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旧天津意奥租界故事

档案馆 天津市档案馆、 天津市河北区档案馆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1-05出版)
出版时间:

2013-7  

出版社:

天津市档案馆、 天津市河北区档案馆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1-05出版)  

作者:

档案馆  

页数:

249  

Tag标签:

无  

前言

  租界,是半殖民地半封建_的旧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产物。天津是继上海之后,中国第二个设立租界的城市,但却是近代设立租界最多的城市。天津租界的设立分为三个阶段:1860年即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英、法、美三国率先胁迫清政府在天津划定租界;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德、日两国也在天津设立租界;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俄、意、奥三国以其占领之地区划分为租界,比国也借此占有一块土地。40年之间,天津先后设立了英、法、美、日、德、俄、意、奥、比九个国家的租界。本书所记述的则是在旧天津的意国和奥国租界发生的故事。意租界的设立得追溯到1902年中国和意大利签订的《天津意租界章程合同》。一百多年前,意租界及其周边一带,还是“盐包累累如山”的一望无际的盐坨地。除了大片露天储盐场外,还有水坑和洼地。天津的母亲河——海河在这里绕了个大弯,如弧形环抱,滋养着这片土地。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引起了意大利人的注意。1900年,英、美、俄、德、法、日、意、奥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攻陷了天津、北京。1902年6月7日,意大利公使嘎里纳与天津海关道唐绍仪签订协议,在海河左岸划定意租界:南临海河,东接俄租界,北沿京奉铁路,西与奥租界接壤,共占地771亩,其范围正是河湾这个地方。意大利租界是天津历史上第七块租界,也是意大利在海外的唯一租界。意租界共存在了43年。1941年12月8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美等国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在重庆的国民党政府也于12月9日发表了对日、德、意宣战文告,声明与日、德、意所签订的一切条约、协定、合同一律废止,收回日、意租界。由于当时大片国土尚处于日军占领之下,这一维护主权的举动并不能付诸实施。其后不久,日、意两国政府却与汉奸汪精卫演出了一幕“交还”租界的傀儡剧。1943年1月9日,日本政府与汪精卫伪政权签订了“交还”日租界的协定,随后将日租界改名为“兴亚第一区”。同年1月l4日,意大利政府也发表声明,宣布“交还”意租界。但中国政府对意租界的实际接管,则是在1945年8月日本投降之后。奥租界的正式划分也是在1902年,所谓奥国即是当时的奥匈帝国。早在普法战争以后,德国为了确保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权地位,先是在1873年l0月与奥匈帝国及沙皇俄国结成三国同盟,后又于1882年5月与奥匈帝国及意大利王国结成三国同盟。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德国以联军统帅身份,把当时与中国毫无外交冲突的奥匈帝国也拉了进来,成为交战国之一,使奥国也得以在中国获益。l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天津以后,德军进驻城外海河以东地区,后德军进攻北京,将这一区域移交奥军防守。奥国军队人数很少,因防地与意大利军队的防地毗连,故主要依赖于意国军队的协助。就在这年的l1月,奥国公使向北京外交使团发出通告,要求在天津设立领事馆,并要求与其他国家享受同等的特殊权利。1902年经天津海关道唐绍仪与奥国驻津副领事贝瑙尔议定,划定奥租界。奥租界的地界为:东沿铁路线(今货场大街),东南接意租界(今北安道),西临海河,北迄金钟河(今狮子林大街),再从十字街南折至铁路,占地1030亩。奥租界从设立到收回历时仅17年。据胡素文《奥租界》一文称: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中国政府宣布中立,奥租界未受到影响。1917年8月14日,中国政府在协约国怂恿下对德、奥宣战,并宣布收回奥租界。同年9月1日,中国政府与协约国达成协议,同意中国政府收回德、奥两国在华租界。1918年11月战争结束后,天津协约国领事团又节外生枝,提出德、奥租界应由英、法共管,激起天津各阶层人民的愤慨,公推天津商会会长卞月庭为首席代表,向政‘府进行交涉,并鼓励天津警察厅长杨以德立即接管奥租界的行政大权。协约国驻津领事团为此通过其北京公使向中国政府提出抗议,由此引发了声势浩大的群众抗议运动。天津协约国领事团见事不妙,不得不放弃其共管德、奥租界之想。1919年g月10。日协约国与奥国在巴黎附近的圣日耳曼宫签、订《圣目耳曼合约》,其中第一百一十六条明确规定将奥租界归还中国。奥租界收回后,改名为特_另lJ第二区(简称“特二区”)。著名史家来新夏先生在《天津租界谈往》序中写道:“租界”是一个既令人憎恨,又让人向往的地方。憎恨它在我们神圣国土上划出了一块块国中之国,藏污纳垢,为非作歹,扰我社会,害我生民;向往他们出于其生活需要所进行的近代都市建设的公用设施,客观上为我们提供了近代都市的一种模式。意、奥租界正是如此。旧天津意租界和奥租界的那些富于异国情调的欧式建筑和先进的市政设施,尤其令人称道。以意租界而言,这里的建筑几乎囊括了意大利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其中有反映文艺复兴思潮的巴洛克、洛可可式建筑,也有在“新建筑”运动期间出现的强调功能、净化造型、注重经济的欧美现代化式建筑。马可·波罗广场周围的房屋则更具典型的罗马风格——凉亭圆拱并饰以爱奥尼克式柱廊。根据有关方面提供的资料,该地区现存各类风貌建筑76栋,建筑面积达6万余平方米,是近代意大利在境外保留最为完整的历史街区。奥租界虽然存在时间短,却也留下部分奥式建筑,这些建筑接近日耳曼风格,与毗邻的意租界建筑截然不同。奥租界的楼房多为砖木结构,屋顶以挂瓦坡式、德意志古堡式、中世纪哥特式为主。房屋形体自由朴实,底层为砖石结构,上有阁楼和老虎窗,墙面多为浑水墙,饰有水泥断块和几何图案装饰。著名建筑有奥国领事馆、奥国俱乐部等。由于历史及其他原因,意、奥租界大家辈出,名人汇集,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在意租界,居住着梁启超、曹禺、华世奎、刘髯公、卢木斋等诸多文化名人及一批科研领域的精英;同时还有黎元洪、杨以德、张廷谔、段芝贵、曹锐、孙良诚、程克、齐耀琳等政要人士的住所。这些名人故居与宅第不仅建筑风格独特,而且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如梁启超故居及其相邻的饮冰室,前者为1915年梁从海外归来后定居和致力于学术研究之所在,饮冰室则是梁启超晚年的书斋,由意大利建筑师白罗尼欧设计,梁启超后期的著名学术著作,包括《清代学术概论》、《中国历史研究》等,都是在这里完成的。今民主道上的曹禺故居亦为中外人士所瞩目,上世纪30年代轰动文坛的《雷雨》等话剧名作,便是在这里酝酿出来的。而汤玉麟宅邸则是目前天津最为典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以观赏价值而著称。奥租界内的袁氏旧宅、冯国璋旧居及曹家大楼等均为北洋时期总统级人物的府第,栋栋楼宇美轮美奂,洋味儿十足。曾任国务总理的龚心湛、靳云鹏、王士珍和湖北督军王占元、吉林督军鲍贵卿等,卸任后也在奥租界建造住宅。这些建筑,有的以欧式著称,有的为中西合璧的典范,颇具观赏价值。意、奥租界曾发生过许许多多牵动人心的历史事件。1915年梁启超与蔡锷密议讨伐袁世凯的护国运动,抗日战争时期绑架著名爱国者何思源家眷的事件,电话东局的“抗交”斗争等,都发生在当年的意租界。同盟会会员王熙普传播革命思想遭逮捕,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小组创办《劳报》,1919年五四运动时天津各界人士举行庆“双十”大会及游行,张友渔妙计巧用“自新院”等,则发生在奥租界。意、奥租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风貌建筑资源,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自2002年起,天津市将这里的保护性修复和开发利用,列入海河综合开发建设的重要项目。经过数年的努力,如今已在旧意租界的基础上建起了意式风情区,在旧奥租界的基础上建起奥式风情区,统称“意奥风情区”。风情区全部在天津河北区范围之内,每天来此参观的中外人士络绎不绝,现已成为观光旅游的一大亮点和天津的一个重要文化品牌。本书作为“百年中国看天津”系列丛书之一,以彰显天津历史文化底蕴、为天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主旨,全书分为“意国租界”和“奥国租界”两大部分,收入文章80篇,计“意国租界”部分49篇,“奥国租界”部分31篇。本书在写作上以意、奥租界旧建筑和遗址遗迹为切入点,着力发掘其背后的人和事,从书刊、档案、口述资料等多种素材中构成“记忆”的组合,尽可能让人读起来感到丰满、鲜活。为了使读者对意、奥租界产生一个完整的概念,本书同时也兼取“以入说事,以事带史”的手法,于“讲故事”中尽量勾勒、穿插一些租界本身的来龙去脉,让人从中看到租界自身的演变发展,努力再现旧天津意奥租界的总体面貌。有人说“历史是一种稀缺资源”,意、奥租界的风雨沧桑是我们鉴古知今的活教材,也是“百年中国看天津”的重要“看点”。这里虽说是旧天津之一隅,同样能折射出百年天津的历史脚步,感受到近代中国的艰难历程。这种“稀缺资源”注定是今天的“宝贵财富”。  2011年3月22日

内容概要

  《旧天津意奥租界故事》作为“百年中国看天津”系列丛书之一,以彰显天津历史文化底蕴、为天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主旨,《旧天津意奥租界故事》分为“意国租界”和“奥国租界”两大部分,收入文章80篇,计“意国租界”部分49篇,“奥国租界”部分31篇。

书籍目录

上篇意国租界 历史风貌 一百年前的盐坨地/3 费洛悌与意租界的开发/6 保罗·鲍乃弟与意式楼房/10 圣心堂·意国医院·修女院/13 溥仪“视察”意国兵营/16 来自租界的援手/19 回力球场说“回力”/22 巡捕胡四的“花花案”/26 华北水利委员会与水工实验所/28 比商“电老虎”胃口真叫大/30 政治风云 密议讨袁护国大计/35 电话东局的“抗交”斗争/38 一波三折“反人质”事件/42 “天津事变”中的王一民/44 解方在1931/47 曹锐楼里的“周万金”/50 黎元洪曾经落脚意租界/53 段芝贵美女贿赂案/55 杨梆子与他的拜占廷式建筑/57 吴毓麟建石基楼/60 汤大虎敲骨吸髓买豪宅/63 黄郛写“欧战”/65 张鸣岐和他的两座洋楼/68 齐家三兄弟,一个屋檐下/70 一误再误孙良诚/72 张廷谔两度任市长/76 工商实业 “财神”王祝三与其子王松午/81 敛财高手倪嗣冲/84 弟弟当市长,哥哥炒地皮/86 “大营客”住进小洋楼/89 “祥”字号与孟氏家庙/92 “寿丰面粉”历经磨难/95 “天兴制铁”苦苦挣扎/98 艺文轶事 梁启超与民初天津文坛/103 曹禺:这就是我原来的家/106 《雷雨》在这里酝酿/109 清朝遗老“华中堂”/111 卢木斋与木斋中学/116 大家闺秀办女校/118 《益世报》·刘豁轩·周恩来题词/121 爱国报人刘髯公/124 水利前辈王华棠/127 “治黄老人”张含英/129 “三分政客,七分学者”的叶恭绰/131 章草大家郑诵先/134 退思斋主陈宝泉/137 梁氏子女个个成才/140 科研战线的父子兵/144 总理给张镩打分/147 下篇奥国租界 沧桑往事 消失在人们视野中的两处胜迹/153 兴隆街·大昌兴/156 工部局、领事馆和俱乐部/159 奥国菜市“大杂烩”/162 风风雨雨金汤桥/165 百年前的一场追悼会/169 刘秉彝与“神丹”案/171 子承父业慈善为怀/174 王熙普罹难记/177 张太雷与S.Y/180 张友渔巧用“自新院”/182 李文田等通电抗战/185 名宅大户 袁氏“小怪楼”的奥秘/191 冯国璋和他的房产/194 曹家大楼话曹锟/197 靳云鹏崇佛/201 鲍贵卿精于建筑/203 王占元家居似城堡/206 河东冯家与冯家大院/209 桐达李家——李叔同降生地/212 曲苑文坛 影业巨头冯紫墀/217 冯熙运广植桃树/220 中法大学老校长李麟玉/222 雄河居士李晋章/225 王新铭广涉诗书画印/228 “文人乞丐”刘道原/231 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235 李实忱创办国学社/239 老戏园东天仙/242 “达子楼”里“小达子”/245 评戏名家鲜灵霞/247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1934年,因受当局胁迫,罗隆基离去,《益世报》销路立即下降。当时,刘浚已故去,刘豁轩乃兼任总经理。为挽回颓局,又聘请钱端升任主笔,由两人合作,曾发表了抨击日寇、伪满和一些亲日分子的社论,因此触怒了黄郛,受到了停邮处分。因新闻来源和报纸发行被切断,被迫一度停刊。刘豁轩四处奔走才得以复刊。但外患才解,内忧又起,有些争权谋利者向《益世报》董事长天主教神甫比利时人雷鸣远进谗,又因刘豁轩平时对天主教的清规戒律也不认真恪守,因而不为雷鸣远所喜。刘豁轩知难而退,离开了《益世报》,到燕京大学任教。 据说,刘豁轩先生沉默寡言,不苟言笑,敬之者尊为良师益友,轻狂之徒则讥之为冰面人“巴斯奇登”。他在燕大新闻系虽时间不算太久,但培养了不少侦秀的新闻工作者,多在国内外各大报社或通讯社工作,可谓桃李满天下。 《益世报》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刊,后迁往大后方昆明、重庆等地继续出版1945年日本投降后回天津复刊,由刘浚卿的小儿子刘益之任总经理,刘豁轩社长,《益世报》又成了刘家天下。 1946年10月,《益世报》为纪念创刊一万号,拟发行纪念刊。在此之前收到很多题词,大多是颂扬《益世报》办报成绩的,有的只是些官场的应酬话,极为难得的是,其中居然有周恩来的题词,题词是用毛笔写的,全文是“为和平民主而奋斗”,写在一张信笺上,署名下钤有周恩来的印章。当时周恩来是中共中央南方局负责人,兼外事工作委员会书记,正住在南京梅园新村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有人推断,可能是《益世报》驻南京记者利用采访之机请周恩来题写的。周恩来肯为《益世报》题词,并非一般的简单应酬之举,而是基于他多年对《益世报》的了解。前面提到,早在五四时期,当时在南开就读的周恩来与《益世报》发生了联系。周是天津学运的领导人,《益世报》是支持学运的报纸,深受学生欢迎。因此周对《益世报》也有好感。在天津《学联报》上也曾对《益世报》的态度表示赞赏。天津《学联报》原由协成印字馆代印,后来协成印字馆受官方威胁,拒绝代印,《益世报》毅然接替过来,代为承印。周恩来去法国勤工俭学时,还为《益世报》寄写了大量海外通讯。周恩来为《益世报》题词,显然是有其历史渊源和现实原由的。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政治上的原因,周恩来的题词未能发表。据新闻界老前辈刘书申先生回忆说:“我记得出版前一天安排版面时,当时的《益世报》编辑部主任李寿朋(后为副总编辑),把制好的周恩来题词锌版(有半张扑克牌大小)摆在报样纸上,反复掂排着位置,左摇右晃端详观看。不料,次日翻看《益世报》,竟不见昨天排好的周恩来题词。我虽然很诧异,但在那种政治环境中,编辑部人员对此事原由都讳莫如深,用不着询问,心中自然都明白其中的原因。这幅题词手迹,后来由我收藏进当时的《益世报》资料室中。” 尽管周恩来的这幅题词未能公诸于世,但他题写的“为和平民主而奋斗”八个大字,却深深铭刻在报馆人员的心中,同时也成为《益世报》历史上光辉的一页。 《益世报》于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停刊,前后达三十余年,其影响几与天津《大公报》相侔。


编辑推荐

《旧天津意奥租界故事》作为“百年中国看天津”系列丛书之一,以彰显天津历史文化底蕴、为天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主旨,《旧天津意奥租界故事》分为“意国租界”和“奥国租界”两大部分,收入文章80篇,计“意国租界”部分49篇,“奥国租界”部分31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旧天津意奥租界故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