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争

张宏亮 著 河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04-01  

出版社:

河北人民出版社  

作者:

张宏亮 著  

页数:

258  

前言

  一部中国古代的战争史,凝聚了无数将帅、士兵和民众的智慧和勇敢,历朝历代涌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著名将领以及他们的军事思想和作战谋略,都为中国历史留下了宝贵的遗产,成为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中国古代历史上极具代表性的著名战争和重大战役,其中包括决定或影响某一阶段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战争,如涿鹿之战、牧野之战、越灭吴之战、晋灭吴之战、淝水之战等;为维护统一和反对落后的生产方式的侵扰而进行的战争,如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宗泽东京保卫战、清朝平准噶尔叛乱之战等;反抗外来民族和侵略的重大战争,如明朝戚继光、俞大猷抗倭之战,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等。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那些腐朽政权,叛乱、分裂和割据,是阻挡历史前进的障碍,战争通过扫除阻挡历史前进的腐朽政权,清除叛乱、分裂和割据势力而推动历史前进。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各个朝代的更换,主要是通过战争实现的。例如:商纣王昏庸无道,使得朝政腐败、民不聊生。周武王顺应民心,联合各方诸侯伐纣,最终推翻了腐朽的旧政权,建立起周王朝新政权,继而出现了“成康之治”。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兼并,天下纷争,秦始皇先后灭六国,用战争的方式统一了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统一货币,促进了中华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但秦朝实行暴政,最终激起全国人民的反抗,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得到天下响应。刘邦、项羽灭秦朝,继而楚、汉相争,刘邦打败了项羽,最终建立汉王朝,开创了我国封建社会前期第一个繁盛时期。汉朝的统治后期,政权已到了崩溃的边缘,引发了黄巾起义。在黄巾起义被镇压以后,又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其中曹操击败北方的各个割据势力,雄踞中原广大地区;孙权占有江东;刘备入主西蜀,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之间,相互争夺,战争不断。最后司马炎统一全国,建立了晋王朝。 这些史实让我们认识到,战争作为一种手段推动了历史的发展。通过研究这些战争,总结诸多成败及经验教训,如攻心为上、严明军法、避锐击疲、以守为攻、避实击虚、围魏救赵、诱敌退敌等。在肯定战争历史作用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战争是残酷的,无论何种形式的战争都要造成人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往往会有数万乃至数十万人伤亡。特别是那些杀戮立威的将领,更是大量屠杀降卒和百姓。 例如:战国时期的秦赵长平之战,赵军大败,赵军40万人全部投降,秦将白起唯恐降卒起异,一夜之间将赵军40万人全部坑杀。白起在伊阙(今河南洛阳东南)大败韩、魏联军,斩其士卒24万人。白起攻楚国别都鄢(今湖北宜城),用水攻之法,淹死楚军民达数十万人。在赵魏联合攻韩时,白起前往救援,杀死敌军13万人,又将赵国士兵2万人全部沉入河中淹死。后来白起讨伐韩国,斩杀5万人。又如,项羽攻秦之时,大败秦军于汗水之上,秦将章邯率军投降。项羽怕秦降卒反叛,将降卒20万人全部坑杀于新安城南。后项羽进兵秦都咸阳,屠城而后焚烧秦宫室,大火三日不灭。从这些惊人的伤亡人数可见,战争虽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政治手段,但却是流血的政治。 本书采用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些著名的战争故事。从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入手,详细说明了作战的经过及最终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对战争的性质及胜败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清晰的描述,同时注意分析探讨了作战决策和作战指挥的得失,还将战争结果对历史格局造成的影响作出了概括。希望读者通过阅读这些故事,能理性地审视战争并认识到和平的可贵。

内容概要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争》介绍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极具代表性的著名战争和重大战役,其中包括决定或影响某一阶段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战争,如涿鹿之战、牧野之战、越灭吴之战、晋灭吴之战、淝水之战等;为维护统一和反对落后的生产方式的侵扰而进行的战争,如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宗泽东京保卫战、清朝平准噶尔叛乱之战等;反抗外来民族和侵略的重大战争,如明朝戚继光、俞大猷抗倭之战,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等。

书籍目录

1.炎黄文明的奠基之战:涿鹿之战2.大破商军,开西周礼乐文明之始:牧野之战3.夫差因胜而骄,勾践卧薪尝胆:吴越之战4.秦胜赵败,开大型包围歼灭战先河:长平之战5.围魏救赵,示假隐真:桂陵·马陵之战6.破釜沉舟,重创暴秦:巨鹿之战7.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楚汉之争8.胜兵先胜而后求战:汉武帝反击匈奴之战9.民心所向,积小胜为大胜:昆阳之战10.后发制人,以弱胜强:官渡之战11.知己知彼,以火佐攻,天下三分:赤壁之战12.刘汉王室复兴之梦的幻灭:夷陵之战13.蜀灭吴衰,三分归于西晋:魏灭蜀之战14.多路并进,水陆齐发,突然袭击,一举灭吴:晋灭吴之战15.投鞭断流,风声鹤唳:淝水之战16.围城打援,一举两克:虎牢之战17.安内乱,唐王朝由盛转衰:平定安史之乱18.宋辽相争,和战幽云,结盟澶州:幽州、澶州之战19.阻滞金军南下,南宋得以建立:宗泽东京保卫战20.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抗金之战21.二张援襄,气壮山河,青史留名:襄樊之战22.朱元璋平定江南,创水战辉煌战例:鄱阳湖之战23.建文皇帝失踪,终成千古之谜:靖难之役24.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京师保卫战25.“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俞大猷抗倭26.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明朝衰亡,后金兴起:萨尔浒之战27.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山海关之战28.扬州十日,生灵涂炭:扬州之战29.反击外来侵略,台湾回归祖国: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30.海不扬波,兵不血刃:澎湖之战31.“非创以兵威,则罔知惩畏”:雅克萨之战32.恩威并施,剿抚并用:平定准噶尔之战

章节摘录

  牧野之战,就是商周之际周武王在吕尚等人辅佐下,率军攻打商纣王,最终直捣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在牧野(今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大破商军、使商朝灭亡的一次战略决战。商汤所建立的商王朝到了商纣王(帝辛)即位时期,已步人了全面危机的阶段。在纣王的统治下,殷商王朝政治腐败、刑罚酷虐、穷兵黩武使得民众负担沉重,苦不堪言。同时,贵族阶级内部矛盾重重,分崩离析,更加导致了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加剧了混乱局面。 与此同时,商的属国——周的国势正如日中天、蒸蒸日上,与商王朝形成鲜明对比。公刘、古公宜父、王季等人的积极经营使周迅速强盛起来,其势力伸入江、汉流域一带。周文王姬昌即位后,任用熟悉商朝内部情况的贤士吕尚,积极从事伐纣灭商的宏伟大业。在政治上,周文王修德行善,裕民富国,广罗人才;在经济上,他发展生产,最终形成清明繁荣的局面。他的“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政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拥护,巩固了内部的团结。在外交方面,周文王向商纣发起了积极攻势:请求商纣“去炮烙之刑”,争取他国支持,最大限度孤立商纣。在商周关系问题上,周文王表面上恭顺事商,以麻痹纣王。他曾率诸侯朝觐纣王,向其显示所谓的“忠诚”。种种努力都为牧野之战即灭除昏庸无道的商纣大业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各方准备就绪之后,周文王在吕尚的辅佐下,制定了正确的伐纣军事战略方针。第一个步骤是歼灭商朝的党羽,对商都朝歌形成战略包围态势。文王首先向西北和西南用兵,相继征服犬戎、密须、阮、共等国,消除了伐纣的后顾之忧。接着组织军事力量向东发展,东渡黄河,先后剪灭黎、邗、崇等商室的重要党羽,从而打开了进攻朝歌的通路。至此,局势对周已经非常有利,伐纣灭商指日可待。周文王在完成伐纣大业前夕逝世,姬发继位后称为周武王。他继承乃父遗志,遵循既定的战略方针,予以落实: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与诸侯结盟,向朝歌派遣间谍,掌握军情,时刻准备伺机兴师伐纣。 商纣王在当时已感觉到周对自己构成的严重威胁,决定对周用兵。然而这一计划中的军事行动,却因东夷族的反叛而化为泡影。为平息东夷的反叛,纣王调动部队倾尽全力进攻东夷,结果造成西线兵力的极大空虚。与此同时,商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不断深化,商纣饰过拒谏,肆意胡为,杀比干,囚箕子,逼走微子。在种种对商不利的情况下,周武王、吕尚等人遂把握这一有利战机,乘虚蹈隙,大举伐纣,以求一战而胜。 公元前1027年初,周武王统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 人,甲士4500人开始了东进伐商进程。不久,周军进抵孟津,在那里与反商的庸、卢、彭、濮、蜀(均居今汉水流)、羌、微(均居今渭水流域)、髯(居今山西省平陆南)等部落的部队会合,结成阵营。周武王利用商地人心归周的有利形势,率本部及协同自己作战的部落军队,由孟津(今河南孟州市南) 冒雨迅速东进。从汜地(今河南荥阳汜水镇)渡过黄河后,率军北上,到达百泉(今河南辉县西北)折而东行,大军直指朝歌。周武王部队沿途没有遇到商军的抵抗,行军顺利,仅经过 6天的行程,便于2月4日拂晓抵达牧野。周军进攻的消息传至朝歌,商朝上下一片惊恐。商纣王只好仓促部署防御,慌忙迎战。但此时商军主力还远在东南地区,无法立即调回。只得临时武装大批奴隶,连同正规商军共约17万人,开赴牧野迎战挥师而来的周武王部队。 2月甲子日的凌晨,周军布阵完毕,庄严誓师,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牧誓”。周武王在两军阵前声讨纣王听信宠姬谗言,不祭祀祖宗,招诱四方的罪人和逃亡的奴隶,暴虐地残害百姓等等诸多罪行,从而激发起从征将士的斗志,同仇敌忾。 而后,武王又郑重宣布了作战中的行动要求和军事纪律:每前进六、七步,就要停止取齐使队形得以保持;每击刺四五次或六七次,也要停止取齐,使得阵脚得以稳住。严申不准杀害投降者,以瓦解商军。誓师后,武王下令向商军发起总攻击。他先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即让吕尚率领一部分精锐突击部队向商军挑战,以牵制迷惑敌人并打乱其阵脚。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心向武王,这时便纷纷起义,倒戈相向。武王乘势猛烈冲杀敌军。于是商军十几万之众顷刻土崩瓦解。纣王见大势尽去,仓惶逃回朝歌,当晚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周军乘胜进击,攻占朝歌。随后,武王分兵四处,征伐商朝各地诸侯,肃清殷商残余势力。至此,商朝灭亡。 周军取得牧野之战的彻底胜利决非偶然。首先是周文王、周武王长期正确运用战争策略的结果。他们能够争取人心,剪敌羽翼,麻痹对手,建立反商统一战线。其次,周军正确选择决战的时机,即乘商师主力远征东夷未还,商王朝内部分崩离析之时,果断实施突袭,使敌人在战略、战术上处于被动。第三,战前誓师,历数商纣罪状,鼓舞士气,瓦解敌人。第四,在作战指挥上奇正并用,以高超的作战艺术,使商军彻底崩溃。 商纣王之所以迅速败亡,根本原因是殷商统治集团政治腐朽,横行暴敛,严刑酷法,导致丧尽民心,众叛亲离。其次,商朝对东方进行长期的掠夺战争,削弱了自身力量,造成军事部署的失衡。第三,殷商统治者对周的战略意图缺乏警惕,放松戒备,终遭奇袭。最后,商朝在作战指挥上消极被动,无所作为。临时仓促征发的奴隶阵上起义,反戈一击,战败是不可避免的。 战争影响: 牧野之战是我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终止了殷商王朝的554年统治,确立了周王朝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秩序,为西周奴隶制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对后世历史的发展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牧野之战展现出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争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