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日本的农业保护与东亚地区主义

张云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3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

张云  

页数:

209  

内容概要

冷战后,迅速发展的东亚地区主义已成为东亚国际关系中的新亮点。
长期以来,日本作为本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在地区合作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在新一轮地区主义浪潮中却缺乏主动,其中重要障碍之一是日本的农业保护。农业在日本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低。为什么日本宁愿牺牲本国在对外经济甚至外交战略上的利益去保护这一“夕阳产业”?为什么日本政府一方面高调提出建立“东亚共同体”,但是另一方面仍对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障碍置若罔闻?解释这些看似相互矛盾的问题是《日本的农业保护与东亚地区主义》的主要目的。
日本农业保护的传统动力在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农业保护背后的国会议员、农林官僚和品协之间巨大的利益结构、第二是农业民族主义的文化意识根源。通过着重考察冷战后日本国内政治经济变化和东亚地区主义发展对日本农业保护的双重冲击,《日本的农业保护与东亚地区主义》认为日本业保护的利益结构已经发生变化,但是并未发生本质改变,而东亚地区主义政策尚未成为日本外交的优先目标和国家共识。农业保护问题是考察日本参与东亚地区主义和国际战略的重要试金石和风向标,对于探讨和研究东亚国际关系和日本外交具有现实意义。研究日本农业保护问题对于中国的“三农”问题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本书由张云著。

作者简介

张云,日本国立新泻大学副教授,北京大学法学(国际政治)博士,日本早稻田大学国际关系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NIT)访问学者(2010-2011年)。曾任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经济广报中心客员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关系理论、中美日三边关系、东亚地区国际关系等。

书籍目录

序章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意义和创新
第四节 本书框架
第一章 日本农业与农业保护的现状
第一节 日本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第二节 日本农业的特点
第三节 日本农业保护的现状
第二章 日本农业保护的利益结构分析
第一节 利益集团理论
第二节 日本农协的特点
第三节 日本选举制度下政党与农协的关系
第四节 政府官僚的农业利益
第五节 日本农业保护的利益结构
第三章 其他利益集团与农协的博弈
第一节 日本经团联与农协的冲突与妥协
第二节 消费者团体的妥协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日本农业保护的文化意识根源
第一节 日本的农本主义思想
第二节 农业民族主义在政策中的应用
第三节 农业民族主义在消费倾向上的反映
第五章 东亚地区一体化与日本的农业保护
第一节 东亚地区主义对日本农业保护的压力
第二节 “小泉改革”对日本农业保护的冲击
第三节 案例:日本大米市场部分开放
第四节 日本农业保护利益结构的“变化
第六章 日本东亚地区主义政策的演变
第一节 1997-2000年:通过地区主义寻求国际地位
第二节 2001-2005年:“东亚共同体”泡沫的形成
第三节 2006-2009年:东亚地区主义政策“漂流
结语:日本农业保护的逻辑租东亚地区主义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日本农业保护的逻辑与东亚地区主义
第二节 日本农业保护对中国的启示
附录 经团联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以日本自由贸易协定(FTA)政策出台为例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二战后日本的新农本主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粮食安全保障与食品安全(这部分内容在第一节将会具体讨论);第二是日本人钟爱大米的民粹主义;三是农村被看成代表了日本人勤劳、忠诚、有责任感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地方,相比之下,城市人却是处在一种现代的不稳定中。  二战后日本对于大米的民粹主义倾向主要的立脚点是所谓的日本民族与文化的特殊性、优越性,是二战后日本为了提高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而有意识地进行的所谓的“日本人论”研究和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成果。日本战败后,国民的国家自豪感和国家认同陷入真空状态,战前和战中通过政府机器灌输给日本国民的“种族文化优越”、“大日本帝国”的思想意识也失去了合法性与说服力。虽然吉田茂首相为战后日本确立了“轻军备、重经济”的国策使得日本很快开始恢复经济,日本经济实力的迅速崛起也使得日本国民的国家自豪感有所提升,但是长期笼罩在日本人心头的“日本文化落后论”的战败思想后遗症并没有消失,日本的国家认同和国家自豪感在思想文化意识层面缺失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对此,日本的政治家和一些精英们试图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将民族自豪感“种植”到日本国民心中。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日本的农业保护与东亚地区主义 PDF格式下载



常看作者写的文章,逻辑清晰,观点新颖,实事求是。很期待他书中内容。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