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唐宋下层士人研究

黄云鹤 河北人民
出版时间:

2006-8  

出版社:

河北人民  

作者:

黄云鹤  

页数:

30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唐宋时期的下层士人主要包括正在求学而准备科考的学生、落弟举子和一生都未参加科举和入仕的士人等。这是由不同群体组成的社会阶层,人数众多。他们多数都生活在基层社会,没有任何政治特权。《唐宋下层士人研究》介绍了唐宋下层士人的政治出路、唐宋下层士人对政府的疏离与怨叛、唐宋下层士人的文化贡献、唐宋下层士人的社会交往等内容。

作者简介

  黄云鹤,一九六四生,女,吉林省通榆县人。东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副教授,历史学博士。治学方向为古文献整理与中国古代史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中国古代民俗文化史》等,参编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唐宋下层士人的政治出路第一节 唐宋下层士人的科举入仕一、科举成为主要入仕途径二、科举入仕的吸引力三、科举入仕的艰辛第二节 唐、五代下层士人的入幕为僚一、入幕为僚的动机二、实现入幕的条件三、入幕后与幕主的关系四、后人对幕府招纳下层士人的评价第三节 唐宋下层士人的其他人仕途径一、因教而仕二、献书而仕三、上书言事得官第二章 唐宋下层士人对政府的疏离与怨叛第一节 疏离与怨叛产生的原因一、科举制度的不公二、社会出路的狭窄三、落第与及第的巨大反差四、社会和家庭的压力第二节 唐宋下层士人的抗争与叛逆一、利用合理法则,抗议科举不公二、另寻其他政治依托三、揭竿造反,铤而走险第三章 唐宋政府对下层士人的优惠与羁縻第一节 唐宋政府对下层士人经济上的照顾与资助一、中央政府对下层士人的经济照顾二、地方政府对下层士人的经济资助第二节 唐宋政府对下层士人政治上的羁縻一、完善科举制度,减少人为干扰因素二、实行特奏名,加大对下层士人的羁縻三、鼓励读书科举,扩大思想控制范围第四章 唐宋下层士人的经济来源第一节 农商为业,家庭资生一、依托家庭,以农为业二、商贾为业,以商养学三、分工协作,家庭资生第二节 走向社会,自我谋生一、教授为业二、医卜为业……第五章 唐宋下层士人的文化贡献第六章 唐宋下层士人的社会交往第七章 唐宋下层士人的婚姻与生活第八章 唐宋下层士人中的隐逸第九章 唐宋下层士人在基层社会中的作用余论

章节摘录

  在唐朝,一个举子若想在科举中取胜,除自己要有才学之外,还必须得到达官显贵的延誉和赏识。自居易在《与陈给事书》中曾说道:一个举子“上无朝廷之援,次无乡曲吹煦之誉”,如果再得不到名士的荐引,即使是“蕴奇挺之才,亦不自保其必胜。”黄滔在《卢员外浔启》中也说:  实以从古干时之道,至今取第之由,莫不路邈鳌头,程悬骥尾,苟非先鸣汲引,哲匠发挥,纵或自强,行将安适。  这对于那些普通百姓子弟来说,由于与朝廷权贵名士没有任何联系,就注定他们在科场中的命运永远是分母,成为分子的几率很低。名门官宦子弟却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的父辈、亲朋位列朝班,朝中权臣互相结成各种关系,互相提携,自然会为他们的仕途大开绿灯。正如《新唐书》卷122《魏元忠传》所云:  贤者邦家之光,任之致治,弃之生乱。近诏博求多士,虽有好贤之名,无得贤之实。盖有司选士,非贿即势,上失天心,下违人望,非为官择吏,乃为人择官。“有司选士,非贿即势”,已无任何公允可言。这类事例很多,最典型的如玄宗天宝年间礼部侍郎达奚殉知贡举,没有录取杨国忠的儿子杨暄,杨国忠知道后大骂道:“生子不富贵耶?岂以一名为鼠辈所卖!”达奚珣惊慌失措,赶紧将杨暄取为高第。再如《旧唐书·李实传》记载,李实是宗室,德宗时,权德舆知贡举,李实私下里向权德舆提出二十名举荐人选名单,并强迫权德舆接受,并且说:“可依次第之;不尔,必出外官,悔无及也。”  一般情况下,唐朝的主考官在科举之前已列好中举者的名次,即洪迈所谓“未引试之前,其去取高先,固已定于胸中矣”。最典型的例子是吴武陵推荐杜牧那件事。文宗大和二年的进士考试在东都洛阳举行,崔郾知贡举,离长安日,任太学博土的吴武陵也来相送,并向崔郾推荐杜牧,而且当场朗读了杜牧的《阿房宫赋》,使崔郾非常吃惊。接下来有一段对话:  武陵曰:“请侍郎与状头。”郾曰:“已有人。”曰:“不得已,即第五人。”郾未遑对。武陵,曰:“不尔,即请此赋。”郾应声曰:“敬依所教。”既即席,白诸公曰:“适吴太学以第五人见惠。”或曰:“为谁?”曰:“杜牧。”众中有以牧不拘细行间之者。郾曰:“已许吴君矣,牧虽屠沽,不能易也。”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唐宋下层士人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