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佛学与隋唐社会

张国刚 河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2-8  

出版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

张国刚  

页数:

38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从佛学学术史的角度论述佛教与隋唐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关系与影响。书中不仅对于复杂的佛教宗派谱系与要旨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而且对于佛教与世俗王权的纠葛、寺院的清规和僧侣的戒律,民众佛教信仰的实态和佛教的世俗化与本土化的道路,以及佛教对于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影响,都做了较为精到的阐述,从而使读者对义理佛学与世俗佛教在隋唐时代的基本状况获得概括的了解。

作者简介

张国刚 历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6年6月生于安徽省宿松。1979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1982年8月南开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毕业,1988年获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1989-1994以及1996-98年留学欧洲,并在德国特里尔大学执教。1998年9月起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兼任国家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唐史学会第六届(1995-1998)、第七届(1998-2001)理事会副会长、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四届(1997-2001)理事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入选1997年度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并担任"211工程"建设项目"中国社会历史"的项目负责人。 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史和中西文化关系史。著有《唐代官制》(1987)、《唐代藩镇研究》(1987)、《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1994)、《德国的汉学研究》(1994)、《中西、文明的碰撞》(1996)等。 主编有《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述》(1996)等。曾获中国社会科学 院《历史研究》创刊三十周年优秀论文奖、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和优秀著 作三等奖。主讲课程有"隋唐五代史研究"、"西方汉学史"、"中西文化关系史"等。 招收隋唐史和中外关系史方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书籍目录

《中国传统学术与社会丛书》序第一章 绪论 一 佛教学说的创立与传播 二 佛教的传入中国及其发展 三 隋唐佛学的繁荣及其特点 四 唐代以后的佛教 五 中古佛教与社会第二章 隋唐佛学经典与宗派 一 佛教理论与经典 二 佛学宗派及其要旨 三 佛学宗派及其要旨 四 佛教各宗派义学业的特点第三章 隋唐佛教与寺院僧尼 一 寺院的建造与分布 二 对寺院与僧尼的管理 三 寺院的经济活动 四 寺院的世俗文化教育功能第四章 隋唐佛教与世俗王权 一 佛教相对独立性的丧失 二 世俗王权对佛教的优容 三 佛教对世俗王权的依附 四 关于唐武宗灭佛第五章 隋唐佛教与民众信仰(上) 一 佛教通俗文献的理论宣传形式 二 劝善类文字所反映的宗教思想 三 灵验故事所反映的宗教观念 四 佛经的伪造与佛教本土化 五 佛教通俗文献的社会意义第六章 隋唐佛教与民众信仰(下) 一 佛教的世俗化与社会化 二 民间的佛教社活动 三 因果轮回与佛教诸神崇拜 四 佛教修行活动与宗教意识 五 世俗家庭与宗教生活第七章 隋唐佛教与社会生活第八章 隋唐佛教与社会文化主要引用论著目录后记

章节摘录

  佛教传人中国以后,由于诸家对于佛教基本教义的阐释与理解有所不同,或有所发挥,或有所扬弃,从而在教义上有许多创新,到隋唐时代形成了不同的佛教宗派。每个佛教宗派都要宗奉一定的佛学经典,他们撰写大量的义疏阐释自家的见解,从而形成了数量十分巨大的佛学典籍。即使是现存的佛典,其数量也远远超过儒家经典和道藏经典。  最早的汉译佛典是《四十二章经》,隋唐时代是佛典翻译的黄金时期。隋开皇元年(581年)就在长安大兴善寺设立译场,不久又请来通晓梵汉文字的西域高僧等参与翻译事务,炀帝也在洛阳上林园置翻经馆,隋代五位著名的译师翻译出佛教经典59部262卷。唐朝从太宗时期开始,长安的译事就不断,仅见于记载的26名译师翻译的佛经372部2159卷。玄奘、不空、义净是其中3位最著名的翻译家,玄奘翻译出瑜伽、般若、大小毗昙等各种佛典75部1335卷,义净侧重翻译律典约有61部260卷,不空致力于翻译密教经典约有104部134卷。总之,由于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获致丰富的梵文原本,也由于翻译经验的积累、翻译人才的优异以及愈加严密完备的译场组织和管理,使得隋唐佛经翻译事业成果丰硕。印度大乘佛教经典的精华部分这时基本上都被翻译成了汉文。  随着佛典翻译事业的发展,佛学研究也更加深入和扩大,佛学著述因之而大量涌现。中古佛学典籍包括经、律、论、疏、记,据《隋书·经籍志》的记载有1127卷。隋代以前中国人的撰著约为千卷,从隋初到唐朝元和年间唐人注疏约有3000卷之多。隋唐五代的佛教学术著作形式和体裁名目繁多。其随文逐句解释经文者谓之注疏。细而论之,注疏之中,逐段分疏一经者为科文;逐句讲解句义者为文句;随文阐释义理者为义疏;疏之注释则称疏抄;非随文作注,而是探幽索微、撮述要旨者为玄义,如《三论玄义》;笔记师说而成书者为述记,如《成唯识论述记》;汇集前人注疏而成书者为集注,如《金刚般若经集注》;注音解字犹如读经之工具书者为音义,如《一切经音义》;自设答问,解释经文疑难者为问答,如《华严经问答》。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佛典的注释虽然是依傍经文所做的疏解,但是多数不是为了疏释原著,而只是“六经注我”式的作品。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佛学与隋唐社会 PDF格式下载



张国刚的佛学与隋唐社会——中国传统学术与社会丛书。


张国刚老师的书,值得阅读


张国刚的书


张国刚先生虽然偏重于制度史和家庭史,但是对宗教史和生活史也有研究,可以看看。


书是好书,买来要用的,但弄坏弄脏了,心中十分不爽。


汤用彤的《隋唐佛教史稿》之后,现代学者的著作这本可谓算最高了。当然是从史学的角度来研究和剖析。


写论文用的参考书 很好 很不错


应该算是不错的图书,价格也便宜。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