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图说中国文化:器物卷

张国华 / 左玉河(编著) 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0-1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作者:

张国华 / 左玉河(编著)  

页数:

208  

字数:

18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结着炎黄子孙改造世界的辉煌业绩,包含着华夏先哲的无穷智慧,是先民留给后人的一份极其丰赡、弥足珍贵的宝藏,是人类文化园地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传统文化就像一位永不疲倦的精神纤夫,牵引着历史航船破浪前行。中国传统文化纷繁复杂。它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是指经过改造了的自然存在物;制度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规范化了的经济、政治、教育等各种制度、体制和方式;精神文化是指人类在加工自然、塑造自我的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风尚、宗教信仰、民族习性等等。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文化因子已经成了明日黄花,但有许多文化因子具有着超越时空的生命力,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推进历史发展的“价值客体”。中华民族历来有着尊重历史、珍视文化、继承发展、综合创新的优秀文化传统。尤其是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大力开掘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丰富的宝藏。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人类历史上的那些优秀文化遗产就如一座座高峰,我们要定期登上这些山峰去看一看,去呼吸新鲜空气去汲取营养,然后我们才能神清气爽地下得山来,勇敢地投入生活。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汲来中国传统文化这渠活水,它可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保证。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学习和吸收中华传统文化,“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勤奋者以收获”;“它能给懦弱者以坚强,也能给善良者以欢乐”……

内容概要

  器物是人类审美与历史精神物化的产品。在川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器物将两周的儒雅俊逸之风、汉唐的雄浑壮美气势、两宋的精丽柔婉神韵、明清的奇绮伟丽气质等展现得淋漓尽致。 面对浩繁精美的中华器物,编者编辑了这本《图说中国文化:器物卷》,以期将中华民族创造的最辉煌珍贵成果奉献给广大读者。书中按照年代顺序择其要者推荐给广大读者,经编辑本书的专家选定,本书共收入46个条目,介绍器物500余件,并以文释图、以图解文的形式展现给读者。

书籍目录

前言
001.一应俱全的陶器食具
002.神灵隐现的人面鱼纹盆
003.奏响华夏天籁第一音的陶石乐器
004.新声曼舞的玉雕舞女
005.昭示父权与神威的兽面纹玉琮
006.九州归一的几鼎
007.崇神尚力的饕餮纹青铜器
008。雄奇伟重的司母戊鼎
009.龟甲之上的线条艺术
010.精致典雅的青铜酒器
011.巫风弥漫的巫舞青铜人像
012.辨等级明贵贱的青铜礼器
013.熔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014。周人比德于玉的人格范式
015.拙朴素雅的鼎尊象器
016.战同时代的恢宏器乐——曾侯乙“编钟”
017.礼仪祭典中的青铜乐器
018.锋藏千年的越王勾践剑
019.镂金错彩的莲鹤铜方壶
020.千古流传的巨匠名剑
021.忠贞万占的和氏璧
022.象征神圣权力和祥瑞的华夏龙
023.威严武仪的铜车马仪仗
024.造型质朴的茂陵石雅
013.熔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014.周人比德于玉的人格范式
015.拙朴素雅的鼎尊象器
016.战国时代的恢宏器乐——曾侯乙“编钟”
017.礼仪祭典中的青铜乐器
018.锋藏千年的越王勾践剑
019.镂金错彩的莲鹤铜方壶
020.干古流传的巨匠名剑
021.忠贞万古的和氏璧
022.象征神圣权力和祥瑞的华夏龙
023.威严武仪的铜车马仪仗
024.造型质朴的茂陵石雕
025.雄伟猛峻的秦陵随葬陶俑
026.向往世俗的金缕玉衣
027.充满政治教义的汉画像石砖
028.写实风格的长信宫灯
029.刚健优雅的西汉乐舞杂技俑
030.走进凡俗的东汉墓葬刻陶俑
031.盛唐釉陶巅峰之作——唐二三彩
032.鎏金溢银的舞马衔杯壶
033.图意吉祥的玉如意
034.素朴淡雅的越窑青瓷
035.莹润洁白的白釉瓷
036.成就十八般武艺的十八般兵刃
037.沉静素雅形态优美的宋瓷
038.疏朗简约色彩明快艳丽的五彩瓷
039.形神兼备的竹雕
040.雅致润厚的宦兴紫砂器皿
041.绝技精伦的珐琅器
042.五彩绚烂的剔彩漆器
043.简、厚、精、雅的明清木制家具
044.巧夺天工的明清四大木雕
045.腹藏锦绣的鼻烟壶
046.皇威浩荡之清帝二十五宝

章节摘录

插图:而人面鱼纹呈圆形构图,画面由人头和鱼组成。人面鱼纹盆1955年被发现,盆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此盆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人面概括成圆形.额的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为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文面习俗。眼睛细而平直,鼻梁挺直,神态安详,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加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人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可能是发髻,加上鱼鳍形的装饰,显得威武华丽。圆圆的脸上有一对笑眯眯的眼睛,鼻子像倒立的“T”,嘴巴笑哈哈地大张着,嘴两边噙着两条鱼。它究竟表现什么含义呢?令人觉得神秘莫测。人面鱼纹彩陶盆呈现了鱼与人面相结合的奇特形象,比较常见的有:①鱼寓于人面的复合形象。人面的嘴的两旁对称地各衔一鱼,人嘴外廓与鱼头构成共鱼形;②人面寓于鱼的复合形象.在鱼纹头部圆框中填入人面图像。这两种图.其巧妙的构图和神秘的内涵一直为世人所关注。有人认为,这种鱼与人面相结合的形象,人和鱼互相寄寓,又互相转借,意味着人和鱼是交融的共同体,被人格化了的鱼类图像和各式鱼类图纹可能是半坡部族的图腾.具有氏族保护神的性质。在半坡遗址的发掘中,共发现七件绘有人面纹的陶器,除两件较为完整外其他五件均为残片。人面鱼纹彩陶盆上面人物的面部浑圆.眼睛或睁或眯合,头顶饰鱼形装饰或为半圆形束发,耳际腮边各饰有不同方向的鱼纹。有三鱼形高髻眉以上涂黑,双目眯成一线,鱼衔着双耳,又与人面复合,造型极为生动亲切。无独有偶,在临潼姜寨遗址的文化遗存中.也发现了几乎相同的人面鱼纹彩陶盆.除了人面眼睛画出了轮廓、两耳旁的饰物变成了朝上翻翘的羽状物外,其他部分,包括下方单画的整鱼,都历历可见,不仔细观看,还会以为它们是同一件作品呢。根据仰韶人多邻水而居、渔猎仍为重要生活来源的情况,这幅画面很容易让人推想到这是当时捕鱼、食鱼生活的反映。然而细细推敲,就会发现事情并不如此简单。在整个图案中。似乎鱼占着更多的画面,或者说鱼包围了人面。


编辑推荐

《图说中国文化·器物卷》: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先民留给后人的一份极其丰赡,弥足珍贵的宝藏。对于我们每一位华夏子孙来说,学习和吸收中华传统文化,“它能给勇敢者以智慧,也能给勤奋者以收获”;“它能给懦弱者以坚强,也能给善良者以欢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图说中国文化:器物卷 PDF格式下载



通过图文了解中国每个时代的器物发展


到货很快,很及时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