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边缘的求索

段崇轩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出版时间:

2010-12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作者:

段崇轩  

页数:

356  

字数:

28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山西人民出版社要出版段崇轩的评论随笔集《边缘的求索——文坛的态势及走向),我感到格外高兴!为作者,为山西文坛。这是作者评论实绩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山西文学的一份可喜收获。  崇轩投身评论已有30余年,他的研究方向涉及当代乡村小说、短篇小说以及山西文学创作等多个领域。这部《边缘的求索——文坛的态势及走向》则集中在对当下文坛、文学以及文化等诸多问题和“病象”的揭示与批评上,是他全部评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书共分四辑。第一辑“观察”,以宏观视野,着重解剖了当前文学乃至文化界中一些带有体制、机制性的深层问题与根源。如文学评奖、专业作家体制、文学批评、文学期刊以及教育上的“读经热潮”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第二辑“反思”,则深入到现实文学的内部,论述了文学的种种隐患。如文学同大众的脱离、作家的思想匮乏、人物形象的淡化、鲁迅和赵树理精神的失落等等。第三辑“探索”,转而切入一些具体的、紧要的文学理论课题上,作了深入的透视与评论。如文学的现代性与民族性、如何表现当下的农村和农民、青年作家怎样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等一系列问题。第四辑“对话”,是作者同一些作家、评论家的自由讨论,涉及乡村小说的发展、文学批评的困境、新时期文学的经验教训等许多主题。四个方面,涵盖了文坛和文学的内部、外部,宏观、微观等各个层面和侧面的一些焦点问题及热点现象。

内容概要

  这些年来,我的写作评论领域在逐渐扩展,但属于当代文学评论。如果从写作形态上看,则可分成文学研究和文学评论两部分,关于当代文学作家作品以及短篇小说艺术的探索,可以算作学术研究。关于当下文坛、文学以至文化现象的及时评论,则可称为文学批评。这本小书,收集的主要是后一类批评文章,它们不那么严谨,规范,但对文坛、读者,或许还有一点裨益。

作者简介

段崇轩 1952年出生于山西原平.历任山西大学中文系教师、《五台山》编辑、《山西文学》主编。现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山西文学院一级作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文学评论400多篇、散文随笔100余篇,共200余万字。著有长篇传记《赵树理传》(合作)、评论集《生命的河流》《永驻的厚土》.专著《乡村小说的世纪沉浮》《马烽小说艺术论》、散文随笔集《蓝色的音乐》等。有多篇作品获全国及省内奖项。

书籍目录

第一辑 观察 文学评奖的功与过 “专业作家体制”面面观 “文坛”不等于“市场” 文学批评的“三分天下”及内在缺失 扶植底层作者的深层意义 文学期刊忧思录 少一点门户之见 京城的“躁气” 是学术平台,还是“私家花园” 语文教学中的“技术”与“艺术” 职称之痛. 且说“国家级论文”  “读经热”的冷思考 警惕时尚读物  短论三则 ……第二辑 反思第三辑 探索第四辑 对话后记

章节摘录

  他们热衷于研究大问题,制造新话题,命名新现象,在文化、文学界造出一个个响动,他们也因此成为理论“明星”。但对这些问题、话题、现象的研究,并不是建立在学理基础上的深思熟虑,而是对庞杂现实的一种表层感受和感觉,或者三五同仁对话时撞击出的思想火花。譬如他们所乐道的“精神叙事”“消费意识形态”“殖民、后殖民文化”等等,我至今不得要领。许多年来,他们制造出那么多新概念、新名词、新理论,但又有多少落地生根,被人们广泛接受了的呢?而对那些文化、文学的基本理论、深层理论、微观理论等等,他们却不屑于涉猎和探讨,成为一个个待填的“空白”。他们白天穿梭于各种各样的会议和讲台,晚上熬夜读书写作。在文化圈里常常看到他们匆忙的身影,在各种媒体常常读到他们应急的文章,但却难得静下心来读一读经典著作,想一些较深入的理论。他们拥有话语权力和广阔的学术平台,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影响着全国的文化、文学走向,但他们自己也深感疲于奔命,干的常常是一些无奈而违心的活儿。我为他们的精神和辛劳感动,觉得中国学界和文坛不能没有他们,但对他们这样的治学和活法真有点怀疑、担心。  在北京,常和同学们去逛书店,买到不少授课老师的学术著作,静心细读,你会发现,书中的许多思想如出一辙,甚至论述语言也那样相似。十几年前写的东西,其观点已经显得陈旧而苍白,甚至漏洞百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边缘的求索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