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千年流韵

韦苏文,周燕屏 著 韦苏文、周燕屏、白庚胜、 向云驹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8-02出版)
出版时间:

2008-2  

出版社:

韦苏文、周燕屏、白庚胜、 向云驹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8-02出版)  

作者:

韦苏文,周燕屏 著  

页数:

136  

Tag标签:

无  

前言

一根黄中带红的彩带,如神话般在西边的云端向东方的碧浪飘去——红水河。一路激荡一路漂流,一路奔跃一路飞歌,它穿岩透壁,浇灌着无限田园。从此红水河两岸乌语花香,莺飞燕舞,人声鼎沸。红水河,蕴育了壮民族的儿女,酿造了壮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目前已发现的壮族先民旧石器时代遗址,有一百多处。2000年,美国权威的《科学》杂志以封面加评论的隆重方式公布了一次轰动世界的研究成果,右江河谷盆地古人类地质年代经中美学者用氩一氢法测定距今80.3万年前,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古人类遗址。这一研究表明,早在80.3万年前,人类的炊烟就在今壮族地区升起。壮族是我国第二大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与广西交界的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贵州省、湖南省和广东省,聚居地基本连成一片。茂密的森林,充沛的水资源,是人类从事狩猎以及农耕生产生活所不可或缺的。是它也只有它们,把壮族地区由远古带到现在,从愚昧带到了文明。岁月悠悠,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木棉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红水河潮涨又潮落,数不清的人儿过了一茬又一茬。民歌——先民们创造的用以传承生产生活知识以及传情达意的艺术形式却从未凋零过,它闪亮的火光永远照在人们的心海里。民歌是人们表达情感,以歌代言的一种交际手段,民歌伴随着人的一生。妊娠时胎教唱十月怀胎歌,刚一出世,接生婆便唱接生歌,满月时唱满月酒歌,外婆送背带时唱背带歌,长大了以歌交友,恋爱时借歌择偶,一诉衷情,看——竹篙打水浪飞飞,我俩结交不用媒;不用猪羊不用酒,唱首山歌带妹回。年老了有敬老歌,离开人世了有送葬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民歌的应用就更为普遍,可以说民歌无处不在,无处不飞扬,它贯穿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从下面这首民歌中我们不难看出民歌在民众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出门用歌来走路,睡觉用歌当床铺;结婚用歌当彩礼,过年用歌来判猪。于是村村寨寨出现了父教子、母教女的现象。壮家生来爱唱歌,三岁娃娃开始学;不论田间或地头,一人开口万人和。走在这里的山野间,走在这方水土上悠长的小径里,仿佛歌在簇拥着你,歌在拥抱着你,歌在亲吻着你,让你流连忘返,让你乐此不疲,让你心旷神怡,让你情思绵绵,让你心潮涌动。这里的每一缕阳光都是歌的分子,这里的每一棵小草都是歌的萌芽,这里的每一座山峰都是歌的精灵,这里的每一朵云彩都是歌的跃动,这里的每一丝风都是歌的旋律,这里的每一滴水都是歌的元素,这里的每一棵树都是歌的基因,这里的每一个村庄都是歌的宝库,于是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庄稼汇聚成了歌的海洋。海洋里的歌充满着柔情与爱恋,海洋里的歌充满着激越与悲壮,海洋里的歌透着青春的律动,海洋里的歌凝聚着一个民族的心血。海洋里的歌放纵着一个民族的情感,海洋里的歌跳动着一个民族不屈的魂魄。歌圩作为民歌传承的重要载体,给予人们学习与展示歌喉的机会,由此歌场上无数的歌手便应运而生,歌手中的佼佼者成为享誉一方的歌师、歌王,他们以自己的才智以自己的聪敏为歌圩的发展壮大、为歌海的博大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们身上所蕴藏的是一个民族的文明,一个民族的财富。岁月如歌,歌海如潮,潮如浪涌。当历史的阴霾笼罩在这方土地的时候,那常年绽放着歌的细胞的花蕾枯萎了,那缠绵不绝的歌声不见了,这对于一个爱歌唱的民族来说何其伤痛,何其不幸。一个又一个年老的歌王走了,带着迷惑带着惆怅带着遗憾走了。他们带走了一个个文明,带走了一个个知识的宝库。山风萧瑟,河水干涸,长风悲泣。一天,满山的野花开了,山上的木棉吐蕊了。春风再一次吹拂这块曾经连空气中都充满如泣如诉、充满着柔情蜜意的壮家土地时——山欢了,水笑了。山,峭壁挺拔,迎着太阳,身躯伟岸。水,轻轻地抚摸着两岸的花草,带走昨日的悲歌,唱着轻快的乐曲。然而,人们还来不及欢呼还来不及雀跃的时候,海那边的狂涛奔来了,山那边的风吹来了。在现代文化经济的冲击下,人们愕然,不知所措,于是传统的东西来不及捡,现代的东西令人眼花缭乱,不知从何学起,于是世世代代与人息息相关绵延不绝的民歌逐渐被淡漠,被遗弃。歌圩越来越少,歌王越来越缺。学歌不再是人们传承文化知识的唯一手段或必须条件,当年以歌择偶的场面已随风而去,留下的只是远远离去的影子。歌圩越少越珍奇,歌王越缺越宝贵,毕竟民歌在民众中传承,在民众中产生影响。所幸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了对民间文化进行抢救保护与弘扬,使这块土地又聚集了歌的基因,歌的元素,歌的分子,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山歌活动为它注入了新的活力。千年流韵——壮民族的民歌将绵延不绝,永世传唱。

内容概要

  中国壮族歌圩是盛行于广西壮族地区的以对歌为主体的节日性聚会,是壮族人民在没有统一通行文字的情况下,利用“野外水边和坡地上的集市”传承文化、传承生活知识及传情达意的生活方式。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生活方式在衰弱。为了保护和传承这种生活方式,我们出版了该书,目的是使更多人了解壮族人的生活多样性及文化传承的特殊性。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歌圩概述第一节 歌圩活动规律及分布第二节 歌圩的地理与人文环境第三节 歌圩的形式与内容第四节 歌圩的产生和传承第五节 歌圩的功能与价值第六节 歌圩传承人及歌圩研究第二章 歌圩文化形式推介的达标程度评估第一节 代表作的价值评估第二节 生存环境文化渊源及代表性评估第三节 歌圩独特性的评估第四节 歌圩延续的必要性评估第三章 歌圩濒危的报告第一节 濒危的现状与危机第二节 濒危的原因第三节 濒危的结果第四章 歌圩的保护、利用与发展第一节 歌圩保护现状第二节 歌圩的流变第三节 歌圩抢救、保护规划第四节 歌圩的保护利用发展目标第五节 抢救、保护、利用、发展之主体及其工作计划第六节 歌圩传承人的抢救与培养第七节 抢救、保护、利用之预期成果第五章 国际与国内著名学者对歌圩的有关论述精选第一节 歌圩和对歌的交流范围第二节 歌垣与Roengzdoehgh的文化同根性第三节 赶圩归来话民歌第四节 歌圩是民族精神的凝聚第六章 歌圩传承群体中代表性人物对抢救歌圩的意见第一节 抢救歌圩势在必行第二节 采取措施抢救歌圩第三节 叫我如何不心焦第四节 歌圩传承的多样性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在每一代人的唱歌活动中,总有那么一批智慧、歌才超群的歌手。他们学歌学得特别快,记得特别多,唱得特别好。在歌圩场上,能连续对歌三天三夜的歌手并不少见,甚至还可以找出能连续对上七天七夜的歌手来。这些歌手,年轻时是歌场上的佼佼者,深受人们尊重,凡对歌必由他们当主将。他们当中,有些人有手抄歌本,用汉字或古壮字把歌记下来;有的却没有歌本,而是把前辈传下的歌统统记在心中,需要的时候,张口就是歌,来得快又灵活多变,应付自如,而且还能丰富和发展歌谣的内容和形式。这些出类拔萃的歌手,年龄大了之后,便成为年轻人的师傅,他们往往也尽心尽力地把自己所掌握的歌传给下一代。他们为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为歌圩的魅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虽然历史的烟云早已远去,不少有名的歌手早已变成萋萋芳草,随风飘逝,但他们却与歌圩同在,他们的轶闻奇事,他们的名字,他们的魂魄已同歌圩融为一体。刘三姐歌圩涌现出来的代表性人物,她身上体现了广西多民族的文化交流,体现了壮族女性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在壮乡瑶村、苗岭侗寨民歌不绝,“歌仙”刘三姐的动人传说,更是闻名遐迩。关于她的传说,有民间口头流传的,有古籍和地方志记载的,其流传面遍及广西、湖南、贵州、广东等地,虽说法不一,但都说她非常善于唱歌,她的歌有十万八千箩,被人们称为“歌仙”、“歌王”、“歌祖”。至今还有“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的传颂。由于年久代湮,许多著名的歌手已不为后人所知,除了刘三姐外,近当代有名的歌手主要有以下一些:黄三弟(1907-1971)男,壮族,广西柳城县人。从小受歌圩的熏陶,七岁起帮人看牛,学唱山歌。十六岁替老板榨糖做烧火工,得名师张天恩、赵良斌、赖廷标的指点,未满二十岁即能遇事见物出口成歌,连续数夜无雷同之词。歌才横溢,壮歌和汉歌皆精通。青年时代就蜚声八桂歌海,被誉为“歌王”,民间有。天上刘三姐,人间黄三弟”之说。黄勇刹、杨钦华、方寿德的山歌体长篇传记文学《歌王传》便是以其事迹、山歌为素材编写成的。吴矮娘(1890-1982)壮族,女,原名吴桂芬,著名民间歌手。她身材矮小,貌不惊人,不通文墨,解放前曾唱遍六个县,所向披靡,从未败阵,人称矮娘。她见物唱物,人家指什么她就能唱什么;出口成章,歌如泉涌,她肚子里的歌有多少谁也说不清。李春芬(1914-1986)男,壮族,田阳县那塘村晚史屯人。他自幼喜爱编唱山歌,他编唱的《高歌向太阳》等多首民歌曾被报刊选载或选入公开出版的民歌选集。数十年间,他不仅热心于民间歌谣的搜集工作,而且注意培养歌手,把全部心血浇灌在壮族民歌上,为振兴民族文化作出了贡献。因此,右江两岸的人们称他为“山歌校长”。卢玉兰(1915- )女,毛南族,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上南乡松所屯人,当地乡亲尊她为“谭东汉奶”。她八岁时母亡父病,家境贫寒,常受人欺。少年时就为自己的悲苦身世编唱“叹身歌”,人越讥笑她越唱。后来外村人来唱歌,她常去听,渐渐成才。十二岁开始与外村歌手对歌,一鸣惊人,全村叹服。十五岁开始进宴席唱婚礼歌。1949年后,她常参加新歌编唱活动,多次到乡、县参加民歌演唱比赛。她编歌善于吸收传统民歌的赋、比、兴艺术技巧,用形象思维从生活中提炼形象的艺术语言,她的歌比喻生动,寓意深刻,感人至深。黄忠福(1921- )男,壮族,巴马瑶族自治县坡利村人,十岁眼瞎,十二岁学歌,十五岁开始对歌,每对必赢。羌圩有个美丽的姑娘,唱三天三夜没有一句歌词是重复的,全乡没有哪个小伙子能赛过她。姑娘提出:“有敢来对歌的,输了,赔我两亩好田;赢了,我嫁给他!”黄忠福听了,骑马去应战。第一年唱了三天三夜不分输赢,双方告和;第二年又唱三天三夜,还是平局;第三年再唱三天天夜,姑娘输了,心服口服地嫁给了瞎子,成为终身伴侣。此事在和东兰、巴马、都安等县传为美谈。建国后,黄忠福用山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他的徒弟遍布四方,如今都成为各地名歌手。1987年他获“广西民间歌手”称号。黄勇刹(1929-1984)男,壮族,广西田阳田州镇那塘村人。小时家贫,辍学后跟本村有名的盲人歌师布欢上山放牛学歌,很快便被民歌的魅力所吸引。他从春晓岩起步,双脚踏遍广西的每一处歌圩,熟悉广西每一个歌唱的民族。他不停地采撷着,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民歌仓库,在掌握了大量丰富的民歌素材和民歌知识后,他发挥了那神来之笔,除了作为歌剧《刘三姐》剧本的执笔者之一外,还发表有民间长诗《唱离乱》、《马骨胡之歌》(与蒙光朝、韦文俊合作),著有《歌海漫记》、《采风的脚印》、《壮族歌谣概论》等著作。在山歌被禁锢的年代里,他为歌圩0鸟冤,为歌圩呐喊,为歌圩正名,他高唱着“人民万岁歌万岁。谁想禁歌万不能”的山歌。被人们誉为广西的“一代歌王”。侬易天(1927-1987)男,壮族,广西龙州人,著名民间文艺学家,著有长诗《刘三姐》、《哈梅》,民歌集《壮族民歌选集》、《壮族惰歌录》。吴贵元(1928- )男,侗族,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王朝新寨人,七岁向伯父吴富浩学款词,十七岁成为“耶歌头”,十九岁恋上琵琶歌。从事侗歌侗戏的搜集翻译整理,还创编了很多琵琶长歌。现还流传的有《家庭要和睦》、《论古谈今》、《侗家怀念周总理》等34首,此外还有《秦娘梅》、《老树新花》、《红英》等嘎锦(有说有唱的叙唱琵琶长歌)3部。他编写了《怎样编侗歌》、《侗歌知识》讲义(8万字),在县侗歌歌手学习班讲课,受到歌手们欢迎。被誉为侗家的。桑嘎”(歌师)。1987年获“广西民间歌手”称号。韦守仪(1928-1988)男,壮族,广西来宾市人。父亲韦志内是远近闻名的歌手,守仪七岁就开始学山歌。十四岁出入歌场,抄了12个歌本,背熟了上千首山歌。1962年,他担任生产队指导员时,因唱山歌批评“生产不讲季节性”而险丢党籍。此后沉默多年。1976年,山歌大师黄勇刹专程到来宾打开了这把锈锁。他当场表示“我唱山歌不变音”,从此一唱而不可收。他曾用山歌说服人们退彩礼和放下械斗的棍棒。1981年,韦守仪在南亍参加“三月三”歌节,于白龙公园古炮台旁大榕树下摆歌台。他还多次举办山歌讲习班,被誉为“山歌教授”。1987年获“广西民间歌手”称号。董花姝(1930- )女,苗族,融水苗族自治县安泰乡元宝村人。她从十四岁起便跟母亲学歌,十七岁时,能熟记传唱苗族古歌《哈迈》、《友蓉》等,还能随机应变即兴编唱苗歌,很快就在“芦笙节”、“坡会”上崭露头角。1978年,她作为广西少数民族代表,赴京参加国庆观礼。1979年出席全国民间歌手诗人座谈会。1987年,获“广西民间歌手”称号。

后记

自中国民间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推介丛书编纂体例和写作要求出来以后,我们即萌生了写一本有关壮族歌圩的想法。歌圩分为定期性和不定期性两种,定期性歌圩一般持续两三天,地点多选在数村交界的旷地或坡地上。人数少则几千多则数万;不定期歌圩规模则要小一些,它既是人们传承文化的一个载体。也是人们交流情感的重要场所,它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交流之产物,是各民族人民团结友爱的象征。歌圩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能成为其中的一员是千千万万壮族人的心愿,而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又是众多歌手们穷其毕生所追求的。正所谓“火烧芭芒不死根,刀砍芭蕉不死心,刀砍人头滚下地,滚上几滚唱几声”。歌圩的习俗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古越人就有以歌代言的习俗。要在几万字之内对它进行梳理。其难度是比较大的。面对一段段追寻的记忆,一个个活跃于歌圩的歌手歌师歌王们的逝去,面对歌圩的凋零,我们曾经感到无奈。当武鸣三月三、田阳敢壮山以及各地歌圩相继得到恢复、发展与勃兴时。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好比“年三十晚换灯火,鸟换绒毛鱼换鳞”。这本书的照片得到陆群和、潘荣生、黄平、滕满静、韦纲、陆政凡、黄桂秋、李桐、蒙玉祝、何剑明等同志的支持,在此一并致谢。花开花落,当又一年三月三到来之际,我们再一次走村串寨,走向原野,走向歌圩。试图了解它、感悟它、读懂它。


编辑推荐

《中国壮族歌圩:千年流韵》是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千年流韵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