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好人

刀尔登 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

刀尔登  

页数:

196  

Tag标签:

无  

前言

  缪哲  读者眼前的,是刀尔登君近十年来文字的一选集。其中有为遣无聊而写的,有为逞狡狯而写的,但多数的篇目,则是谋稻粱。刀兄悬的高,为了混饭吃,不得不卑其笔;对平日的所作,颇不自重。得亏喜欢他文采的几个朋友的热心,这些散出于报刊的短文,才结作一书册的模样,不复局促于明星的花边、富贾的野史与鸿儒的阔论间。  我与刀兄是相知二十多年的老朋友。我们一起读大学,一起行走于某省的“南书房”,一起编报纸;在被人威胁夺下“五斗米”时,又“挂冠”而去,一道“回家再读书”了。刀兄的学问渊博,识见敏锐,这使他在不大的朋友圈、或口碑圈里,成了受宠的人,与被惧怕的人;盖在刀兄的面前,我们未免显得愚蠢。他的天资,是旧友皆叹为不及的。记得我那一年高考,刀兄夺了鄙省的魁元;唯这一经历,成了他“平生最大的不体面事”,人说必掩耳。盖刀兄的性格,是羞与人争的;——而高考无非争竞而已。这个性格,亦使他在今天的瓦釜之鸣里,自毁黄钟,不思所作。即使有思,也悬鹄太高;往往刚一开头,就拿心里的尺子——我每告诫他“那可是量莎士比亚或王国维的尺子呀,哥儿们”——量自己,而每量必气馁。故他的“有作”,就“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了。收入这集里的文字,不过他棋酒的余事,或混饭的勾当而已。  即便如此,这集里的文字,也大有可观了。就自然的作品说,人不多见山,多涉水,是不可称某山高,某水广的。人的作品,也须比长量短,方知高下。刀兄写作的当今,是汉语史上最暗淡的一页。人们所知的词汇,似仅可描画人心的肤表,不足表精微,达幽曲。所用的句法,亦恹恹如冬蛇,殊无灵动态。名词只模糊地暗示,不精确地描述。动词患了偏瘫,无力使转句子。形容词、副词、与小品词等,则如嫫女的艳妆,虽欲掩、然适增本色的丑劣。刀兄的文字,则是出乎其时代的。他的名词有确义,动词能使转,小品词的淡妆,更弥增其颜色;至若句式,则如顽童甩的鞭子,波折而流转。故刀兄的友人们——包括我自己,都素重其文,称是“文明堕落的一阻力”。这或是爱屋及乌亦未可知。但人之得益于私谊者,是有时而尽的;人所主张与反对的,也有过时的日子。到了那天,人们评判文字的好坏,将不复以激情,以偏见,而仅以品质。刀兄的友人们于今天的感受,想那时必多共鸣的人。  语言与人心、或文明的关系,是古来的老话题。霍尔姆斯(Oliver Holms)论伊丽莎白朝的语言说:“语言腐坏了。臭气还熏染了英国的良心。”这是以语言的腐败,为文明腐败的祸首。《汉书》称“天下无道,则言有枝叶”,则又以语言的腐败,为世风腐败的一后果。奥威尔也称语言的愚蠢,为起于思想的愚蠢。则知语言与精神的好坏,虽不知孰为表,孰为里,然互为表里,是可得而言的。今天汉语的污浊,亦自为精神污浊的一表征。虽挽狂澜于既倒,是个人力不能胜的;但刀兄于驱遣文字时所表现的“洁癖”,亦自为精神之“骨气”的宣示、或对文明之信仰的一宣示。在他的清峻的文字下,是思想的通脱。如这集里所论的,大都为古事;然所见每与我们听说的不同。常人论以道德、善恶者,刀兄则论以平恕。此即《红楼梦》所称的“人情练达,世事洞明”,——虽然刀兄对《红楼梦》一书,是素来鄙薄的。这个思想自周氏兄弟以来,即有人提倡之不遗余力,但今天我读刀兄的书,仍有孤明先发之感,由此也知我们思想的不长进了。  二十多年来,我与刀兄同居一城,衡宇相望,是颇感庆幸的。因我们所居的城市,粗鄙如“头曼”;可与语者,举目而寥寥。鱼之大幸,固是相忘于江海,但陆处于涸辙,也不得不欣喜有相濡以沫者。但我遗憾的是,刀兄不自惜其才,“市也婆娑”,精力多耗于游耍了。言毕不免“当奈公何”之感。  0八年末,于石家庄“数他人之宝斋”

内容概要

北大非著名才子邱小刚的第一部历史随笔集,共分三辑:“中国好人?中国坏人”、“世事?人情”、“以天下为狗任”;在作者的态度是,其实所谓好人也不是那么好,所谓坏人也不是那么坏,中国历来的以道德杀人、以忠压倒孝、以忠压倒仁,以及以所谓大节掩盖小节的评价标准和认识视角是有问题的,“礼教自己是不杀人的,它只负责劝人甘愿被杀”;作者尤其对历史上无论是读书的还是放羊的,都“爱以天下为狗任”的传统抱有深刻的警惕,对海瑞一类道德迫害狂式的人物深恶痛绝。  作者一向惜墨如金,文章轻易不出手,常以“量莎士比亚或王国维的尺子”来要求自己,产出极低、质量极高。本书所收文章,都属短小精悍,篇篇堪称美文,且道前人所不及道、所不能道。

作者简介

从前叫三七,现在叫刀尔登,本名邱小刚。其人酒风浩荡,风骨脱俗,有如谪仙人。有人说他海内中文论坛才气第一,有人说他是1977年后北大中文系出品的最优秀的三个学生之一,有人说他是当代大隐,有人说他是古代竹林七贤之刘伶。他的文字,宗鲁迅惟妙惟肖,而兼有李零之“文”、王小波之“武”,文曰史识与古典功底,武曰科学与理性精神。

书籍目录

零 刀尔登说今 我为什么不喜欢狗 为什么不能拿农民开玩笑 家有小学生 嘲笑链 被小学生批判过的壹 中国好人·中国坏人 事不宜以是非论者,十居七八;人不可以善恶论者,十居八九。 童话皇帝 朱厚照 天下只有一个是 张巡 勿语中尉正承恩 严延年 菹醢尽处鸾皇飞 李斯 山厌高而水厌深 曹操 兔角弓射无明鬼 司马相如 移羞做怒 刘瑾 打严嵩 于今为笑古为义 宋襄公 凡忠必愚 冯道 鸟畏霜威不敢栖 包拯 有女莫嫁海主事 海瑞 谁令忠孝两难全 赵苞 载不动这许多道 韩愈 制造小人 阮大铖 彼此即是非 李光地 如何天理胜人欲 熊赐履贰世事·人情 落后就要挨打,先进就要挨骂 得天下者得民心 朱元璋 此一时彼一时袁崇焕 李陵 生命在于运动 乾隆 无事和酒读离骚 人心惟危 庾信文章岂老成 放纵的权利 夏姬 古来哪有望妻石 荀粲 吴三桂的信 生女必强撼 汪士铎 何事辛苦怨斜晖 朱熹 唐仲友 徘徊不尽孤云意 蒋宗鲁 卢楠 雅集图中衣帽改 吕留良 黄宗羲 果然名教罪人 钱名世 烧萧条兮以御水 于成龙 靳辅 谁使祖龙绕柱走 荆轲 卿本贼人 宋江 天下有事谁可属 甘凤池 畸人丰坊 避地何心遇晋人 张缙彦 谁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寂寂廖廖扬子居 扬雄 百年持此欲何成 陶潜 此几何非彼几何 徐光启 穷岛至今多义骨 田横 世风越俗,雅人过得越好叁以天下为狗任 中国历史上有个传统,就是爱以天下为狗任 一编书是王者师 韩非 以师为吏 丈夫遭遇不可知 主父偃 此式非天下式 卜式 推阴阳为儒者宗 董仲舒 百姓不仁,亦以圣人为刍狗 王莽 使汝为善我为恶 张俭 《大学》的故事 栽培不待风声落 王柏 此心跃跃何尝隐 何心隐 一朝了我平生事 刘宗周 最是为难谈天衍 杨光先 重围不解还家梦 岳钟琪 眼大心雄知所以 曾静 积善坊中相扶行 袁了凡 不尝豆沫亦识味 武训 唧唧唧唧复唧唧 木兰 猫及其他(代后记)

章节摘录

  我为什么不喜欢狗  有人把我派作鲁迅一党,我说非也,鲁迅是不喜欢猫的,而我不但喜欢猫,还因为狗与猫作对,把狗恨恨不已。我的不喜欢狗,很多朋友都知道,一同去乡下玩时,常有人叫道,那里有只狗呀!便是想挑拨我去和狗打架。城里的狗都不是好欺负的,因为每条狗都领着一个人,高低惹不起,只好偶尔去饭馆吃顿狗肉,聊抒快意。狗的样子我也不喜欢,小时候在山里见过一只狼,以为是狗,不知道害怕,现在想来,很是对不起,因为狼的脖子和尾巴分明是粗硬的,而进化为狗之后,都细软起来,以便摇头摆尾,哪里还有一点狼的样子。  尤不喜的是乖而顺之的狗脾气。当然,这种脾气,也是人教给的,而且教学相长,人再重新从狗身上学过来,动不动就“上怀犬马恩”,眼眶也湿。不知道早先狗是怎么被改造过来的。现在店里卖的狗粮,至少是小康水平,但想当初,五十者才衣帛食肉,轮到狗头上,恐怕只剩下猪狗不食其余的东西,较之狼在山林里的伙食,远有不如。不过,毕竟是一份安稳饭,头顶上“嗟”的一声,面前就有吃的,在改造好的狗看来,已经是福气。明人陶宗仪的《辍耕录》里面讲,驿站里拉车的狗,口粮有“狗分例”,要是被人克减了,它们会反啮其主。这样的狗脾气倒讨人喜欢,不过日常里所听到见到的,全是克己奉主的故事,甚至有自愿饿死,以成狗节的。所以陶宗仪多半是在瞎编,别的不说,居然要“辍耕”,可见其不是什么良民。  现代人满耳是汽车喇叭声,所以做起诗来,不再说什么“无使尨也吠”,而是慨叹听不到鸡犬之声了。但我对狗叫有两种意见,第一是一犬吠形,百犬吠声,自己明明长着一双狗眼,却不用,偏偏听别狗的。我有几次夜间进到乡村,一点坏事没来得及做,忽然之间,就有上百只狗在黑暗里大叫不已。其实它们也只是瞎叫叫,互为声援而已,并不知道在叫什么。蜀犬吠日,粤犬吠雪,总还有点由头,像这样不明不白地以天下为狗任,实在是只有“狗脚朕”们才喜欢的脾气。我并不是反对狗叫,狗不叫,性乃迁;但西谚云:“无论大狗小狗,都应该有自己的吠声。”  第二种意见是狗只讲恩属,不论是非,所谓桀犬吠尧是也。最坏的人,也可以有最好的狗,因为这“最好”者,标准只在于“吠非其主”。人有人道,狗有狗德,人被别人的狗咬死了,人们并不觉得那狗有什么不是。这虽然是犬监主义,未始也不是更多的人的立场。据说最好的狗,对主人最柔媚,永远夹着尾巴做狗,对不是主子的人毫无情面,不管高矮胖瘦,黑白妍媸,一概作势欲啮。假如这世上只有一个人,那还好办,但并不是这样,而且养狗的人也很多,走在这些人之间,犬牙交错,我们实在不知道是该怕人,还是怕狗。  喜欢狗的形貌,不妨算是人情之常,我不敢非议;喜欢狗德,在我看来,就有点不同寻常。在中国,“狗”是骂人的话,可见爱狗的人,对狗也是看不起的,至于赫胥黎声称愿意做达尔文的斗犬,齐白石有一方印上刻着“青藤门下走狗”,不过是比方而已。而我们爱猫的人就不是这样,以“猫”字加于人,并不觉得可恼,但也并不宣称要作猫。爱狗的人经常对我宣讲狗的种种用途,狗宝狗皮,引车救人之类,我同意,不过谁要是说这些事只有狗才能办,那我是说什么也不信。  临难狗免的事是没有的,倒霉的总先是狗;犬吠云中我也没听到过,呜咽一声死掉,倒是见过几次。所以若说“恨”狗,是不确的,其实只是憎厌而已。至于吃狗肉,因为它们毕竟是狗,不是人,人肉我是不吃的。而狗咬人,早已不是新闻了。  为什么不能拿农民开玩笑  我不喜欢牡丹,看到它的胖样子,就觉得有股俗气扑面而来;我也不喜欢梅花看到它的瘦样子,就觉得有股酸气冲鼻欲入。—为什么说这个,而且把话说得这么难听?因为以后可能说不成了。  不出今年,或者牡丹,或者梅花,或者两个一起,就要被定为“国花”。我现在这般挖苦,至多是口齿轻薄;以后再这么说,没准儿罪在亵渎。现在胡说八道一番,拥戴牡丹或梅花的人听了,心里虽不高兴,也奈何我不得;以后呢,人家眼里寒光一现,我就要吓得闭嘴—国花呀!大概不会有相关法律禁止侮辱国花,不过就算如此,我也自会小心:瞧,世界上不能批评、不能拿来开玩笑、惹不起之物,又添两种了。  其实,我并不是真的不喜欢牡丹和梅花。之所以要挖苦它们,主要是我实在不喜欢有些人的一种脾气,那就是,他喜欢的,不许别人冒犯;他敬重的,不许别人轻视。  自结成社会以来,在意见纷殊的众人之间,只有一种真实的状态,那就是妥协。  我种了一园芍药,邻人种了半亩牡丹,如果要相安无事,第一,彼此管管自己的嘴巴,不要把对方挖苦过甚;第二,对对方一般性质的异议,要能忍受,不要摆出惹不起的架势。两条缺一,都得打起来。  所以,不要对一切异己都是一通批评,而要将这种批评的权利保留起来,以图和睦。  说到这,我要再次恭维中国社会的世俗性质。吴承恩写的《西游记》,对释道二氏都没有毕恭毕敬,开玩笑的话很是说了几句,但没听说斯人斯书受过什么打击,这样一种宽容的姿态,使释道这两种信仰,同主流社会以及彼此之间,经历千年仍能和平共处。  但我们的春节联欢晚会刚播完,却就有了一片批评之声,指责有节目“拿农民开玩笑”。这真是让人没办法。为什么就不能拿农民开玩笑呢?为什么?到底为什么呢?谁能讲明其中的道理吗?  举而反之,推而广之,能拿工人开玩笑吗?能拿学生开玩笑吗?能拿……能拿任何群体开玩笑吗?能拿任何个人开玩笑吗?最后,还能开玩笑吗?  我拿我的道理同一位前辈争论,他一时无话,半闭了一会儿眼睛,说:“那就不能什么玩笑也不开吗?”我说不能,否则便成严峻的社会,遍地禁忌,动辄得咎,我不知道有谁喜欢这样的日子。  其实,“随便说说”的阀门一旦被关,真正的恶意反而要在心里酝酿。  据我接触,农民在各阶层中是最豁达的,他们的玩笑,对什么都开,时常会让外人吓一跳。我也不曾发现,他们认为自己因其劳作而变得神圣不可冒犯,享有“不被开玩笑权”。  “春晚”的一位批评者质问:“为什么农民会在城里人眼里显得可笑?”—有谁听得懂他在问什么吗?我是听不懂的,或者说,这么上纲上线地问问题,我宁可装听不懂。在重农的古代,或在“工农兵学商”的时代,农民的“精神地位”是非常高的,不妨问一问上了年纪的农民,他们因此而怀念彼时吗?  通常,拿富人开玩笑都无妨,拿穷人开玩笑往往招非议,因为人的境遇好了,就不用再那么敏感了。我这么说,可能要被批评为贬低穷人,但是,哪里又有规定,说人若穷了就批评不得呢?  再回到“国花”上,“国花”有也罢,没也罢,本来都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不要一日被选为国花,便俨然正房,少看一眼是不敬,多看一眼是亵渎,那样,大家只好去看芍药了。  家有小学生  我家的三年级小学生下课回来,眉飞色舞地报告:“今天我们班选三好学生,有三个人选我哩。”  我心里想这样的傻瓜全国也不过四五个,居然有三个和你同班,也是一奇。但嘴里还是说:“好小子!这儿是四块钱,一块钱是给你的,三块钱是给他们的。”  恰好一个朋友在我家做客,看到这个情景,脸一下子就绿了。儿子又拿出一张考试卷,挣到两块钱。朋友的眼睛鼓了出来。然后儿子下楼去玩,走时带上垃圾袋,又赚了五角钱。这时,我的朋友已经快昏过去了。等小学生一离开,他喘出一口气,语无伦次地说:“你还不如把他送到孤儿院去。”  我们就这个问题讨论了一会儿。我承认我的教育方针未必得当,不过,我也不能接受他的办法。他的女儿是严格按照各种规范、守则、礼仪培养出来的,是远近闻名的小君子。有一次我到他家,小姑娘送上一盘水果,说:“先生吃大的,园园吃小的。”我心里说:“哦,这个小伪君子。”  我也研究过新版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那里面的内容真的很好,很全面。有些条目,如“不吸烟,不喝酒,不赌博,远离毒品”,我本来就没想起来,幸亏阅读了《规范》,才加到对儿子的教育内容中去。  有些条目我知道怎么实现,如“不逃学”,我可以用罚款的办法来促使他遵守;有些条目,会有别人用罚款的办法来促使他遵守,如“不在建筑物和文物古迹上涂抹刻画”。经过朋友的劝说,现在我承认罚款不是好办法,应该讲道理,如有一条是“在公共场所不拥挤,礼让他人”,对此我应该告诉他:“你想被踩死吗?”这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但确实有些事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里面的“关心父母身体健康”,合乎古训,我非常希望儿子能做到,可怎么实现呢?我给他看过《二十四孝图》,他对鲤鱼跃出的故事有些兴趣,却说别的人物“变态”,我该怎么讲解?我的妻子感冒了,吃早饭时连打了四个喷嚏,儿子顿时乐不可支,我该批评他吗?  而父母最大的难处,任何《守则》或《规范》里面都没写。我们,与许多父母一样,既希望孩子能是个好人,又希望他有好的前程。也就是说,既希望他是个正直的人,又希望他在社会中成功。而以现在的情形,或可以预见的将来看,这多少有些矛盾。  上个月,儿子要我们“买荔枝,多多的”。他一向不喜欢荔枝,我和妻子自然要问是怎么回事。原来,他的班主任要过生日,而几天前,她曾偶尔谈到最喜欢的水果是荔枝。我非常不喜欢让孩子做这种事,老师过生日而学生讨好,这种事让我厌恶。但我们应该怎么指导他?  与此相类的事,以后还会有很多。成年人懂得分寸,懂得哪些事需要固守,哪些事可以通融,既可不失原则,也能保持人际关系的润滑,而孩子不可能理解这些。他一直不喜欢这位班主任,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要他什么也不送,那样直则直矣,危亦在其中也。我只好建议:“估计你的班主任会收到大量的荔枝,所以,你也许该送点别的,比如……一盒庆大霉素?”这个主意没被采纳,最后他按照母亲的建议,送了一张卡片。  既不想让他长成个骗子,又不想让他成为与别人格格不入的“狷”肴。《老子》里面讲的“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那是非常好的境界。不过但凡写进《老子》的,那肯定是做不到的事,何况对一个孩子!  我觉得他学到了好多虚伪的东西,却不知如何纠正。纠正而不趋于另一端,是很难的事。我不反对儿子学一点虚伪之术,不过我想,对此他将来也许会有非常多的机会。

媒体关注与评论

  “刀尔登”是邱小刚的笔名,取自辽宁省一小镇的地名。他还另有一笔名“三七”。三七是著名的云南白药的主要原料。据说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笔名曾一度在网络上颇红,之后骤然不见了踪影。这多少能说明邱氏的个性——不按常规出牌。犹如他的文风:从容,收放有度,不铺张,见好就收。且选题和角度都很刁,常被误以为是深刻。其实他追求的不是深刻,就是刁。  ——徐晓(《半生为人》作者)  邱的故事让我想起《世说新语》中的刘伶:悠悠忽忽,土木形骸。邱的存在让我看到世上确实有一种人,胸有丘壑,但清净无为,安于市井。表面上柴米琐屑终身,其实已经参透人生的奥秘,达到了不求不朽的境界。我常常想,如果做不成范蠡,就做一个邱小刚这样的人。  ——王怜花(“汉语江湖”书系出品人)  邱小刚有着超出常人的风格、风韵、风骨:聪慧、饱学、冲淡、落拓、颓唐。——风流则风流了,说他是名士,倒也未必。邱小刚只出过一本薄薄的随笔集,前两年供职一张几乎不入流的小报,如今连工作都免了,除开“三七”这个网名外,恐怕从小资到中资、老资,都没有多少人知道。  ——老六(主持《读库》的张立宪)  刀兄的学问渊博,识见敏锐,在刀兄面前,我们未免显得愚蠢。记得那一年高考,刀兄夺了鄙省的魁元;唯这一经历,成了他“平生最大的不体面事”,人说必掩耳。盖刀兄的性格,是羞与人争的。这个性格,亦使他在今天的瓦釜之鸣里,自毁黄钟,不思所作。即使有思,也悬鹄太高;往往刚一开头,就拿心里的尺子——我每告诫他“那可是量莎士比亚或王国维的尺子呀,哥儿们”——量自己,而每量必气馁。  ——缪哲(学者、译书人)


编辑推荐

  《中国好人》是中文网络上最具才气的写作者之一刀尔登的历史专栏文字结集。作者将他的解读目光指向历史上各式各样的道德人物,以及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高地位和知名度的半虚构半真实人物。作者的解读尽可能地去除历史加于这些人物身上的泛意识形态泛道德的内容,以风趣犀利的笔锋深刻触及我们解读历史人物常犯的错误,让我们意识到,我们以往的认识方法其实有多么可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好人 PDF格式下载



“刀尔登”,以及“三七”,都是邱小刚行走江湖的名号。“事不宜以是非论者,十居七八,人不可以善恶论者,十居八九。”既如此,书名唤作《中国好人》,有些虚晃一枪的意思。刀尔登解析了数十位历史人物,以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冷静客观行文,时有洞见,警句妙语叠出。他说,“落后就要挨打,先进就要挨骂”;他判定,“汉虽覆秦而实继秦”,又说,“中国的帝制起于秦始皇,成于汉武帝,谓之秦三世,亦无不可”;他在分析了古代文臣言行不一后,有此妙论,“原来早在那时,诗歌,在许多人那里,已是对日常生活的救赎,如洗手的水”……刀尔登读史作文,显然不仅仅是指向历史,也有当下的意义。当然,他运用了春秋笔法,读者自可调动生活经验来体悟。比如《名教罪人》成书的过程,就让我看出了几十年前的运动的影子,再比如下面一句话,“道德下降的第一个迹象,就是不关心事实,……便在今天,辨别真相,也是累人的事。容易的办法,还是把自己从这一负担解脱,让别人来告诉我谁是‘坏人’,我只负责吃掉他”——我总疑心,刀尔登是在做网络暴民考。刀尔登说,“宋人话痨最多,记述成风”——这大约缘于印刷术的改进,让人们表达的愿望和能力有了一个出口,犹如现在网络的出现,博客满天飞,人人都成了作家;刀尔登说,“按我们的常识,被人倾注以全部心血,是很不舒服的事”——这话让我瞬间窃喜,为自己教子偷懒减压不少;刀尔登说,“修身齐家为先,治国平天下为后。没有一种借口可以使人问心无愧地抛亲弃友”——是啊,就比如我们只顾徜徉于路遥的文字,哪里想得到其妻女当年的感受?其字里行间,当饱含了妻女的血泪。刀尔登为读者提供了许多新鲜的思路,一定意义上,也是说出了事实的一面。录文证之:“齐秦之间的诸国,很难说对两个国家中的哪一个更仇恨一些。即便按人之常情,嫉妒也要占恐惧的上风。”“王莽没有背叛儒学,不知可不可以说儒学背叛了王莽?把他一个人扔在道上,独领千年骂名,自是丢卒保车之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24443b0100fim2.html记得在报纸上看到王蒙老师呼吁,大家要读一点难读的书.作者刀尔登在<<财经>>上写专栏,我读了他的文章,之后他写的东西被我列入了难读的书的行列.看<<中国好人>>才知道的自己的古文底子有多差.书以历史的人物为切入点,纵向解析历史,识见敏锐,而且作者对历史烂熟于心,什么小事都随手拈来.语言也颇具古文的韵味,但这样的文章就是像手工考究的皇家菜,不同于快餐,如果静下心来,细细品位,回味无穷,同时也对作者佩服不已!!但里面又有很多幽默的地方,我特摘了两则与大家分享:<<家有小学生>>前几天我看到他写的作文,叫<<国庆游记>>,里面有大量的溢美之词,无论是对路旁的风光,还是对他自己的幸福感.而他描写的那个地方,我简直就没去过.他洋洋洒洒地写:"拐过去我就看见了大瀑布,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啊!"我也看见过那个所谓的"瀑布",比我高一头,用来淋浴倒正好.而语文老师在这一行浓圈密点,批云:"贴切!"我还能说什么?随他"直下三千尺"去吧.<<放纵的权利--夏姬>>历史爱好者喜欢的一个题目,是"你最愿意生活在哪个时代".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取决于自己在想象中的身份.要是想当皇帝,清朝最适合你;要是做农民,哪个朝代都差不多.文人喜欢宋朝,士兵怀念晚唐或五代.如果想当宦官呢?这不太像个好志愿,不过,万一真有人心怀这样的抱负,我建议他回到明朝.


光是邱小刚这个名字,便足以引人,俯仰倜傥,最是潇洒不过只不过人是表象,更加率真一些,文现幽曲,“欲言又止”,怕是有不能说和不得说的道理我未到那个年纪,并不能知晓那时的心境,因而未能了解,是我自己的问题无论如何,那个“从早上开始就在喝酒”、并且“聪明到透明,犹如一滴水,活泼、自由、喜笑颜开、透明而且可以折射”的三七,不管多老,都那么令人向往不止~)


买此书缘起于看过三七,现在的刀尔登的杂文。“海内中文论坛才气第一”;盛名之下,无虚士也。三七无论评史,评人,都有他独特的角度。本书秉承以他一贯诙谐辛辣的风格,温情而又深刻。如果你想从反面角度来评价他的话,那就是:全都是胡说八道,东拉西扯,却又无懈可击。


你知道,如果只有无原则的热爱,肯定没有客观的评论。对刀尔登,我没有评论的资格。看过三七以从前未收录到《玻璃屋顶》的一些文字,知道其实他并未像传说中的冲淡和颓唐,他的超然物外,乃是大聪明在做底子。看他在史料中纵横来去,臧否人物精准精到,不流俗不苛责,平和理性,点到即止,真是令人回味无穷。一部国史,鲁迅看到吃人,吴思看到潜规则和血酬,刀尔登看到的是这里只是个不讲是非,伪善伪恶的好人社会。


因为在“新华文摘”上看到了作者的“编辑部里的年轻人”,非常喜爱,在网上查,知作者非常人也,这才买来这篇散文集阅读,确实不错,一个周末读完。 作者系东北吉林的铁路工人子弟,家境贫寒,文革前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68年分配到中华书局工作,历经五七干校、返京上班、创办《文史知识》等,一路上升,现已是副部级领导。读后感到,作者属于承上启下的一代人。上,与启功、臧克家、顾颉刚、季羡林等前辈大师有过面对面的面晤请教;下,对80年代后的大学生有耳提面命、悉心指教的“不亦说乎”经历。这种经历读来颇有隔世之感,奇也。 书中不仅有对家人父母姐妹饱含深情的追忆,有对前辈大师道德文章发自内心的领悟,有对后生朝气蓬勃践行学问的欣赏,有对历史人物之感怀,也有行走世界各地发思古之幽情的感悟。说文笔优美,或许不如专事写作者的精雕细琢,然文风质朴、语言流畅,见事、见人、见景,均形象生动、情感充沛、娓娓道来,且具人所未达之角度、人所未及之观点,不是大家,胜似大家。 其中两篇较为另类的文章是“遥远的北大”和“在美国越战纪念碑前”。 “遥远的北大”。不是简单的对大学生活的回忆,在刚进入大学校门时的憧憬、兴奋,以及对文革前才有的若干老夫子的形态可掬的回忆之后,很快进入文革初期的场景,甚少说理,以事喻理。如“分为天派、地派,并不完全是对国家大事的政治观点形成的,而是班内矛盾的体现”的观点相当精准、客观,对一沦为“政治牺牲品”的女同学的叙事,似在轻声地控诉,最后从心底发出“与人为善,让那些阴郁的日子不要再来”呼声。这才是真实的北大,既有“五四”的历史光芒,也有“光华”的现实耀眼,更有聂元梓的不能回避,再加上对自己当时年轻涉世不深的莽撞记录,作者的诚实让我赞赏。 压轴之作“在美国越战纪念碑前”最让我惊异!越南战争是美国人心中的痛。一个华人,竟然在纪念碑的设计征集中拔得头魁,并在一片反对抗议声中最终落成。且不论其设计水平如何,其亚裔身份就足以掀起轩然大波。然几十年过去了,这个建筑却赢得了世人经久不衰的尊重。这个华人,竟是林徽因的外甥女,当时还是大学生的林璎,你道奇也不奇?细看对设计的描述方知,林璎的中奖绝非偶然,“她不想颂扬战争,她不愿通过忘记战争的残酷而使战争文明化。”“设计的主体肯定是‘人’而不是政治。希望人们为之哭泣,并从此主宰着自己回归文明。” 有佳句不由得记下来: “江湖秋浩荡,魂梦夜飞沉。”(一代词宗:夏承焘)。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 司马迁写《史记》前曾遍游山川大河名胜古迹,考察形势,考察史事人物,并非受刑后一怒冲冠、闭门造车之举。原来汉代的死刑既可以用金钱赎免,也可以腐刑替代。太史令无钱,又有未完之志,只好以腐刑自裁。 文革中因了章士钊的《柳文旨要》,使老毛下令恢复古籍的整理出版工作,当时只是恢复了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的点校,时间是1971年4月,早于“913”事件。可见老毛也已意识到些许。再次印证了我的一个观点:历史是一条河,无论怎样,总在不停地流淌。1978年9月,《清史稿》正式出版,但已物是人非。 尚,是上古的意思;书,是历史简册。尚书,就是上古的史书。写定于二、三千年以前。


独立地阅读历史,冷眼看云烟,刀尔登很不错,只是很讨厌某些人刀兄来刀兄去,很装逼··


我是在看了经济观察报的书评副刊后又下载了《中国好人》的电子版看了大半部分后觉得此书不错,应该需要收藏才买的纸质版。看刀尔登的文章果然是种愉情的享受,这里面虽然有其选择古时人物故事生僻的缘故,但绝大部分还是因为他的文笔确实是好。不愧是当年的高考文科状元。


只是不知道刀尔登是不是玻璃屋顶的三七。


读了刀儿登的《中国好人》、《七日谈》、《不必读书目》,感觉作者对历史的了解程度真是融进了血肉里,尽管语言相当地刁,也让我想到了《动物凶猛》、《一半海水 一半火焰》的作者王朔,“犬儒主义”毕现,不过背后的背后,我还是觉得他们都是一群可爱的人哩。


刚开始看,“中国好人、中国坏人”比较卖弄学识,言不及义。“世事、人情”和“以天下为狗任”十分精彩,显出作者深厚功底和惊人简介。推荐!不亚于《万历十五年》。


先读了刀尔登的《七日谈》,很欣赏,又买了《中国好人》,是对历史的与众不同的解读,很受启发。刀尔登算是个智者。


邱不愧是八十年代最耀眼的北大才子,这本书让我们知道,就我们这点小历史


刀尔登的书读得真多,自愧不如。文风很老道,很喜欢。可惜作者不太高产。这本书的部分篇目和《旧山河》是重复的,貌似我还看见了《玻璃屋顶》里的一篇……不过那是七八年前了,不大记得清了,希望《玻璃屋顶》能重印。


这算刀尔登“早期”作品的一个结集了,有些篇目也入选了后来的《旧山河》。非常值得一读的书啊,遗憾自己现在才遇到。跟着刀尔登读史读人,会拍案叫绝,会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确实如此啊!


刀儿登这小随笔,写的真心不错。看到快意处,喜得我拍案叫绝,绝了。写的太好了。直指社会的阴暗消极面。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最喜欢他的《被小学生批判过的》《我为什么不喜欢狗》,剩下的,只看到第二部分,有文言文的味道,部分成语还没见识过。学识渊博,尤其在古文方面。


刀尔登,一个错过时代的现代人,一个穿越时空的古代人。面对刀尔登,听他讲述他那个时代的事,言外之意,人情、世情还有顿悟,或许还有一些臆测。


第一次读刀尔登的书,觉得很有鲁迅的范儿。


刀尔登的才气高,文章写得不错,


这是一本可以读,可以反复读的书。每天我晨读《中国好人》,一天的好心情。也许是作者的文笔,也许是作者的才气,也许是作者的幽默,深深打动着我。读多次,发现是作者的智商非我所及。发现人的区别在于智商!智商!


中国人太多,能人也多。读刀尔登的文章最大的感受是:读书多是本事,读得这么好,更是本事。


虽然不是给女儿买的,但是她也看了一点,她说她喜欢刀尔登的写作手法,一点也不像教科书上讲得死板、无趣,她说她很想学校也能这么讲课,虽然现在不可能了。


刀尔登的书,每篇文字都近乎短小精悍,幽默中发人深思,打算慢慢来都拜读一下~~


其实自己之前从来没有听过刀尔登这个人,我是很喜欢刘瑜,看刘瑜对他评价很高,所以赶紧买来看看


之前看过刀尔登的书,感觉挺有才气的,所以再买一本


刀尔登用一种很沉静的心态来看待历史,见解独到,给人很多启发


刀尔登寥寥数笔,就能带人纵横古今,涉及的很多人物又都是正史上排不上名的,叫人不得不感慨其学富五车。也许是担心对今世的评价过于敏感,此书大半为评价古人,很难看到以古讽今之作,有点遗憾。


所有书里面就这本书没有透明薄膜,不知道是厂家的问题还是什么。不过也不太影响我对其的喜爱,刀尔登文字,读之畅快。


从《财经》杂志上开始读刀的文,果然是厉害。一寸短,一寸险。王小波之后,不读痛快的散文久矣。纵然李零这样的高人,也是文艺气重,而侠气稀薄。刀的文,杀入汉语界普遍的弱智与委琐,真是酣畅淋漓,快意恩仇。


赞,很吸引人的一本书,喜欢刀尔登的笔风,


刀尔登的杂文确实有功力 比某些知名人物强很多


刀尔登的书早听说了,翻看之后果然写得好


刀尔登的这部书是对历史的另一种品评,读来获益匪浅,谢谢!


刀尔登写的书确实很少考虑能否让读者更容易接受,尽管有新颖见地,但基本都没怎么铺开,点到即止,所以还是始终无法做到很喜欢。


书很好,看着就是刀尔登的那种风格


读刀尔登的文章很轻松,也很长见识,喜欢!


刀兄对历史人物的见解很独到,读此书收益良多


幸好还有刀尔登!一次买了好几本,慢慢看!


还没看完 刀尔登的书暂时就看过这一本 他对于历史有自己的一番见地 到就这本书来说感觉可读性不强


我读了《不必读书目》就成为了刀尔登的粉丝,刀尔登老师博古论今太有才了,而且写得不生涩,就马上买来这本。


这次买了两本刀尔登的书,好好学习一下


刀尔登的书好看,喜欢他的语言风格。


刀尔登温婉而犀利的历史


刀尔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的确是个特别的存在,值得一看


刀尔登的书闻名已久,欲快读之


读完再来评,刀尔登的书很久就像买来好好看看。


刀尔登的书,机智、锐利,偶尔也很尖刻乃至诛心,值得细细去读


非常喜欢这本书喜欢刀尔登的文字他的立场观点手法真的非常棒


初识刀尔登,是在某本刊物的专栏。那文字,牛逼死了。这本书就是专栏作品集吧?兴奋!


值得购买,刀尔登的书!


刀尔登的书 不错不错


这是今年少见的天才作家,七日谈是长篇,这本书是论历史人物的短篇集,一样写得十分入味。现在已经很少人在故纸堆中能找到乐趣了,更少他这样,用现代目光臧否古人而且写的,看的人都十分愉快。刀的文字如刀,指向的都是流脓之处,但他包裏了刀锋,这是他的风格。


看刀尔登,就是看淡然中的刀锋,看微笑中的凛然。


刀尔登名气大躁,看看无妨


刀尔登。


刀尔登不会让我失望,很简洁,很有深度。


从《财经》开始看刀尔登,难得这次结集出版了。好书。


很美妙的杂文,作者学识渊博,文史典故信手拈来,文笔汪洋肆恣,篇幅却又短小精悍,同时不乏鲁迅那种“顺带一枪”,让人回味无穷。话说回来,作者的这种文笔又并非是读的书多所能达到的,感觉更像是对社会和人生已然参悟透彻,如苏轼所言:“绚烂至极,归于平淡”,读之如饮醴泉,亦醉亦快!


看看《中国好人》,可以学会辩证地看人看事。


我同学看到书后说:讲雷锋的丫,无语~也许刀以后也会讲雷锋吧,偷笑~


历史应该向婊子一样,谁都能玩,但谁也不能禁止别人玩。刀老师的书我一向强烈推荐,才华自不必说。


无所谓好为所谓坏,站在什么角度就看到什么样的问题,感同身受是不可能的事


得到好书,就像得到美食,须慢慢品尝。“中国好人”就是这样的书。


中国好人中国好人中国好人中国好人


感觉如果看过之后没有什么体会是不太应该。书中根本的意思应该是从辩证的角度看人,历史总是根据当权者来编写或者判定,虽然知道这是假象,书中还是能帮助自己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刀爾敦,讀了才去做評論,不受謬語


人活着活着就变复杂了,变得庸俗了。也许真应如书所说,要顺应自己的天命,就算在这过程中,丢失了自己的生命,那你也是幸福的吧。之前大致了解过故事,这次看书更有感触。其实这书跟黑塞的《悉达多》有点相似之处,只是这个更简化吧,两者对于我来说,一个是偶像剧,一个倾向于纪录片。。。


喜欢刀儿登的文字,也看他的专栏。


奔着刀儿登来的


分析精到,才气逼人


从下单到收到书,不到24小时。速度真的没有说,书的质量也很好。当当不错!


现实的选题,独特的角度,辛辣的语言,深刻的思想,渊博的知识的结合.喜欢


非常好看 有底蕴的一本书 作者的文笔老练 文风自然深刻 喜欢!


好久没看到这么广博,这么独到的文章了。非常不错,据说这人是个隐者。。。现在这种人少了。


最开始是在学校图书馆看到的,仓促之余没有细细品味,不过字里行间觉得视角有别于常人,然后就觉得买下来,还好,书很不错,装订什么都和图书馆看到的一样


值得一读。
仿佛中正君子,偏有任侠气,常有喷笑处,到底也是以天下为狗任。


看他的文字,信手拈来的典故让人眼前一亮。而最重要的是他是撅着屁股看天的那种人,永远用你想象不到的刁钻的角度来表达一个东西。


刚收到,同时买了七本书,都包装得很好,唯独这本没封装,搞的封面有点脏,有点遗憾。可问题也不大,用橡皮擦也可擦掉,只希望今后改进。


坦白說,讀一篇文章,首先,我要查很多遍詞典,認字詩詞。其次,我要GOOGLE很多個歷史人物,補史。最後,還要打電話跟朋友討論半天。


作者选取不少历史人物来讲故事,穿插了自己的观点在里面,总体来说阅读体验挺不错的。


作品有鲁迅的味道,是个有洞察力、有良心的作者,只要看了能引起思考


帮领导买的,他很喜欢。确实不错。就是确认收货晚了,真是不好意思,最近太忙啦。


老邱的文字,没的说!


很好的一本书,有许多我们不曾了解历史小故事,有趣,但不乏深刻之处~


写书有用心的,有用别的什么器官的,这本书绝对是用脑的!这位爷视角刁钻言语爽利,读来绝对是享受!尤其是对历史有点兴趣的同学们,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哈!


另一种视角读历史和历史人物


文字犀利,睿智!当代鲁迅(*^__^*) 嘻嘻……、、


看了天涯网的介绍后购买的,书不错,对传统文化反思很深刻!推荐阅读!


有才气,不错!


只看了开头,应该不错


作者的思想和文字都好


杂文的感觉,作者好像风华正茂的感觉,希望有价值得感觉


很期待作者能出下一本书,可能他不缺太多钱花,但我等他的书看~~~


文字是不错。但我对话题不感兴趣。有的文章写的太随意了。


一直想买这本书,终于买到了。开心开心!书的质量不错哦,价格也很低!!推荐!!


很不错,也读了牛人的物种起源,没这本有感觉


其实人没有好坏之分。


看了书,想把作者看过的书都找来看看


书质量还是不错的。《上课记》很好读。其他还没有看。


略懂历史的话还好,像我对历史知之不多,读起来还是有点小吃力的,但却也是从中学到了一点道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