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新锐作家方阵·当代青少年寓言读本

候建忠 吉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作者:

候建忠  

页数:

192  

字数:

230000  

前言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广大农村文化生活十分单调,没电视,少书籍,孩子们最好的精神享受莫过于听上了年纪的老人,讲那些不知传了多少年多少代的民间故事。在爷爷奶奶父亲母亲讲的民间故事熏陶下,孩子们慢慢养成了诚实待人、爱惜粮食、互相帮助、淳朴善良的品行,一个个动人的民间故事,不知打动了多少天真的少年。 我的父亲是一位能讲几百个民间故事的能手,说得文一点就是一位民间文艺家,他的故事曾给村里许多少年带来了欢乐和笑声。没有电的夜晚,十几个少年围着父亲,静静地听父亲讲《千日打柴一火烧》、《白露神的传说》、《龙王爱吃糜黍面》等许多故事。至于《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等传统故事,更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还有一些故事,是我从奶奶的口中听到的,至今难以忘怀。一次吃完饭后,我的碗里剩了几粒小米,奶奶对我说,小孩子吃饭碗底不干净剩饭,长大就娶个疤媳妇儿。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在碗底留过剩饭。奶奶还给我讲过一个《鞭打青苗十八亩》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小后生,给别人放羊,到了野外羊在地畔吃草,小后生闲得无聊,就用鞭子抽打地里的青苗。短短几年时间,小后生就把路旁的青苗抽打了十八亩。有一天,下起了雷阵雨,大雨过后人们不见小后生赶羊回来,就分头去找。结果发现小后生被雷劈死了,在他的背上还留下一行字:鞭打青苗十八亩。人们都说,小后生坏了良心,遭了报应。 另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一个村里,一户人家的祖先,请一位阴阳先生给他家看坟地,阴阳先生说看好坟地可以,不过看完坟地后,阴阳先生自己就得瞎眼,要由他家养老送终,他家答应了阴阳先生的条件。看好坟地没几年,他家的日子便越过越好,按阴阳先生的说法,他家的后代中要出三斗三升芝麻的大官。谁知过上好日子后,这家人却再也不管双目失明无依无靠的阴阳先生了,为人处事也越来越刁钻。无奈之下,阴阳先生又设法破了这家的风水,这家的好日子急转直下,后代也由出大官成了出车倌牛羊倌,大人小孩或多或少都要赶几天马车或放几天牛羊。 这些看似充满迷信色彩的故事中,包含着一定的哲理,有着浓厚的寓言色彩,寄托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对假丑恶的鞭挞和鄙视。它净化了一代又一代少年的心灵,塑造了一代又一代少年的品格。难怪许多上了年纪的人,对他们童年时代听过的民间故事,仍记忆犹新,津津乐道。 小时候听到过的故事,不仅陶冶了我的情操,影响了我的为人,而且为我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上高中开始,父亲讲过的故事,经我整理后,有上百篇陆续在报刊上发表,部分作品被收入《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山西卷),我本人也成了一名作家。我创作的寓言作品,也从民间文学中汲取了许多营养,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地域风格,受到塞上家乡人的喜爱。

内容概要

  这是一部有着浓厚地域风格和个性色彩的作品集。作者是上世纪80年代新时期以来,全国寓言创作最为活跃的年轻作家,先后出版了多部寓言集。每出一部作品都充满了创新精神,《幸运的亚军》是一部以人物为主人公的人物寓言集;《名著新寓》更是借名著人物,塑造出新的寓言形象,被誉为当代人物寓言创作的代表作;《今天是个好日子》则把寓言和小说有机地结合起来,借用短信的形式,创作出独特的寓言体短信小说。本部作品集,作者同样做了有益的尝试,作品带有明显的塞北地方特色,选材新颖,贴近生活,故事性强,趣味十足。其中,刘姥姥的故事系列,通过寓言的形式,塑造了一位风趣幽默乐观热情的人物形象;非常短信用文字对话的形式,借助文字的形意特点,阐述出耐人寻味的生活哲理,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寓言诗则以诗的简洁明快,显示出作者驾驭文字的功力。

作者简介

侯建忠:山西左云县人,现任左云文联主席。系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主攻寓言文学创作。已出版寓言集《幸运的亚军》、《蜗牛取名》、《名著新寓》、《今天是个好日子》等多部作品集,曾获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第二届、第四届“金骆驼”奖;获第四届金江寓言文学奖。曾在《大同晚报》副刊开辟寓言专栏,并在《光明日报》、《杂文选刊》、《杂文月刊》、《读者》、《中国文学》、《小品文选刊》等全国20多个省市的多家报刊,发表作品上千件。作品多次被各种寓言选集收入,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文和法文介绍到国外。曾被评为大同市劳动模范、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是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辑 人物寓言
 王熙凤办学
 失踪的部落
 灶神的嘴
 上帝造物
 啤酒馆的爆炸声
 勇敢的观众
 骆驼之谜
 康熙爷姓什么
 塞妇失鸡
 胖大嫂找鸡
 谷神
 神异草
 神秘草
 两个失败者
 留名的和留艺的
 身怀绝技的人
 大佛和巨佛
 伊索释疑
 一张白纸
 贵妇与上帝
 小和尚吃糕
 偏见
 小皇帝
 冰块和火炉
 樵夫进城
 明眼人和盲人
 向上的台阶
 高速路从村前经过
 法官与裁判
 将功赎罪的球员
 三驾马车的解体
 主力守门员的胸怀
 替补守门员
 贝利的足球
 马拉多纳和纳多拉马
 宝石
 悟空让位
 花果山与火焰山
 懒惰的羊倌
 台秤、木桶和乡绅
 穷汉与富翁
 伊索和屠夫
 记特征
 城楼上的木笼
 父与子
 栽西红柿的老农
 书法家与小女孩
 珍贵的遗产
 老人和木塔
第二辑 动植物及其它寓言
 家兔和野兔
 兔子和黄鼠
 小老鼠的悲剧
 土拨鼠打洞
 诚实的狐狸
 比人高的狐狸
 伤口愈合的狗
 钝驴
 勋章
 大象落选
 熊王与猛虎
 疑心的猴子
 乌鸦和鸽子
 乌鸦和猫
 乌鸦和马
 檐下雀
 巨石和砖块
 两只脚
 脚 印 
 葫芦兄弟
 小蜻蜓
 喜鹊为啥报喜不报忧
 假如
 老鹰和雁群
 花狗与黄牛
 骆驼和它的邻居们
 蝙蝠和孔雀
 猴子参赛
 神猴
 两只手套
 出谋的和使力的
 猫头鹰和猪
 猴子做粉条
 ……
第三辑 刘姥姥系列寓言
第四辑 寓言诗
第五辑 文字兄弟对话录
我是怎样写寓言的(代后记)

章节摘录

家大业大的贾府,随着人丁不断增多,日常生活支出越来越大,就连理财有方大权在握的王熙风,也觉得每月按照以往固定的经费使用,已无法维持太太小姐们的花销,如果遇上一月有几位小姐过生日或者太太们祝寿,亏空就更大了。一向不为钱财发愁的王熙凤,也不得不在银两分配上掂斤掇两,琢磨着如何才能增加一笔收入,以减轻全家人用于吃喝拉撒带来的负担。 一天,王熙凤无意之中听到几位小保姆小声议论,说有几位小姐找了几个保姆都不满意,还向她们打问有认识的比较聪明的小女孩,给介绍几个。其中一个保姆说:“我们老家里女孩有的是,人也挺顺溜,在家里闲着,早就想出来却没门路。就是她们没见过世面,不知小姐们看上看不上眼。” 保姆的话顿时触发了王熙凤的大脑。大户人家缺少称心如意的保姆,乡下女孩又闲得无聊没事儿干,我何不办个保姆职业培训班呢? 说干就干,经过认真琢磨,王熙凤觉得有利可图,很快在大观园开辟了女青年职业培训班,在城市乡村张贴了招聘广告,凡年龄在13岁至15岁的女孩,具有小学文化程度,五官端正者,免费入学,管吃管住。半年后负责推荐到大户人家去当保姆,未被录用者继续深造,直到有人聘用为止。 招生广告贴出后不到三天,首届培训班50名学员就全部招齐。第一堂课王熙凤亲自主讲,其后分别聘请宝钗、探春、袭人、平儿等小姐保姆,向学员传授待人接物、迎来送往、烹饪护理、养花种草、针线刺绣等多种知识。 一些大户人家听说大观园开办了保姆培训学校,纷纷前来挑选保姆,没等半年学习期满,学员已被用户提前聘用,除留下定金外,还将用于学员的培训费也一并由用人户主一次付清。 王熙凤原打算将培训学员留几个分配给几位保姆不称心的小姐,没想到却全部被用户聘用,这使她的办学信心大增,干脆将保姆培训班扩大为培训学校,并以自己的名字为学校命名,一时轰动了整个京城。有钱人家雇到了称心的保姆,没钱人家的子女学会了本领找到了饭碗,人们纷纷上门向王熙凤表示感谢,培训学校越来越火爆。 不久,王熙凤荣获文部省颁发的“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专门人才”的金匾一块,慕名前来求学的人和前来聘人的大户越来越多。 失踪的部落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部落,无论从智力还是体力上说,都超过了他们周围的部落。 可不知什么原因,这个部落的人突然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全部失踪了。周围的部落感到非常奇怪。 几千年之后,这个部落失踪之谜才被解开。原来,这个部落里的人最早发明了用兽皮做出的衣服,取暖保温,遮雨挡寒,日子比过去强多了。为了不被其他赤身裸体的部落知道这个秘密,全部落的人悄悄迁往一处无人居住的深山老林。当科学工作者发现了他们的时候,这个部落里的人由于长期与世隔绝,仍旧过着刀耕火种、身穿兽皮的原始生活。 灶神的嘴 据说,天上的玉皇大帝派灶神下界长驻人间,让他察看人间的是非善恶,掌管人们的祸福财气,并让他每年腊月二十三这天,上天汇报一次情况。 灶神来到人间后,人们为了让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几句好话,家家户户年年月月,都为他供奉了上好的饭菜糖果。灶神也毫不谦虚地走到谁家吃到谁家,全然忘了自己的职责,整日悠哉悠哉。回到天上,他对玉皇大帝只管捡好话说。玉皇听了他的话,真以为他在人间尽职尽责秉公办事呢,乐得不住地对他大加赞赏,认为自己没有用错人。 俗话说,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灶神的做法就是最好的例证。 上帝造物 据说,上帝创造了世界,包括各种动物在内。可在创造的各种动物中,却没有一种是他认为最漂亮最完美的。于是,上帝决定把各种动物身上最好的一部分重新进行组合,创造一种名叫骆驼的新动物。 上帝满怀信心地把各种动物身上最好看的:牛蹄、龙脖、猴毛、兔嘴、猪尾、鸡脯、马耳、蛇眼、虎骨、鼠牙、羊鼻、狗肚组合在一起,以为能创造出世界上最好的动物。谁知,等到把骆驼造出来一看,比原来的任何一种动物都难看。至此上帝才明白过来,最好的配件集中到一起,不一定就能构成完美的整体。 啤酒馆的爆炸声 二战期间,德国柏林一家啤酒馆,曾发生过一起炸弹爆炸事件。 一位名叫艾尔色的木匠,对法西斯头子希特勒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非常痛心,下决心除掉这个恶魔。当他得知希特勒要在慕尼黑一家啤酒馆露面时,便准备了一枚炸弹,想把希特勒炸死。结果,因希特勒比原定时间早七分钟离去,却炸死了七名无辜者。 希特勒的法西斯统治结束后,有人问啤酒馆的老板:“当年木匠炸死了你家那么多亲人,毁坏了你不少财产,你不痛恨他吗? “不,不痛恨,”啤酒馆老板说,“我只是有些惋惜,当时没有把希特勒炸死,未能使更多的人幸免于他的魔爪。我的家庭会遭受到那样大的不幸,完全是因为希特勒,我怎能把仇恨记在木匠的身上呢!” 勇敢的观众 二次大战期间的一天,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穿着便服坐在柏林一家电影院里看电影。当银幕上出现了希特勒演说的场面时,观众全体起立,都像演说中的希特勒一样举起了右手。 整个影院中只有希特勒一个人仍坐在那里一动不动。旁边的一位观众不知身边这位就是杀人不眨眼的希特勒,弯下腰来悄悄地对他说:“我们大家的心情都与你一样,只是不敢像你这样,勇敢公开地反对罢了!” 听了这位观众的话,一向不可一世的希特勒没有像以往那样,对这位对他怀有不恭者大打出手,而是破天荒地饶了这位观众。因为希特勒无意之中,做了一名自己反对自己的“勇敢的观众”,了解到人们对他这个独裁者绝对服从的背后,潜藏着巨大的不满情绪,心头不免一惊,第一次对自己的独裁统治产生了动摇的念头。 人心是永远不会被强权政治的高压所征服的。P3-6

后记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文学作品是长在现实泥土里的花朵,通过多年来的创作实践,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2006年12月,我的第三部寓言集《名著新寓》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2008年10月,在浙江瑞安举办的中国寓言文学年会上,获得了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第四届金骆驼奖,这也是我第二次获得这个奖项。此前,我在1997年出版的第一部人物寓言集《幸运的亚军》,于1998年获得第二届金骆驼奖。不少人问我,为啥想起写《名著新寓》这部作品,我想借今天这个机会,通过《名著新寓》这部作品,和大家谈谈我是怎样写寓言的。 十几年前,中央电视台准备播出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我曾经写过几篇有关水浒人物的寓言《王婆卖瓜》、《王婆偷麦》,我想如果能在《水浒传》播出前和播出过程中,在报刊上开辟《水浒系列人物寓言专栏》一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于是,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同晚报》的副刊编辑进行了沟通,得到支持后,我便开始着手创作,边写作边发表,一直写了上百篇。后来又接着写了《三国系列人物寓言》。这两组作品写完后,我又写了《红楼梦》系列人物寓言,主要是刘姥姥的故事。 我今天重点想和大家说的,是我在创作这些寓言过程中,是如何编写故事的。首先说说《萧让学书》的写作过程。还是在1995年的时候,山西省作家协会在我们县里,召开了一次全省儿童文学创作会议。会议期间,省作协主席焦祖尧先生为大伙题字留念。焦主席题字时,有十几个人站在一旁聚精会神地观看,其中一位四五岁的小女孩儿站在最前面,看的格外专注。在场的一位记者不失时机地将这一场面摄了下来,并且发表在省作协一家儿童刊物的封面。照片上小姑娘那双天真的眼睛,引起了我的兴趣,我拿着儿童刊物找到小姑娘,指着上面的照片问她,为什么别人写字,她看的那样认真。谁知小姑娘却出人意料地回答:“我看他戴的戒指,比我姐姐戴的那个好看!”这件事过了很久,我还不时地把它想起。我觉得它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寓言素材,就写成了一则寓言《书法家和小女孩》。几年后,我在晚报副刊开辟了《水浒系列人物寓言》专栏,又想到了看书法的小女孩,就把先前写的寓言重新整理了一番,主人公变成了萧让和小女孩儿,题目改为《萧让学书》发表。 例文一萧让学书 梁山好汉圣手书生萧让,从小便开始练习书法。十几岁时,萧让随父亲到朋友家做客。听说小萧让字写得不错,主人拿出文房四宝,请萧让当场书写了几幅作品。书写过程中,主人家七八岁的小女孩儿,始终站在萧让身边,目光一直没有离开他的双手。小女孩儿的举动,给在场的每一个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个女孩儿如此喜欢自己的字,太让人感动了,萧让也这样想。从此之后,他更加发愤地学起书法来,并且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的年轻书法家。到了男大当婚的年龄,萧让的父亲不由想到当年看萧让写字的小女孩儿,便请人到女孩儿家为萧让提亲,婚事当即告成。新婚之夜,等客人们散去后,萧让便急切地向新娘打问,当年她为何那样目不转睛地看自己写字。新娘听后,笑了笑不好意思地回答:“我哪是看你写字,我是看你手上戴的金戒指,式样比我那枚漂亮多了!”有些事情,往往在没有说出它的真相时,最为美好,一旦真相大白,就会变得索然乏味。 写作《水浒系列人物寓言》我把目光投向这几个人,李逵、吴用、扈三娘和王婆,这几个人的个性都十分鲜明,李逵的鲁莽天真、吴用的聪明机智、扈三娘的勇猛顺从、王婆的奸诈贪婪,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便有了《馋嘴王婆》、《王婆骂街》、《李逵识字》、《李逵追黄羊》、《吴用吃饺子》、《吴用焚天书》、《扈三娘与祝彪》、《扈三娘与林冲》等寓言。 我小的时候,听人说起村里的一个人,上了好几天学校,都没有读出“头”字的正确读法,我把这个故事稍作加工,便成了《李逵识字》。 例文二李逵识字 李逵小时候,在私塾上学,特别贪玩儿。一天,先生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头”字,让大家念,但李逵心里却想着尽快放学,去掏自家屋檐下的一窝小麻雀。第二天,先生检查学生的认字情况,依旧把“头”字写在黑板上,让李逵先认。李逵明知是个“头”字,却因脑子里整天搁记着麻雀的事,一时忘了该怎样念,就信口说:“脑袋!”先生摇了摇头。“脑瓜子!”李逵回答说,先生又摇了摇头。“大脑!”李逵第三次回答。先生见李逵几次没读对,就走到他的身边,无可奈何地在他的头上磕了几下。经先生这么一磕,李逵猛然想起大人们常说的一句话:“要一头儿,没一头儿,脑袋像个磕烟袋儿。”急忙站起来,大声说道:“磕烟袋!”说完长舒了一口气。其余的孩子们听了,全都笑了。一心不贪二意,贪玩影响学习。 《吴用吃饺子》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一件事写成的。我上高中的时候,放了暑假,回村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当时,村里人正在另外一个村里大会战,修一条水渠,参加劳动的是全公社所有能下地干活的人,场面十分壮观。劳动之余,我们几个中学生还担当起义务通讯员,把现场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写成表扬稿,交给工地现场指挥部,由播音员播出。中秋时节,工地也不放假。那时,在我的脑海中,最钟情的食物,莫过于饺子了。村里人每年每人只能从队里分到两三斤麦子,除了过节外,平时很难吃到白面,吃饺子的事简直想都不敢想。多数人家都是一年固定吃两顿饺子,正月初一吃一顿,八月十五吃一顿。所以,不论大人小孩都特别看重,节日的气氛也就特别浓厚。包饺子的时候,大人们在饺子里面,包上一枚崭新的硬币,对孩子们说,谁吃到了谁就在新的一年里欢乐幸福。小孩子们围在大人们身边,一个一个地数,焦急地等待着能很快吃到饺子,都希望吃到包硬币的那个饺子,希望自己一年好运,幸福常在。中秋节那天,我和村里人一起在大会战工地吃的是食堂饭。饭后,村里一位大爷家人送来一饭盒饺子,大爷让我也尝了几个,当时的情景至今难以忘怀。在我吃的几个饺子中,我竟意外地吃到了一只包硬币的饺子,感激大爷的同时,我又有些觉得对不住大爷,自己怎么就吃到了大爷一家充满希望的饺子呢。这件事在我的心中一直搁了二十多年,直到写出《吴用吃饺子》为止。 例文三吴用吃饺子 老年间,乡下人过年吃饺子,总要包一个里面放有铜钱的饺子。全家人如果谁吃到这个饺子,就说明谁在这一年里,日子过得最愉快最舒心,有福气交好运。正月初一,十几岁的吴用一早起来,到小伙伴家去玩耍。小伙伴的母亲让吴用吃了几个新年饺子,谁知他家包的铜钱饺子,碰巧让吴用吃到了。小伙伴家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一年中只有春节才能吃上一顿饺子,每个人都企盼着自己能吃到铜钱饺子,交上好运。吴用吃到他家的饺子后,一家人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没了精神,觉得自家人的命运不好,包了个铜钱饺子,还让别人吃到了。吴用自己也没想到,吃到了寄托小伙伴全家人一年希望的饺子。看到一家人难过的样子,吴用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安慰小伙伴全家几句,又觉得于事无补。在小伙伴家中呆了一会儿,吴用借故离去了。 回到家中,吴用让母亲做了个有记号的铜钱饺子。临近中午吴用把小伙伴叫到自己家中。母亲把饺子煮熟后,吴用把做了记号的饺子夹到一个碗里,然后又夹了几个,端到小伙伴面前让他吃。小伙伴吃到饺子里的铜钱,顿时喜形于色,吃完便高高兴兴地向自己家中跑去,急着告诉全家人,自己吃到铜钱饺子的喜讯。心病还得心药治,解铃终须系铃人。 我们单位的老领导,为人十分憨厚,处人办事总怕别人吃了亏。一天,他上街去买肉,来到一位他熟悉的卖肉人身边。卖肉人的热情令他十分感动,秤头高高的不说还添了很大一块零头。回到家中,他想秤秤卖肉人到底多称了多少,结果却令人失望。当老领导和我们说起这件事,我就把它记了下来,写成了寓言。 例文四宋江买肉 宋江在郓城当差时,一次回乡下探望老父宋太公,到肉摊上去买肉。十几家卖肉的都招呼宋江,让他割自己的肉,宋江走到一位自己熟悉的屠夫面前。屠夫很熟练地割了一块肉,拿秤一称,秤头高高的,说道:“五斤!”然后又割了大约四五两的样子,算作添头,和称好的肉一起交给了宋江。整个割肉过程中,屠夫始终是那样热情,简直使宋江有些感激涕零。以往买东西,宋江向来不好掂斤掇两。他是个重义之人,屠夫对他这样热情,秤高不说,还添了那么大的零头,实在有些过意不去。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于是,宋江找出一把秤,看这位自己非常熟悉的屠夫,到底给他多称了多少肉,好以后有个补报。谁知不称不要紧,一称反倒把宋江弄糊涂了,五斤肉还不足四斤半。做假者,表面上往往比一般人更显得热情豪爽。 我八九岁时,十余里外的邻村,发生了一件大事。有一家人的儿子名叫二堂,从小开始偷东西,先是偷同学的纸笔,后来偷商店的货物,看到啥偷啥。直到有一天偷人时被当场抓获。公安人员从他家的地窖里,搜出的赃物,比农村供销社的货物还多。公处大会那天,我们徒步到二堂所在的村里,观看了他偷盗的东西,各种物品占了整整三大间房子。观看公审的人密密麻麻,有的人院里站不下,就上了村里的马棚,结果压塌了好几间马棚。回村的路上。村里一位大人说,审判二堂时,他爹哭得很伤心。边哭边说:“我不愁我大堂吃抿扒股儿没酱,我愁我二堂坐禁闭没炕。”于是,便有了我下面的故事。 例文五西门太公的忧虑 西门太公有两个儿子。老大西门庆胡作非为,强取豪夺,敲诈勒索,无恶不作。老二安分守已,凭自己的双手养家,虽说日子过得紧巴些,倒也饿不着肚子。对西门庆的不端行为,老人多次劝说也没起作用。一气之下,西门太公只好和西门庆断绝了父子关系,和老二住到了一起。平时,人们见西门太公整天愁眉不展,唉声叹气,还以为老人为老二的穷光景犯愁。谁知老人却说:“我哪是愁二儿子喝稀饭没盐呢,我是愁大儿子将来不得好死呀!别看他今天耀武扬威,将来迟早会有一天要吃苦,遭到报应。”正如西门太公所料,不久西门庆因与武大郎之妻通奸,合谋杀死武大郎,事发后被武大郎之弟杀死街头。而他的二儿子却因自己诚实劳动,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多行不义必自毙。 例文六燕青养马 大名府玉麒麟卢俊义卢员外家中,有个小马童,为他家饲养战马。一天,小马童的父亲去世,他把和自己一道玩耍,父母双亡的小伙伴找来,替他养马。 照看战马的日子里,只有十几岁的小伙伴,每天把战马喂好圈棚打扫干净后,还要把马的身上清洗一遍。到了夜晚,小伙伴三番五次起来为战马添加草料,不几天就把战马喂养的膘肥体壮,油光闪亮。就连不属于他管的院子,也要每天认真清扫一次,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小伙伴的一举一动,被卢员外看在眼里,记在心中。顶工期满,无依无靠的小伙伴正要离去,不料却被武艺超群的卢员外留了下来,让他做了自己的贴身侍卫,教他习武练艺。后来,这位小伙伴与卢员外一道,上了梁山,成了一名千古留名的英雄,他就是浪子燕青。那些平时对待小事一丝不苟的人,将来才有可能成就一番大业。 这个故事是我很轻松地写出来的。一天,我到县委收发室取报,收发员小张无意中说出一件事。办公室一位公务员,父亲生病了,请假回去照看。临走的时候,他把自己一位家在农村的同学找来,为他顶一段时间的工。这位顶工少年顶工期间,干的十分尽力,就连一些不属于自己干的活儿,他也干了。顶工期满后,被领导看上,把他留了下来,没多久便签了合同,成了一名正式机关职工。回到办公室,我就把这个故事记了下来。 再说说我写《张飞洗脚》的事儿。我这个人,特爱出汗,尤其是脚上的汗,不论冬天还是夏天,天天都出。每天都得洗,如果不洗就觉得不舒服。写《三国系列人物寓言》的时候,顺理成章便安到了张飞的头上。 例文七张飞洗脚 猛将张飞,一生征战沙场,直到老年,仍双目炯炯有神,威风不减当年。普通人一生中,总会遇到各种疾病的折磨,或卧病不起,或浑身疼痛,张飞却连头痛脑热的现象都很少发生。 大将赵云,见张飞精神总是那样饱满,问道:“张将军为何从来不见您生病?”张飞回答说:“我想,这与我每天坚持洗澡有关吧。不论出征多么疲劳,晚上我都要把全身擦洗一次。没有热水,就用冷水;没有冷水,就用冰块,从不间断。” 赵云又好奇地问道:“那您为啥想到每日都要洗澡呢?”张飞嗨嗨一笑,不好意思地说道:“还不是因为我这双讨厌的脚,一天下来,总要把鞋袜湿透了;两天不洗脚,就会臭气熏天。没办法,只得天天洗,洗着洗着就洗出了益处,洗完之后不但浑身舒服,而且疲乏尽消,偶尔有一天不洗,还怪不舒坦,慢慢地连身子也一便洗了,直到如今。要是没有脚臭的毛病,我才懒得洗它呢!” 听了张飞的话,赵云不由乐了:“看来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张将军真该感谢您这双臭脚才对!”说着两人不由地开怀大笑起来。 这个故事不用点出寓意,大家都会想到“坏事可以变成好事”这句俗语。 写了《水浒系列人物寓言专栏》、《三国系列人物寓言》,又想到写《红楼梦系列人物寓言》,想到了刘姥姥。《红楼梦》是一部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结合的现实主义作品,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成就也是惊人的,不仅书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给人深刻的印象,次要人物也不例外。刘姥姥是书中出场次数不多几回的一个人物,同样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显示出她的天真、活泼、幽默和机智的性格,整个人物形象充满了寓言色彩。她的言谈举止,给大观园的人们带来了由衷的笑声,也给众多读者带来了笑声。也许是刘姥姥这个人物,给我记忆太深的缘故,在我创作《红楼梦系列人物寓言》过程中,最先流人我笔端的就是刘姥姥这个人物,于是便有了《刘姥姥的故事》。因为我的母亲是一位具有农村妇女善良朴实憨厚豁达的品性,所以我便很顺利地写出了60则《刘姥姥的故事》。 例文八送杏 刘姥姥新买了一处院子,院子里有两棵高大的杏树。春天,树上开满了鲜艳的花朵,粉中有白,格外鲜艳。不久,花儿落了,树叶也绿了,隐藏在绿叶中间的酸毛杏儿也一天比一天大。每逢这时,树上指头大的酸毛杏儿,格外吸引那些八九岁的毛头小子。原来的主人因为杏树一到了结上酸毛杏,院子里就不安宁了,常常引来不少摘杏儿的孩子们,怎么也看管不住。到了秋天,杏儿没结多少,闲气倒没少生,把树打倒了又觉得可惜,无奈只好把院子卖给了刘姥姥。杏树开花后,刘姥姥知道那些顽皮孩子就开始盯上了杏树,便抽空找到村里的每一个小孩,对他们说谁如果答应不去偷酸毛杏儿,秋天就给谁送大红杏儿。于是,在孩子们中间,刘姥姥秋后送杏的事便传开了,大伙互相约定,再不能去偷杏儿了,要不秋天就吃 不到大红杏儿了,偷杏儿的孩子果然少了许多。秋天到了,树上的杏儿比往年多结了十几倍,村里的人很惊讶。刘姥姥把摘下的杏儿,先给那些有小孩子的人家每家送去一份,就连那些偷了杏儿的孩子们她也送了一份,又给村里别的人家也都送了一份,另外还特意多送了杏树原先的主人许多杏儿,比他家往年收获的全部杏儿还多。村里的孩子们人人吃到了香甜的杏儿,个个欢喜不已。 无论多么棘手的难题,只要肯动脑筋,总会找到恰当的解决办法。 例文九吃糕 刘姥姥的日子过得并不宽裕,只有精打细算,才能使全家人不至于一年四季有断顿的时候。即使如此,刘姥姥也没有为自己的苦日子犯过愁,皱过眉。冬闲时节,吃过午饭拾掇完家务喂完了牲畜,刘姥姥拿着针线活到邻居家串门儿,几位老太太聚在一起拉家常。 一位老太太问刘姥姥:“您今儿又吃啥好的了,出来这么晚?”刘姥姥回答的很干脆:“糕!”“不时不节您咋想起吃糕,油糕还是素糕?”“我吃的是拿糕!”糕在北方农村,是一种比较上讲究的食物,拿糕则是另一种较差的食物。所以一位老太太又问:“我说您一向节俭,咋就吃糕了,原来是拿糕。莜面的还是豆面的?”“谷面的!”“蘸热汤还是蘸盐水?”“淡吃了!”刘姥姥的回答,一下子把大家逗乐了,几个人笑得前仰后合,把腰都笑弯了。 生性乐观者,即使日子过得艰难,也能泰然处之,体会到生活的乐趣,苦中作乐,以自己坚强的意志度过难关。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左云南街有两个丑女,一个绰号叫“怕唬唬”,一个叫“魂颤颤”,意思就是人人见了人人害怕。两个人经常在街头坐在一起,对别人品头品脚,“怕唬唬”说:“世上的人,我看长得好看的不多,长得丑的也不多。”“魂颤颤”也说:“你说的也是,多数人和咱姐妹俩差不离儿,中等人样儿的最多。”他俩的话成了人们谈论的话题,都认为是不自量力。我听了这个故事,反倒觉得她俩很可爱,有自知之明,便借刘姥姥之口,说出我的感受。 例文十丑女 一天,刘姥姥和同伴们到镇上去赶集,路过一个小村庄。村边坐着两个少妇在那儿闲聊。只听一个少妇说:“世上的人,我看长得好看的不多,长得丑的也不多。”另一个少妇接着说:“你说的也是,多数人和咱姐妹俩差不离儿,中等人样儿的最多。”看见来了陌生人,她俩马上不出声了。等走到两个少妇身边时,刘姥姥和同伴才发现,这是两个长相非常难看的女子,要是一个人夜晚遇到她俩,不丢了魂儿也会吓个半死。刚从她俩身边走过,同伴就忍不住了,十分好笑地说:“还中等等呢,简直难看死了!”“你可不要笑话,她俩的话真给了我不少启发。世上许多人都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什么都好。与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相比,只是她俩说的更明白了些。再说她俩也没有把自己列入漂亮的里面,也有几分自知之明,实在难能。你说是吗?”听了刘姥姥的话,同伴似乎明白了些,深深点了点头不再出声了。一个人很容易认识别人的缺点,但是却很难认清他自己的缺陷。 五十年代初,左云有个著名的演员叫四女旦,他说的一句口头禅就是“别人的戏没戏,我的戏才有戏哩!”后来参加全省汇演,结果名落孙山,再不说有戏没戏的话了。这个故事同样可以说明上面的道理。 因为有了三部寓言集,我成为以学者教授为主体的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的一名会员,并出任副秘书长,《北京日报》发表评论指出,侯建忠的人物寓言是当代人物寓言的代表作品。著名寓言作家马达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国寓言文学大事记》一文中指出:侯建忠是90年代初寓言创作最为活跃的青年作家。近几年,我创作的实验性文体短信500则,被中国第一部短信寓言集《大拇指上的智慧》收入70则,被《杂文选刊》、《读者》、《杂文月刊》等选刊类报刊收入几十则。一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要出一部作家谈小时候读书写作的故事,我应约写了《我与民间故事》一文。此外,我还对中国当代最活跃的50多位寓言作家的作品,进行了赏析和点评,其中《张鹤鸣的寓言教学创作》发表在《光明日报》。最近,上海市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一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儿童文学》,共收入100多位作家的优秀作品100多篇(每人限收一篇),收入十位寓言作家的作品:黄瑞云《陶罐和铁罐》、金江《从岩缝里长出来的小草》、叶澍《“马上”小猴》、钱欣葆《鸡妈妈的新房子》、少军《水泡》、方崇智《战胜命运的孩子》、凡夫《云雀明白了》、雨雨《脚和手》、樊发稼《花猫捉老鼠》、韶华《风筝和雄鹰》。其中7人的作品曾被我点评。这些名家的名篇,创作素材也大多从生活中挖掘提炼出来的。 以上说了这么多,同学们一定听出了些眉目,你说的都和民间故事有关,确实如此。我说的意思就是民间文学对我的寓言创作,对我喜欢上写作,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我的父亲就是一位讲故事的高手,他讲的上百个故事,被我整理后,发表在各种报刊杂志上,这些故事不仅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也使我从中受到了教育。可以说,是民间文学滋养了我,成就了我的作家梦。另外,在写作过程中,我时时留意生活中发生的事,一些我认为有用的东西,当时就用笔记下来,不然就会忘记,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好记性不如赖笔头。单凭个人想像,闭门造车是很难写出东西的,这也算是我的一条写作经验吧。我还想说一点,小时候也就是上初中以前,人的大脑十分单纯记忆力是非常强的,我写的东西大多是小时候脑海里记下来的,也就是小时候听过的和周围发生过的事,当时发生的许多事至今还有印象。到了成年,发生不久的事,也很快忘记了。同学们一定要珍惜自己的大好时光,掌握更多的知识。 同学们:感受生活,并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文学之花才会灿烂。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在生活中不断地感受,并在感受中充分地感知感悟,才能创造出一片神奇的文学天地。而阅读一些作品,则是我们在生活的基础上,借鉴和学习的过程。总之,同学们如果有兴趣,不妨多读点寓言作品和民问文学作品,我想对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或多或少会起到作用,有的同学由此走上创作之路,成为作家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本文是作者在2009年1月在大同市图书馆平城讲坛上的演讲稿)


编辑推荐

一位出远门快把身子冻僵的少年,进屋后没有像往常那样,赶快去火炉边烤火取暖,而是从屋子外捡回两块寒冷的冰块,在自己的手上和脸上擦起来。看着少年的举动,火炉百思不得其解,它瞪大了眼睛,向冰块请教,这是为了什么…… 《冰块和火炉》是一部有着浓厚地域风格和个性色彩的作品集。作者侯建忠是上世纪80年代新时期以来,全国寓言创作最为活跃的年轻作家,先后出版了多部寓言集。每出一部作品都充满了创新精神。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新锐作家方阵·当代青少年寓言读本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