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走向革命

雷颐 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3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作者:

雷颐  

页数:

35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历史说明,虽然也感到“时局艰难”.但清廷对历史大势和局势的紧迫并无真切了解和感受。它似乎对民意全然不解.也不愿放弃任何权力,并过于相信自己力量的强大,仿佛历史可以按照它理想的节奏发展。因此,它只是被动地在重重压力之下“走一步算一步”,却又基本踏步不前。这时,政治的逻辑只能是革命。

作者简介

雷颐,著名历史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思想史、文化史。著有《取静集》、《时空游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雷颐自选集》、《经典与人文》、《图中曰月》、《萨特》、《被延误的现代化》、《历史的进退》、《历史的裂缝》、《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历史:何以至此》等。其中,《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被全国图书媒体共同评选为2008年度十大好书。

书籍目录

第一辑 1840:定势 林则徐与“文化安全” “粪桶妙计”与“师夷长技” “北洋”兴起的历?讽刺 “柔远”与普世价值 使清王朝“起死回生”的关键奏折第二辑 1851:求索 “天国”悲剧 曾、赵之辩:清王朝到底还能撑多久? 成大事不能昧于历史大势 李鸿章与“阿思本舰队” “发威马齐”的意义  “华夏中心”与新的世界图式一一徐继畲的命运 “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一一严复思想简论 “一蓑烟雨任平生”一一郭嵩焘的命运第三辑 1863:接轨 杀降的“国情”与“公例” 最高的“接轨” 同文馆之争:? “特殊性”“普适性”的初次激辩 被打出来的“海军司令部” 为清廷“打工”的美国外交官” 近代新词与中日“师生易位” “牙科进士”与“处级和尚” 近代中国的“公共空间”第四辑 1875:政争 工程与政治:重修圆明园的政坛风波 慈禧手中的“祖宗之法” 莫道昆明池水浅.原来是为“练海军” “天津教案”中的官与民 “臣不得不死”一一封建专制下的君臣关系 “二张”的命运 清末“国有”与“民营”的激斗 铁路与政争 “官不过问”的失败第五辑:1898:变局 晚清的两次“行政改革” 悲壮维新  东山再起李鸿章  风口浪尖李鸿章 “有学有术”张之洞 总督的抉择 1905:三种力量角力中国第六辑 1911:革命 清廷“制造”革命党 何以“激进”? 中国的“百科全书式”巨人一一梁启超的现代意义 “吾爱孔子,吾尤爱真理” 容闳的独特意义

章节摘录

林则徐与“文化安全”1839年9月初,距“虎门销烟”已近三个月。三个月来,由于英方不甘就此停止贩卖鸦片,中英矛盾日益尖锐,武装冲突一触即发。负责禁烟的钦差大臣林则徐身处“第一线”对此感受更深,自然不敢掉以轻心。他与两广总督邓廷桢联名给道光帝上了一道奏折,提出:“窃思鸦片要清源而边衅亦不容轻启,是以兼筹并顾,随时密察夷情,乃知边衅之有无,惟视宽严之当否。”对有可能发生的“边衅”,他颇为乐观地认为中国肯定能够取胜。其主要原因是:“夷兵除枪炮外,击刺俱非所娴,而其腿足裹缠,结紧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近一年后,1840年8月初,此时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已经两月,浙江定海已被英军攻陷。一?在广东紧张备战的林则徐忧心如焚,再次上折,为收复定海出谋划策。他提出可以利用乡井平民打败英军,收复定海。但他的主要理由仍是英军仅持船坚炮利,而“一至岸上,则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手刃数夷,即乡井平民,亦尽足以制其死命”。看来,在相当长时间内,林则徐对英国人“腰腿僵硬”、“屈伸皆所不便”因而“一仆不能复起,’这一点深信不疑。

媒体关注与评论

可以想一想,究竟是杨芳坚守中国传统的“马桶战法”能救中国还林则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能救中国?历史证明,近代中国的些微成就终未亡国恰恰却是许多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主张“师夷” (“向西方求真理”)的有识之士不惜负重房而努力奋斗的结果。或许,这就是所谓“史的辩证法”吧。  一一(林则徐与“文化安全”>   从近代直到现在,不断有人说西方文明只是“物质文明”,而中国传统却一直是“精神文明”。但如果面对现实,真不知此话怎讲。怎能将一没有报纸、公园、公共图书馆、公共博?馆甚至许多城市没有公共厕所(时的北京就没有公厕, “京师首善之区”尚且如此,遑论其他)的国度成是世界“精神文明”之冠,而将创立这些公共设施的地方说成没有精神文而只有“物质文明”呢?   一一   镇压自立军、杀害对己深抱好感与希望的学生,是张之洞审时度势、权衡利害之后的冷酷决断.他的确是当时体制内最为开明的大臣,唯其如,当他都以如此残酷的手段对待一心“勤王”、 “救上”的自立军时,明清王朝的自我改革之/丁正在迅速关闭。改革之门越窄,革命之门越宽;革之门紧闭之时,就是革命之门敞开之日。  一一


编辑推荐

《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这个国家是怎样一步步走向革命的?《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作者、《南方周末》《经济观察报》专栏作家、近代史专家雷颐带你细读晚清。读雷颐的书不纯粹是读史,而是会不断产生抚今追昔,从历史中找到钥匙的感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走向革命 PDF格式下载



历史说明,虽然也感到“时局艰难”*但清廷对历史大势和局势的紧迫并无真切了解和感受。它似乎对民意全然不解*也不愿放弃任何权力,并过于相信自己力量的强大,仿佛历史可以按照它理想的节奏发展。因此,它只是被动地在重重压力之下“走一步算一步”,却又基本踏步不前。这时,政治的逻辑只能是革命。


走向革命——雷颐细说晚清七十年(荣获《南方周末》金南方阅读盛典2010历史类好书奖) ——这个错不了!


很好的诠释了近代中国历史如何一步一步的走向革命,耐人寻味,引人思考。


走向革命,了解晚晴历史的力作


这本书实在让人扼腕叹息,虽然大势必然是走向共和,但就那个时代,就事论事,可是清却有不少机会延缓革命,但家天下的思想却牢牢占据上风,导致最终无法控制。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雷先生的作品,从小处着手,分析入微,为政者读之,可见微知著,防微杜渐。


由于自己对晚清、民国时期历史的不了解,所以当看到此书的时候就毫不犹豫的买下了。出乎意料的是,文章用全新的视角对晚清的大小历史事件进行了解析,竟然连我这种历史的门外汉也能轻松地进入那段历史,仿佛身处其中——尤其是对中国失去众多改良机会的惋惜与心痛!
当然,读到那段历史不可能不与现今中国之情形做之比较。但每当这样想(问题是你会毫不犹豫这样想)的时候,你甚至会产生一种错觉:作者是在说百年之前还是在说现在?


本书详细而又有条理的论述了从1840到1911晚清是如何错过一次又一次的机会终于将自己送到革命的道路。在辛亥百年的日子里,可以作为补充读物,了解革命是如何发生的。


之前看到萧功秦教授谈《儒家文化的困境》一书,就提到中国传统儒家知识分子在心理上如果面对危难的中国。 现在在这本书里面也看到时局的危难,变化的困难,而那些维新派虽然是步履维艰,但是却也是在不断的推动历史进步。 只是呜呼哀哉,民族进步的太难,错过了像日本明治维新那样的时代,于是民族解放的时间一拖再拖,社会发展也远远落到西方的后面。 守旧的固然是认知困难,而维新的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又何尝不是仍然在维护和忠诚于清朝和慈禧的统治呢? 时代的悲剧,中国的悲哀


晚清七十年,作者帮助我们回顾那段历史。


每次读雷颐的书都有一种厚重而使人梦醒的感觉,清末的历史就是我们民族的昨天 如何更深的去理解 这本书也许会有答案


雷颐算是社科院里的另类了,写的书思路比较清晰,可以给你另外一个认识晚晴历史的角度


全面了解晚清历史的案头书


了解晚清这段历史,发现和我们现在有很多相似之处,应避免弯路,借鉴前人可少犯错误


通过一些具体的,较有针对性的事例,来把晚清的历史说的通俗易懂,颠覆了教科书的历史观,确实是不错。


很不错。让我对晚清历史有了新的认识。观点客观公正。


有助于喜欢中国晚清历史的朋友增长见识


这本书其实类似一个杂文集,每篇讲述一个晚清时代的人或故事。其中“为清廷打工的外交官”、李鸿章修建中国第一段铁路的故事,个人读后印象最深,闻所未闻,非常感慨。


最近在系统看雷颐的书,不错


雷颐的作品基本全部收起,我是个读书品味要求很高的人,一般的书难入法眼,不过雷颐的书的确值得一读。有思想的作品才是真正能触及人灵魂,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的,雷颐的作品可以算是。


很好,雷颐是大陆史学权威


雷颐的书,很好,在阳光卫视看《子夜》认识的,他的书本本拿下,哈哈


雷颐写的李鸿章是一本好书,这本也一样,必看!


晚晴如此不堪,社会到底如何?我们习惯了脸谱化,殊不知历史真的很复杂,我们可以把它打扮成小姑娘,可历史就在那里,记录就在那里,你可以打扮成小姑凉,我也可以说成小伙子,关键在于,谁能够不再遮遮掩掩,把观点和证据摆出来!


很好。梳理历史的脉络,以古非今。哈哈。


翻翻还行吧,历史真相如何?


牢记历史,艰苦奋斗,勿导覆辙。


书写的很好,历史就是这样,观点不一样看法也会有分歧,但最起码要尊重事实


一直很喜欢雷老师的书,感觉看历史的角度总是让人耳目一新


喜欢民国历史,很有意思


多读历史好啊,不过很多人写的历史书都是胡扯蛋了。书的质量也不错。


今天收到此书,我甚是激动,用了大半天的时间看了一部分,是我对这段历史有了较深的感触,尤其是读完“容闳的独特意义”这一部分内容后,我发现在一个历史人物的身上竟能与这段历史的联系如此紧密。这让我愈发感觉到历史的趣味了。历史有时可以从独特的角度去发现,有很多值得人去深思的东西。


满清走向自我毁灭之路值得今天警醒,难得好书,非常满意!


很少遇到让人一口气读完的书,这本书算一个。拿到书后,囫囵吞枣般浏览了一遍,酣畅淋漓之感,直觉意犹未尽,欲罢不能。值得阅读,强力推荐。


对晚清史有了新的认识,颠覆了旧的的认识。用事实说话。


这七十年发生的事情太多了,一本书是些不完的。但这七十年没做完的事,好多到现在也没做完。那时候的好多思想,到现在仍适用。窥斑见豹吧。


书看着不错,印刷也不错,准备看这一列的书,所以买了一本,看着还算不错


一个民族的悲哀:如此好书,买者无几;无耻恶剧,万人瞩目!


看了张鸣的后,翻了几页,典型的学者写史,没有张鸣那么自由的笔法,但是却是另一番严谨之感。


多看多了解多视角


朋友女儿课外阅读书,老师需要买的,好评


送朋友的,没敢想


上下两册纸质不一样,一个偏白一个偏黄。


真真不错的


深入浅出,思古忧今


物美价廉。故事尾味道来,评论切中要害。


这是一部令人警醒的作品,对今天的社会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孩子非常喜欢!爱不释手,谢谢!


还没看完 对我很有帮助


纸张很好,内容更棒,非常值得拥有,喜欢


有很独特的见解,书写的很不错,可以看看,大家有时间的话


妙趣横生博弈论妙趣横生博弈论


在看,不多,启发思考


一个一个故事,一个一个事件,读来颇有回味


非常好,内容详实,值得拥有。


值得静下心来一读!


看了介绍买的


呵呵~~好喜欢这一本书,让我认识到一点,爱国不等于哎政府,我还需要继续努力,继续成长。看书时必不可少的。加油,书的质量不错。满意,有点脏,但是可以接受。


刚看了序言,挺引人入胜的,不错哈


好书 能多优惠点就好了


送货速度还可以,书也不错,值得一读


这本书中很多文章已经看过啦有种新瓶子装旧酒的感觉!


不愧是网易公民好书推荐


这本书尚且没有读,朋友推荐的,我一定认真学习,呵呵


看了此书应该会有不错的帮助!


越读越像今天,好东西。


雷老师的作品有扎实的史学和文学功底,逻辑性强,对社会反思多也比较透彻。


很期待的一本书,终于买到。


给朋友定的,质量不错。


同事要买的,价格很实惠


内容 不错,很有启发性,值得买


就是中国近代史


以前看过雷硕的书,有点深度和思考,期待这本同样好。。。。


拿到书的欣喜,难以言表,一有时间就捧着看


和写的李鸿章一样经典


作者深厚的功底,鲜明的导向,客观的笔调,让人明白了晚晴,更能揭示当下的一些现实!


编辑纯粹浪费纸张,凑印刷页而已。所选文字亦不堪读,雷先生著述,上网看看即可,书实在就不必买了


读这本书,给另外我一种另外看历史的视角


虽然书本品相不佳,但老板提前电话沟通,并降价寄出。赞一个。


作者是研究员,不知如何能让读者明白其研究的东西,仿佛一个自言自语的独行者。书中大量引用当事人的原话,原奏折,就是缺乏自己的独到见解。本书是一篇篇的独立短文组成,缺少连续性。且与《李鸿章与晚清七十年》内容大量重复,对读者很不负责。不建议购买。


刚开始看,内容很不错!亚马逊到货速度真快!给个5星


以一个个小故事,来挖掘和分析使晚清走向全面崩溃的一个个蚁穴,为何一些本来好的意愿,却造成了想不到的后果。读了之后让人很自然地把这些故事拼合起来,上及庙堂,下至黎民,构成了一幅晚清社会的真实写照。让人产生思考。很喜欢这种形式。而且也小故事短篇幅,适合睡前翻翻。非常喜欢。


纸张和印刷都很差,如果说它们像盗版,都是很差的盗版那种。


难得的好书,客观是全书的精髓。


书写的不错,非教科书式的叙述,平淡中显现功力


这本书整体看来还不错,不过有些瑕疵,现在看了几篇,出现了两处错字。


雷颐老师的佳作


民国是每一个中国人都需要细细品味的历史


走向革命


帮朋友买的,东西很不错,送货及时


一个字:好书啊;两个字:好书!


细说晚清七十年


很好支持一下很好支持一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