能从各自的视角得到启示。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教授 原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主任委员 朱元珏  讴歌女士站在恰当的地方,理性地扫描当前中国社会的医疗环境,以一种责任感拉动医患双方不信任的双手,希望给患者以尊重, 给医生以尊严,从而最终推护大众的健康。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助理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 袁钟


编辑推荐

  钟南山、汪丁丁、陈村、胡大一等各界名家  首度联袂重磅推荐  对纷乱医疗世界最为深刻和理性的反思  给医生以方向,给病人以智慧 给医生以方向,给病人以智慧  医生和病人在一个千疮百孔的体系下各自感受到失望和伤害,《医事》让两种角色重新审视各自的位置和需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医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