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收藏(第1辑)
2013-1
《天下收藏》栏目组 北京出版社 (2013-01出版)
《天下收藏》栏目组
无
除非你坐拥巨额财富、身家亿万资产,能够轻松惬意地将一件价值高昂的文物珍品买下来;或者出身收藏世家,多宝楅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奇珍异宝,有充足的变现能力。否则,面对价格越来越高的古玩拍卖市场,又有何立足之地呢? 若你看过《天下收藏》节目,就会发现上述的想法其实陷入了误区。 首先,文物收藏对于普通百姓仍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举个例子,在某期节目中,藏宝人带来了一只清晚期的民窑青花碗,经专家鉴定为真品,但价值只有800元。不要小看这只碗。对古玩藏友来说,晚清青花瓷是学习瓷器鉴赏中一个绕不过去的环节。古玩界有一个共识,晚清瓷器都有仿康、雍、乾瓷器的趋向。如何从晚清瓷器中看出康、雍、乾瓷器的痕迹,同时又看出不同之处,实战经验就来自于多接触类似的廉价真品。如果能把这一环节的知识了然于胸,恭喜你,你已经在瓷器鉴定领域开始登堂入室了。所以,收藏不论级别,关键是切入点,一件普普通通的器物有时更能实实在在地提高你的古玩鉴赏能力。 然后,我们来谈谈金钱之外的考虑。 一件古玩不可能是凭空出现的,围绕着它的产生有着很多的来龙去脉,也就是“故事”。故事,即旧事,等于历史。令艺术品不朽的原因,除了艺术品本身之美,还有历史。《天下收藏》的一个宗旨就是让观众在节目营造的欢笑场中享受到中国历史文化的乐趣。这才是最实惠的。 比方说,我们有一期谈到瓷胎画珐琅。世人皆知珐琅器物干金难得,可本质上,珐琅彩料其实是人工合成的金属化合物,绝非稀有。其价值更多是与其背后的历史有关。珐琅彩料其实是舶来品,最早将珐琅彩料涂画在器物(最初是铜制品)上的是15世纪的欧洲人。后来,康熙皇帝看到了这种工艺,很是喜欢,遂下令把这种彩料画在瓷器上。于是各级官员都当作头等大事来办。当时,景德镇的瓷器是国内最好的,既洁白又细腻。先是在当地将素瓷烧好,由特派专员护送,千里迢迢运到紫禁城,交由如意馆(直接隶属于皇帝,那里网罗了全国最顶级的绘画大师、书法家、瓷器制作大师)的宫廷画师加绘珐琅彩饰,最后加以烧制。一件杰作才由此诞生。 《天下收藏》节目就是这样,给你展示一件件古玩,讲述一段段往事。虽然这些不能给你的物质生活带来改变,但能带你重温华夏文明的记忆,开阔你对传统文化的视野。 古玩,玩的就是文化。文化看起来是虚的,有时却可以跨越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达到知性的满足。一段逸闻、一篇考据、一个美的形式……玩味的角度总是无穷的,只要你有独特的眼光。《天下收藏》就是一个展示的渠道,围绕古玩形成的庞大的传统文化体系是我们难以完整呈现的,所以我们更倾向于在精心而片段的展示中起到“引玉”的效果。电视节目如此,图书亦是如此。 然而,我们并不想摆出过于深究的姿态。考虑到要将节目内容出版成册,我们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是要做一本文物鉴定经典,还是畅销读物?世人常觉得畅销只是浅尝辄止,一纸风行,却终究是过眼云烟;经典才是真知灼见,且历久而光华不减,泽被古今。然而,我们以畅销为荣。从内容来看,本书集合了许多短文,篇幅上令人读起来不会感到吃力;从深度来看,短文不求专精,但求易懂,能够让大多数普通读者在优游自得的状态下获知某种观点,或了解某些文化常识,这是我们力求做到的。 我们看到,若想将一种观念公之于众,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它交给大家来思考、品评,文化的土壤也能在其问慢慢地肥沃起来——我们愿做那一点点能增加土壤肥力的养料。 本书献给所有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读者,能与你们共赴文化巡礼之路是我们的荣幸!
《天下收藏(第1辑)》是《天下收藏》节目的精华呈现,全书收录了该节目在2012年播出的前二十期,相应成为书中的二十章,包括20件珍宝级文物与60件藏品的展示与评鉴。
各章均有一主题,如吉祥重器太平缸、纹理之间看官釉、唯新唯美话彩瓷、茶香品茗话紫砂等;涵盖了瓷器、玉器、紫砂、玻璃、珊瑚、绘画、服饰、雕塑等多个收藏门类。
取节目之精华成书,先由“亮宝”环节来展示和评鉴稀世珍品,引出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渊源与知识。之后进入鉴宝环节,由藏宝人展示藏品——藏宝人自述——专家、嘉宾与观众分析评价藏品——专家鉴定结果——收藏视点。通过这样的专家与普通藏宝人的各抒己见与互动交流,珍品与赝品的同台较量,让中华文化艺术瑰宝走入普通大众的视野,引领大众关注、了解、思考这条收藏之路,提升大众文化修养、陶冶情操、调整收藏心态、增长收藏知识——此亦为《天下收藏(第1辑)》的主旨与功能。
《天下收藏(第1辑)》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有数百张彩色图片:展示了极具收藏价值的古代文物,其价值与魅力何在;同时也着重揭示了现场的赝品假在哪里,展示何为“胎质疏松”“现代染料特征”“圈足明显作旧”“贼光”“一眼假”等鉴别要点。
这是一本寓教于乐的中国文化通俗读本,面向普通大众,可以说是零起点收藏爱好者必备之选。
环节和内容设置非常适合收藏者学习提高,20个专题切入点不窄不宽;有真品,也有赝品,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有各抒己见,有互动交流,更有专家定论。
数百张藏品照片,丰富的文物知识,精辟的专家点评,都汇集于此书。不会有电视节目一笑而过的仓促,留给读者充足的时间定睛细品。
海报:
第一篇竹报平安闹新春 亮宝•郑板桥《竹石图》 一号藏品•嘉庆粉彩朝珠盒 二号藏品•清代铜洒金竹形筒瓶 三号藏品•乾隆蓝地白竹观音瓶 四号藏品•乾隆五彩竹报平安婴戏图碗 第二篇光凝秋水话玻璃 亮宝•乾隆套料龙纹胆瓶 一号藏品•乾隆仿松石绿釉瓜形玻璃瓶 二号藏品•白地套红料鱼藻纹大碗 三号藏品•乾隆蓝料画珐琅花鸟纹蒜头瓶 第三篇天地鸿蒙出神龙 亮宝•嘉庆青花九龙纹瓶 一号藏品•万历款青花五彩龙纹方杯 二号藏品•道光绿地紫龙碗 三号藏品•康熙青花釉里红海水龙纹瓶 第四篇权贵风尚说宫廷 亮宝•乾隆嘉庆缂丝龙袍 一号藏品•清代翡翠套组 二号藏品•清晚期珍珠朝珠 三号藏品•清晚期蓝地纳纱盘金绣五爪九龙龙袍 第五篇茶香酒熟迎佳客 亮宝•雍正粉青釉双系方盖罐 一号藏品•民国仿康熙青花温酒壶 二号藏品•雍正款斗彩鸡缸杯 三号藏品•椰壳镏金诗文盛酒器 第六篇吉祥重器太平缸 亮宝•嘉靖青花荷塘龙纹大缸 一号藏品•康熙黑地素三彩龙纹缸 二号藏品•乾隆仿官釉卷缸 三号藏品•乾隆云龙纹缸 第七篇吉星高照福禄寿 亮宝•乾隆粉彩五子登科三星祝寿纹瓶 一号藏品•福禄寿三星青花碟 二号藏品•粉彩福禄寿樽 三号藏品•康熙五彩福禄寿棒槌瓶 四号藏品•福禄寿三星青花碗 第八篇蓬莱石上生珊瑚 亮宝•清18世纪珊瑚三多纹如意 一号藏品•珊瑚雕文殊菩萨造像 二号藏品•红珊瑚佛珠 三号藏品•清代红珊瑚雕鼻烟壶及环佩 第九篇浅酌甘露赏佳器 亮宝•明代成化青花梵文杯 一号藏品•乾隆粉彩花形杯 二号藏品•雍正青花三多纹杯 三号藏品•御制款白玉杯 第十篇淡妆浓抹诗画情 亮宝•朱耷《朱雀图》 一号藏品•乾隆粉彩九老图插屏 二号藏品•清代永瑢绘山水画册页 三号藏品•民国汪野亭款粉彩山水瓷板画 第十一篇西映东辉话青花 亮宝•雍正御窑青花花浇 一号藏品•明代青花葡萄纹菱口大盘 二号藏品•明代青花扁瓶 三号藏品•明代八蛮献宝青花碗 第十二篇小有洞天鼻烟壶 亮宝•雍正铜胎画珐琅鼻烟壶 一号藏品•民国仿乾隆铜胎画珐琅婴戏纹鼻烟壶 二号藏品•乾隆西洋仕女图鼻烟壶 三号藏品•白玉鼻烟壶 第十三篇纹理之间看官釉 亮宝•南宋官窑斗笠碗 一号藏品•宋代官窑葵口碟 二号藏品•宋代官窑葵口碗 三号藏品•清代仿官釉弦纹瓶 第十四篇争奇斗艳话斗彩 亮宝•乾隆斗彩九龙梅瓶 一号藏品•嘉庆斗彩花卉纹碗 二号藏品•乾隆斗彩印盒 三号藏品•道光斗彩洋莲海棠形花盆 第十五篇寄寓迎祥说瑞兽 亮宝?乾隆青花矾红海八怪纹大碗 一号藏品•康熙五彩棒槌瓶 二号藏品•清代瑞兽双耳瓶 三号藏品•明嘉靖青花凤狮缠枝纹大罐 第十六篇唯新唯美话彩瓷 亮宝•康熙御制珊瑚红地五彩四季花卉纹碗 一号藏品•雍正款黄地珐琅彩题诗杯 二号藏品•雍正款红地珐琅彩花卉纹碗 三号藏品•民国仿雍正珊瑚红地粉彩花卉纹碗 第十七篇竹影暗香说香筒 亮宝•清早期竹刻香山九老图香筒 一号藏品•清早期透雕庭院幽系香筒 二号藏品•清代透雕和合二仙香筒 三号藏品•清代竹雕七贤香筒 第十八篇孩童世界看瓷器 亮宝•乾隆酱釉描金粉彩婴戏捏塑三戟耳瓶 一号藏品•乾隆粉彩童子 二号藏品•民国捏塑彩绘童子 第十九篇茶香品茗话紫砂 亮宝•乾隆御制紫砂壶 一号藏品•朱可心款紫砂八方壶 二号藏品•清代紫砂大碗 三号藏品•乾隆四方水指 第二十篇非鱼却知鱼之乐 亮宝•万历青花鱼藻纹大缸 一号藏品•元青花鱼藻纹玉壶春瓶 二号藏品•民国邓碧珊款墨彩鱼藻纹樽 后记 编辑的话
版权页: 插图: 红珊瑚佛珠 藏宝人 我叫陈晓英,在北京工作,是一个商人。今天我带来一串红珊瑚的佛珠。它是我爷爷传给我的,我们家世代经商,从我爷爷开始,家里就有一些藏品,包括瓷器、字画等。我的报价是5027元。 珊瑚产自大海100米左右的深处,采之不易,在古代人们无法探知其生长的秘密,于是把它当作神秘的物质充当护身符与吉祥物,同时也是人们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从出土的文物来看,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人们就已懂得将珊瑚制成简单的项链,他们将珊瑚枝打磨、穿孔、连缀,与其他彩石搭配,用以装扮自己。 中国虽然地域广袤、物产丰饶,但自古红珊瑚欲求而不可得,不仅稀少,而且多来自遥远的外邦,由此十分珍贵。南北朝地理专著《三辅黄图》中记录:“(汉)积翠池中有珊瑚,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上有四百六十三条,云是越王赵佗所献,号烽火树。”越国地处海边,人们只是知道红珊瑚是一种海产品。过了1500多年,明代《格古要论》也说:“珊瑚生大海中山阳处水底。”人们才对红珊瑚的产出条件有所认识。红珊瑚所在海域的深度超出了人能下潜的深度,古人只能借助铁网打捞,捞上来的普遍存在外观残损的现象,所以完整的一棵珊瑚树十分难得。 历朝历代对红珊瑚都很推崇。古代中国国力最鼎盛的唐朝,人们生活富足,女子更是愿意装扮自己,当时女子流行梳高发髻,然后在发髻上装饰各式发钗,嵌有珊瑚的发钗正是女子喜爱之物。有唐诗为证:“坐客争吟云碧诗,美人醉赠珊瑚钗。” 到了宋代,珊瑚摆件出现,品相完整的大块珊瑚就通常会被制成摆件,陈设于厅堂之上;其他的则雕琢成各式佩饰。 明代,皇室对珠宝的需求量大增,于是设置专门藏各式珠宝的部门,将各种上好的珍珠、玉带、珊瑚、宝石等收入仓库。 清朝更是将珊瑚纳入服饰典制中,按规定:皇帝祭日要挂珊瑚朝珠;后妃们的领饰、朝珠及冬朝冠上均不得缺少珊瑚饰品。在清朝的九品官制中,级别大小可以从帽冠上不同的顶珠来区别:一品用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六品用砗磲;七品用素金;八品用阴文镂花金顶;九品用阳文镂花金顶。这些是朝廷典章中明确规定的,官员不可根据好恶私自更换顶珠,否则论罪处理。 观众观点一:这串佛珠每颗珠子的成色太一致了,不像自然的东西。 观众观点二:我的感觉相反,恰恰因为每颗珠子的成色都特别均匀一致,而且那个珠子上面有个别细小的孔洞,更说明了天然的珊瑚质地会有一些疏松紧致的地方,才会出现这种孔洞。
《天下收藏(第1辑)》的环节和内容设置,非常适合收藏者进行学习和提高。看完此书,虽然深感踏上收藏之旅并非易事,但却有法可依,如能逐步练就下面几种功夫,收藏之路必定越走越宽:火眼金睛:有辨别真伪的眼力,从外表品相上,知道作假的马脚容易在哪些地方败露,如“胎质疏松”“现代染料特征”“圈足明显作旧”等,这是步入收藏圈的基本功。心中有数:要见过不少真品,也见过仿制品或假货。此为见习、实习阶段。见得越多,越是心中有数,判断就越准确无误。淡定从容:即使是赝品,也会有它出色之处,比如你喜欢它的色彩、图案或器型。如若在收藏者心中,偏爱胜过了真假的重要性,则难免因“打眼”后悔。所以以收藏古董为目的的人一定要有淡定的心态,客观地、综合地评分,理性地作出最后的判断。真心喜爱:凡是卓有成就的收藏家,一定是真心喜爱他的藏品,而非单纯为了投资收益。有了喜爱,就有动力和热情投身于对中华文化艺术的钻研和学习中,不畏挫折地前行,同时少了投机取巧的心思。学海无涯:文物背后,知识广博——历史、文化、艺术、制造工艺,甚至是矿物学(如宝石、染料)、生物学(如珊瑚)等都会用于真伪鉴别。见多识广才会游刃有余。
无
开始是对古玩藏品本身感兴趣,后来看着看着,发现古玩物背后的故事和历史更有趣。鉴别真伪,光看古玩外表,叫用眼鉴别;而根据古玩的历史背景、文化底蕴鉴别,叫用心鉴别。照片虽然很多,但是颜色再鲜亮点就更好了。
《天下收藏》真的像介绍的那样,节目中没说尽的都给呈现出来了,可以仔细琢磨了,挺好的,图也挺清晰的。推荐给其他藏友!
该书给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阅读平台,图书的质量很不错,内容充实,书中的插图也很美~~~该书使我对民族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书中的语言文字通俗易懂,衷心的希望收藏类的图书更多的贴近我们这些普通大众而不仅仅是专业人士,毕竟文化是大众的~~~
彩板的印刷很不错,内容充实,古玩的介绍很到位,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是很好的科普教材。对节目中藏品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嗯,是值得推荐的一本书~~
内容详实,配图精美,既能让人对古品收藏有一定的了解,又能提起阅读的兴趣,很不错哦。
现在的收藏类图书还是太偏重专业性,读起来很枯燥,古董文物本来就是历史文化的一部分,脱离了传统土壤就会冷冰冰、干巴巴,这本书倒是在阅读性方面做了一定的努力,只是整体还比较生硬,姑且能做一本闲书读一读。。。
→亚叔,价格能降降么,这么好的书,内容详实,图片丰富,不过我还是买了!→
这本书是《天下收藏》节目的延续,是取节目之精华而成书。节目中您没看全的,没看懂的,没看透的,在书里定能找到答案。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有数百张彩色图片:展示了极具收藏价值的古代文物,其价值与魅力何在;同时也着重揭示了现场的赝品假在哪里,展示何为“胎质疏松”“现代染料特征”“圈足明显作旧”“贼光”“一眼假”等鉴别要点。这是一本寓教于乐的中国文化通俗读本,面向普...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