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宋太祖三下南唐

好古主人 山西人民
出版时间:

2009-2  

出版社:

山西人民  

作者:

好古主人  

页数:

248  

前言

  宋太祖当五季扰攘,首佐周世宗南征北伐。及世宗中道而崩,孤立幼儿,将不抚,至有立点检为天子议论,兵变于陈桥,黄袍加身,位登九五,亦天命所归也。不然,日下复有一日,黑光相荡,天象原有异征,稽之天时则是,人事则非。当此立幼时艰之日,众将士中,孰不欲国有长君?无如周世宗崩日,只有此孤幼儿耳。当宋太祖为众所推,亦当却众请,而以周公佐相成王为心,但此非其时,然周公为成王季父,又当国家平宁之日。宋太祖虽与世宗同事于初,然不过以异姓手足君臣,实有比不得周公之于成王也。故宋之有天下,所取之顺逆,不及于汉高,与唐太宗相俦匹耳,何也?唐于隋末而得天下,唯当初唐高祖曾事隋炀帝,而炀帝又为化及所弑;唐太宗虽诛化及,与炀帝复仇,后不免取天下于隋幼主,同是与宋皆有君臣之嫌。故唐宋二君之逊于汉高也。以此,虽然五季之世,干戈不已,四方糜烂,其民各镇,据疆守土,焉得其人一而统之!原宋太祖一心戒杀,以体上天好生之德,又有合乎汉高者。汉高睹项羽残暴不仁,彼一入关,首与秦之父老约法,除秦苛政,正见体上天好生之君也。至宋太祖师下江南之日,嘱曹彬用命,则已戒之嗜杀。及城破之日,彬称病,诸将未明其心,以请病为问。彬言:行师之日,太祖命彬嗜杀之戒。故诸将入城,不伤一人,是太祖体上天之心,彬又能体太祖之心,是君臣皆以戒嗜杀为首务,其兴宜矣。即如太祖正大位之日,首尊儒重士,大开文明之教,其为知致治之本,是政之当首务,亦不在汉高、太宗之下。至于身当戎马之地十八年,亦何异汉高亡秦灭项之勇敢,太宗清隋割据,雄才开基之神武之君,又其俦匹哉!特此传之,以博一笑,为之序云云。

内容概要

  《宋太祖三下南唐》叙泰岳山赤眉老祖恶宋太祖枉杀郑恩,命其徒弟余鸿投至南唐李景帐下兴兵为乱。宋太祖御驾亲征,余鸿用计将宋太祖困于寿州城内。郑恩之子郑印不计杀父之仇,由华山前来救驾。郑印之母陶三春得郑恩梦中指点,亦领兵前去救驾。又有宋将高怀德之子高君保与女仙刘金锭从潼关借得兵马杀进寿州城。三路人马到达寿州,杀退敌军,解了寿州之围。余鸿施计,以法术暗害刘金锭。经刘金锭的师父梨山老母恳请黄石公打发门徒冯茂下山相救,刘金锭脱险。后来余鸿为刘金锭所擒杀。余鸿的师弟余兆请来五妖,摆下阴阳阵,欲破宋兵。宋兵在孙膑真人、黄石公、陈抟老祖、梨山老母、金花圣母等协助下大破阴阳阵,南唐遂为宋所灭。

书籍目录

第一回 悯忠冤赤眉示罚 奉师命余鸿下山第二回 南唐主回书拒宋 赵太祖命将督师第三回 高元帅兵进寿州 余军师计困真主第四回 落魂锣连擒敌将 风火扇惊退宋军第五回 弄幻术高王险死 明妖法太祖释疑第六回 宋太祖当空叩祷 陈持师遣徒下山第七回 驾风云郑印见主 详讖诀苗训秘机第八回 唐军师遇敌初败 宋将军破寨回朝第九回 高君保背母私逃 陶三春领兵救驾第十回 求借宿不啻东床 设夜筵何殊赘酒第十一回 君保打碎招夫牌 金锭设机赚凤侣第十二回 诈败阵一意招婚 硬拒战三陈却配第十三回 刘小姐痴心联缔 高公子硬性辞婚第十四回 多情女弄术惊夫 硬性郎应誓陷井第十五回 承师命初谐凤倡 急国难暂拆鸾群第十六回 唐军师怯敌退兵 高公子卸甲染病第十七回 陶元帅冲围对垒 余军师引敌交锋第十八回 遇飞刀美容被伤 施灵丹金锭解厄第十九回 刘小姐敌杀四门 唐军师战法两败第二十回 刘小姐灵丹调疾 高公子奉旨完婚第二十一回 余军师再演迷符 高藩王复被驱役第二十二回 破迷符高王请罪 斗法术余鸿败奔第二十三回 因败北唐主恢心 被讥诮余鸿演术第二十四回 刘小姐被禁中伤 苗军师观星排卜第二十五回 恩爱夫妻忧永别 情深师徒遽分离第二十六回 破神锣余鸿大败 踩唐营冯茂立功第二十七回 乱唐城冯茂盗书 破妖坛金锭脱难第二十八回 赏战功冯茂封王 失法宝余鸿演扇第二十九回 恃技艺冯茂遭擒 荐姻缘银屏强合第三十回 遇敌仇郑高被获 得囊书萧郁从权第三十一回 两佳人经权并济 一美娃参驳同情第三十二回 同归宋奉旨联婚 求借兵故旧重会第三十三回 再鏖兵生擒复纵 屡败阵谗献成仇第三十四回 余妖仙施威伤将 刘佳人抱病出师第三十五回 斗法术大败余兆 破唐营进取徽州第三十六回 下癀砂余兆肆凶 到军粮冯茂急救第三十七回 畏行险唐将辞劳 欺强敌余兆出丑第三十八回 宋太祖悔纵妖道 刘佳人智赚傍门第三十九回 冒赤眉余鸿授首 倚师长余兆逃生第四十回 思复仇余兆聘妖 急退敌唐主纳邪第四十一回 残童妇妖道伤生 探阵间佳人回报第四十二回 请群仙冯茂奔劳 差众将真人奥旨第四十三回 取高唐郑印奇逢 辨十灵君佩偶遇第四十四回 杨公子因功结缔 花小姐比武为媒第四十五回 花小姐改装赚妖 杨公子缴令招婚第四十六回 五仙师进兵破阵 五妖道扶伪伤生第四十七回 因兵败李景残臣 欺敌劣余兆殁阵第四十八回 缘城破乞恩准降 悼亲亡奏主阴封第四十九回 报预兆金锭请卜 听来谗赤眉下凡第五十回 赤眉怒责五阴将 陈抟会请五仙师第五十一回 询国运太祖求判 泄天机陈抟预征第五十二回 平南唐太祖班师 赏战功二王惧罪第五十三回 病痈疽太祖驾崩 承统绪晋王依诏

章节摘录

  第五十二回  平南唐太祖班师  赏战功二王惧罪  诗曰:  三载南征逆命诛,神仙凡将效驰驱。  总由太祖当昌运,从此不劳动六师。  再说宋太祖一程大兵水陆赶急,一天回归汴梁城,飞马早报,有署国君王二御弟,左相赵普以及守国文武大小官员,尽皆出皇城十里之外,远来迎接圣驾。此乃礼之常,不须过述。当日座御金殿御榻,众文武朝参过,二王爷贺喜陛下得胜起居一番,太祖略言征役之劳,高王爷又将兵符帅令交还太祖,大兵发回,兵部所剩饷粮交回户部已毕。太祖旨命各将士大小三军,且各回家见母,下抚妻儿,明日见驾,论功赐爵升赏。众文武大小三军欢声谢主龙恩。天子回宫拜见杜太后娘亲,幸他远行几中妖道之手,今得主幸免成功回来,实乃忧中变喜,太祖亦以远征久离膝下为咎。自责请安已毕,又有一众皇后东西宫诸嫔皆来朝参,请叩龙安,皆说久别喜回之话,此是一定常情。当日各文武大臣各各归家见母,妻儿膝下,不胜欣悦。惟有史圭、石守信二人殁于寿州城。只得两棺运回。史石二家不胜苦楚痛哭,何口口口口幸。  住表史石二府开丧捌帛超度亡魂。再说次早五更三点天子升座,文武百官大小纷纷人觐,恭肃山呼,文东武西侍立。宋太祖想来,驸马虽则功劳浩大,出于父子夫妻一门,然位为东平王,品级已极,无再加封。又以军师苗从善,参赞军机,占卜灵应有功,至屡救护诸人,加升上柱国平章事,食邑万户。又在军中巳封刘、萧、郁、艾、花五女为夫人职,今再加封五宫主正一品夫人,高郑冯五人封五少王进足正一品,食邑万户,世袭为恩。然旧日三王五侯九节度,官阶之品衔已高,仕途拥塞,不便再迁,亦加食邑耳。至于史石二侯,亡于寿州城内,今着阴封侯,足加赠为王,仍以王礼安葬,发出库银,着百赍赠各十万两以为丧用之资。  伊两家公子上朝谢主隆恩,安葬事也无交代。又将萧郁艾在南唐被李景杀害已阴封赠爵,今仍将三人配食于忠臣祠,且著显其名为礼典,与国始终,萧郁艾三女夫人赴朝代父领恩。高琼又奏请召妻父刘乃到来终养,少尽半子恩情。太祖准旨,即命他夫妻偕行接迎,来王府中与高王相见,两亲情喜色欣欣,是藉女儿恩光,功劳浩大,圣上敕乃为礼部尚书,着旨续娶夫人。刘乃以年老不娶止之,圣上不强。后君保以半子承之,以次儿为主嗣于刘家一脉。此是后话不别重提。  却说宋太祖此日又旨命高君佩赏了许多币帛缎彩金珠,不下百万之丰,前往山后石州赏赐杨家父子,外有弩金五千两赏与他手下随征兵卒。一时犒赏分明举朝皆喜悦服,有名士作颂,以纪太祖征服南唐军功曰:  建龙九年,戎有南唐,倚邪猖獗,竞不赴廷。帝其震怒,即议亲征,整我六师,是讨是伐。既临其城,谕以威德,蠢尔不灵,大邦为仇,神人定谋,将士协力,料敌制胜,咸克鹿元,遂克南唐,还师于京,鬼方宾服,罔有不庭。昔周之宣,有方有虎,诗人歌功,乃列于雅。在宋初兵,混一区字,赳赳桓桓,亦照厥绪。  ——杨雄《赵立国颂》  此颂休提。却说当日各臣功劳,满朝皆有赏赐,独不及于署国功劳,乃光义二王爷也。此时光义满心不悦,且太祖不时说出被困于寿州,朝中无一人设个救法,倘非众男女将士用命及群仙帮扶,身抛九重要国,命在他邦矣。语近讥责御弟光义,绝不思量救驾一兵一粮,不到一书一字问候之意。故光义觉得心不悦而惭,又恐慌自危,兄弟面上,越觉不周之处。太祖思此无情之弟,亦欲加罪之,但属手足难行,并碍着母后钟爱者少儿,若执之正法,有伤母心,不特失之友爱,又有失孝道了。然当初杀却一结义郑于明,尚且南唐有所藉口,况今骨肉乖运,难免臣民指责,故随亦隐忍不发,然而友爱之情自此益衰。光义惧罪,亦如坐针毡,恐将不免,寝食不安,所以得一事不如忍一事,忍一事不如省一事,以太祖之明哲大度,今因二弟不发兵粮,问候一言,是属他无君之心,不敬足,不念手足,是理之非者,但事已既往不必再言。公子三至,光义惧罪,有为烛影摇红之事,复多一疑。且后光义登基后,号为太宗,至征伐太原未行赐赏,王子赵德昭请叔太宗王行赏于臣下武功,至太宗多疑,在太原军中时闻谗言,德昭思为帝自立,以继父太祖之说,太宗闻而忌之。后班师,见德昭请旨行赏将士军,太宗即变色曰:“朕且未行赏,待汝为君时再赏之。”斯时德昭请行赏战功,乃国家所当行正务,德昭无乃爱重战功兵将,以奖励为国之心,不意太宗多疑而变颜以恶应之,是至德昭自觉惭惧忧愤自经,不得其死,亦一疑字。是不论君臣父子兄弟,一疑字不忍不省,未有不做出相仇失欢失爱两相祸危之思也。复至德芳光美二王,皆不得其死,观太宗之立心,亦见险矣。只奈何杜太后以妇人之见,命太祖曰:“天下虽儿马上辛劳所得,然汝弟兄四人均同手足,倘儿百年后,将大位传与光义,待光义后,传之光美,待光美后传回汝子德昭,儿且准依。”当日太祖乃系胸襟大度帝王,一闻母命,唯唯准依,后果至太祖病重不起时,依杜太后命,犹曰:“光义,此事好当为之。”是托以江山之语,不料光义人问太祖之病,烛影之下,遂报宋太祖驾崩,是诚千古疑案也。为父开基,本当嫡子继立,缘因妇人不知大节,以兄弟手足亲情而疏间其父子传绍,非出于礼之大典。  然而太祖依着太后之请,将位传之弟光义,而光义应当百年后以太祖之心为心,复当依命传之光美,后光美不愿为君,即当传回御侄德昭,方见公天下之心,方不负太祖依母命以存友爱,奈何光义愤于赵普一奸谄之言,遂公然传之己子,是上负太后太祖之心,下失臣民日后之义,是君臣原其心一私于已,不以太祖为念。一迎媚国君以固已位,是其君臣罪之,难辞其责也。  却说宋太祖自从平伏南唐班师之日,又值太皇太后寿诞佳辰,八旬之一。大祖吩咐传旨王子王孙妃后文武王亲大臣与太后庆祝千秋。王亲国戚文武纷纷送献礼祝。天子大排御宴,文武百官皆赐赏,是日君臣畅叙,庆闹纷繁,各宫皇后娘娘,下及妃嫔一般兴祝开进,一连三天。高王爷是当今国戚,少不免一家王姑及刘夫人同进内宫上寿,太后见女儿外孙媳同来,不胜喜悦,留宫一月方放他婆媳回王府。  闲言少叙,一日杜太后对王儿赵太祖言:“王儿虽然马上十八年辛劳,方得今日位登九五,但汝弟兄三人,均同一脉,倘百年后可将大位传之弟光义,及光义后传之光美,光美复传王孙德昭,娘觉得富贵相同,手足共沾,未知王儿意见看何?”太祖一想,此位不过因循无心而得之,自黄袍加身,是众将作成耳,今为一家相传,何人不可,况弟兄非比别姓,有何干碍,遂满口诺承。杜太后深喜王儿笃子友爱,一诺而允,娘心安矣。不知太祖何日传位,下回分解。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宋太祖三下南唐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