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维幼儿新数学教程(大班下)
2010-4
吉林人民出版社
张嘉玮
76
2009年早春,我在加拿大度假期间学习了全美数学教师协会(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于2000年出版的《学校数学教育原则与标准(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这个标准在年龄和年级分层次上的最大变化是包括了幼儿园(Presch001)阶段。这个标准还强调“儿童孤立地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还不能达到理解,理解产生于儿童与周围环境中的材料和起支持作用的成人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有可能在一遇到新问题时,就自己去建构彼此的关系”。这一变化标志着对幼儿作为有数学知识和能力的个体的认可。通过学习动摇了我认为在幼儿阶段不宜系统地开展数学教育的观念。 那么,在幼儿阶段如何开展数学教育呢?目前,我国受再度兴起的考试驱动教育实践的影响,幼儿教育也广泛采用了不适宜的教学活动,被视为“前数学”的数学教学,错误地认为就是从加减运算开始,孩子每天借助纸笔活动所接受的是抽象的不理解的机械的数学训练。 为了改变这种不符合幼儿教育规律的局面,我也萌生了要写一套幼儿数学教材的想法。这套教材遵循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建构主义学派的理论观点,故把教材命名为《皮维幼儿新数学教程》。 皮亚杰把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学前儿童所经历的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和前运算阶段(2~7岁)。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开始学习和理解周围世界,他们用感觉和运动能力来学习基本概念和形成基本技能,如物体识别能力(颜色、形状、大小等)。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开始形成类似成人的概念,处于不完整的水平。
在幼儿阶段如何开展数学教育呢?目前,我国受再度兴起的考试驱动教育实践的影响,幼儿教育也广泛采用了不适宜的教学活动,被视为“前数学”的数学教学,错误地认为就是从加减运算开始,孩子每天借助纸笔活动所接受的是抽象的不理解的机械的数学训练。 为了改变这种不符合幼儿教育规律的局面,我也萌生了要写一套幼儿数学教材的想法。这套教材遵循皮亚杰和维果斯基建构主义学派的理论观点,故把教材命名为《皮维幼儿新数学教程》。 皮亚杰把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学前儿童所经历的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和前运算阶段(2~7岁)。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开始学习和理解周围世界,他们用感觉和运动能力来学习基本概念和形成基本技能,如物体识别能力(颜色、形状、大小等)。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开始形成类似成人的概念,处于不完整的水平。
张嘉玮,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全国家庭教育专家讲师团成员。 出版《妈妈半小时》(1-6岁)等著作与教材40部,发表论文90余篇。主持完成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九五”、“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曾获一等奖。为中国教育电视台举办的《走进儿童心理世界》开展讲座100集。 工作成绩突出,社会贡献巨大。1998年获全国师范院校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研究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2001年获教育部、全国妇联、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园丁荣誉称号,2007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第1单元 蚁穴(加减法1)第一节 复习数字1~10第二节 学习1~10的加法第三节 加法的四种类型第四节 学习10以内的减法第五节 减法的七种类型第2单元 蜂窝(加减法2)第一节 学习数字11~20第二节 学习11~20的加法(一)第三节 学习11~20的加法(二)第四节 学习20以内的减法第3单元 蝴蝶泉(加减法3)第一节 学习数字21~30第二节 学习21~30的加法(一)第三节 学习21~30的加法(二)第四节 学习30以内的减法第4单元 蜻蜒池(加减法4)第一节 学习数字31~40第二节 学习31~40的加法(一)第三节 学习31~40的加法(二)第四节 学习40以内的减法第5单元 鲤鱼湖(加减法5)第一节 学习数字41~50第二节 学习41~50的加法(一)第三节 学习41~50的加法(二)第四节 学习50以内的减法第6单元 鸟巢(加减法6)第一节 学习数字51~60第二节 学习51~60的加法(一)第三节 学习51~60的加法(二)第四节 学习60以内的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