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毛泽东与他的师长学友

宋三旦 山西人民 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1  

出版社:

山西人民 出版社  

作者:

宋三旦  

页数:

439  

字数:

264000  

前言

  十年前,为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我们曾着手策划出版一套《毛泽东交往百人》丛书。之所以选择“百人”这个名字,是因为“100”这个数字在中国人眼里乃是吉祥而圆满的象征,在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出版这套丛书,表达的正是我们对伟人这样一种祝福和怀恋的心情。这套丛书原计划分《政治人物篇》《军事人物篇》《民主人士篇》《师生学友篇》《亲朋好友篇》《文化名人篇》《外国友人篇》《工作人员篇》等8本,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最后仅有《军事人物篇》和《民主人士篇》问世,其余各篇,只好付之阙如,成为读者、编者和我们出版者的一件憾事。  十年过去,历史已经蹒跚地走出了20世纪,毛泽东也离我们渐行渐远,成为一位历史人物。然而,面对这样一位对20世纪的中国乃至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巨人。

内容概要

本书是山西人民出版社为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而策划的《毛泽东交往百人》丛书中的一本。 面对毛泽东这样一位对20世纪的中国乃至全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巨人,人们不得不说,要了解20世纪的中国,首先就必须了解毛泽东;而要真正、全面地了解毛泽东,又不能不去了解他的人际关系。 这本书在记述毛泽东与师长、亲友交往的过程中,还介绍了他所交往的人的生平经历,生动地反映了毛泽东的性格特征,客观公正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同时,还披露了一些有关毛泽东鲜为人知的奇闻轶事。

书籍目录

孔昭绶文正莹方维夏毛宇居毛咏生毛岱钟毛森品毛裕初毛新梅毛福轩毛简臣毛麓钟王立庵王光祈王季范邓中夏刘仁静刘天民向警予朱其升朱剑凡汤增壁汤藻贞许志行何叔衡劳君展张干张平子张申府张有成张国基张昆弟李大钊李元甫李中李立三李启汉李思安李振翩李耿侯李漱清杨昌济杨树达杨钟健邵飘萍邹春培邹普勋陈子博陈昌陈独秀陈润霖周少希周世钊周辅仁庞叔侃易礼容易昌陶易培基林蔚罗元鲲罗学瓒罗哲……

章节摘录

  毛简臣,生年不详,死于1925年,字羽仪,号恩熔,在韶山冲被人誉为“乡村秀才”。他的父亲毛相才是毛泽东曾祖父毛祖人的嫡堂兄弟。《韶山四修毛氏族谱》中对毛简臣的评价是:“率性勇为,质直好义。”他自幼承父业习中医,跋山涉水,往来乡间、邻里,采药行医。另外他受到父亲的悉心培育,从小就熟读过《三字经》、《幼学琼林》、《论语》等经书。毛简臣在青年时代曾外出谋生,弃医从军,投奔左宗棠部,在一个管钱粮的师爷手下当差。由于他好学上进,识得字,记账、打算盘都很出色,深得上司的赏识。尔后,毛简臣随左宗棠的部队远征新疆,击败了分裂分子阿古柏,他也升任钱粮师爷。后因韶山家中的两个弟弟先后去世,他只得回家照顾年老体弱的父母。由于他曾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很希望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韶山冲的子弟;同时也由于他不善农田耕作和经营,为了维持生计,于是便在自己家中办起了一个私塾,以招收本族子弟为主,对他们进行启蒙教育。1909年秋,16岁的毛泽东在停学两年多后,也来到了韶山冲乌龟井毛简臣的私塾读书。在乌龟井私塾,毛简臣主要为毛泽东点读《史记》,培养了毛泽东对中国几千年历史的兴趣。毛泽东的聪明好学,深得毛简臣的喜爱。毛简臣治学严谨,教课一丝不苟,对学生要求十分严格,有时近乎苛求。每次新课授完后,他都要求学生到私塾东头的木楼上认真温习、背诵,在课文没有背熟之前,谁也不准下楼玩耍,有时整个半天都不得下楼。他要求学生认认真真地描红写字,如果没好好完成功课,就对学生进行严厉训斥。对于毛简臣的严格规定,同学们都不敢违背,惟有毛泽东常常想出一些花样来抵制。有一次,毛简臣神情严肃地坐在讲台前,监督学生温习功课。到了中午,学生们又饥又渴,可谁也不敢下楼回家。忽然,从窗外飞进一只螳螂。毛泽东将它逮住,然后用一根长线拴住螳螂的腿,把它放到楼下先生家晒的红薯片盘中,利用螳螂夹红薯片然后吊上来充饥。毛简臣发现这件事情,走到毛泽东身边,批评道:“润之,你温书不认真,偷食东西。”毛泽东争辩说:“我没偷,是螳螂偷的。先生,我们肚子饿了,想吃东西。”毛简臣明知这个孩子讲的是歪理,但因为毛泽东从来没有背不熟书的时候,并且他也很赏识这个学生的聪敏,就不了了之。毛简臣擅长书法,在他的指导下,毛泽东的书法水平有了相当的提高。另外,毛简臣秉性耿直,为人好打抱不平,生活严谨,勤劳俭朴。他一边教书,一边从事田间劳动,处处为人师表。他的美德深受毛泽东的敬重。半年后,毛简臣感到自己的才学难以适应毛泽东的需求,就让毛泽东到别处求学。1909年冬,毛泽东离开毛简臣门下,到韶山东茅塘拜秀才毛麓钟为师,但他与毛简臣之间仍然保持着联系。1925年2月,毛泽东和妻子杨开慧回到韶山,一面养病,一面开展农民运动。在这期间,他曾专程去乌龟井看望毛简臣先生。就在这一年,毛简臣不幸患病,不久便病故了。毛泽东闻讯十分悲痛,即刻赶去吊唁,并为毛简臣料理后事。据毛氏族人相传,毛简臣的丧事操办得极为庄严隆重。毛泽东还为毛简臣先生写了祭文和挽联,深深地表达了他对老师的一片怀念之情。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毛泽东与他的师长学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