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荷马史诗

荷马,宋阳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

荷马,宋阳 著  

页数:

152  

前言

  中外很多杰出的长者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一致认为,在年轻的时候多读一些世界文学名著,是构建健全人格基础的一条捷径。  这是因为,世界文学名著是岁月和空间的凝炼,集中了智者对于人性和自然的最高感悟。阅读它们,能够使年轻人摆脱平庸和狭隘,发现自己的精神依托和人生可能。  同时,世界文学名著又是一种珍贵的美学成果,亲近它们也就能领会美的法则和魅力。美是一种超越功利、抑制物欲的圣洁理想,有幸在青少年时期充分接受过美的人,不管今后从事什么专业,大多会长久地保持对于丑陋和恶俗的防范。一个人的高雅素质,便与此有关。  然而,话虽这么说,这件事又面临着很多风险。例如,不管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课程分量本已不轻,又少不了各种青春的聚会和游戏,真正留给课余阅读的时间并不很多。这一点点时间,还极有可能被流行风潮和任性癖好所席卷。有些学生好一点,静得下心来认真阅读,但是,茫茫书海使他们无所适从,他们吞嚼了大量无聊的东西,信息爆炸的时代使他们不幸成了爆炸的牺牲品。  为此,我总是一次次焦急地劝阻学生们,不要陷入滥读的泥淖。我告诉他们:“当你占有了一本书,这本书也占有了你。书有高下优劣,而你的生命不可重复。”我又说:“你们的花苑还非常娇嫩,真不该让那么多野马来纵横践踏。”学生们相信了我,但又都眼巴巴地向我提出了问题:“那么,我们该读一些什么书呢?”  这确实是广大学者、作家、教师和一切年长读书人都应该承担的一个使命。为学生们选书,也就是为历史选择未来,为后代选择尊严。  这套“世界文学名著青少年必读丛书”,正是这种努力的一项成果。丛书在精选的书目上花了不少工夫,然后又由一批浸润文学已久的作者进行缩写。这种缩写,既要忠实于原著,又要以浅显简洁的形态让广大兴趣各异的学生都能够轻松地阅读、快乐地品赏。有的学生读了这套丛书后发现了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其中哪几部,可以再进一步去寻找原著。因此,精华的提炼,也就成了进一步深入的桥梁。  除了青少年读者之外,很多成年人也会喜欢这样的丛书。他们在年轻时也可能陷入过盲目滥读的泥淖,也可能穿越过无书可读的旱地,因此需要补课。即使在年轻时曾经读得不错的那些人,也可以通过这样的丛书来进行轻快的重温。由此,我可以想象两代人或三代人之间一种有趣的文学集结。家长和子女在同一个屋顶下围绕着相同的作品获得了共同的人文话语,实在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特此推荐。  2007年初夏

内容概要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伊利亚特》叙述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伊(Troy)的故事,以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和勇将阿喀琉斯的争吵为中心,集中地描写了战争结束前几十天发生的事件。希腊联军围攻特洛耶十年未克,而勇将阿喀琉斯愤恨统帅阿伽门农夺其女俘,不肯出战,后因其好友战死,乃复出战。特洛耶王子赫克托尔英勇地与阿喀琉斯作战身死,特洛耶国王普利安姆哀求讨回赫克托尔的尸体,举行葬礼,《伊利亚特》描写的故事至此结束。  《奥德赛》叙述伊大卡国王奥德修斯在攻陷特洛耶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它集中描写的只是这十年中最后一年零几十天的事情。奥德修斯受神明捉弄,归国途中在海上漂流了十年,到处遭难,最后受诸神怜悯始得归家。当奥德修斯流落异域时,伊大卡及邻国的贵族们欺其妻弱子幼。向其妻皮涅罗普求婚,迫她改嫁,皮涅罗普用尽了各种方法拖延。最后奥德修斯扮成乞丐归家,与其子杀尽求婚者,恢复了他在伊大卡的权力。

作者简介

  Homēros 约前9-前8世纪  荷马,古希腊盲诗人。生平和生卒年月不可考。相传记述公元前12~前11世纪特洛伊战争及有关海上冒险故事的古希腊长篇叙事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即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据此,他生活的年代,当在公元前10~前9、8世纪之间。  [编辑本段]关于荷马的争论与考证  历史上究竟有无荷马这个人?这两部史诗真是他写的吗?这些问题在西方学术界争论已久。早在古希腊时代,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哲学家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都肯定荷马是两部史诗的作者,直到18世纪初,欧洲人仍然认为荷马是历史上确实存在过的一位远古的伟大诗人。  在18世纪初年,法国僧正多比雍与维柯则率先发难。他们认为,此前人们一直笃信不疑的荷马并不存在,他只不过是希腊各族说唱艺人的总代表,而不是一个人,两部史诗前后相隔数百年,不可能是一人一时之作。这一新的观点,可谓石破天惊,迅速在西方学术界引起轰动,“荷马问题”骤起。  1795年,德国学者沃尔夫沿着这一思路对史诗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从而断言,史诗的每一部分都曾作为独立的诗歌由歌手们演唱,后经多次整理加工,它才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后来,沃尔夫的同胞拉赫曼更为明确地阐述了他的观点,从而形成了“短歌说”。  与之相对立的是以德国学者尼奇为代表的“统一说”。此说实质上是对有关荷马的传统看法的复活。他认为,荷马确有其人,他生活的年代当不晚于公元前九世纪。他认为荷马运用古代民间诗歌的材料,并重新作了加工、整理,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结构。  荷马的生平现在已无从考证,但是关于荷马的时代异说颇多。 古代曾有一篇《荷马传》流传下来,那是纪元前后的人根据传说杜撰的,不能当作可靠的史料。最早关于荷马的记载,见于残存的公元前 6世纪克塞诺芬尼的讽刺诗,但是根据希腊地方志家鲍萨尼阿斯的记载,在公元前 7世纪初的诗人卡利诺斯的诗篇里已经有关于荷马的记载,所以荷马这个名字早在公元前8、7世纪已经为人所共知。希腊历史家泰奥彭波斯说荷马生于公元前 686年,这个年份似乎晚了一点。另一个古代传说是荷马生于公元前1159年,就是说公元前12世纪中叶,这个说法似乎又太早了一点。古代可能有过这一位诗人,其年代大概在公元前10世纪到公元前9、8世纪。现在西方学者根据史诗的语言和它的内容描写,一般认为他可能生在公元前9、8世纪之间。  关于荷马的出生地,说法也不一致;有十几处地方,古代都说是他的出生地。有人说他是雅典一带的人,有人说是希腊北部,有人说是在希腊东部靠近小亚细亚一带;这些说法以东方说较为普遍,也较为可信。多数古代记载说他是希俄斯岛人,或生在小亚细亚的斯弥尔纳,这两处都在爱琴海东边。  关于荷马这个名字,西方学者们也有过不少考证:有人说这个字是"人质"的意思,就是说荷马大概本是俘虏出身;也有人说这个名字含有"组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说荷马这个名字是附会出来的,因为史诗原来是许多散篇传说组合而成。实际上这些都是猜测。古代传说又说荷马是个盲乐师,这倒是颇为可能的。古代的职业乐师往往是盲人,荷马也许就是这样一位专业艺人。  [编辑本段]荷马的主要作品  相传荷马为古代希腊两部著名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作者。古代作家如公元前 5世纪的希罗多德,较晚的修昔底德,公元前 4世纪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都肯定这两部史诗是荷马的作品。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已遗失的古代史诗,也曾有人说是他的作品,但那些大概是后人的拟作。有一篇已经失传的讽刺诗和一篇现存的《蛙鼠之战》,据说也是荷马写的,但前者只有亚里士多德一个人的话作为根据,后者则已证明为公元前 4世纪的一篇拟作。还有一些献给天神的颂歌,传说也出于荷马之手;实际上是古代吟诵史诗的职业乐师所用的引子,是较晚时代别的诗人写成的。  [编辑本段]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伊利亚特》与《奥德赛》的合称。荷马史诗被称为欧洲文学的始祖,是西方古代文艺技巧高度发展的结晶。三千多年来,许多学者研究这两部史诗,单就研究结果印成的书,就可以自成一个小图书馆。荷马史诗写的是公元前12世纪希腊攻打特洛伊城以及战后的故事。史诗的形成和记录,几乎经历了奴隶制形成的全过程。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在小亚细亚一带就有许多歌颂战争英雄的短歌流传,这些短歌的流传过程中,又同神的故事融合在一起,增强了这次战争英雄人物的神话色彩。经过荷马的整理,至公元前8世纪和7世纪,逐渐定型成为一部宏大的战争传说,在公元前6世纪的时候才正式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到公元前3世纪和2世纪,又经亚里山大里亚学者编订,各部为24卷。这部书的形成经历了几个世纪,掺杂了各个时代的历史因素,可以看成是古代希腊人的全民性创作。  这两部史诗既是古希腊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艺术瑰宝。《伊利亚特》大约写于公元前9世纪,但是史诗的故事则发生在公元前12世纪(相当于我国的商朝)。当时希腊联军和特洛伊发动了持续10年的战争,《伊利亚特》主要叙述战争中传奇式的情节,着重描绘了希腊英雄阿喀琉斯的伟大形象。  希腊人远征特洛伊城,特洛伊人严阵以待,双方打了数个回合。希腊人虽然连连取胜,但却不能攻克城池,战争终于变成持久战了,不觉9年过去,第10年终于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希腊联军的主将阿喀琉斯英勇善战,屡创奇功,令特洛伊人闻风丧胆。一次,希腊联军的统帅阿伽门农,夺走了阿喀琉斯心爱的女奴,阿喀琉斯非常气愤,从此拒绝出战,他吟诗饮酒,对战争不闻不问,特洛伊人乘机反攻,大举获胜,希腊人面临全军惨败的危险。阿喀琉斯拒绝和阿伽门农讲和,但看到惊天动地的血战,他心里暗暗为希腊人的命运着急。他让自己的好朋友帕特洛克拉穿上自己的盔甲,让他去应战。特洛伊人误以为是阿喀琉斯又回来参战了,纷纷向后退去,帕特洛克拉杀了特洛伊联军的主将,大获全胜。  特洛伊的王子赫克托尔是个智勇双全的英雄,他发现帕特洛克拉并非阿喀琉斯本人,冲上前去将一柄标枪投向他的后背,并将阿喀琉斯的盔甲剥下穿上,向希腊人杀来。 形势万分危急。阿喀琉斯悲痛万分,他身先士卒,重上战场。他亲手杀死了赫克托尔,为好朋友复仇,并把赫克托尔的尸体绑在战车后面,拖在地上,绕特洛伊城三周。  深夜,月光如水,赫克托尔的老父突然来到阿喀琉斯的宫帐。他亲吻阿喀琉斯的双手,老泪纵横地说:“天神般的阿喀琉斯,想想您的父亲,可怜一下我吧。没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儿子死在自己之前更心痛的了。”阿喀琉斯心中郁积的怒火被冲洗得干干净净,他让女奴洗净赫克托尔的尸首,涂上橄榄油,裹上衣服,亲手将赫克托尔放在马上,交给他的父亲。双方停战12天,分别为赫克托尔和帕特洛克拉举行了葬礼。  几天后,特洛伊和希腊联军又恢复了战斗。阿喀琉斯虽英勇,但也有打肫的时候。一次,特洛伊的花花公子帕里斯,借助神的力量,用暗箭将阿喀琉斯射死了。阿喀琉斯小时候,他的母亲提着他的脚跟,把他放在魔水中沐浴,他因而可以刀枪不入,但他母亲握住的脚跟没有被魔水沐浴到,因而他的脚最容易受伤。帕里斯的箭就射在他的脚跟上。现在,“阿喀琉斯的脚跟”在欧洲就是“致命伤”的意思。  战争到后来,多谋善断的希腊将领奥德修斯想了一条妙计。他让木工制作一匹大木马,内藏精兵强将,希腊人假装撤退,把大木马留在特洛伊城外。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退兵,欣喜万分,将木马当做战利品拖到城内。深夜,木马上的希腊人不失时机地爬了出来,将城门打开,埋伏在城外的希腊人闯进城中,一举夺下城池,一把火将繁华的特洛伊城烧为灰烬。《奥德修斯》则着重描写想出“木马计”的希腊将领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之后回国途中的传说。  希腊人攻陷特洛伊城后,大肆杀戮和掠夺后,胜利回国了。归途中,他们触犯了天神,希腊的船队被海风掀翻,很多人淹死在大海中。奥德修斯带着剩下的少数人在大海中漂泊。他们受尽了各种磨难,不能回家。奥德修斯在海上飘泊时,和狂风巨浪斗争,和吃人妖精斗智,拒绝了女巫的爱情。他在海上整整飘泊了十年。在奥德修斯的国家流传他已经死去。当地的贵族恶少都来纠缠他的妻子珀涅罗珀,妄想夺得他的地位和财产。奥德修斯的儿子走遍希腊各地去寻找他。那帮恶少整天在他的家里大吵大闹,又吃又喝。  奥德修斯后来漂泊到斯赫里岛,当地国王热情地接待了他,得知他不幸的遭遇后,又派人送他回国。  回国后奥德修斯扮成一个老年的乞丐,见到了他的儿子。他们俩齐心协力,终于除掉了所有在他家中胡作非为的贵族恶少。他不仅和忠于他的妻子团圆,而且重新做了国王。  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从氏族社会过渡到奴隶制时期的一部社会史、风俗史,具有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的很高价值。这部史诗也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肯定了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这是人类童年时代的艺术创作,在思想上、艺术上不免带有局限性。  [编辑本段]对于荷马的评价  将荷马其人是否真实存在的争议先搁置一边,单从荷马史诗开创了西方文学的先河来说,荷马堪称西方文学的始祖,他以诗歌般的记叙手法所展现的战争,生活场景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同时,荷马诗史也是研究古希腊风土人情的宝贵的资料。

书籍目录

主要人物介绍伊利亚特的故事奥德修斯的故事思考题

章节摘录

  很久以前,宙斯与海洋女神普勒阿得斯所生的儿子伊阿西翁和达耳达诺斯统治着爱琴海的撒摩特刺岛。伊阿西翁自恃是宙斯的儿子,竞偷窥奥林匹斯圣山上的一位女子,还狂热地追求女神得墨忒耳。宙斯为惩罚儿子伊阿西翁的胆大妄为,用雷电将他击死。达耳达诺斯对兄弟的死十分悲伤,因此背井离乡,前往亚细亚大陆,来到密西埃海湾。这里的国王叫透克洛斯,土著居民叫克里特人,因此,这个地区的人民也被称为透克里亚人。  国王透克洛斯热情地接待了达耳达诺斯,赏赐给他一块土地,还把女儿许配给他。这块地方便以达耳达诺斯的名字命名,称之为达耳达尼亚。居住在这个地区的透克里亚人便改称达耳达尼亚人。达耳达诺斯死后,他的儿子厄里克托尼俄斯继承了王位,后来厄里克托尼俄斯的儿子特洛斯又继承了他的王位。从此以后。特洛斯统治的地区则称为特罗阿斯,特罗阿斯的都城则称为特洛伊。于是,透克里亚人和达耳达尼亚人就统称为特洛伊人,又被叫做特洛埃人。  国王特洛斯死后,长子伊罗斯继承了王位。有一次他访问邻国夫利基阿,国王邀请他参加角力竞赛。伊罗斯取得了胜利,得到了五十名男童,五十名女童以及一头花斑母牛的奖赏。国王还告诉他一则神谕:在母牛躺下休息的地方,他必须建立一座城堡。  伊罗斯赶着母牛回国,母牛休息的地方正好是特洛伊,于是,袍就在那里的山上建立了一座坚固的城堡,称之为伊利阿姆,又称伊利阿斯、柏加马斯。在建城之前,伊罗斯不明白神祗是否同意他的建城计划,因此祈求先祖宙斯的兆示。第二天,伊罗斯在自己的帐篷前捡到从天上落下的女神雅典娜的肖像。像高六尺,两脚合拢.右手执一长矛,左手拿着纺线杆和纺锤,暗示特洛伊城堡处在宙斯和他的女儿的保护之下。  伊罗斯之后的国王是他的儿子拉俄墨冬,他是暴君,欺骗国人和神祗。他看到特洛伊城没有牢固的设防,便想在周围建造一堵城墙。那时,阿波罗和波塞冬因反对宙斯而被逐出奥林匹斯圣山,漂泊人间。宙斯打算让两个神帮助国王拉俄墨冬建造城墙,让他和他的女儿所保护的城市坚不可摧。命运女神把阿波罗和波塞冬送到特洛伊城区,他们自愿为国王干一年重活,只收取低廉的报酬。国王高兴地同意了。波塞冬帮助建造城墙,城墙造得又高又宽,非常坚固。阿波罗则在爱达山的山谷与河岸间为国王放牧。一年过去了,雄伟的城墙建造完成了,可是国王拉俄墨冬赖账,不给阿波罗和波塞冬报酬,为此,他们同国王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谴责国王不守信用,国王下令把二人驱逐出境,并威胁说要把阿波罗绑起来,把两人的耳朵割下来。两个神祗发誓,与国王不共戴天,从此特洛伊人与神结下了仇恨。雅典娜也不再保护这座城市,后来宙斯的妻子赫拉也参加进来,反对这座城市。在宙斯的默许和支持下,这座城市将听凭诸神去毁灭,于是,特洛伊的毁灭就成迟早的事了。


编辑推荐

  《荷马史诗》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形象鲜明,结构严密,是古代世界一部著名的杰作。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荷马史诗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