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困局

汪在满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出版时间:

2012-3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作者:

汪在满  

页数:

25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国家“十二五”战略已经开局,新一轮的城市竞争如箭在弦。
  竞争世纪,谁已被遗忘?区域经济时代,谁在快速崛起?
  中国的城市竞争已经空前白热化,城市之间为抢夺各种资源而展开的竞争可谓波澜壮阔,云谲波诡,令人眼花缭乱。
  《大困局:中国城市危与机》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揭示出城市竞争与发展不能仅仅只依靠原始资源。确立科学发展观,发掘综合优势,走区域经济融合之路,打造城市品牌群,是全球化态势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实施城市竞争战略,更需要充分挖掘城市蕴含的独特人文资源、潜力与能量;只有打造城市竞争力,才能把城市最核心的价值呈现给世界。然而,由于很多城市决策者的短视,导致了城市在竞争与发展过程中的非理性、同质化竞争。因此,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饱受非议与诟病。

作者简介

  汪在满,湖北京山汪林岗人,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品牌战略专家、财经作家、传媒策略专家。曾任新华社香港分社《中国市场》杂志总编辑、《中国珠宝首饰》杂志总编辑,香港《华商财富》杂志创始人兼总编辑。现为深圳文博宫艺术品国际交易中心副总经理。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歧路彷徨——城市化“大跃进”之困
 一哄而上——城市形象广告乱象
 盲目攀比——新城市化运动之痛
 妄自尊大——“国际化大都市”畅想曲
 揠苗助长——“雄伟高大”狂想症
 自我迷失——中国气派和风格建筑的缺失
 喧嚣浮躁——城市规划“失盲”
第二章 云谲波诡——第五个直辖市之谜
 “直辖”的诱惑与困惑
 深圳:与其直辖,毋宁入港
 郑州:从“逐鹿中原”到“第三世界”
 沈阳:在期待与焦躁中“忽悠”
 南京:“金陵秋梦”何时休
第三章 明争暗斗——新特区,盛宴还是鸡肋?
 “新特区”之争战火蔓延
 成都,“热脸贴了冷屁股”
 长沙的欣喜与郑州的落寞
 武汉,“过五关斩六将”收获“鸡肋”?
 深圳,焦虑后的宠辱不惊
 “博弈”后难道还是“撒胡椒面”?
第四章 扑朔迷离——困顿中能否突围
 珠海,失去机遇之痛
 海口,“吊着腊肉吃白饭”?
 汕头,被遗忘的特区
 十堰,你被谁抛弃?
第五章 风起云涌——开发区的迷茫
 “点土成金”的开发区与城市命运
 “圈地运动”缘何持续“高烧”?
 血拼“招商竞赛”,城市引资生态恶化
 大角逐,没有硝烟的战争
 “功过是非”的争议
 开发区向何处去?
第六章 春秋争霸——城市大决战之殇
 中心城之争——上海战香港
 新世纪的“平津战役”
 新“淮海战役”——徐济决战“淮海王”
 华南中心城,广州VS深圳
 中部金融之都,武汉逐鹿郑州
 中国品牌之都:青岛对垒大连
第七章 合纵结盟——“联合舰队”能否穿越迷雾?
 “2+7+2”,大珠三角称雄亚太
 “1+8”,升级“中原经济区”
 “3+5”,长株潭能否超越梦想?
 “1+6”,“关中-天水”融合之难
第八章 连横之策——谁是中国“第四极”
 大融合,长三角艰难跋涉
 被抛弃的“泛珠三角”
 谁是中国“第四极”
 北部湾风云再起
 海西,蓄势而发
第九章 前路漫漫——思路与出路
 中心城市,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主题经济”,中小城市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竞争之魂,文化与城市性格
第十章 版图重构——竞争格局与未来走势
 科学发展,中国应尽的国际责任
 品牌突围,城市竞争的不二选择
 城市群的必由之路
 城市竞争的未来趋势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歧路彷徨——城市化“大跃进”之困  毫无疑问,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中国的城市发展除了已经进入城市品牌竞争的白热化阶段之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城市化之路走得不伦不类,或者说进入了某种怪圈甚至陷入困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绝对不是单方面而是全方位的,既会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也会有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竞争,更会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还会有区域和城市之间的竞争。尽管区域和城市之间的这种竞争看起来不会像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一样残酷,但谁都难以否认,它是一场兵不血刃而又相对漫长的战争。  事实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发展与扩张,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城市之间的综合竞争。受现代化、网络化、新经济以及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人类生存空间的变动更加频繁。随着经济的迅猛增长,信息流曰益发达,交通快速发展,区域与城市之间的竞争趋势也发生着显著变化,城市之间呈现既相互关联又相互竞争的格局。诚然,每一个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经济版图的扩张,将不可避免地被纳入全球社会综合资源重新配置的庞大体系中。一座城市的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区位特点、引资环境、财政状况、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福利待遇以及就业情况等诸多要素,无一例外地和这个城市的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体现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因此,许多城市都纷纷将城市的改革开放、市政建设、招商引资、旅游发展、环境改造等,与城市竞争力的锻造和城市品牌的打造紧密结合在一起。城市化的进程与发展,也势必也会将城市引领到一个更加开放、日益透明的综合资源配置平台。如果一座城市希望在竞争中崛起,就必须加入城市竞争也就是资源重新配置的这场总体战役中来。惟其如此,这座城市才有可能在竞争中发挥优势,才能不断强化自己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并最终在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  ……


编辑推荐

  “中国版”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本抨击中国当代城市恶性竞争的书!  中国内地第一部关于城市竞争力的MBA案例库!  揭秘中国内地城市品牌大战内幕!  当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改革开放同步,已经走过了30余年。  在这30余年中,一些超大型城市崛起,如内地的“四大天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还有一大批中型城市,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打造了城市品牌,实现了快速发展,如大连、杭州、厦门、重庆、武汉,等等。  但是,中国城市化的内涵远远不止如此,直辖市、特区、新特区、开发区、区域中心城市、城市群、城市形象广告、超高层建筑、拆迁、城市规划、圈地……这些名词和概念,及它们背后的真实事件和历史,构成了中国城市化的复杂“面孔”。  在这30余年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当中,既有足以骄傲的成绩,也有令人难堪的乱象,更不乏前途未卜的迷思。中国的城市化被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在这一大主题下,中国各个城市的发展方向、战略规划不再是每个城市自己的事情,而是整个中国的事情,当然也是整个世界的事情。  遗憾的地方在于,中国的城市化之路更多的时候可以说是走得不伦不类,或者说,走得踉踉跄跄。2012年2月上市《大困局:中国城市危与机》正是这样一本书,它记录了那些杂乱的足迹,试图将那些错误--也许是必须要犯下的错误一一地记录下来。已经犯下的错误无法改变,而未来尚未发生,避免重复这些错误则是可能的。如果关于这些错误的反思能够让城市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们引以为戒,那就是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所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大困局 PDF格式下载



作者收集了中国内地城市在发展定位、发展战略的制定以及城市发展与竞争过程中失误运作的大量经典案例,也对中国城市圈的形成与区域经济的融合乱象进行了分析研究。该书丰富的案例,既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在发展竞争过程中最受人关注也是最为典型的标本,也是目前最具参考性的中国城市竞争MBA案例库。该书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观点尖锐、批判性强,对种种城市乱象提出了切中肯綮的批判,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我喜欢研究中国的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这本书写的不错,开了眼界。


站在历史和全球高度看当代中国城市化,给当前的“造城热”降温。


内容还不错,感觉挺划算的。


特别喜欢,适合读一下


简单通俗易懂。


非常的好。值得研究。


挺适合的,性价比高,纸质很好,赞一个


这本书比较系统地概括分析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历程,对于城市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概括性的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字很通俗易懂,阅读比较轻松,不枯燥。


是当前热议的城市化问题的好的参考。


虽然内容没有太多新意,不过也可以借此整理下思路。


讲的太浅,缺乏分析,以后会怎样,你只是一个拭目以待而应付,那还看这书有何用


一般般,还没细看


很全面的阐述,值得一读


作者的全面解读,让我们深思城市化的真正出路。全国各地都在不同程度的进行城市化的运作,农民进城热潮涌现,可是农民的新工作如何安置,剩下的农民如何供养增多城市人的需求……这些城市化引发的问题凸显尖锐。


书的纸质很一般,而且内容也没有想像中好


给别人买。


写的一般,多是范范一谈,深层问题解析不透


读这本书很无味,写的皆是人尽皆知的东西,标题很吸引,可内容是废旧报纸;


侃侃而谈,一无是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