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怕是风流负佳期

侯虹斌 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8月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

侯虹斌  

页数:

289  

Tag标签:

无  

前言

  女人的才华有两种,一种在遣词造句,一种在情场斗智斗勇。在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恰逢好莱坞《欲望城市》(SexandtheCity)的电影版正在上演。女主角凯芮完美地集两种才华于一身——可是,哪怕她品位超群,施展浑身解数,惨淡经营,她的男友也宁愿当落跑新郎。看哪,抖落一地的才华,也就这等结局,看得我背后如有一阵萧瑟的阴风,隔着十万八千里吹过来。  实际上,就算过了一千年,技术进步得骇人,但人类的情感和本性并没有多大变化。没有证据表明,我们就比唐朝的人生活幸福。摩登前卫的凯芮在爱情中的角色,和古典优雅的崔莺莺别无二致。别以为这个时代里,女人独立、坚强,年薪十万百万,啜着“四海一家”(鸡尾酒),跟不同的男人约会上床,就是自由了。没有。无论性爱的景观多么迷乱,也掩饰不了女性对感情固有的焦虑。  爱情啊,真是残酷,无论你面对它、背对它,拥抱它、唾弃它,到头来,它对每个人都是一样,了无分别。  流传很广的暖红室本《西厢记》转载附录了元末明初诗人张著的两首诗,其中一首是《待月诗》,又作《莺莺待月》:  立尽黄昏瘦莫支,西厢朱户半开时。  风生花树寒微动,露滴瑶钗湿不知。  清思著人凝望久,柔情抱影欲眠迟。  可怜最好今宵月,正恐风流负宿期。  “正恐风流负宿期”,正是本书书名的出处。这既是一种对爱情的焦虑,也是一种对青春、对人生的焦虑。看崔莺莺打扮得漂漂亮亮,站在月下,虚掩着门,满心怅然地等待着情人的光临——美则美矣,然而,此情此境,三分伤春、七分伤情。正是所谓“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古诗十九首》之八)崔莺莺那种“碧云天、黃花地”的哀愁,并不是空泛无由的,好的爱情往往最接近人类美的本质。女子对此的追求总是更偏执些,注定也要受更多苦。  元稹的《莺莺传》像是爱情的厄运之书,而《西厢记》则是一部诗性的现实读本。对《西厢记》进行文本细读,就会发现,“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只是一个美好而空泛的愿望。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里说到过,“简化的蛀虫一直以来就在啃噬着人类的生活:即使最伟大的事业最伟大的爱情,最后也会被简化为一个由淡淡的回忆构成的骨架。”这出经典名剧,早就被近代的学者们出于某种“偏见”,腌制成酱骨架了,爱情也被收编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和武器。可感情是具有超越性的。《西厢记》让我们看到,我们与爱情之间被阻隔了,但横亘着的不是老夫人这样的巫婆,而是我们的脆弱,或者,还有来自更根本的挫败与虚无。  那些永垂不朽的爱情样本里,其实藏匿了一些秘密。比如说,男人的爱情是不可靠的:如果崔莺莺不是相国干金,也许张生早就掉头打马而去;如果故事再写下去,张生也许就会放下旧人去爱新人。而女人,也未必更坚贞。如若没有张生的苦苦追求、红娘的拼死相助,崔莺莺对张生也谈不上深情厚谊;再后来,张生不来,莺莺也马上就要改嫁了郑恒,并无怨怼。  我们对爱情的猝死是无能为力的,但这并不能证明爱情就一钱不值。这条河溺毙了那么多的人,却有更多的人,前仆后继,无怨无悔地往里跳。说到底,惟其艰难,主人公的受难,就更能凸显爱情的价值感。虽然再华丽的爱情也无法驱除孤独,但一个人的孤独和另一个人的孤独邂逅结伴,终究可以取暖。我不赞成众多文学作品里吹嘘的爱情至上论,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它比名利、比金钱、比青春都重要一点点,不多,就那么一点点。  等我们过腻了无欲无嗔的日子,就会发现能够受伤也是一种福气。即使像凯芮那样失恋了,一夜之间老了十岁也不介意,假如还能大哭一场就好了。有多少人能像她那样四十岁了还能谈一场纯粹的恋爱啊。呃,我的意思是,假如有一种人生归宿可以选择,那么,死于伤心,比活在心如槁木不发芽的灰暗生活中,更合我意。  当我看到张生最终和崔莺莺由皇帝赐婚大团圆,凯芮和她的Mr.Big也终成眷属时,还是松了一口气。虽然谁都不完美,在张生和崔莺莺们身上,我看到了凡人容易犯的毛病,软弱,自私,自恋,首鼠两端,可是他们应该得到谅解。因为不同情别人,就是不悯恤自己。  爱情是一种如此稀缺的资源,除了珍惜,别无他法。

内容概要

《西厢记》适合在静夜里读,适合坐卧在床上读,适合和爱人一起读。本书作者,怀着一颗敏感的内心,和独有的知性与激情,对“西厢”这部“花中之魁”,作了深入的解读。读西厢,同时也是在读现代人脆弱的情感世界。全书分三篇:上篇,读西厢故事,欣赏西厢文字之美,体会西厢旖旎的爱情风光;中篇,细读西厢中的人物,尤其张生、崔莺莺、红娘,他们的心事和爱情;下篇,现代人读西厢引出的感慨。

作者简介

侯虹斌,古代文学专业硕士;任职于《新周刊》《南方都市报》等新锐媒体;出版过《偶像生猛》(南方日报出版社)、《红颜:女人千年的荣耀与哀伤》(新星出版社);在《南方都市报》、《京华时报》、《深圳商报》、《南方日报》、《楚天都市报》等报刊杂志上撰写过多个专栏;她的专栏文字是网络转载率最高的文字之一;她开通博客50天,即创下110万访问量;她的文字不腻,不粘,以尖锐的批判性远远超越了女性作者固有的柔软病;她有着张爱玲式的洞察世情,又有着波伏娃式的独立和锐气……

书籍目录

序 莫让风流负佳期 从始乱终弃到爱隋轻喜剧 1、前传:元稹《莺莺传》 2、“董西厢”:一袭华美的袍子 3、“王西厢”:天下夺魁 4、金评:崔莺莺成了完美的木头人 5、《西厢》续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上篇】 西厢之美,如花间美人 第一本 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1、九曲黄河何处险,胸怀大志此中高 2、崔莺莺临去秋波一转,金圣叹惊艳“十分大方” 3、老和尚关注功名利禄,小书生言辞暧昧猥琐 4、你方撇下半天风韵,我却拾得万种思量 5、崔张月下联诗,红娘惊破“傻角” 6、张生百般做作,莺莺卖弄俊俏 第二本 崔莺莺夜昕琴杂剧 1、崔莺莺情思睡昏昏,孙飞虎起兵抢娇娘 2、“董西厢”中张生乘人之危,“王西厢”里取胜不损毫发 3、浓墨重彩莽和尚惠明 4、红娘敲门报喜,张生犹做春梦  5、夫人筵席悔亲,有情人双双遗恨  6、书生隔墙《凤求凰》,玉人听琴惹情思 第三本 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1、两下里都一样害相思,一纳头安排着憔悴死 2、用心拨雨撩云假撇清,好意传书寄简真委屈 3、娇小姐寄书瞒着鱼和雁,俏丫鬟缝合唇送暖偷寒 4、“待月西厢”忽然赖简,“疑是玉人”错解情诗 5、迎风户开偏角门,隔墙影动跳矮垣 6、折桂娇客做了偷花汉,相国千金施用翻云手 7、送药方冷句儿骚扰人,候今宵热情诗云雨来 第四本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1、欲拒还迎步欢会,软玉温香抱满怀 2、不识字红娘最爱说道学,讲仁礼夫人背信又弃义 3、这边在娘跟前偏“羞人答答”,那厢是欲自首却“苗而不秀” 4、张生金榜无名誓不归,莺莺乞意怜取眼前人 5、春愁离恨重于山,南柯一梦草桥惊 第五本 张君瑞庆团圆杂剧 1、情书生京师中状元,痴佳人信物表寸心 2、郑恒卖弄亲上加亲,红娘讥笑小人浊民 3、旧婿谎言巧骗婚,新妇啼哭失神采 4、得势张生三次发毒誓,可怜郑恒一骗赴黄泉【中篇】 每个人的心事,每个人的爱情 第一章 张生: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于连 1、他要证明自己不是一个俗人 2、崔莺莺吸引张生的是肉身 3、张生到底是情圣,还是流氓? 4、一阕情诗,跨越爱情的临界点 5、张生成功是有谋有略,贾瑞的悲剧根源是蠢 6、张生为何偏要对崔莺莺“验红” 7、追名逐利,是他们这个阶层的美德 8、只有跻身官僚集团,才算书生的成功 9、男主角皆中状元是古代小说的意淫产物 10、张生的幸运在于情欲对象和政治交易对象是同一个人 第二章 崔莺莺:并非十全十美的道德芭比 1、因为守孝,所以晚婚 2、崔莺莺的媚眼是没有指向性的 3、张生百般做作,莺莺左顾右盼 4、金圣叹不喜欢相国千金的有勇有谋 5、红娘机灵,莺莺更狡黠 6、时而勇敢时而退缩,是女人的天性 7、崔莺莺不是外省来的包法利夫人 8、在我们的文化观念里,女人衰老就是一种罪恶 9、崔莺莺成了整天忧心忡忡的小妇人 10、谁都不介意崔莺莺一嫁二嫁三嫁 第三章 红娘:为自己思考,替主子恋爱 1、对张生,她由不喜欢到喜欢 2、丫鬟是永恒的配角,永恒的花骨朵 3、红娘也是英豪阔大宽宏量 4、他们把奴婢看做是另一个物种 5、红娘的出路是从良,还是嫁人? 6、红娘所求,是做张生的小夫人 7、身份低微能有鸡犬升天的喜剧结局吗? 8、奴婢常被当作是主子的替代品 第四章 老夫人与郑恒:悔亲为哪般? 1、六十岁母亲,十九岁女儿 2、老夫人不缺少爱,只是缺少爱的能力 3、悔婚是因为信守前诺? 4、郑恒是高贵的白衣衙内,张生是寒门的新科状元 5、性格仁厚,才会被小红娘要挟 6、老女人越要逞强,就越容易成为祸害 7、礼教松弛的西厢 8、杜丽娘一家是严父慈母孝顺儿 9、孙飞虎是流氓道具,惠明是喧宾夺主的多余人 10、杜确是崔家的真正大恩人 11、郑恒沦为人尽可欺的废物 12、郑恒错在哪里?乡下苍蝇,又土又坏 13、旧情人之死,为崔张婚姻扫清了障碍【下篇】 无所谓情痴,只是男欢女爱而已 第六章 《莺莺传》:莺莺原是红妓女 1、始乱之,终弃之,宣扬之 2、张生就是元稹,元稹就是张生 3、莺莺出自姓崔的贵族之家么? 4、原来郑姨是老鸨 5、求爱走的是丫鬟路线 6、忽然又意外的床戏 7、在女人看来是永生,在男人看来只是天掉馅饼 8、崔莺莺根 不相信元稹会真娶她 9、知道他们的德性,不等于对他们有免疫力 10、他公布了与崔莺莺的性爱诗 11、分手若是分得好,便是永生 第七章 张生原型:薄情才子元稹恋爱史 1、小人之语,是元稹 色 2、韦丛与崔莺莺,谁比谁命薄? 3、一边为亡妻恸哭,一边妻妾成群 4、元稹一日为娼、终身为娼 5、与越州名妓刘採春的八年 6、才华令薛涛更性感 7、用智,而不是用心去谈恋爱 第八章 滴露牡丹开:古代文学中的性与爱 1、云雨至巫山、寻梦入武陵 2、文人对性有着令人叹为观止的想象力 3、写莺莺的初夜,生动而文雅 4、唐代的相恋可跨越时间、跨越物种 5、李娃不是靠爱情吃饭的,是靠智慧和奉献 6、她们无一例外爱上的都是自己的嫖客 7、古代妓女的核心业务之一是谈情说爱 8、杜丽娘的性梦中有位陌生人 9、三巧与潘金莲一样是“淫妇”,结局却不同 10、明代也有好女十八嫁 11、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 第九章 寺庙里的爱情:欲海慈航渡情人 1、普救寺里的和尚有六根未清净之嫌疑 2、女子自由出门的机会惟有上香 3、尼姑陈妙常为何偷情还被大家支持? 4、小尼姑小和尚的“思凡” 5、唐代公主爱出家 6、鱼玄机的道观就是妓院 7、皮囊已锈,但污无妨 第十章 书生的爱情:书生变心有多难? 1、书生比别的男人更易变心吗? 2、休妻容易,改嫁也容易 3、朱买臣之妻自求离婚,覆水难收 4、王肃夹在两位贵族妻子间,郁闷而死 5、元代公主改嫁被列为“罪” 6、状元被大贵族们抢亲 7、投资一个有潜力的男人 8、中国的弃妇都有殉情的传统  第十一章 才女的格局:女子无才不是德 1、实际上,有才华一直被视为女子的美德 2、谢道韫才高,王凝之窝囊 3、赵明诚给李清照指定了死法 4、那些才女的生命都是缺憾 5、因为会写诗被冤死的皇后 6、冯小青之死,是因为不肯做寻常女子 7、女人太过主动,就是死路一条 8、私奔就是自动地降低了自己的生活水准 9、杜丽娘一直受到良好的教育附录:西厢记/王实甫

章节摘录

  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1、九曲黄河何处险,胸怀大志此中高  戏一开场,是老夫人上场,先自我介绍。中国古典戏曲中,不分杂剧、南戏或传奇,都有一个开场自报家门的固定程式。这个自报家门,面对的是观众,而非与之同台的其他角色。从老夫人介绍里,我们知道了崔莺莺的家世:母亲姓郑,父亲是前相国崔珏,因病而亡。崔莺莺今年十九岁,家里还有一位弟弟。而妙龄的崔莺莺针指女工,诗词书算,无所不能,已经许配给了老夫人之侄郑恒为妻,而郑恒正是郑尚书的长子。崔莺莺尚未成亲,只是因为父丧未满。  目前,老夫人带着崔莺莺扶灵柩至博陵安葬,途中在河中府的普救寺暂时歇脚,并等待崔莺莺的未婚夫郑恒来帮忙移灵柩。说起来,这个普救寺,还是崔相国的物业,专门建给则天娘娘的香火庙,连住持法本和尚都是崔相国剃度的和尚。所以,崔莺莺在后面屡屡把这个普救寺称为“俺家”,还是有所本的。故事,就是发生在普救寺的西厢里。  时值暮春天气,老夫人把崔莺莺的丫鬟红娘唤出来,吩咐道:“你看佛殿上没人烧香呵,和小姐散心耍一回去来。”于是,崔莺莺奉命去玩了。  张生也就在这个时候适时地抵达了。  张生名珙,字君瑞,其父亲是礼部尚书,只是因病身亡,母亲也随后亡故。张生书剑飘零,游于四方,直到二十三岁这一年,遇上唐德宗新即位,他才下定决心上朝赶考。路上,他打算去探望一位八拜之交的老友杜确。杜确在考得武举状元之后,官拜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着蒲关。他是张生当年的同学,也将是张生生命中的贵人。  途经九曲黄河时,张生停了下来,大发了一番感慨:“暗想小生萤窗雪案,刮垢磨光,学成满腹文章,尚在湖海飘零,何日得遂大志也呵!”张生自称是“才高难入俗人机,时乖不遂男儿愿”,所以二十三岁上还暂时没有功名。看到黄河,那种磅礴气势,正好呼应了张生的胸中沟壑,满腹文章。  金圣叹对张生的这一段直抒胸臆极为赞赏。张生道:“九曲风涛何处险,正是此地偏。带齐梁,分秦晋,隘幽燕。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金赞为“便是曹公乱世奸雄语。”  “竹索缆浮桥,水上苍龙偃。”金点评道:“便是治世能臣语也。”  “东西贯九州,南北串百川。”金直称“言其学之富。”  “归舟紧不紧,如何见,似弩箭离弦。”则指“言其才之敏。”  最后一句张生唱“我便要到浮棹到日月边。”则归结为“上京取应也”。  金圣叹对此文啧啧称奇:“借黄河之快比张生之品量。……于是顺便反借黄河,快然一吐其胸中隐隐岳岳之无数奇事,呜呼!真奇文大文也。试看其意思如此,是岂偷香窃玉之人乎哉。”  为什么会有这样一段抒情?是因为“张生之志,张生得自言之。张生之品,张生不得自言之也。张生不得自言,则将谁代之言?而法又决不得不言。”(金圣叹语)所以,就要借黄河快然一吐。  不能不说,张生欲探望杜确这个伏笔,不仅是情节的伏线,也顺便透露了张生的性格:他是一位有志向、有心计的年轻人,早早就有意结识有权位者了。难怪红娘屡屡夸他“若不是张解元识人多”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部《西厢》,并不只是关于爱情的宣言,也是一个有关悸动青春的故事,它关涉到友谊与忠诚,关涉到情感与理智,关涉到专制与自由,关涉到母与女两代人的“代沟”……因而能够跨越时空,令今天的读者仍为之动容。本书作者所揭示的,便是这样一部伟大巨著所蕴藏的丰富复杂的内涵。其轻松幽默的笔调,鞭辟入里的分析,当可命名人会心一笑。  ——黄仕忠 中国古代戏曲学专家,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古文献所研究员  看《怕是风流负佳期》,仿佛听寝室夜话——张生和崔莺莺就是邻班的同学——本读罢,想起那些青春的夜晚。  ——王晓渔 历史学博士,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学者  有些好时光过去了,但你可以回忆;有些好东西你得不到,但你可以意淫;有些好事情你不懂,但你可以偷窥。这是一本可以反复品玩的好书,素材是《西厢记》里的既晕且素,主题却是亘古不变的男欢女爱。在这本书里,你读到的是唐朝的那些旧事,收获的却是今天你自己的爱情。  ——周可《新周刊》杂志副总编,华南理工大学传媒学院学者


编辑推荐

  《怕是风流负佳期》作者所揭示的,便是这样一部伟大巨著所蕴藏的丰富复杂的内涵。其轻松幽默的笔调,鞭辟入里的分析,当可命名人会心一笑。“一部《西厢》,并不只是关于爱情的宣言,也是一个有关悸动青春的故事,它关涉到友谊与忠诚,关涉到情感与理智,关涉到专制与自由,关涉到母与女两代人的“代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怕是风流负佳期 PDF格式下载



写的西厢记,开始看这本书的名字以为是本小说,砍了内容才发现,这本书可以改名叫解读西厢更合适!作者细细解读各个时代的西厢记版本,反映了不同时代对于爱情的看法!


我喜欢读西厢记,觉得这本书写得太好玩了,哪里有什么情圣情痴啊,不过是两个青年男女,按从前的道德标准来要求的话,甚至是两个不怎么贞洁的青年男女,玩出了火,从一夜情,发展到多夜情,最终经过波折,竟然喜结良缘。刻薄一点地说,对张生而言,和前宰相的千金小姐结婚,那叫一次艳遇改变人生。对莺莺而言,虽然是先奸后娶,偷情在先,但到底也偷情偷成了正果。不管怎么评判,就结局来说,两个人,都很幸运。张生就是一个有点儿才华,轻浮好色,为了爱情也舍得花本钱的现代男人,正如这本书的作者说的,张生的幸运之处,一是中了状元,二是娶了宰相女,情欲对象和政治交易对象合二为一,不用在情感与现实之中苦苦挣扎。莺莺也很现代,面对男人,该出手时就出手,必要时把自己的身体也搭上。以前读西厢记故事时,总想起《白狐》这首歌:我爱你时你正一贫如洗寒窗苦读,离开你时你正金榜题名洞房花烛。爱情也许是纯洁的,但婚姻则是一种投资,现实生活里的人谁都很难幸免。张生是幸运的,爱上一个宰相女,无论中不中状元(其实中状元是更大的意淫),这一生都可以做个很幸福的风流名士了,让人想起民国的章士钊,张鸣先生《历史的底稿》里写到过。莺莺其实更游刃有余,富与贵,可以让人更直接地选择爱情,而不用考虑太多生活问题、现实利益,如果她没有太大野心的话。


内容没看呢 发货很快 这本书是别人推荐的 所以好评


很偶然的看到这本书,今天终于到手了。


相异相反的事物总是相吸相引。荡涤所有华丽外表,它的本质如此赤裸:一出旷世《西厢记》却不过是一场男的欢女的爱!自然界有磁石南北极相引,生物界由雌雄相生,人类社会的欢爱不过是宇宙法则的一个印证而已,而已而已!相吸相引的事物又总是相斥背反。才子佳人结合之后必然产生相斥现象,肇事者可能是不解人间风情的老太婆,也可能是面目可憎的位高权重者,更有可能的是男女内心均有的“始乱之终弃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过多突出外因以及男人的“弃”,鲜有女性的“弃”。轰轰烈烈之下却是凄惨收场,于心不忍!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道出的却是世间男女浓重用情后惨淡的人生现实:张生的主要矛盾是求取功名,崔莺莺的主要矛盾却是钓得金龟婿。张生与崔莺莺的情感纠葛则是张生人生的次要矛盾。有功名,则男人的定义、价值、意义尽显。若只俘获崔莺莺芳心和肉体,则张生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男人形象则必然要大打折扣,那与崔的爱情也会大打折扣,至少状元公子的伤和痛都要比白丁们的伤和痛来得更引人怜悯些。世间如简.爱这样的女子本来就少之又少,你说丑,你说穷难道就无爱?其实不是无,而是轻贱!古有张生用功名来成就美满姻缘,今有成功男用大幅广告炫财邀美共度,看你不眼红心动!作者的文字轻松,考据也杂,如果作学术论文,稍嫌啰嗦。但用作饭后茶余读本,此书乃上好选择。


从女性视角解读《西厢记》,文字不腻,不粘,尖锐的批判性远远超越了女性作者固有的柔软病,值得看看!


侯红斌的书评不差,写的杂文也不错。尤其擅长写女人,适合文艺女青年,哈哈。


有时间看下古代的爱情,希望有所收获。


细腻的小女儿心思,看到了作者的一颗七窍玲珑心


很有意思的见解。只是“咏絮才”的那个小配角是谢朗而非谢玄……


视角特别,但是太细太腻相比之下更喜欢于丹教授《游园惊梦》里的审美方式


书没看完,也不准备看了,3字,没意思!


非常失望 非常失望 非常失望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