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小曲好唱

陈益民 编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6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

陈益民 编  

页数:

281  

内容概要

  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徐志摩、郁达夫、朱自清、沈从文……无数散文大家,就像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座高峰,为时人赞叹,为后世仰止。虽说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思想、立场和观点,但他们在现代散文创作上的贡献,终究是不会轻易淡出世人的视野。  《民国名家随笔丛书》遴选了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一些名家发表在报刊上的散文佳作,按照文章内容的不同分为十二册,即《古风犹存》《陋俗与恶习》《小曲好唱》《读城记》《阿Q永远健在》《国病》《浮生百味》《玩物不丧志》《情爱告白》《文人与装鳖》《文章正宗》《大家评大家》。概言之,这些文章主要与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和风土艺文诸方面相关。《小曲好唱》既是其中的分册《小曲好唱》。  《小曲好唱》中的文章总的格调是沉重的,悲凉的主题占据主流,即使间或夹杂幽默闲情一类的文字,也仍不脱对人世嘲讽的风格。阳光灿烂的日子荡起双桨感受迎面吹来和煦的风,类似这样明快而充满幸福感的文字,我们从当时的散文中是难以看到的。

书籍目录

略谈思想的食粮现代新戏曲底姿态影评人与专家我们的态度说自我论真率盾牌上的怪脸谱“搭题”的回响琵琶小记说牌子曲川戏昆曲戏法小雨点落空靠山调——天津特有的一种歌曲我乡的目莲戏野台戏驴皮影梆子和落子滩簧宁波滩簧灯棚纪胜说相声说书北平的说书秧歌湖南歌谣和广西歌谣的流通——由土语文学到大众语文学的实证之一客家妇女及其情歌谈花鼓戏《三郎二姐》谈“阿金”像——鲁迅作品研究外篇记温涛木刻——香港之劫连环图画玻璃建筑鲁迅与木刻文言画论山水画谈指头画刻印小记草书学说旧诗新话“举一个例”“提起化名的问题”“作家”与“人”“灰色人”——夜读偶记艺术家之生活牡鹿、驴子和斑马曾为反对派而后为宣传家的鸭杂谈两则菊花雪——《野草》之八谈《野叟曝言》弄蟋蟀谈麻将试猎记

章节摘录

  如此说来,琵琶是一个人弹给另外一个他所要给他听的人去接受的,可是我们在《补天石传奇》中的一篇剧作《诉庙》里面所见到的却不然了:昭君赴塞外,于金母宫拈香时,在圣母面前不由万感交集,一面思恋故土。一面却又为了自己的渺茫的前程而焦虑,于是在金母宫拈香,圣像前的片刻,发出一种凄绝自伤的情绪来:“呀!你看圣像庄严,女侍森立,圣母呵!我昭君一出此关身陷番邦,欲归无日,不但及不来董双成、许飞琼诸位女仙游行自在,随侍蓬山,就是驾前青鸟使,载飞载止,海阔天空,也难希冀。我昭君命同一羽,路隔三山,不免将衷心悲怨,就此圣母驾前琵琶哭诉一番,有何不可?侍儿取琵琶过来。(作旁坐弹琵琶介)想我昭君在家之时,父母俱亡,好不伤心也!(唱)”我们且看昭君这一腔悲怨的发泄,以及动作的表现,琵琶又似乎为行者自己所弹的了,究竟哪个说法对呢?我的意思以为宋人王勉夫似乎近于情理,不过对昭君的弹琵琶以自悼,我也有点解释。因为从《四郎探母》铁镜公主的一段问话里,很可说明琵琶是送行人而不是行人弹的;因为主要点在弹琵琶的人,因了环境的关系,打算将当时的情绪,一股脑儿塞给听的人,叫他带了走,至于昭君圣像前琵琶哭诉,也无非是环境关系,因为金母宫拈香时节,她们就已身在塞边了,当时护送昭君下嫁的人很多,但是于她全是风马牛不相干,反而带有些残酷无情的意思在里边,可是谁又是她的知己呢?也许就是轻轻摆在她酥胸翠袖间的一只琵琶哩!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小曲好唱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