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未完成的自传-典藏房龙

(美)房龙 北京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北京  

作者:

(美)房龙  

页数:

168  

译者:

朱子仪  

Tag标签:

无  

前言

对亨德里克·威廉·房龙(1882—1944)无须多加介绍,他的书的中译本早已铺天盖地。关于他的生平,在这里只需要简要说说以下五点。第一,房龙是移民作家。出生于荷兰的他求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在慕尼黑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后加入美国国籍,娶了一位美国上层社会的小姐为妻。英语并非他的母语,他说英语始终带着浓重的荷兰口音,但他却用英文写作并成为著名作家。他在美国成名,但骨子里仍是欧洲人。只是当纳粹瘟疫横扫欧洲,隔绝了他与欧洲的联系之后,他才明确地称自己是美国人。第二,房龙是多产作家,自处女作《荷兰共和国的衰亡》到去世后出版的《未完成的自传》,他连写带编带画完成了40多本书。如此之高产,授予他“写家”的称号当之无愧。从书的内容看,房龙主要是“历史写家”。第三,房龙是畅销书作家。做畅销书本来就不易,把历史做成畅销书在当时的出版界堪称奇迹。

内容概要

  《未完成的自传》是房龙亲笔撰写的个人传记。房龙全名亨德里克·威廉·房龙(1882--1944),荷裔美国人,著名学者。他是出色的通俗作家,在历史、文化、文明、科学等方面都有著作,而且读者众多。《未完成的自传》是房龙对自己人生的总结,是一本极具个性特彩的人生观普及读物。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房龙(Van Loon.H.W.) 译者:朱子仪亨德里克·威廉·房龙,成名于20世纪初期的荷裔美国畅销书作家和历史学家、著名文化启蒙大师。1882年1月14日生于荷兰鹿特丹,1903年赴美国,先后在美国几所大学任教。后当过记者、编辑、播音员等,游历过世界许多地方。1944年3月11日,对纳粹势力深恶痛绝的房龙未及看到盟军的胜利即于美国去世。房龙是欧美著名畅销书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作品在欧美几度畅销。他善于把历史通俗化、个人化,作品涉及历史、艺术、地理、名人传记等,一生著述40多部书并自绘插图,是著名的非虚构类通俗作家。朱子仪,1962年出生于上海,资深文化品评作家和实力派翻译家。近期著作有《西方的节日》、《纽约老房子的故事》、《欧洲大教堂》,译作有《房龙传》、《梭罗日记》、《蒙田随笔》、《房龙精选集》、《达利的骗局》、《幸存者回忆录》等。

书籍目录

译者小序/1前言/1原著编者前言/4“天国之门”门前的序言/6我降生的这个世界的境况/1鹿特丹市——我的出生地/7展品古怪的博物馆/27在透不过气的空间稍事停顿,看看是否仍紧扣主题/39想知道什么使我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我不得不追根溯源/52我的教科书/68祖先的共性与我自身的特性/77与早期基督徒相伴/94关于修道院,扯了一大通离题的话/106地狱之火及其为何点燃/132打算做个封建时代的骑士,却发现无人理解/142附:房龙生平年表/165

章节摘录

插图:这个夜晚由此而演变成全体友善的盛宴,狮子和绵羊在一起愉快、随意地跳跃嬉戏,仿佛它们是终生好友。这个夜晚无疑成全了这样的朋友。当我找着一个机会与乔埃普单独说上几句话时,我说:“以上天的名义,你从哪儿找来了这个人?一个耶稣会教士竟能与他遇到的每个人都友好相处!”“耶稣会教士!”乔埃普回答,“亲爱的亨德里克,我不会这么作弄你的。这家伙是个方济各会教士,你会喜欢他的。”我确实开始喜欢这人了,只是悔恨自己不是那种有可能改变信仰的人,因为无论我接触何种教义,它们都无法真正让我信服。当然,由于我们每个人都爱好争论,不免要拼死相争,不过我们在精神和智力上的摔跤比赛类似于我家的纽芬兰狗“芒哥”和猫咪年轻时爱玩的那种非同寻常的斗技。许多人观赏过它们的斗技,你也真该观赏一回,这样你就能领会我提到这事的意思了。有时候猫咪竟完全消失在芒哥长着两排尖利狼牙的宽大的嘴巴里。接下去猫咪便一下子蹦到空中,毛发直立地落到芒哥的背上,四只爪子正想要又抓又扯。但它们从未伤过对方。尖牙从未咬过,爪子从未抓过,因为它们彼此怀有挚爱,这种斗技只是为了消遣。于是那个夜晚变成了友谊之路上的里程碑(如今人间友情因威廉街那个令人讨厌的画明信片的蹩脚画家②的轰炸和炮击而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出于上帝的意愿(暂且按照我深爱的苏珊娜对这种事情的感觉),这将起到引导的作用,使许许多多其他的里程碑竖立在未知的未来景象之中。


编辑推荐

《未完成的自传》:房龙抱憾抵达了生命的终点,却为世界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未完成的自传-典藏房龙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