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史
2006-5
河北人民出版社
史仲文
625
806000
无
《中国艺术史》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对于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国艺术史的影响,对于中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对于繁荣中国的文化出版事业,对于物化中国老中青三代学人和艺术家数十年的研究成果,对于回顾、总结、恢复和再现中国艺术历史的本来面貌,特别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学术研究成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本书是《中国艺术史》之杂技卷。 杂技在初始,是以生产、战斗、祭祀、游戏等形式出现的异常技能活动,后来逐步发展为一项独立的表演艺术。有些项目即便在成为艺术之后,仍旧长期保持着固有的性质。那些异常技能的产生,在精神上除了原始思维、宗教的神秘性动因之外,是来自于人的勇敢、勤劳、创造性智慧和永无休止的追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人的审美需要赋予各种技能以美学的特质,使之成为我们民族艺术的菁华。不断丰富的杂技艺术,足以启迪智慧、调适情致、激励身心,而且也是传播人文精神的一种重要依托。它在历史上被纳入礼乐文化之中,同时包容和融入其他文化,特别是宗教、文学、戏剧、舞蹈、体育和民俗文化,从而具有复杂的内涵和表征,产生出鲜明的民族气派和特色。
史仲文,男,1951年4月2日出生,研究员。先后在北京财贸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方工业大学任教,现为北方工业大学公民素质与现代文化研究所所长,北方工业大学学报副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专著《美学》曾获北京市哲学与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专著《寻求突破——当代伦理观念新论》曾获国家民委二等奖;主编的《中国艺术史》为国家“九五”工程重点图书。主要专著包括:《美学》、《人际关系学》、《人类欲望论》、(《中国人走出死胡同》、《中西文明的历史对话》、《中国隋唐五代文学史》、《泡沫经济:透视中国的第三只眼》、(《正义,你听我说》、《世界近代前期哲学思想史》、《世界近代中期哲学思想史》、《民间视点:中国现在进行时》、《中国六大名著的现代阅读》、《大唐诗史》、(《两宋词史》、《中国艺术史导读》等。主编的主要丛书、套书包括:《百卷本(中国全史>》、《百卷本》、《中国艺术史》等。
先秦、秦杂技史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生产劳动与杂技起源 第三章 部落战争与杂技起源 第四章 原始宗教祭祀与杂技起源 第五章 游戏乐舞与杂技起源 第六章 先秦杂技的温床 第七章 先秦的杂技项目 第八章 秦角抵的出现汉代杂技史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杂技百戏的演出形式 第三章 汉角抵中的杂技节目 第四章 马戏、高空技艺的发展 第五章 幻术、乔戏、偶戏、滑稽的新兴 第六章 本土文化对杂技创作的影响 第七章 域外、边疆民族杂技的传入 第八章 汉代杂技的成就魏晋南北朝杂技史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杂技百戏在动荡中存续 第三章 江南小朝廷的杂技百戏 第四章 北方民族政权的杂技百戏 第五章 魏晋六朝杂技的特色和成就 第六章 六朝文化对杂技的影响隋唐五代杂技史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隋代:杂技的前奏曲 第三章 初唐:唐太宗的新礼乐观 第四章 盛唐:宫廷杂技的辉煌 第五章 中晚期、五代:杂技的余辉 第六章 随唐五代杂技的成就 第七章 唐代特有的新节目、新技艺 第八章 唐代杂技的对外交流宋辽金杂技史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宫廷军衙杂技及其演变 第三章 民间杂技的空前繁荣 第四章 从不同演出形式看特色 第五章 多彩的杂技技艺之花 第六章 活跃的幻术、乔戏、滑稽 第七章 全盛的“弄傀儡”与影戏 第八章 边疆少数民族的贡献及辽、金杂技 第十章 游艺:宋代士民的自娱元明杂技史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元代宫廷杂技的衰落 第三章 禁令下的元代民间杂技 第四章 明代宫廷杂技的变迁 第五章 复苏后的明代民间杂技 第六章 元明杂技的特色及艺术成就 第七章 戏术、乔装戏、傀儡的新发展 第八章 元明杂技与戏曲的交融及影响 第九章 元明杂技艺人的厄运与抗争清代杂技史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偏狭的宫廷杂技 第三章 活跃的民间杂技 第四章 中外杂技交流的新形式 第五章 杂技技艺的成就及特色 第六章 戏法和口技的成就及特色 第七章 马戏和驯动物的成就及特色 第八章 戏曲中的杂技一幻术民国杂技史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杂技观念的变化高市场选择 第三章 杂技观念的营运和演出形式 第四章 传统杂技的继承和发展 第五章 新型杂技的创建和引进 第六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杂技 第七章 革命根据地延安及解放区的杂技
这套《中国艺术史》在编写上有如下五个特点。一、立论平正,不左不右。“左”很讨厌,以其危害而论,又岂止讨厌而已。即使一些名家之作,因为在特定的年代受了“左”的影响,今日读来,依然难受。好像粥锅里有了苍蝇,就算这粥能喝,也让人觉着恶心。“左”不好,“右”也不好。现在一些流行书籍,专好作翻案文章。翻案并非不好,不能一概而论。比如过去批判曾国藩有些过头,现在就死吹活捧曾国藩;过去对戊戌变法肯定多了,现在又变着法地给戊戌变法找丑闻,找毛病,这就没有必要。孔夫子说:“过犹不及”。说穿了,极左近乎极右,世界上的事常常会物极必反。本书持论,不左也不右,吸收最新成果,尊重历史事实,是一说一,是二说二,不存臆想,不尚空谈。效果如何,尚待读者指教。二、系统安排,分合有序。本书的编法,强调专通结合。严格地说,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艺术通史,但也不是简单的艺术专业史的集合,而是专通结合,从通史到专业史,又从专业史到通史。从内容上看,举凡书法、绘画、戏曲到音乐、舞蹈、建筑雕塑、工艺美术、杂技,以至话剧、摄影、电影、曲艺,各个专业史,无所不有。加上前有导论,后有附录——即使它未采用传统的通史编法,却具有通史功能。全书分为九卷十册,包括十二个专业。十二个专业之间,有机联系,无机组合。内容是不可分的,阅读是可分的。喜欢专攻一业的,尽管先从自己喜欢的专业读起;喜欢统览全局的,也可以满足您的阅读期待,从中看到中国艺术历史的全貌,又可从中找出中国艺术历史发展的总趋向、总脉络。三、以史为本,面面俱到。一些旧的艺术史说,尤其是在“极左”路线干扰下形成的艺术史论,完全不能做到以史为本。写作品,先看人物;写人物,先看政治;写政治,先看所谓的现实需要。其结果,不免造成对历史作品、历史人物的评价,或者严重失实,或者立论偏激,或者黑白混淆,或者无中生有。一个艺术家,因为他在品质上有些毛病,就对其乱加攻击,连艺术成就中国艺术史•序言也不承认了;一个艺术家,因为政治上不合某种口味,于是对其几乎抹煞,未及作品,先就取消了他入史的资格。本书既要立论平正,必然以史为本。对中国艺术史上的人物、作品、事件、流派,兼收并蓄,面面俱到。作者属于坏人的,但作品不坏,那么也要;作者近乎小人物的,因为创作成就不小,那么也要;原先被吹得天花乱坠的,因为作品二流,那么,就放到二流的历史格子中去;原先曾被埋没的,那么,现在就还其本来的历史面目;原来历史上就有重大歧义的,那么,就把这歧义介绍给读者,纵然发表己见新见,并不强加于人——何况历史屡屡证明,即使你强加于人,人们就能真的接受它吗?四、风格亲和,易读易懂。在我们看来,凡艺术史,都应该追求文字优美,文笔精彩,令人开卷有益,赏心悦目。我们追求这个标准,不见得每个撰稿人都能达到这样的标准。现实地考虑,文笔精彩、赏心悦目是一种追求,风格亲和,易读易懂则是个规范。为着风格亲和,我们反对故作高深,故弄玄虚,把一件原本可以三句话说清楚的事,不要去说五句,甚至十句。为着风格亲和,我们反对所谓“圈内语言”,即除去专家之外,别人不爱听,听不懂,越听越头大、心越乱的语言。我们认为,只有明白的语言,才是史家语言;只有人人明白,而且引人入胜的语言,才是文学语言。为着风格亲和,我们特为本书配图约1000余幅,或者可以称做图文并茂的了,以求获得更佳的阅读效果。五、篇幅较大,宜读宜藏。本书全长约1200多万字。对这样的篇幅,我们曾反复斟酌,多方考虑。我们觉得这样的篇幅,既能比较充分地展示中国艺术史的全貌,又有利于读者的分卷阅读;既有利于艺术爱好者和一般研究者查阅,也有益于收藏爱好者的收藏。说实在;以中国艺术历史的内容之丰富而言,就是写一万万字的篇幅,也是可能的,但那就不便阅读了。以现代中国人的生活节奏看,有一本20万字左右的艺术简史也可以了,但那又不适合收藏,而且难免删删减减,使许多精美的作品和有趣的人物与读者失之交臂。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