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梦的解析

[奥] 弗洛伊德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作者:

[奥] 弗洛伊德  

页数:

160  

译者:

高兴,成煜 编译  

Tag标签:

无  

前言

  写在《经典通读》第二辑前面  《经典通读》丛书第一辑出版一年了,20册经过全新编译的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经典学术著作一经面世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赞美者有之——对西方经典学术著作进行通俗化的解读,让普通读者也能了解西方的文化思想是十分必要的;批判者亦有之——不是大师原著,读来何用?警惕快餐文化向学术圈进逼!  回忆丛书策划时人们对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卢梭、休谟、康德、马克思、牛顿、达尔文等一批对人类影响深远的大师的无限敬畏,以及对其伟大著作的只闻其名未见其详的无比难堪,可以说《经典通读》丛书实现了“大师经典,通俗阅读”的出版目的,完成了把艰涩难懂、鸿篇巨制的学术著作,转化为普惠大众的精神食粮的任务。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个10万字左右的通俗读本,有多少人会真的捧起《政治学》、《政府论》、《资本论》、《人性论》、《战争论》、《社会契约论》、《国富论》、《相对论》……并能坚持读完?这就是《经典通读》的功绩,这就是为什么一套20册的学术书能在半年多的时间里累计销售30多万册的原因。  可以说学界对《经典通读》的出版是宽容和肯定的,大多数专家学者开始明白,学术经典不该只是象牙塔中供少数知识精英把玩的古董,它们代表了人类文化思想的精髓,应该发挥其“以文化人”的作用,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这些经典,了解这些经典,汲取人类先贤们的文化营养,分享人类思想的丰硕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袁济喜认为,研读西方经典,对于提高国人素质是必要的。中国自古以来便重视知识的通俗化,《三字经》、《千字文》就是经典通俗化的代表。从文化的长远发展来看,通俗的编译本是必然的,也是可取的。就坚持阅读品位、坚持图书导向来说,这套《经典通读》丛书也是很有意义的。  著名经济学家邢国均研究员说:当今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得跨学科的研究很普遍。比如经济学研究者可能希望了解一些哲学理论。而有些著作往往篇幅过长,且理论艰深、晦涩难读。如果有可靠的普及本,读者就可以对原著有一个概要性的把握和初步的了解。另外,对于初次接触某一新的知识领域的读者来说,对某些理论的理解可能不是很有把握,通读本就能起到引导的作用,读者可以参照编译者对原著的理解把握这些理论。如今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正的加速,需要大量国际化人才,而对西方思想文化的了解是国际化高端人才必备的素质。《经典通读》这样的丛书,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与成长。  中国艺术研究院刘祯教授还就国学热背景下的西方经典阅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就一定意义而言,整个20世纪的中国历史,就是国学与西学相互碰撞的历史。社会思想潮流的变化也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目前社会上的国学热,其实是我国经济、科学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国人自信心增强的表现。以前我们看西学可能是仰视,现在可能就是平视了。也正因如此,才更应该将西学名著通俗化、普及化。另一方面,许多著名的国学家都是中西贯通的大家。如著名的清华大学“国学四导师”,他们除了具有深厚的国学功底之外,都对西方的思想文化有深入的了解。今天研究国学,也要懂得西学。  正如在《经典通读》第一辑的《编者的话》里写到的,“与世界接轨”,首先就该“让思想先行”。除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对西方经典文化也应积极推广。我们就是要打破这种传播中的壁垒——几十万上百万字的沉重篇幅,几百年几千年的历史跨度,不同时期的艰深译文。要做到这点,通俗易懂、变繁为简最关键。换言之,再好的著作,读的人少,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要让尽可能多的人对这些经典学术著作,想读、能读、爱读!  《经典通读》丛书第一辑的出版,受到包括《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南方日报》等100多家媒体的关注,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等网站也纷纷进行深度报道,其中人民网还针对这套丛书进行了读者调查,让大家发表对这套书的看法。调查结果清楚地表明,广大读者非常欢迎这样的作品,认为这是能让他们阅读这些经典的最好办法。而在全国掀起的明星代言《经典通读》活动更是引起舆论关注,众多媒体以大幅版面介绍本丛书和大家投票选出的代言明星。明星与经典学术著作的强烈反差使大家更好地理解了我们策划《经典通读》丛书的初衷。当记者在“两会”期间采访票选名列前茅的杨澜时,她表示:系统地介绍西方的人文著作,要看它整体的水平怎么样,如果很好的话,作为公众人物,去推荐或者是以其他方式来吸引青少年阅读,我觉得对推广文化也是很好的事情。  几千年西方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经典学术名著浩如烟海,与第一辑的20册同样重要的著作还有很多。受到第一辑成功的鼓舞,今天我们又推出了《经典通读》第二辑,使丛书的总册数达到40册,涵盖的作者和门类更加齐全和有代表性。  在第一辑中,马克思揭秘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用《资本论》缔造了一个新世界;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探索出“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其影响力至今不衰;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创立的“三权分立”学说,是民主制度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奠定了西方的国家政权模式;伟大的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注定成为人类挑战宇宙的旗帜!  在第二辑中,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通过自己的《沉思录》,解析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使领袖和平民都成为他的读者;卢梭从他的自然人性观出发,认为人生来自由、平等,人人都应享受这一天赋的权利,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以培养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爱弥儿》;亚当·斯密期望人类有冷静慎思的能力,而不仅仅受自利的驱动,于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以《道德情操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各个领域作了探讨;凯恩斯创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实现了西方经济学演进中的“第三次革命”,深刻地影响了众多国家的经济政策……  《经典通读》第二辑仍然秉承第一辑的出版原则,完全站在普通读者的角度,在保持原作原貌的前提下,将经典大部头进行瘦身,力求提炼出原著精华,在原汁原味中化繁为简地通俗解读大师们的著作。对于没有能力或没有时间“啃”原著的读者来说。这套丛书能满足大家了解原著的基本需要,有“替代”原著的作用;同时,对于想认真阅读原著的读者而言,它也具备了引导的作用,真正为读者打开一扇通往西方学术经典的大门。  同第一辑一样,《经典通读》第二辑的编译者也均为年轻的学者。他们具有较高的外文水平,并且所编译的著作都在其专业研究领域之内,这就避免了已往有些编译者只懂外语而不懂专业所造成的译稿不准确、不通畅等问题。或许有人质疑年轻人的功底,其实,这些人往往只注意功成名就者的成果,而忽略了他们的成长过程。只要他们有披荆斩棘的勇力,梳理芜杂、条分缕析的细致与耐心,相信他们一定能奉献给我们期望中的经典。请别忘了,傅雷翻译罗曼·罗兰的《托尔斯泰传》时年龄不过24岁。  在《经典通读》第二辑出版之际,我们想重申《经典通读》第一辑《编者的话》中的观点:“编译毕竟不能替代原著。希望阅读完这套丛书后,有更多的读者有兴趣和勇气,并且满怀敬意地去研读经典原著,更为直接地感受和领略大师的精神风采。”  对学术经典的轻松“悦”读是我们的理想,但要真正实现难度却很大。但愿第二辑做得比第一辑好些。不当处,请读者见谅,并欢迎批评赐教。  石岱峰  2008年9月

内容概要

作为精神分析理论体系形成标志的《梦的解析》一书,1956年美国唐斯博士把它列为“改变历史的书”、“划时代的不朽巨著”之一,这是一部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论》及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列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书。弗洛伊德通过对梦的科学探索和解析,发掘了人性的另一面:“潜意识”,揭开了人类心灵的奥秘。 在这部独创性的著作中,弗洛伊德主要分析了梦的凝缩、梦的转移和梦的二重加工;讨论了梦的隐意内容;解析了愿望满足的原理;描述了俄狄浦斯情结;还说明了幼儿生活对成人条件作用的不可避免的影响。

作者简介

弗洛伊德,奥地利人,精神分析学说的奠基者。
  弗洛伊德开创了精神分析学说,尽管他的学说备受争议,但其影响已扩展到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诸多学术领域。他的学说让成千上万的人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方式,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世界观。弗洛伊德是20世纪思想界

书籍目录

写在《经典通读》第二辑前面弗洛伊德是谁?——《梦的解析》导读第一章 释梦:一项任重道远的科学探索第二章 释梦的方法:精神分析第三章 梦的实质:欲望的满足第四章 梦的表现形式:伪装第五章 梦的材料来源第六章 梦的工作机制第七章 梦过程的心理学启示第八章 总论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释梦:一项任重道远的科学探索  要科学地解释梦的意义,首先要正确认识梦的性质。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两种明显对立的观点。格鲁佩曾经对此做了精辟的概括——“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受现在或过去的影响,包括失眠症或者直接复现一个既定刺激(如饥饿、梦魇),与未来无关;另一类则被认为可以决定未来,包括在梦中接受了某种预言,预见某种未来事件,还有一些需要解释的象征梦”。  从古希腊、古罗马开始,人们大多相信梦是鬼神的启示,与超自然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可以预示未来。这其实不难理解:人们对梦的印象仅仅来源于睡醒后残存的记忆,与清醒状态下的心灵内容相比,梦仿佛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印象。因此,人们都本能地期望梦能预示一些重要的结果,试图将那些晦涩难懂的梦象整理成易于理解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古代的阿尔特米鲁斯就是这种思路的绝对权威,其著作《详梦》也成为存世不多的权威作品之一。  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梦不是源于超自然的启示,也不是什么上帝的神谕,而是“着魔的”,是人们在睡眠时产生的心理活动,它仍然服从于人类的精神法则。他注意到,“人们梦见自己在蹈火而行,灼热难当,实际上此时身体的某个部位有轻微发热症状。因此,梦可以把觉醒状态下未被察觉的某些身体变化,作为初始病症透露给医生。”  亚里士多德的论述,将心理学和科学范畴引入了释梦的研究。在这种思路的引导下,很多学者对梦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究。但是,只要科学的解释尚未得到完全证明,那些先验的神秘信念必然有其存在的市场。直至今日,我们仍能看到一些人死抱着残余的“梦能预言未来”的观念不放,还有一些人利用梦象的不可思议性,企图寻求支持某些宗教信仰的证据。更何况,尽管关于梦的科学探讨已经进行了几千年,我们却不敢说已经对它有了深入的了解。先前的学者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材料,却很少触及梦的本质,也未能对梦的不可思议之处提供解释,这实为憾事。  本书中,我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心理技术,揭示每个梦中有意义的精神结构,并发出它与清醒意识下的某种心理活动之间的特定联系。同时,我坚信梦是一些精神力量的组合和矛盾产生的。我将努力进一步阐明梦产生的心理过程,从而推断出这些力量的属性。  考虑到梦的的研究是多学科交叉的特征,也为了方便普通读者更好地了解本书的思想,我需要先简要介绍前辈们的一些研究成果。这些对于帮助我们理解后面的讨论很有帮助。  一 梦与清醒状态的关系  我比较推崇希尔德布朗特所说的:“我认为,即使存在梦经验与生活经验完全隔绝的事例,他们之间仍然存在着最密切的关系……不论梦的结果如何变化莫测,实际上总离不开现实世界。梦中的无上庄严与滑稽结构,其基本材料不是来源于我们亲眼目睹的世界,就是我们清醒思想中的某个组成部分。”  二 梦的材料与来源  我们经常记得梦见某个事物,但记不得它是否是在真实生活中体验过的。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我们很容易相信梦有一种神秘的自生能力。往往在经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恍然大悟:“想起来了,我梦见的是以前发生的一件事情。我已经快把它给忘掉了……”这种发现往往有很大程度的偶然性,颇有些“妙手偶得之”的味道。它提醒我们:梦的内容大部分来自我们的现实经历甚至是童年时期的经历。这个发现非常重要,我们会在本书的第五章详细讨论它。  希尔德布朗特等人还提醒我们:“梦的元素不是源于激动人心的重大事件,也不是昨天注意的重点,而是来自偶尔的细节,或者是近日的无谓琐事,或是遥远的过去经验。”  梦的内容源泉不外乎以下四种:  1.外部(客观的)感觉刺激。这类刺激无处不在,如射入眼内的一道强光、一个能被听到的噪音、具有刺激性的强烈气味、睡眠时因局部露在被子外面而感到寒冷,或在睡眠过程中因姿势的改变而产生的压迫感等。  2.内部(主观的)感觉刺激。它主要来源于清醒时的视觉或听觉,不像客观刺激那样依赖于外部条件;在分析过程中,它又是很难或根本不能被解释的。  3.内部(机体的)躯体刺激。在身体健康时,我们很少知道身体内部器官的信息,但当它们出现问题时,就会使我们产生痛苦的感觉。如心脏病患者的梦,总会出现恐怖和死亡的情景;肺病患者会梦到窒息、拥挤或飞翔;消化系统紊乱的人一般做的梦会和自己喜欢或讨厌的食物有关。  4.纯精神来源的刺激。它是把梦与生活连接起来的一种精神纽带。  三 梦的遗忘及心理特征  斯顿培尔认为:许多梦象本身很微弱,或者由于只是一些独特的体验,缺乏条理性,因此很容易被遗忘。他甚至因此怀疑人类能否准确地再现梦见的内容,“觉醒意识很容易不知不觉对梦的记忆进行篡改;我们自以为梦见了各式各样的事情,实际上在梦中并没有发生”。这种现象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烦恼。  梦的材料大多来自于我们的生活经验,但我们同时又感到梦境是非常陌生的。很多研究者认为,梦只是清醒状态下精神活动在较低强度上的延续。在睡眠状态下,心灵的部分官能完全停止活动,其他的官能却仍然正常运行,造成了这种精神活动的低强度现象。心理物理学家费希纳则提出,梦的精神活动可能不同于清醒状态的精神活动。根据施莱迈契尔的说法,后者是以概念形式出现,前者则主要是视觉意象。也就是说,梦用白日梦式的幻觉代替了清醒状态下的思想。  四 梦中的道德感、梦的功能  尽管没有人能够肯定自己道德水平的高低,但谁也不能否认自己做过不道德的梦。那么,清醒状态下的道德倾向和感情是否持续到梦境中,而且延伸到何种程度?希尔德布朗特的一段话对我很有启发:“梦中任何动作的原始动机都应该会以某种方式(如愿望、欲望或冲动)通过我们觉醒状态时的心灵。我们必须承认,这种原始冲动并不是梦发明出来的,它不过是复制并且延展了冲动,不过是把我们心中已经发现的片段的历史材料精制成戏剧化形式……就像基督教义所说,‘邪恶的思想来自内心’。我们必须相信,对梦中犯下的罪行至少隐约有一种起码的负罪感。”  有学者认为,由于睡眠的麻痹作用,在梦中出现的精神活动不是完整的。正如赫尔巴特所说:“梦是逐渐的、部分的,同时又是高度不正常的觉醒状态。”诚然,梦象大多是由无关紧要的印象或者清醒状态下没有处理的印象组成。但是,这很容易引发一个争论:梦是否是一种精神过程,或者仅仅是一种躯体过程?  德拉格的发现却提醒我们,白天由于抑制和压制而被储存起来的精神能量,到了夜间就变成了做梦的动机力量。布达赫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提出“做梦是心灵的一种自然活动,它不受个性能力的局限,不为自我意识所打断,不受自我决断的指引,而是感觉中心的自由运行着的活力”。施尔纳则指出:梦象有象征化的特征。所有这些,都为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  五 梦与精神疾病的关系  梦与精神疾病之间,存在着临床学和病理学方面的密切关系。有报告指出,妄想性精神病的初次发作往往起源于焦虑的或者恐怖的梦,其中心观念与梦是紧密联系的;轻微的癔症有时会在一个意味深长的梦后突然发作。  在精神疾病恢复的医疗实践中,往往可以发现感官功能在白天表现正常,梦生活中却仍然受到精神病症影响的情况。拉德斯托克指出:“梦与精神错乱的主要特征,在于它们在思想上的怪诞连续和判断上的无能为力。除此之外,还存在时间感缺乏、人格分裂等共同特征……精神错乱这种变态的病理现象,可以视为周期性发生的正常做梦情况的强化。”  毫无疑问,精神科医生们很需要注意梦心理学的发展情况。因为,梦的研究,将很有可能给精神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提示。  第二章 释梦的方法:精神分析  一 精神分析的思路  “解释”一个梦意味着给梦指派一种“意义”,也就是用切合人类精神活动规则的某种事物来替代梦。与大多数传统的“科学”理论不同,我大胆假定:梦是有意义的(尽管可能只是一种隐意);做梦是为了代替某种其他思想过程,只有正确地揭示出这个替代物,才能够发现梦的隐意。  历史上,有两种方法可以用来“解释”梦。一种是“象征性”的释梦方法:把梦的内容看做一个整体,然后寻求另一种容易理解,而且在某些方面类似的内容来替代原来的内容。举个《圣经》里的例子——法老做了一个梦,梦见七头瘦牛追逐七头肥牛,最后把它们吃掉。约瑟夫解释说:这意味着埃及要有七个连续的荒年,并且要耗掉七个丰年间的盈余。很明显,这很像富有想象力的作家精心构思的故事——梦的伪装与公认的梦的特征完全符合,结构也编造得完全正确。这种解释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巧妙的主意和单纯的直觉,需要释梦者有非凡的天赋。说穿了,这种坚信梦的观念关系到未来,并且能预卜未来的生硬的象征法,只是陈旧的“梦的可预言性”观念的残余罢了。  释梦的第二种方法可以称为“译码法”,它把梦视为一种密码术,其中每一个符号都可以按照规定的关键字,翻译成我们熟悉的另一种符号。比如我见了一封信并参加了一次葬礼,通过查“详梦书”可以知道,“信”必须翻译成“麻烦”,“葬礼”则必须译成“订婚”;下一步要做的仅仅是把翻译过来的那些关键字重新组合,然后用这个结果预示未来。  阿尔特米多鲁斯编写的释梦书中,曾经做了一些改良:在此基础上,额外考虑到了做梦者的性格和具体情况。因此,同一种梦的元素对穷人是一种意义,对富人则是另一种意义。译码法的实质在于,解释工作并不针对梦的整体,而是针对梦内容的各个独立部分进行解释。在他们看来,梦象一种复杂的地貌,其中每一块岩石都需要单独的鉴定。  这两种方法都不能称之为科学释梦的方法。象征法在应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解释所有的梦;译码法则有赖于关键字的有无价值,但我们显然无法保证这种“梦书”的可靠性。但后者先局部后整体的思路很符合梦不连贯、混乱的特征。这提示我们:要从梦的细节人手逐步展开解释。  多年来,我出于一种寻求治疗的目的,致力于阐明强迫性观念等精神病理的结构。约瑟夫·布洛伊尔曾经说过,如果那些被视为病理性症状的结构被解开了,病人的症状自然会随之消失。也就是说,如果在病人的心理生活中追溯到病态观念的致病元素,这种观念就会消失,病人会因此痊愈。受这种思路的启发,同时也考虑到我们以往医疗尝试的失败,我决心遵循这条道路寻找破的方法。  精神分析要求病人说出脑中发生的某种主题的每一个观念和想法,这自然也包括说出自己的梦。我由此联想到,从一个病态观念,追溯往日记忆中所需要的一系列精神事件中,梦也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可以把梦的本身作为症状对待,通过对梦的解释来达到解除患者症状的治疗目的。  释梦时,我让病人做好两种心理准备:一是增加对自己的精神感受的注意;二是排除平时在脑中筛选思想时所作的批评。为了保证病人能集中注意进行自我观察,他最好能保持宁静,闭上双眼,始终对自己所感知的思想放弃一切批评。因为精神分析疗法的成功,完全依靠病人注意和报告他脑中浮现的一切,杜绝因为觉得某个观念无关紧要或者没有意义而加以压制的情况发生。  我同时注意到,反省和自我观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理结构。前者面容紧张,眉头紧皱,要进行更多的精神活动,而后者则表情安详。这两种情况下,病人的注意力都是高度集中,但反省者同时运用了自身的批判官能,对已经感知并进入意识的某些观念加以排斥,不允许它们进入已经敞开的意识;对那些尚未进入意识的观念,则提前进行压制。反之,自我观察者不使用自己的批判官能,让那些平时难以捕捉的观念进入意识中。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新鲜材料解释他的病态观念和梦的结构了。  通过精神分析方法释梦,就是要努力建立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下,精神能量(即流动注意力)的分配有些类似于睡前(或催眠)状态。试想,我们入睡时,由于某种思考活动的松弛,“不随意观念”就随之出现了。这种“不随意观念”有时会在清醒状态下出现,比如疲倦状态,但它们随后转变成了视觉意象和听觉意象。但在精神分析情景中,病人有意识地摒弃上述转变,并利用因此剩余的精神能量,追随即时出现的不随意观念。于是,不随意观念就可以转变成随意观念(它可以通过意识进行控制——编译者注),并为跟进的分析打下基础。  当然,这种摒弃批判官能的做法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不随意观念极易表现出强烈的抵抗性,竭力阻止自身的显现。通过长期的治疗实践,我已经能够指导大多数病人做到这一点。当然,具体的精神能量分配情况因病人的情况而稍微有些不同。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释梦过程中要注意的对象不是梦的整体,而是梦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果我询问一个缺乏经验的病人:“你想到了哪些与梦有关的事情?”他肯定会觉得精神世界中一片空虚。但是,如果我把梦分割成片段,他就会告诉我有关每一片段的一系列联想(即梦的特殊部分的“背景思想”)。这种方法与译码法有些相似——也是把梦看做一堆精神元素的混合物,进而采用分段式的解释。  二 典型案例分析  出于保护病人们神经症病史隐私和本书篇幅的考虑,我决定选用自己的一个真实的梦做例子,阐述通过精神分析途径释梦的具体过程。当然,由于个人不愿意暴露自己隐私的观念作祟,我内心深处自然也会有犹豫不决和抵触的情绪。但正如德尔贝夫所说的:“只要自认有助于解决某个难题,每一个心理学家都有责任承认自己的弱点。”我相信自己可以克服这些顾虑。


编辑推荐

  《经典通读》,一套将经典学术巨著进行全新通俗化编译的丛书,旨在引领读者轻松快速阅读学术经典,从而普及对人类影响深远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名家名著。  《梦的解析》,本书着重探讨“性”对人的行为和思想的影响,这无疑触及到了社会最敏感的神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梦的解析 PDF格式下载



很多时候我们都做梦,老人总是告诉我们,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本书是以更加科学的态度更加客观地剖析了,我们日常生活里的梦产生的来源,它的意义,它对我们了解自己有何帮助,用细腻的笔触,用实例来说话,尽管是专业书刊,但译者注意我们读者的广泛性,可以说,这本专业性极强的书,并不晦涩难懂,相反,生动的例子,细致的分析,倒引人入胜。对专业人员是个很好的工具书,但我们平常人是一本非常可读的科学读物。理论科学,客观,让我们领略了大师的风采。


看完后总分析自己的梦,很累


不错的书,喜欢的


给媳妇买的书,反复比较之后觉得还是这个版本不错!


还没来得及读起,但一定会好好读的一本书。


vbv vb vb vb bt很好很张大,V5给力


希望不会失望


不向有的译文那么晦涩难懂,我也仅限于看个皮毛


经典通读虽不能领略原著的全部精髓,但仍不失为优秀的入门及启蒙读物


纸张印刷都还不错,内容还没看。如果能送一张书签就好了。。。


前言比较长,心理老师推荐的,应该还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