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长编(第四卷)

刘国新,等 编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2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

刘国新,等 编  

页数:

789  

内容概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长编(第4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作者与编者共同努力的结晶。写此书的初衷就是“存史”。至于怎么存?却是有些说道。就共和国史而言,以单一的体裁述说历史,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因为人类社会一旦搭上现代化这趟快车,就不太可能是一个直线的轨迹了,社会的整体性和网络化以及与外部世界的关联程度都决定了历史面貌的立体化结构。为了能对此有一个很好的表达,《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长编(第4卷)》由“总论”、“重大事件”、“文献资料”、“人物”及“大事记”五部分组成。五个部分既是独立的,又能互为补充。“总论”,顾名思义,是史论,是论说本阶段历史概貌。这部分内容侧重分析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每个阶段有哪些不同的特点。此外,对主要成就的归纳和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总论”的题中之义。在写作方法上,不是就事论事,而是以事引论。在对成败的判断上虽然不可能用太多的笔墨,但也不是浅尝辄止。读者通过“总论”会得到一个总括性的印象。

书籍目录

总论重大事件附录

章节摘录

  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19日在北京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定英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中华人民共和国,我国政府则于同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全国人大在广泛征求了海内外各方面人士意见、特别是香港居民的意见后,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香港的平稳回归提供了法律保障。香港问题之后,1987年3月27日,中国和葡萄牙两国政府签订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这样,帝国主义对中国部分地区的殖民统治将在20世纪内彻底结束。  台湾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不仅适用于港澳地区的回归,而且也是解决台湾问题最现实的途径。近些年来,海峡两岸民间交往不断扩大,民间团体的事务性接触也有进展;两岸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台湾工商界到大陆投资活动热潮不减;以“汪辜会谈”为契机,两岸的沟通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可以预见,随着两岸交往和接触的日益发展,两岸敌对状态的逐步缓解,中华民族所热切期待着的袓国统一的日子将指日可待。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在这十多年中,尽管我们走过的道路并不平坦,在我们的前面还有许多困难,但是,我们毕竟巳经找到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中共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巿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总体规划,是9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两大奋斗目标已经明确,一是要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在20世纪内达到小康;二是要完成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巿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通向21世纪、开创更加宏伟事业的光荣使命。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长编(第四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