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的管理奥秘

罗伯特・P.迈尔斯,许林海 辽宁人民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04-10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作者:

罗伯特・P.迈尔斯,许林海  

页数:

442  

字数:

275000  

译者:

许林海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沃伦·巴菲特以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成功是一个传奇。如果你想获知这些成功背后的奥秘,就必须深入地去了解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自由的管理模式。《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的管理奥秘》为我们揭示了公司的内在特质,并首次提供了将近20位伯克希尔子公司运作经理们的个人观点。本书为我们充分展示了巴菲特的管理天分。重要的是,人们还能从中寻求以下两个问题的答案:巴菲特可能会任命谁来担任他的接班人?巴菲特离开之后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管理结构会有何种变化? 本书开篇介绍了这个强大控股公司的基础部分——保险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在保险部是由阿吉特·杰恩所领导的,一共只有15名雇员。阿吉特·杰恩谈到了自己的丰富经验,也谈到了他从巴菲特那里所承继的管理技能。GEICO保险公司的总裁、CEO——卢·辛普森和托尼·耐斯里介绍了他们对18000名雇员和公司25亿美元有价证券资产的管理;公司还建立了一种巴菲特退休之后伯克希尔很可能采用的管理模式——由一位CEO管理运作,另一位CEO管理投资。 本书所论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包括一些和伯克希尔·哈撒韦CEO们珍贵的会谈记录…… 这些会谈揭示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管理奥秘:一种对公司的热爱——而不是对金钱的追求——以及一种不放弃个人原则的继任方针。

作者简介

罗伯特·迈尔斯,出生于美国,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罗伯特是巴菲特的重要投资决策合伙人、国际著名的投资决策与管理专家、伯克希尔财团高级资本运作专家。他还兼任迈尔斯国际集团总裁、亚太总裁协会副会长、亚太财富经济研究中心首席资本运作顾问。罗伯特作为巴菲特的

书籍目录

序谢辞 第一部分 沃伦·巴菲特的CEO团队 第一章 沃伦·巴菲特领导的CE0 第二章 沃伦·巴菲特对CEO的选择第二部分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资金来源一一保险公司 第三章 管理人――托尼·耐斯里GEICO保险公司 第四章 后备资金分配人――卢·辛普森GEICO保险公司 第五章 意外事故经理一一阿吉特·杰恩伯克希尔再保险部第三部分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开创者们 第六章 天生的专家--罗斯·布鲁姆金内布拉加家具中心(NFM) 第七章 幻想家一一阿·尤里奇国际安全飞行公司 第八章 改革家一一里奇·萨图里行政专机公司第四部分 伯克希尔的CEO大家庭一一第二代和第三代 第九章 追随者一一唐·格雷厄姆《华盛顿邮报》 第十章 第三代家族继任者一一埃文·布鲁姆金内布拉斯加家具中心(NFM) 第十一章 退休经理一一弗兰克·罗尼H·H·布朗鞋业 第十二章 原则经理一一比尔·蔡尔德R·C·威利家居用品公司 第十三章 生活的参与者一一麦尔文·沃尔夫繁星家具公司 第十四章 为顾客提供购物快乐的人一一艾略特和巴里·塔特尔曼乔丹家具公司第五部分 伯克希尔·晗撒韦公司CEO的继任者一一职业经理人 第十五章 逆转经理一一斯坦·李普西《布法罗新闻》 第十六章 忠诚之士一一查克·哈金斯西伊士糖果公司 第十七章 职业经理--位尔夫·斯希斯科特·费兹公司 第十八章 任命的经理--苏珊·雅克博斯姆珠宝精品公司 第十九章 杰出的零售商--杰夫·考曼特海尔兹伯格钻石公司 第二十章 新生力量--兰迪·沃森贡斯延·布兰兹公司哈罗德·梅尔顿埃克米建筑公司第六部分 结论 第二十一章 沃伦·巴菲特CEO团队的特点 第二十二章 沃伦·巴菲特对CEO的界定 第二十三章 成为沃伦·巴菲特团队CEO的机会 第二十四章 沃伦·巴菲特之后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附录一附录二附录三附录四注释索引

章节摘录

书摘 辛普森在一个小的独立的办公建筑里工作,这里有四间办公室,用玻璃隔开,接待空间很宽敞,还有一个小会议室。办公室的建造创意可能直接来自于《建筑文摘》。一个木地板的、干净的、现代化的图书馆里,文件橱里装满了年报和文件,木制的杂志架上全是各种商业和投资刊物。 在友好的问候并介绍过汤姆·班克罗夫特(他的助手)之后,我们进入了会议室。辛普森看上去像一个大学教授,班克罗夫特则像一个优秀的学生。这让我想起了多年前本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关系。随着会谈的进行,很明显卢给予了汤姆以高度的评价。 会谈之后,卢离开了,汤姆单独回答了几个问题。我称赞了这里的环境,汤姆说:“这是一个思考的好地方。” 当我离开的时候,我回头看着这栋不太大,但极其漂亮的建筑。透过玻璃窗,我看见卢在办公室专注地在电话里说着什么。 我住的旅馆正对着卢的办公室,所以当我在晚上7点30分回到那里时,我注意到他仍然在那里工作着。第二天的早晨,我准备乘早班飞机回家的时候,他已经在办公室里工作了。 卢·辛普森是一个超级投资者。普通投资者进入投资领域时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像他一样的超级投资者或者是模仿他的股票选择方法并取得同样的投资收益。但是,要模仿卢,你就必须花上一辈子的时间阅读所有的金融报刊上的东西。即使你的智力与辛普森不相上下,你也不大可能拥有他的那种直觉能力。 我想起了本·格雷厄姆在他的《睿智投资者》一书的开篇语中让读者们做出决定:你可以做一个积极的投资者,通过自主的投资来与卢和巴菲特竞争。或者,做一个消极的投资者,让计算机、基金或者超级投资者来帮你。 在股东们和大众猜测了很多年后,人人都感到很吃惊的是,沃伦·巴菲特在1995年的“董事长致股东的信”中暗示了谁能接替他。他首先谈到了对GEICO保险公司的购买,之后称赞了该公司的投资和资金运作CEO卢·辛普森,他写道:“有一点是在卢的工作之外的:他的出现确保了我们有了一个卓越的人选,如果查理和我出了什么意外,立即能够有人接替公司的投资运作。” 那个时候,卢·辛普森并不出名,但是巴菲特已经注意他很长时间了。作为一个很早以前的GEICO保险公司的大股东,巴菲特非常清楚卢·辛普森的成就。1979年进入公司后,辛普森很快就成了人们称之为巴菲特帮的“圈内人”,这个巴菲特帮里还有本·格雷厄姆和查理·蒙格,他们每隔一年和巴菲特聚在一起讨论投资事宜。现在巴菲特已经决定了,按照CEICO保险公司的模式,在他死后,他希望他的职责分为两个部分,一个运作经理负责运作公司,一位资金分配人负责投资。他已经指定了一个经理管理公司,辛普森无疑是他选择的投资管理人。5年后,可能是为了庆祝巴菲特的70岁生日(2000年),他正式宣布了一旦他不再工作了,他的儿子霍华德将出任公司的董事长,辛普森将继任伯克希尔公司的投资人。 当然,这是有前提的:首先,辛普森要比巴菲特活得更长,他们之间仅相差6岁;另外,要等到巴菲特死后的第5年,他才算正式退休,并且要通知董事会。还有,尽管辛普森认为把CEO的职责像GEICO保险公司那样分为运作和资金管理两部分是很明智的,他还是认为自己成为巴菲特的继任者的可能性不大。他说:“我根本不把自己当作继任者,甚至从来都没有这样想过,我只是把自己看作一个潜在的后备人而已。只要巴菲特健在,他就会一直运作公司。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公司,也只有他才能把公司运作成功。”当然,接替巴菲特意味着承担了一项艰苦的工作。辛普森不仅要负责750亿美元的投资,还要续写这个传奇故事。当我问他为什么愿意让自己处在这样一个位置时,他只是简单地说道:“我有责任回报那些善待我的人们。” 尽管辛普森没有想到他会以选择股票来谋生,但无疑他极其适合这项工作。1936年,他出生于芝加哥郊区的海兰帕克(Highland Park),1954年高中毕业后进人西北大学学习工程。但是,正如他后来向记者说的那样, “我不适合学工程。”因此,在西北大学学习了一年之后,他转到俄亥俄州的卫斯理大学(Ohio Wesleyan University)学习会计和经济学,1958年获得学士学位。两年之后,在普林斯顿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出于想留在学术界的考虑,他留在学校任教。但是,由于不满意教学的薪金,1962年他进入了Stein,Roe&Farnhsm公司设在芝加哥的投资公司。1969年他离开了该公司。按照公司同事理查德。彼德森的说法, “辛普森的离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太保守,由此失去了很多好机会——尤其是对年轻的辛普森来说。” 1970年,他进入了股东管理公司(Sharcholders Man-agement) ,这是一个洛杉矶的公司,它的企业基金(Enterprise Fund)非常成功,名气很大。可是,他进入公司不久,华尔街风云突变,基金大幅缩水,另外,证券交易委员会也指控该公司违反了交易纪录保存原则。彼德森回忆说: “对卢来说,那是一次痛苦的经历。在此之前,卢是一个激进的投资者——心比天高。我想他学到了低风险的重要性——既要成长,又要回避风险50辛普森在这个公司仅仅干了8个月。之后,1971年,他进入了weStem Bancomora-tion公司的西部资产管理部,任执行副总裁,并在1976年升任该部的总裁和CEO。尽管该公司在他的领导下运作良好,到了1979年,他希望能够检验一些自己的想法,并认识到管理别人的钱意味着自己失去了很多机会。 恰好CEICO保险公司的董事长约翰·J·波恩(John J.Byrne,Jr.)正在寻找一位新的投资主管人,辛普森就成了四位候选人之一。那时,巴菲特已经持有GEICO保险公司的30%的股份了,出于对他的尊重,伯恩让这四位候选人去奥马哈见巴菲特。伯恩后来告诉一个记者,“卢刚刚离开巴菲特的办公室,巴菲特就给我打电话说,不用再找了,就是他。”辛普森的职位是高级副总裁和首席投资执行官。伯恩对辛普森的加入感到非常高兴,他解释说:“辛普森乐意去挑选股票并成为一个优秀的投资者,而不想去管理公司。” 那个时候,节省资金和找一位称职的股票投资人是GE-ICO保险公司的首要任务。由于糟糕的管理和糟糕的投资,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公司几乎陷于破产,1976年的损失达到1.26亿美元。糟糕的经济环境同样使公司表现不佳。像大多数保险公司一样,公司的投资组合是大量的债券,少量的股票。经理们指望多样化来降低风险。实际上,传统的保险公司的投资模式是持有大量的政府债券。当辛普森接管时,公司的投资组合中仅有12%的股票,这样,20世纪70年代的通货膨胀就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研究与选择投资 辛普森的投资理念是从哪里来的?他每天工作14小时。每一份年报和每一份金融出版物他都阅读。进行重要的投资之前,他要抽出时间同该公司的经理们、顾客们、供应商们和竞争者们会谈。他有一个工作小组,这个小组擅长排除干扰、寻找问题和检验公司的盈亏。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本书写作的初衷其实非常简单。在我完成第一本书《拥有世界最伟大投资的101个理由:沃伦·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之后,我写信给沃伦·巴菲特,他回信写道:“一定要让查理(副董事长查理·蒙格)和我们的执行经理们得到他们应得的”,“写我的东西已经够多的了,真正的伯克希尔故事属于执行经理们,真是愚蠢。” 实际上他并没有说“愚蠢”,他这样优秀的激励者和外交家是不会说这个词的。因此,我抓到了他的真正含义。随后,我给巴菲特指定的投资业务继任人卢·辛普森(Lou Simpson)打电话,令我沮丧的是他的秘书说辛普森从不安排会见。不料,辛普森回了电话,并答应和他的助手汤姆·班克罗夫特(Tom Bancroft)一起与我共进早餐。那次见面成了我日后飞往世界各地去会见伯克希尔的CEO们美好旅程的开始。 本书不是《如何像巴菲特一样投资》那样的大部头书,而是介绍运作巴菲特所投资的公司的经理们。当你阅读这些章节时,你会看到不同的家庭和一些有趣与成功事业的开始。你还会看到一些最受推崇的CEO们的管理和投资方略。 沃伦并没有资助本书的撰写,但他写信告诉我他将让经理们自己决定是否与我会面。他在信中写道:“他们的时间是自己的。我希望读到关于和经理们会面的书,那将是一本有趣的书。经理们是令人着迷的企业家,每个人的经历都具有激励和教育意义。他们的各种风格会吸引那些想从“一个模式”培养出的工商管理硕士中挑选经理的公司的目光。” 后来,在庆祝他70岁生日的午宴上,沃伦说他很喜欢与卢·辛普森会面的文稿(出于礼节,我发给了他),但他又说,不要再提前给他会面文稿了,他不想从任何角度影响这本书。 沃伦并没有鼓励或是阻止经理们与我会谈,但我有理由相信多数经理给沃伦打过电话询问他的看法。如果沃伦不同意的话,他们还会和我见面会谈吗?可能不会。沃伦确实说过他希望读到这本书,尽管如此,他和副董事长查理还是拒绝了和我肭会谈。我的会谈是空前的,但是,伯克希尔的几个下属公司,包括DQ冰淇淋连锁店(Dairy Queen),戴克斯特鞋业(Dexter Shoes),中部美国公司(MidAmeriean),国家赔偿公司(NationalIndemnity)和通用再保险公司(General Reinsturance)的CEO,还是拒绝了我的请求。 多数经理在谈到他们自己的时候都显得很不自在,但都很乐意谈论他们的事业。家族经理们和创建者们都有过人的经历,也愿意让人们知道他们的故事。非家族的职业继任者们则不愿让他们自己和他们在公司的角色引起人们的注意。 我应该在这里做出声明。我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我也承认是该公司及其管理团队的崇拜者;我从未在金融业工作过,也没有为金融媒体工作过。我是一个训练有素的商人和热心的作家。另外,本书也不是伯克希尔的“官方”作品,我没有拿过任何与伯克希尔相关的公司的一分钱。所有与文稿相关的费用,包括飞机票、住宿、租车和文本费用,都是我自己花的钱。 我也确实接受了不少经理们的礼物:早年晚餐、一次家庭烤肉、一次电视露面、书籍、资料、高尔夫球、一件衬衫、一顶球帽、行李签和一次模拟飞行。 ……


编辑推荐

《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的管理奥秘》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的管理奥秘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