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良乡

刘文江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0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作者:

刘文江  

页数:

190  

字数:

188000  

内容概要

良乡,历史悠久,形成了从商周开始的古老的历史文化。古燕国,始于夏商。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封召公爽于燕。燕国设中都县。秦时改称梁乡(良乡)县,因人地皆良而得名。县治位于今窦店村西古城遗址,即窦店土城。经三国(魏)、晋,及十六国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几朝,至北朝北齐时,并入蓟。北齐武平年间复置。
  隋、唐、五代至辽金,良乡县境域一直较广阔。秦代良乡县,境内有大防岭和独鹿山(今白带山)。西南著名湖泽——鸣泽,是秦始皇下令每岁要祭祷的“小山川”之一。良乡县西南界在今涿县县城西一带或更南。唐代良乡县境,东境约至今葫芦垡一带,西境至白带山一带,西北达石堡窟、大安山一带,南部抵刘李店一带,和范阳县接壤。五代后唐天成年间,赵德钧筑盐沟城,遂将县治从寞店古城迁至盐沟城。金大定年间,为守护陵寝,析良乡、宛平、范阳三县边地置万宁县;良乡县境域缩小,其西境始移至大石河一带。元代,良乡县属大都路总管府,其境域:东至永定河故道之畔桑垡村与宛平县交界;北至北公村;西至董村;南至长舍村南与范阳县古城相望;西北至狼垡;西南至北拒马河与胡良河交汇处。明、清、民国,良乡县境域又几度变迁。民国初,良乡县隶属京兆地方,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属河北省。1949年后,良乡县隶属河北省通县专区。1958年良乡县和房山县合并,建北京市周口店区。不断的历史变迁,形成了良乡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特色。古老的大石河,古老的剌猬河,千古流淌,富饶美丽,构成了良乡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孕育了古燕国文明,孕育了良乡文明。
  大石河流域,是燕国的中心地域,有丰富的物产,有适宜的自然气候,形成了大石河畔经济社会发展的丰厚条件,奠定了古燕国以来大石河流域生产发展的基础,奠定了燕国和良乡的经济、历史地位。《史记?货殖列传》载:“夫燕……民雕捍少虑,有鱼盐枣栗之饶”,并载“燕、秦干树栗”,“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可见大石河流域的富庶。大石河流域的条条河流,形成了便捷的水路交通,沟通了良乡地区与华北、中原、南方以及海外的贸易往来。随着中原与北方的社会发展,良乡成为连接南北的通衢,成就了良乡历史上的繁华,随着北京政治经济地位的演变,良乡成为京南的交通要道、军事重镇……

书籍目录

概述
第一章 岁月沧桑
一、燕代设置中都县
二、秦朝改中都县为良乡县
三、后唐时期良乡县迁址盐沟
四、近代的良乡县
五、良乡基层建制
六、2006年后的良乡建制
第二章 历史重镇
一、交通要部
二、军事重镇
三、共产党接管北平的大本营
第三章 城池变迁
一、荒芜的窦店土城
二、志迷中的良乡古城
三、良乡街道胡同
四、新中国的良乡城
五、良乡卫星城建设
第四章 文物古迹
一、城内现存文物古迹
二、城外现存文物古迹
三、曾经存在的几处建筑
第五章 工商金融
一、工业
二、商业
三、金融业
四、良乡特产
第六章 古镇生活
一、教育
二、婚姻家庭
三、医疗卫生
四、风俗习惯
五、文化生活
第七章 古镇艺文
一、良乡旧诗文
二、良乡人物传说
三、良乡风物传说
第八章 良乡专记
一、张氏四父女
二、良张八景
三、义和团斗争
四、侵华日晕在良乡的罪行
五、同益轩——地下情报站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岁月沧桑  古老的燕山大地,流淌着奔腾不息的大石河。波涛滚滚的大石河,物产丰富的大石河流域,承载了周口店北京人后代数万年繁衍生息的使命,孕育了周口店文明,孕育了古老的西周燕国,孕育了良乡文化。  一、燕代设置中都县  距今约77万年前,周口店地区站起了人类的祖先。在数十万年的漫长岁月中,我们的祖先相继经历了"北京人"、"新洞人"及"山顶洞人"时代。在距今约7000~8000年前,古人类走出岩洞,在大石河流域,逐渐建立起原始氏族公社。大石河成为人类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古老的太行山脉,孕育了众多的河流。古老的燕国大地,河流纵横。大石河是纵贯南北的一条重要河流。大石河,在战国时期称为绳水,西汉时期称为圣水,五代时期称为石子河,又名龙泉河、琉璃河。大石河系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北拒马河支流。大石河上源有两支,一支发源于今房山区境内西部山区百花山下的霞云岭乡堂上村西北,一支源于今房山区史家营乡西北部山地。大石河在今房山区境内有支流丁家洼河、房山城关东沙河、周口店河和挟括河等支流汇入,主河道沿山间流经霞云岭、长操、班各庄、河北等山区乡镇,于坨里镇辛开口村流出大山,进入平原,流经坨里镇、城关镇、阎村镇、窦店镇、石楼镇、琉璃河镇,在琉璃河镇祖村出今房山境,入河北省涿州市马头镇,与北拒马河汇合,入白沟河,又入大清河,汇入海河。大石河在今房山区境内长l08公里,流域面积1243.4平方公里,其中山区流域面积856.3平方公里,平原流域面积387.1平方公里。  ……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些古镇地理位置多在大山之口或古河道边,在特定历史阶段,或处于交通要部,或成为军事重镇、京师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一定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其兴衰与北京核心区的发展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段柄仁


编辑推荐

  这套志书,是北京古镇系列丛书的第一批成果,是由市地方志办公室选择修志条件比较成熟的古镇,委托专家执笔编纂的,包括房山区的琉璃河镇、良乡镇,海淀区的海淀镇,门头沟区的斋堂镇,延庆县的永宁镇,密云县的古北口镇、不老屯镇,通州区的张家湾镇,昌平区的南口镇、沙河镇等10个古镇的志书。这10个古镇形态不同,风采各异,但有明显的共同之处。它们都是历史悠久、声名远播、影响深广,地理位置多在大山之口或古河道边的古镇,在特定历史阶段,处于交通要冲,成为军事重镇、京师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一定区域的经济文化中心。且山河形胜,环境优美,有不少奇观异景,历史遗存丰富多彩,古长城、运河、邮驿御道、寺庙道观、祭坛陵寝、名居名店、皇家园林、名人逸事、故事传说、传统技艺、风味小吃、诗文碑刻、俗俚乡谚等,令人向往。其兴衰也多与北京核心城区的发展变化有着密切关系。其中琉璃河镇有北京最早的古城遗址;良乡镇从秦汉就曾建县,地名传承至今;斋堂镇现有前桑峪、东胡林古人类遗址,还有爨底下村、灵水村等闻名遐迩的古山庄民居;古北口镇、南口镇都是长城要塞、交通要道、京城锁钥、军事重镇;永宁镇位于长城以北,是以屯兵兴起的塞外古城,小巧玲珑、古色古香;张家湾镇是京杭大运河北端的皇家码头,漕运古镇;海淀镇的四周在清代是皇家园林,现在被高等院校和科学院环绕,是北京科技园区的核心区;不老屯镇是具有旧石器遗存、古长城、古石刻和山水秀美的独特生存环境,也是北京市少有的长寿镇;沙河镇被称为“京师之枕”,是明清帝王谒陵和北巡的驻跸之地。把这些古镇的历史与现状展现于地方志之中,不仅使志书家族“添丁进口”,兴旺扩展,给人以原生态文化的历史厚重、深邃、沧桑感,使人领略古今纯朴的文化神韵,为文化古都北京寻根找源,增光添彩,也为传播历史文化知识,提高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为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创造了良好条件。总之,这套丛书为构架先进文化的“地基”,增强国家软实力,必将起添砖加瓦的作用。  让“星星”亮起来,为古村镇修志写史,是一个有效的影响深远的举措,但这远远不够,还必须有保护古村镇历史文化资源的相应措施,制定切实的保护规划,选择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科学方法,避免开发性破坏、生活性破坏,把自然性破坏降到最低程度,使其里巷、民宅、地貌、水系、植被和传统民俗风貌等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遗存得到切实的保护,合理的开发利用,这需要各方给予关注,还需要政府、社会和居民的通力合作。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良乡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