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鉴宝入门

郭豫斌 主编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作者:

郭豫斌 主编  

页数:

231  

字数:

300000  

内容概要

700余幅馆藏、拍卖器物的精美图片,30余万字权威专家的精彩解说,集时间、规格、收藏地、拍卖价等多重信息的“多功能”图注,让您全面、立体地了解文化、了解历史。 “鉴宝指南”“鉴宝实例”——央视《鉴宝》栏目宝物精彩分析,收藏者的有形参考依据!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深层考证,客观评价。

书籍目录

一、古代玺印 玺印概述  玺印的起源  玺印的价值  玺印的材质 玺印的种类  玺与宝  官印  私印  收藏印  肖形印  吉语印  封泥 中国历代玺印     商代及西周时期的玺印  春秋战国时期的玺印  秦代  玺印  汉代玺印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玺印  唐宋  辽金时期的玺印  元代玺印  明清玺印 古代玺印的鉴别    古代玺印的形制  历代玺印的特征  历代玺印印文字体   印石优劣的鉴别 古代钱币概述     钱币的起源  钱币的种类  金属钱币的诞生 中国历代钱币  西周时期的钱币  春秋战国时期的钱币  秦代钱币  两汉时期的钱币  三国时期的钱币  两晋南北朝  时期的钱币  隋代钱币  唐代钱币  五代十国钱币    两宋钱币  辽金及西夏钱币  元代钱币  明代钱币  清  代钱币  历代农民政权钱币 古代钱币收藏与辨伪  古代钱币的伪制  古代钱币的辨别  古代钱币的收藏与价值 中国古代金银器概述  中国金银器的起源  高超的金银加工工艺 中国历代金银器   先秦金银器  秦代金银器  两汉金银器  魏晋南北朝金银器  隋唐金银器  宋元金银器  明代金银器  清代金银器 古代金银器的鉴别  鉴别金银器的方法  金银器年代的鉴别四、鼻烟壶 鼻烟壶概述  吸闻鼻烟的由来  鼻烟壶的兴起  鼻烟壶的收藏 鼻烟壶的种类及特征  料烟壶  瓷鼻烟壶  古月轩鼻烟壶  铜胎画珐琅鼻烟  壶  玉石鼻烟壶  玛瑙鼻烟壶  翡翠鼻烟壶  珊瑚鼻  烟壶  琥珀鼻烟壶  水晶鼻烟壶  碧玺鼻烟壶  石质  鼻烟壶  牙角类鼻烟壶五、古代铜镜 古铜镜概述  古铜镜的起源  古铜镜的名称  古铜镜的纹饰特征  古铜镜各部分称谓  古铜镜的色泽 中国历代铜镜特征  商代铜镜  西周铜镜  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镜  秦代  铜镜  汉代铜镜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铜镜  隋  唐时期的铜镜  宋代铜镜  元明清时期的铜镜 古代仿制铜镜  鉴别古代仿制铜镜的方法  唐代仿制铜镜的特征  宋代仿制铜镜的特征  金元仿制铜镜的特征  明清  及民国时期仿制铜镜的特征 古代铜镜的收藏  古代铜镜的价值  古代铜镜精品  现代仿制古铜镜的方法  仿制古铜镜的辨别  古代铜镜收藏方法六、竹木牙解匏 竹木牙角匏概述 竹雕  竹雕艺术的起源  竹雕艺术的发展  竹雕艺术流派及艺术名家 木雕  木雕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木雕的种类  木雕艺术流派及特征 牙器  牙雕的起源与发展  象牙雕刻的特征  牙雕器物的鉴别  牙雕常见技法 角器  角雕的材料  角雕器物的特征与鉴别 匏器  匏器的起源与发展  匏器制作的工艺技法  匏器的种类与收藏七、宣德炉 宣德炉概述  宣德炉的起源  宣德炉的形制  宣德炉的色泽  宣  德炉的款识 宣德炉的仿制  明代仿制的宣德炉  清代仿制的宣德炉 真假宣德炉的辨别  宣德炉的价值  宣德炉的伪制  宣德炉的辨别八、古代丝绣 丝绣的起源与发展  丝绣的起源  丝绣的发展 丝绣的种类及特征  锦绫  织成  缂丝  刺绣  唐卡 顾绣与湘绣  顾绣  湘绣 古代丝绣的收藏与鉴定  古代丝绣的收藏  古代丝绣的鉴定

章节摘录

  一、古代玺印  玺印概述  玺印的起源  玺印也可以称作印玺,是玺与印的合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玺就是印章,印是官员拥有的信物。把上面的文字、图形或符号拓印到其他物件上,以昭示诚信或表示拥有。其上的文字、图形或符号,既可以是个人、官职的名称,也可以是家族、机构或某个组织的徽记,还可以是表示吉祥、鉴赏的标志。简而言之,玺印就是表示信用的器物。  至于玺印的起源,众说纷纭,其具体时间不得而知,估计是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就出现了。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印章实物是河南安阳商代墓葬遗址出土的,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这方铜质印章印面为四方形,四角内收,呈“亚”字形,印文是小鸟的图像。这种印章在春秋战国时广为流行,称为肖形印。  发现这枚印章并不是偶然的。商代后期,已完全具备了制造玺印的条件。新石器时代的陶质戳子或传说中的泥印,虽然仅仅用于复制纹饰或用作标记,却为玺印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前提;殷商社会中后期产生了有系统的文字,同时保存了部分图案和族徽,为制造玺印提供了必备条件;最重要的是伴随着殷商时期私有制的发展,出现了诸如诈骗、冒认、侵夺、偷盗等不正当行为,需要在一些有价值的财物上印上表示某人或某家族拥有的记号,而当时表示信物的玺印慢慢地充当起了“信用”这一角色。当时,青铜是最常用的金属材料,奴隶主把青铜做成印,用火烧红,烙在奴隶的脸上,以此标识其归属。  但是,这并不表示商朝时玺印就已经成熟了,真正成熟的时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周王室与诸侯列国颁布政令、分封委任、军国政务都需要有表明权威的凭证,民间的经济、民事活动也需要契约性的证明。印章这时发挥了某种权威、信用、徽号的作用。作为符节铭刻,其形制和社会功能逐渐完备确定。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印章是在春秋战国时代制作成功并普遍使用的。  ……


编辑推荐

  杂项知识的“百科全书”,杂项鉴定的“实用辞典”,杂项收藏的“枕边专家”,杂项买卖的“贴身顾问”。  时至今日,古陶瓷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古玩中一个重要的门类。在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公众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昔日深锁皇宫深院、富贵豪门中的古陶瓷精品纷纷亮相,成为古玩投资的一大热门,已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但是,古陶瓷市场好比一座藏满奇珍异宝的殿堂,不得其门而入,终究不能观奇览胜。虽有珍贵的古陶瓷精品陈列于前,不明辨识真伪的要领,往往不敢轻易涉足这一领域。而此书以古代文物的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从社会背景、造型、工艺、材质、种类等入手,并辅以陶瓷辨别的常用方法,系统阐述了各个时代的陶器和瓷器特征。浅显的基础知识、实用的鉴定方法、精美的实物图片、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中专家们的权威点评,多方面的内容相互融合,立体诠释了古陶瓷收藏与鉴赏的要点,是古陶瓷收藏投资者的不败宝典。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鉴宝入门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