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新风
2011-11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 北京出版社 (2011-11出版)
《原野新风:首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典型案例选编》内容简介:在今天的首都农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到精神文明创建的工作中。为充分展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的突出成果,全面反映京郊广大农民的新生活、新风尚,我们编辑出版了《原野新风:首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典型案例选编》。书中收录了50个展现首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成果的典型案例,每一篇文章都饱含着创造的热情与收获的幸福,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今天的京郊农民。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深深感受到了农民生活的富足、文明、幸福和美好。
第一章 文艺唱响和谐颂 翰墨飘香谱文明——记朝阳区黑庄户乡诗书画协会 国学进社区弘扬中华风——朝阳区奥运村地区创办全市首家社区国学社 京郊大地上的“管乐奇葩”——记丰台区大红门服装商贸城管乐团 弘扬传统文化 奏响和谐欢歌——海淀区海淀乡特色文化体育团队蓬勃发展 打造民间文化的舞台——海淀区温泉镇开展“优秀民间文体艺术组织评选展示”活动 让幸福的歌声高高飘扬——门头沟区吕家坡村以文化活动为抓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歌唱美好的生活——记门头沟区“潭柘歌星”挑战赛 文化促文明 文化建和谐——门头沟区淤白村以文化发展促村庄文明 “百姓乐园”乐百姓——房山区大石窝镇大力开展“三建四入”工程 舞出文明幸福花——记顺义区塔河村凤祥龙狮舞艺术团 文化点亮“山里人”的生活——昌平区长陵镇以文化产业为抓手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威风的“龙鼓”响起来——昌平区漆园村大力发展民俗文化“龙鼓”古乐 打造千人武吵子——大兴区庞各庄镇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与民同乐“敛巧饭”——怀柔区杨树底下村以民俗文化推动区域发展 冬天里的一把火——延庆县旧县镇以体育活动促乡风和谐发展 舞出风采促和谐——延庆县沈家营镇着力开展“舞美之乡”创建活动 第二章 共创郊文明风 创新品牌 服务群众——朝阳区东风乡坚持以党建品牌引领提升创建水平 以党建带创建 以服务促管理——丰台区新发地村加强来京务工人员精神文明建设 争当“好儿媳” 创建文明村——通州区徐官屯村“好儿媳”评选活动带动村风文明 特色小院 时尚生活——通州区宋庄镇开展“百户特色农家院”评选活动 低碳永顺从我做起——通州区永顺镇开展系列活动建设生态商务新永顺 我以我心爱环境 人人参与建新村——顺义区牛栏山镇大力开展“五项创评”活动 构建和谐乡镇 提升文明素质——昌平区沙河镇开展“和谐示范家庭”评选活动促和谐 十星创和谐 争当文明星——大兴区青云店镇以主题活动促进文明村户创建活动 建设最美农家——大兴区榆垡镇全面实施“四在农家”工程 生态宜居 和谐和美——大兴区魏善庄镇开展“百日行动”进行环境综合整治 新民居 新农民——平谷区玻璃台村通过环境改造带动文明创建 多方齐努力 共育文明花——平谷区峪口镇实施载体联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喜看农家“四件宝”——延庆县张山营镇以“四件宝”为抓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一家有麻烦 八方来调和——记密云县中庄村社会矛盾调解协会 第三章 创建之花处处开 创新服务理念 共建和谐社会——朝阳区东坝乡树立“常青藤”志愿服务品牌 我的家乡我热爱 志愿服务有品牌——朝阳区太阳宫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发挥组织优势 服务区域青年——记朝阳区十八里店乡老君堂•社区青年汇 让身边的榜样走进群众心中——朝阳区来广营乡掀起“学榜样、促创建”的热潮 理论东风化春雨 教育花开花乡地——丰台区花乡开展理论宣讲活动 用科技与美共创和谐家园——门头沟区军庄镇以党建优秀品牌带动区域发展 文明大讲堂 引领新风尚——房山区窦店镇深入开展文明大讲堂宣讲活动 文明庭院 乡村乐园——通州区西集镇开展绿色旅游建设文明庭院 平安的童音 文明的种子——记顺义区龙湾屯镇红领巾、其青团法制宣传广播站 …… 第四章 春风化雨育新人 后记
版权页: 插图: 为弘扬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庞各庄镇决定把武吵子队伍发展到千人规模,并列入党委重点工程,打造庞各庄镇的文化品牌。为了提高群众的表演技能,从2010年1月起,庞各庄镇就组织各村文艺骨干利用农闲时间或晚上进行培训,由于人数众多,镇里还请来5名教练分两班深入各村进行培训,采取集中指导、分散练习、整体演练相结合的形式,利用一年的时间建设武吵子队伍。 培训期间,村民们热情很高,为了不耽误农活,训练时间基本都在晚上。冬天有的训练场所没有暖气,有些村甚至没有合适的室内训练场所,但村民们每天都坚持参加训练,没有抱怨过苦和累。各村都涌现出许多先进人物和先进事例,如常各庄村有个村民在训练时因天气寒冷犯了胃病,但他一直坚持带病练习,直到参加完比赛才去看病。 东黑垡村的武吵子在刚开始练习时效果一直不好,老师一度想放弃这个村,可村民们不想放弃,坚持要练好。村里没有训练场所,他们就在村外河沟旁的空场地练习。后来村干部将一间旧屋腾出,给村民们提供了一个遮挡风雨的地方进行训练。虽然条件艰苦,但村民的热情很高。在村武吵子会会头的带领下,他们每晚7点到10点在这里认真练习,错误动作一个个地纠正,新动作一遍遍地练习。到了10点大家也不愿意散去,总想再练会儿,练得更好些。凭着不服输、不怕苦的精神,东黑垡村的武吵子表演得越来越好。村武吵子会的一位负责人家住黄村,每天来回得一个小时的车程,但她每天准时到村,从未间断。她说:“村民们练习得都很认真,作为负责人我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一位村民激动地说:“政府组织这样的活动,丰富了我们农民的业余生活。现在我身体好了,心情也好了,大伙儿都很支持举办这个活动。” 为了调动学习热情,提高学员的表演技能,2010年秋季,全镇20支武吵子进行了“大比武”。比赛现场,锣鼓喧天,彩旗飘飘,上千名身着火红色武吵子服装的队员聚集在文化广场,参加“庞各庄杯”第一届武吵子比赛。为了做到公平、公正,该镇请来区文委领导做评委,为每支参赛队的表演打分。为了取得好成绩,每位参赛队员都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入到比赛中。丁村武吵子队在比赛时,一位队员的眼睑被划破了,血顺着脸颊往下流,但为了不影响比赛,她一直坚持到比赛结束才擦去脸上的血迹。她的精神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队员,大家的热情更加高涨。经过激烈角逐,东黑垡村武吵子获得第一名。宋各庄村和繁荣村的武吵子因多次参与国庆盛典等重大活动,并在全镇积极传播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获得特殊贡献奖,分别获得5000元的奖励。比赛结束后,一名队员激动地说:“这样的比赛每年应该举办一到两次,一是为大家创造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二是通过比赛查找不足,确定以后努力的方向。”他的建议得到在场队员的一致拥护,镇文化部门领导对村民这种“由原来要我学,转变成现在我要学”的思想感到十分欣慰,表示一定满足大家的要求,更好地为村民服务。
《原野新风:首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典型案例选编》编辑推荐:2011年,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共同组织开展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典型案例征集工作。这些典型案例,叙事生动,特色鲜明,生动反映了京郊广大农民的新生活、新风尚、新面貌,全面展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经验、新做法、新成果。为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借鉴,创新了思路,树立了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