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集体行动的逻辑

曼瑟尔·奥尔森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5-4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曼瑟尔·奥尔森  

页数:

225  

译者:

陈郁,郭宇峰,李崇新  

Tag标签:

无  

前言

  由于本书的精装本和平装本正同时重印,若考虑对本书进行修改,这确是,一个良好的机会。对书中的观点进行改进,并将我完成本书写作后所想到的若干见解增加进去,以及对其他学者的有关研究作一考察,这完全是可能的。但是哦决定不作任何诸如此类的大修大改。即使重写本书,我的观点也不会有丝毫变化。对于本书的新版本我所要增加进去的若干见解已见诸一些论文。若要对其他学者的著述作充分的讨论,那就会使篇幅太冗长了。因此,我所要做的是增加一个短小精悍的附录。附录为任何对本书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一份指南,该指南包括我就本书的主题所写的一些论文以及对广泛引起人们兴趣的、如何进一步研究的想法所作的一些讨论,这些想法是评论家们针对本书有感而发的。该附录在正文的后面。  虽说记忆力最强的人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也会慢慢变得健忘,但我没任何理由不对那些提供批评建议和帮助我完成本书的人表示我的衷心谢意。对我帮助最大的人是哈佛大学的托马斯·谢林。不仅他而且其他的评论者都不必为书中的内容承担任何责任,凡此.种种,责任都在我。本书的草稿是我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爱德华·班菲尔德和奥托·埃克斯坦曾对它提出了最有助益的批评建议。在论文定·稿过程中,我从萨缪尔·比尔、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卡尔·凯森和塔尔科特·帕森斯那里获益匪浅。为了出版,我开始对论文进行修改,这时我得到了艾伦·霍尔姆斯、戴尔·乔根森、约翰·凯恩、道格拉斯·基尔、理查德·莱斯特和乔治·冯·福斯坦伯格的异乎寻常的帮助。还有,在出书过程中,威廉·鲍莫尔、戴维·贝利、阿瑟·贝纳维尔、詹姆斯·布坎南、爱德华·克莱本、奥尔德里奇·法恩根、路易斯·.福尔特、杰拉尔德·加维、穆罕默德·格斯苏斯、w.E.汉密尔顿、沃尔弗拉姆·汉里德尔、斯坦利·凯利、罗兰·麦凯恩、理查德·马斯格雷夫、罗伯特·赖卡特、杰罗米·罗森伯格、克雷格·斯塔布尔宾、戈登·图洛克、艾伦·威廉姆斯和理查德·泽克豪泽提出了重大的和建设性的建议。

内容概要

  自本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以来,现代经济学中兴盛、发展起来了一门新的分支--公共选择理论,它研究的是传统经济学不予关心的非市场决策问题。传统经济学之所以不研究这类问题,无非是认为,诸如此类的决策和行动由于是由非市场因素决定的,所以就超出了经济学有关行为的传统假定。可现代经济学的拓展和进步恰恰证明了:非市场题并不意味着不能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相反,公共选择理论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牢牢扣住了“经济人”这个最基本的行为假定,认为除了参与私人经济部门活动的人之外,公共活动的参与者也受制与此,都有使自己行为最大化的倾向,无行为主体的所谓的公共利益是不存在的。现在,公共选择理论不仅在经济学术界独立门户、自成一派,渗透到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各个方面的研究中去,而且国外许多学者也用之来分析计划经济的形成、演变及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日益受到我国学术界的热情关注。奥尔森教授撰写的这本《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则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  第1章对集团和组织行为的某些方面作了逻辑的理论的解释。第2章考察了对不同规模的集团进行分析的含义,并得出在许多情况下小集团更有效率、更富有生命力这一结论。第3章考察了赞成工会的论点的含义,并得出以下结论:某一形式的强制性会员制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工会是生死攸关的。第4章运用本研究中提出的方法对马克思的社会阶级理论进行考察并对其他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国家理论进行分析。第5章按照本研究阐述的逻辑对许多政治学家使用的“集团理论”进行分析,并证明对这一理论的通常理解在逻辑上是矛盾的。最后一章提出了一个与第1章概述的逻辑关系相一致的新的压力集团理论。这一理论说明大的压力集团组织的会员制度和力量并不是游说疏通活动的结果,而是它们其他活动的副产品。

作者简介

  曼瑟尔·奥尔森(Mancur Olson)[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马里兰大学经济学教授。主要著作包括:《战时短缺经济学》(1963)、《集体行动的逻辑》(1965)、《一份准备中的社会报告》(1969)、《没有增长的社会》(1974)、《健康护理经济学新方法》(1982)、《国家兴衰探源》(1982)和《权力与繁荣》(2000)。

书籍目录

译者的话1971年序导论1 集团和组织理论1.组织的目的2.公共物品和大集团3.传统的集团理论4.小集团5.“排外”集团和“相容”集团6.集团的分类2 集团规模和集团1.小集团的凝聚力和有效性2.传统理念的问题3.社会激励和理性行为3 工会和经济自由1.工会中的强制2.工会增长:理论和实践3.潜在集团中的封闭式工公(closedshop)和经济自由4.潜在集团中的政府干预和经济自由4 国家和阶级的正统理论1.学家的国家理论2.马克思的国家和阶级理论3.马克思理论的逻辑5 压力集团的正统理论1.压力集团的哲学观2.制度经济学和压力集团——约翰·R.康芒斯3.现代压力集团理论——本特利,杜鲁门,拉瑟姆4.集团理论的逻辑6 “副产品”和“特殊利益”理论1.大型压力集团的“副产品”理论2.劳工游说疏通团体3.脑力职业者游说疏通团体4.“特殊利益”理论和商界游说疏通团体5.政府对政治压力的促进6.农场合作社和农场游说疏通团体7.“非经济”游说疏通团体8.“被遗忘的集团”一一忍气吞声的集团附录(1971年新增)英汉人名对照表英汉人名对照表

章节摘录

  一些评论家也许会争辩说,理性的人确实会支持一个为其利益服务的大组织,如游说组织,因为他知道,如果他不支持的话,其他人也不会这样做,这样组织就会失败,他也就得不到组织应该可以提供的利益。这一论点,需要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来进行类比。因为甩同样的理由可以辩称,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里,价格永远不会低于垄断集团制定的水平,因为如果_家企业增加产量,其他企业也会同样这么做,价格就会下跌;但每家企业都预见到了这一点,所以就不会引起产量增加以致价格剧跌的连锁反应。事实上,在一个竞争市场中情况并非如此;在一个大集团中情况也不是这样的。当涉及到的企业的数量很大时,没有人会注意到因一家企业的产量增加而对价格产生的影响,所以没有人会因此而改变计划。与之类似,在一个大组织中,少了一个资助者并不会显著地增加其他任一资助者的负担,所以一个理性的人不会相信如果他从一个组织中退出的话,他能够驱使其他人也这么做。  个人通过经济组织试图获得他们通过在市场中的活动而得到的同样的东西。前面的论点至少与经济组织有着一些联系。例如,工人依靠工会组织获得他们通过个人努力在市场中得到的同样东西——更高的工资,更好的工作条件,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如果工人在工会中没有遇到他们在市场中遇到的同样问题的话,那实在将会是很奇怪的,因为他们在两处的努力多少带有相同的意图。  不管意图有多么相似,评论家可能会反驳说,在组织中的态度与在市场中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三个和尚一定没水喝吗?──奥尔森学术思想介绍  奥尔森的名著《集体行动的逻辑》目前有超过十种语言的译本, 1993年获美国管理学会颁发的“最持久贡献著作奖”,1995年获得美国政治学会颁发的“里昂·爱泼斯坦奖”。  社会科学家往往假设: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群体,一定会为实现这个共同利益采取集体行动。但公共选择理论奠基者奥尔森教授却发现,这个假设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集体行动的结果,许多合乎集体利益的集体行动并没有发生。相反,个人自发的自利行为往往导致对集体不利、甚至极其有害的结果。如果我们问:“三个和尚究竟有没有水喝?”奥尔森会答道:一般来说,三个和尚没水喝。但若三个和尚“不对称”,或存在“选择性激励”,那么三个和尚很可能有水喝。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曼瑟尔·奥尔森教授(Mancur Olson)作为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奠基者,无疑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其学术贡献远远超越经济学范围,对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的发展都产生重大作用。   奥尔森于1998年2月19日在办公室门外心脏病突发去世。诺贝尔经济奖得主罗伯特·梭罗(Robert Solow)听到这个不幸消息时说:“我们大多数人都相当类似,认识其中一个就等于认识了全部。但门瑟不同,他别具一格。这使我们更加怀念他。”   奥尔森最独特之处,在于他对研究集体行动问题的执著。他一生专门研究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个人的理性行为往往无法产生集体或社会的理性结果?奥尔森看到的是亚当·史密夫所推崇的“看不见的手”的失灵。   奥尔森有三部代表作:《集体行动的逻辑》(1965年),《国家的兴衰》(1982年),以及他猝然逝世前刚完成的《权力与繁荣》(2000年)。本文先介绍《集体行动的逻辑》这部著作中的主要观点。  “看不见之手”失灵了  《集体行动的逻辑》出版之前,社会科学家往往假设: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群体,一定会为实现这个共同利益采取集体行动。譬如,住在同一座楼里的邻居会提供公共通道的照明灯;同一社区的人会保持公共环境卫生;持有同一公司股票的人会齐心协力扶持该股票的价格;消费者会组织起来与售卖伪劣产品的商家斗争;同一国家的国民会支援本国货币的坚挺;全世界无产者会联合起来反对资本家的剥削。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奥尔森发现,这个貌似合理的假设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集体行动的结果,许多合乎集体利益的集体行动并没有发生。相反地,个人自发的自利行为往往导致对集体不利、甚至产生极其有害的结果。  集体行动的搭便车行为  “看不见的手”为什么会失灵?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大家的理想为什么常常无法实现?原来,集体行动的成果具有公共性,所有集体的成员都能从中受益,包括那些没有分担集体行动成本的成员。例如,由于罢工的胜利,工人获得加薪,这对所有工人都有好处。但那些参加罢工的工人却承担了所有风险和成本。这种不合理的成本收益结构导致搭便车的行为。“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就是搭便车者的祖师爷。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进了宫廷乐队。虽然他实际上没有参加乐队合奏这个“集体行动”,但他表演时毫不费力的装模作样仍然使他得以分享国王奖赏这个“集体行动”的成果。


编辑推荐

  如果你想对利益集团理论有深刻的理解,那么这本书无论如何是必须一读书。本书是曼瑟尔·奥尔森的代表作之一,另外一本是《国家兴衰探源》。诺斯认为公共选择理论起源于本书、布坎南与塔洛克的《同意的计算》、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这三部公共选择文献的经典著作。该书1993年获得美国管理学会颁发的“最持久贡献著作奖”,1995年获得美国政治学会颁发的“里昂·爱泼斯坦奖”。本书适合于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各类研究人员使用。  《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1993年获得美国管理学会颁发的“最持久贡献著作奖”,1995年获得美国政治学会颁发的“里昂·爱泼斯坦奖”。本书适合于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各类研究人员使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集体行动的逻辑 PDF格式下载



经典著作,值得看看


想买好久了!


很好看的书籍,令人茅塞顿开


经典,收集中


经济深刻的理解


不错 啊爱 啊


东西不错,质量也好


逻辑严密,值得学习


  当然,也值得再读,多读几遍更好,理解更深刻,这本书前后看了两三遍,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选择性刺激和印度种姓制度分析,之前也有关于中国的行会分析,但是和印度种姓制度比较,在目标选择的挑战性上还是差了那么一点。总结起来,谈了三个问题,第一,什么原因导致集团出现。第二,集团的属性。第三,成员与集团的关系。非常棒,简洁明了。


  不知道也不关心是种悲哀,可谁说知晓并接受了就不悲哀了呢。
  冷冰冰的理论之下,一切都是要低下头的,温情的面纱保不住。
  集体是合并同类项。共同利益,相同的属性,同一种定义,总之脱不了一个“同”字。
  略晦涩,毕竟离工会有些远。
  某些概念不错,譬如:潜在集团,压力集团,“排外”“相容”集团。
  
  
  


  照例又是布置的作业才会写一个读后感,习惯还是要改改。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
  
  奥尔森此书最大的贡献在于强调了对宏观问题的分析始终要归于微观主体的理性行为,从而将经济学带回了理性分析的道路,而不是将微观主体的行为选择简单地归根于形而上的先天偏好或本能(如传统理论仅仅假设人们会自动聚集在一起,而没有意识到人们聚集后通过联盟能够创造更多的收益,私人理性是主导联盟行为的关键)等。奥尔森提出了一个分析集体行为的思路,可视为之后合作博弈发展的曙光。
  
  文章首先界定了研究的对象是集团及其行为:集团一词意味着一些有共同利益的人;集体行为的目的在于提供集体物品。传统的理论认为无处不在的私人组织和集团暗示着人类有一种“聚在一起与其他人群对抗的本能”。但却不能就这一本能提出合适的解释。奥尔森通过对私人成本、私人收益及公共收益的定义及分析,指出个人加入集团的目的在于获取集团的部分利益,而其收益又要受到个人成本的约束,因此个人的效用是集团效用、个人所占比例、成本的函数。如果个人提供集体物品的成本小于其获得的集体效用,个人将不会提供计提物品,而如果个人提供集体物品的成本大于其获得的集体效用时,个人提供的集体物品可能仍将小于最优的集体物品供给数量。这一分析事实上将宏观行为与微观理性相结合,为所谓的中观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分析框架下,奥尔森注意到了市场集团与非市场集团行为的区别,明显表现在市场集团希望没有其它企业加入市场而非市场集团极力鼓励其它组织加入集团。奥尔森认为这是由于市场集团从集体物品(减产、提价)中能得到的收益是有限的,愈多的集团成员意味着降低的平均收益。而非市场集团在成员增多的情况下,或是由于成本均摊变少或是由于范围扩大收益增多,愈多的集团成员意味着愈多的集团物品供给及更高的私人效用。
  
  同时,奥尔森还提出了小集团与大集团的区别。小集团被认为具有更强的行动能力,这是因为小集团其中的成员具有更高的分成比例,获得的利益可能更高,另外相较于大集团能够更有效的达成讨价还价协议。大小集团之间主要的区别在于单个企业能够占总体效用分成的比例,如果大集团之间的收益主要由少数几个组织瓜分,这个集团也可以被认为是小集团,因为集团的行动将由获得收益的少数几个组织引领,其它的组织将扮演哑元。
  
  文章随后运用该分析思路对美国工会的行为、国家理论、压力集团理论、副产品和特殊利益理论做了一些分析。
  奥尔森该书的主要不足在于仅仅提出了分析的思路,并未提出一系列行而有效的分析框架,例如文中提到的分成比例如何确定等,这一问题最后仍是留给合作博弈由其做出解答。


  集体行动的逻辑
   这本约40年前写成的书,主要探讨了个体在面对集体利益时是怎样思考和行动的。主要观点,小集团比大集团更有效率,因为理性人作出决策是会考虑其成本与收益,小集团中的个人由于人数较少,个别人即使承担全部成本他所得到的收益可能也会大于成本,因此小集团更有可能为了共同利益而积极行动。相反,由于在大集团中,每个人对于结果的影响微乎其微,而且无论个人努力与否,集团的利益是共享的,因此理性的个人是不会为此而采取行动的。
   作者将集团进行了分类,按集团对待进入和退出的态度不同可分为排外集团与相容集团,注意这里,一个集团属于排外还是相容并不是绝对的而是与他们寻求的目标的本质有关。另外,集团按其行动的积极程度(或者规模)可分为特权集团、中间集团和潜在集团,前两种是小集团,通常可以采取有效地增进其利益的行动,最后一个为大集团,只有在存在选择性激励的情况下才会转化为积极行动的集团。
   对于选择性激励,不仅仅有经济激励,还有社会激励,这些都是非集体性的,因此可以鼓励人们参加组织,而这种激励在小集团中更加有效。
   以这个理论为基础,作者继续分析了国家与工会这两种集团,以说明,因为理性人不会为大集团的集体利益付出,所以工会和国家得以保有的发展的基础就是强制性和提供非集体利益以吸引会员。如工会的强迫入会制及只雇用工会会员制和国家的强制纳税。
   作者还探讨了政府干预与经济自由。其结论是,当政府提供集体物品和服务时,他会限制经济自由,当它生产一般由私人企业提供的非集体物品时,他不一定限制经济自由。(中国不是)
   在关于国家的论述中,作者还抨击了所谓集体精神的虚幻性,并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在逻辑上的自相矛盾之处。这里,书中注释很五毛的注到:此系作者的观点,带有很大的片面性,有许多错误之处,TMD,让我想吐。
   随后,作者简单介绍了传统与现代的压力集团理论,并指出该理论中的不合逻辑之处,并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即副产品理论和特殊利益理论,随后用该理论分析了劳工集团,脑力职业者集团等压力集团。作者指出,特殊利益会胜过多数人的利益,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拥有了异常权力。同时作者承认其理论对于宗教、慈善等非经济性组织并不能充分解释。
   读后感,集体行动从字面上看是属于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而作者从经济的学的角度对其进行阐释。这属于公共心理学与公共经济学交叉的研究领域。这里就有一个很有争议地假设,即集体中的个人都是理性的这个经济学的根本假设,在现实生活中总是过于理想化。还有忽略了人的心理过程,一个集体中采取行动的那个人或许不仅仅是出于收益大于成本的理性思考,其中的非理性成分也很重要,并且,情绪是有传染性的,与人的性格也有关,当你周围的人都选择漠不关心时,很可能对你造成同伴压力,而打消你的积极性。
   但作者小集团比大集团更积极有效的观点我是赞同的,这也很容易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心理学中也有关于围观效应的研究,人越多,越不可能施以援手。
   最后,这本书的中文翻译的很差,没有按中文阅读习惯调整语序,很多句子读的出是从英文硬生生地译过来的,很难理解,该再版了。


   传统集团理论认为“集团会在必要时采取行动以增进他们的共同目标或集团目标“,比如球队队员为了争夺冠军而各自拼尽全力地去比赛,又比如工人为了争取更高的工资而集体罢工谈判,再比如全体人民为了共产主义而共同奋斗。而奥尔森却不这么认为,他的《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便是对集团理论的驳斥,他从传统的理性人假设出发,认为在大型集团中这条理论是不会成立的。理性人是斤斤计较的,他会将自己会采取行动的收益与成本进行比较,当他的付出严重小于他的收获时,他将会采取消极的行动态度,而在大集团中常常即是这样的情况:个人的努力对于巨大的集团整体而言,其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大集团什么是小集团呢,奥尔森给出的划分依据是:所谓小集团,就是某个成员的不作为将导致其他成员行动成本较大的上升;而大集团,单个成员的不作为使其他成员的行动成本变化趋近于无穷小。就好比3个人的饭局和100个人的饭局,其中一个人吃饭不给钱,另外的两个人或者九十八个人帮着一个人付钱所产生的个体负担是不一样的。根据这样的划分,大集团是要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比如某个行业的联盟,某个职业的协会,某个国家的所有公民,这些也都是作者在书中用以作证例的。另外,还有一个需要界定的概念是集团物品:集团物品和公共物品有着非排他的相似性,即只要集团中的任何一个成员能够享有它,那么其他所有成员也必定能够享有它。比如某只球队取得冠军而获得的荣誉,对于全体队员来说,无论是替补还是板凳,都是共同享有的。
   那么大集团要如何维系呢,那便是萝卜皮加大棒的方式:“具强制权威“和有”有提供向个人提供非集体物品“。书中的有两个显著证例。美国医医学会正是为其会员提供医疗事故的保护、通过初版会员需要的医学杂志、通过使其大会基友政治性又有教育性,向其会员或潜在会员提供非集体收益。农场局对其会员提供教育机会和技术援助,会员有权要求优先享受服务,会员可以被列入技术初版物的邮寄名单。
  而国家这个巨大的集团便被用为反例,国家中人们会因为爱过或共同的意识形态而主动捐出、提供物品来维持国家机器的运转么,用脚趾头想都知道答案是否定的,因此,国家必须要靠强制性的征税来完成自己的运转。因为人们不会觉得自己那一点点财力会对整个国家起到很明显的效用。通过膨胀中同样如此,倘若集体缩减开支便可以一定程度地抑制,但是即使每个人都知道这条道理,也不见得会自觉行动,因为个人的开支缩减对于整个市场来说,效用是微乎其微的。根据这个逻辑(也许只是我自己的逻辑),集团物品对于个体成员的可见性也是一个重要的行动激励因素了。
   然而仔细推敲,便觉得奥尔森的这一理论还有一个假设,那便是集团中的成员是均质的,即个体对于集体目标的兴趣、个体对于集体目标的行动能力是同等的,但实际情况往往却不是这样,大集团中的成员不仅是不均质的而且还会差异很大。大集团的公共目标往往是集团中的某个或者某些领导者发起的,并且常常是在这些领导者的带领下去实现的。他在对小集团的论述中提到了这点,小集团成员对集体物品兴趣的差异化是一个较好的现象,差异化越大则越容易导致集团物品的提供,且越接近最优的水平。因为越是感兴趣的成员越容易采取行动,即使他所付出的成本较其他成员多,但是他也能得到相对较多份额的回报。但对大集团他却没有详细地论述此种情况,而只是做了一个对他自己完全理想的假设,就像中学物理中假设没有摩擦力一样的,只是为了让自己的理论避免面对更复杂的情况而失效。此外,他在对小集团的思考中还提到集团物品并不会到达最优水平,其原因有二:了获取更多的收益而要获取付出更多的成本时,他会停止购买;同时,其他成员的免费搭便车也会进一步降低其购买愿望。因此他的理论不禁也让人想到可以拿来作为一个集团必须由不同的差异性的成员来构成的理论依据,差异化更容易引起行动的动力。
  放开作者的假设情况会是怎样呢,比如面对慈善团体和游说团体,作者也认为自己的理论将失去效力。这些情感因素多于理性因素的情况下,人们的行为将是很难捉摸的。
   最后,稍微扩展一点,如前面所说,集体物品的可见性是个重要问题的话,除了作者所说的强制性和非集体物品,要使个体行动起来达成集体的目标,将共同物品在成员之间进行产权划分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这样把集体物品划分为看的见得私人物品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应该是工资与福利一类的货币物品报酬。让成员们知道集体目标达成后,有那些是属于他们自己不可剥夺的收益,总比面对巨大的蛋糕却不知道自己能吃到多少的效用来的大得多。
   简而言之,我们至少可以从他的这本书得到以下几点启示:集团的成员必须要有差异化;萝卜加大棒是集团运行的必要手段;不仅要让人知道我们要一起做大蛋糕,还要让人知道最后蛋糕怎么分、分到的蛋糕有多大。
  


  作者采用了慎密的求证方法——假设、论证、总结。不仅运用数理方法,而且通过举例来说明集体行动的逻辑。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类集团,解释工会、国家和压力集团这些行为的逻辑。
  “利字当头”贯穿了整本书。不论是金钱,还是社会地位和社会承认,都将它量化为“利”。
  “众人拾柴火焰高”,俗语揭示了集体力量的强大。从经济学关于人及其行为的假定条件下,经济人或者是理性人选择加入具有相同利益的个人所组成的集团,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但是在一个集团范围内,集团收益是公共性的,即集团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共同且均等分享它,而不管他是否为之付出了成本。集团收益的这种性质促使集团中的每个成员想“搭便车”而坐享其成,所以他们都不会为集团的共同利益采取行动。
  作者将集体利益包括相容性的集体利益和排他性的集体利益。同时,根据这种利益的两分法将各种各样的集团也相应分为利益相容性集团和利益排他性集团。前者碰到的问题是“做蛋糕”问题,即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分担成本,将蛋糕做大;后者碰到的是“分蛋糕”问题,即希望分利者越少越好,只有这样每个人的利益越大。因此,较之排他性集团,相容性集团就有可能实现集体的共同利益。它必须解决集团成员的“搭便车”行为倾向问题和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它的解决手段,即为一种动力机制——“有选择性的激励”,选择性在于对集团的每一个成员区别对待,“赏罚分明”。即采取强制或者独立激励的方法。然而这种手段的使用需要支付递增的组织成本。因此,收益分享问题和组织成本随集团规模的扩张而剧增,正是集体行动的困境。只有彻底理清集体行动的逻辑,才能最大发挥集体行动的作用。
  作者认为上述大集团的观点都不适用于小集团。相较之,小集团人员少,每个成员采取集体行到所付出的成本小于从中获得的收益。因此小集团比大集团更容易组织起集体行动。但是在由大小或对集体物品的兴趣相差殊的成员组成的小集团中,存在少数“剥削”多数的倾向。即会单独提供最大数量集体物品的成员(最大成员),其分担提供集体物品负担的份额与其收益相比是不成比例的。
  


  一. 整体感知
   《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分为六个单元:集团和组织理论、集团规模和集团行为、工会和经济自由、国家和阶级的正统理论、压力集团的正统理论以及“副产品”和“特殊利益”理论。
   首先,作者简要概述了经济学界的传统集团利益观念。即,在一个组织内部,只要存在符合每个个体需要的、可感的利益,所有成员就会团结起来,为实现和增进共同利益而进行集体行动;并且,组织和集团不论规模大小,运作机制如何,其存在本身,就意味着利益的增加。进而,作者先破后立,指出,在经济学话语背景下的理性个体具有意识的两重性,一方面,在进行私人交易时,个人利益至上;另一方面,面对国家和民族等抽象实体时,又充满自我牺牲精神。故,面对性质和目标各异的集团,理性人既是因为主客观的利益需要加入其中,也不可能一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进集体行动,即,共同利益不是产生集体行动的充分条件,集团规模与集团行为的差异性将影响集体产品的追求和集体利益的实现。
  在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后,作者提出达成集体行动的两个条件:集体成员的“不对称性”和“选择性激励”。前者,指由于集团内部成员受益的不平衡性,预期受益较高的成员对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和贡献将更大;后者,指社会制裁和社会奖励,即“对个人加以区别对待:不服从的个人受到排斥,合作的个人被邀请参加特权小集团 ”。而集团利益的实现同样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集团越大,越不愿提供集体物品,越不愿增进共同利益;集团越小,凝聚力和执行力越强,越容易实现共同利益。这实际上,是以个体主义研究方法为基础,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验证,建立崭新的集体行动理论为逻辑前提,构筑独创性的利益集团理论。
  接着,作者分析,造成集体行动困境和集团利益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是“搭便车心理”。“搭便车心理”,指面对集团提供的公共物品(可以是产品、服务、收益、地位等),总有一定数量的集团成员 认为,公共物品作为一种共同利益,客观存在,平均分配,具有高度的相容性和共谋性,即使为之付诸努力,也因个体力量过小而无法变其大局;即使不为之付诸努力,也可以坐等渔利坐享其成。
  针对这种“搭便车”现象,奥尔森在提出通过“选择性激励”进行利益的不均衡分配以推动成员进行集体行动的基础上,提出若干理论和方法论作为解决对策和补充,即本书三至六章所论述的工会制度、国家和阶级正统理论、压力集团正统理论以及副产品和“特殊利益”理论。在这四章中,作者分别肯定了集团强制、政府干预对保证工会稳定、维卫员工权益的作用,批判了马克思的国家和阶级理论 ,剖析了多元论和无政府观念对压力集团理论的实现造成的障碍,强调了游说组织在推动集团“大成员 ”进行集体行动、实现集团利益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最后,奥尔森得出的结论是,个体的理性行为无法达到集体的理性结果的原因,是“搭便车心理”。为解决这一困境,需要对集团内部的个体实行不对称性对待和独立有、有选择的激励。另外,小集团相比较大集团而言,“行动更果断,能更有效地运用资源,并挖掘和使用其能量” 。
  
  二. 个案分析
   有批评者称,奥尔森的“搭便车”理论模型单一,过于浓缩。但是个人认为,奥尔森的观点具有高度概括性、典型性和解释性,可以用以解读许多集体经济现象和相关历史事件。
   在此,我试图以1958年中国掀起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为个案,分析该历史事件中的“搭便车”心理和其集体行动的逻辑。
   1956年,中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掀起高潮。时任中国共产党领袖的毛泽东认为,发展农业的重中之重是水利工程建设,而小型农业合作社无法满足大规模集体兴修水利的需要。于是,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决定在农村实行并推广“小社并大社”活动,集体农庄、共产公社、人民公社等名词悄然流行。而1958年5月北戴河会议通过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以及随即开展的大跃进运动,更是为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的到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人民公社包括“工农兵学商,管理生产,管理生活,管理政权 ”。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即生产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一平二调”,即平均分配和无常调配物资。在具体生产生活中,对民众不论贫富,均无差别对待,钱物、耕地、农具、房屋等悉数收归国有,以人头为据,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而收归的公共财产被随心所以、不均衡地地调度。此外,人民公社开办集体食堂、公共幼儿园、敬老院,免费为公众提供服务。人们将一切铁制器具上交,大炼钢铁成为公社中最重要的集体劳动之一。有些地区甚至实行军事化管理,男女分开居住,试图以公社这一大集体取代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小组织(此处颇类似于人民圣殿教信徒在圭亚那琼斯镇的“农庄生活”)。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结果,是国库口粮迅速被吃空,农民失去了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生产生活陷入混乱,对集体行动质疑增多并失去信心。加之自然灾害,农村饥馑不断,波及城镇。
   中国共产党领导层对于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传统反思是,这是一场“左”的路线蔓延的产物,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它忽视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造成国民经济失调,经济发展滞缓,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加重自然灾害等等。
  然而,我们更应该坦然接受这个历史事件反映的另外一个事实,即中国集体经济的失败。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语境下的这个“人民公社”,是一个特殊的集体。它既符合勒庞心理学意义上的群体观念,“成员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采取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形成一种集体心理 ”,又符合奥尔森经济学定义上的集团概念,即理性的经济人为追求共同利益而构成的集体。因而,“人民公社”这个具有双重属性的集体及其成员,在进行集体行动时,除却考虑成本收益的可能性,还要关注集体行动情感的逻辑变化规律。具体来讲,当领袖以其权威性的信心和高涨的热情鼓动民众加入公社时,民众被鼓舞得对美好未来充满憧憬,即使心存忐忑地将赖以为生的生产生活资料和固定资产投资充公,对集体的信赖亦不容质疑。然而这种情绪随着人民公社化弊端的暴露而逐渐低落,他们发现人民公社这种形式并未给自己带来切实效益,迷茫、困惑、压抑、不满遂取而代之,理性的集体行动也随之向非理性的集体活动过渡。另一方面,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过程中,按劳分配作为一种实质上为“选择性激励”的分配方式被忽视和否定,而以不切实际的按需分配取而代之。这无疑是在给公社成员一种暗示,即不论投入劳动与否、参与集体行动与否,都可以享有公共物品,获得的个体收益也并无二致。而公社成员在切身目睹上级的“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官僚作风”对生产生活的破坏时,往往出于无能为力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继续搭便车,磨洋工,理性地不作为。这样一来,公社成员的生产积极性便大打折扣,人民公社的运作效率便日渐低下。
  所以,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败,是集体行动中“搭便车心理”作祟的结果,是集体情感与集体行动无法协调的结果,也是生产关系未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如果说《阿Q正传》道出了中国人甚至是人类的一种劣根性的话,那这本书起到了同样的效果。正如我们可以将《阿Q正传》作为严肃的学术作品来研究,也可以将此书作为警示的文学作品,这样未尝不可。我甚至有一个很冒昧的想法,将此书改编为一篇小说,呵呵。


   众所周知,梁文道在我心目中,是和余秋雨并蒂的文化奇葩。追根溯源,是因为一次看凤凰卫视,不知聊什么话题,梁文道突然脸一沉,正色道:直到今天,我仍然坚信“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说完,他深深凝望了一下摄影机镜头,仿佛在说:看到没有,我才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你们都变了。就这么一个囧囧的眼神,梁文道的智力水平从此就在我心中定格了。如果比傻,余秋雨是A,于丹是C,梁文道就刚好夹在了中间。为什么“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信条没少人相信了?太简单了,不是因为人们信心不足,而是因为这句话太荒谬。首先,如何定义“无产者”,而且要适用于全世界?这本身就不可能。美国的无产者可能开着二手车四海为家,北欧的无产者享受着国家的高福利,北朝鲜连领袖金正日都是无产者,香港的无产者有可能在大陆包了二奶。这些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的人,怎么联合得起来,靠什么联合?美国和以色列的无产者斗争的目标和对象,竟然会和伊朗和巴勒斯坦的无产者一样?他们可以联合在一起,为共同的事业而奋斗?
   这就是当时我在心中对梁文道的问候。我质疑的要点是:不同国家制度和社会环境,如何有统一的标准鉴别无产者?这是不可能有答案的,“无产者”从来不是精确的概念,它只是用来表达穷人对富人的嫉恨。最近看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我发现还有另一种方法,同样可以亲切地问候梁文道。奥尔森的观点是,即使我们有办法鉴别无产者,并把他们组织起来了,却依然不能达到“联合”所要达到的目标。因为无产者联合之后,“就像任何一个潜在的集团中一样,阶级中的每一个人会发现如果实现共同目标所必需的成本或牺牲由他人承担,这对他有利。”即是说,这个集团中的无产者都会尽可能地攫取个人利益,而“不会产生争取阶级权益的行为”。结果就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成了一句空话,追求他们的共同利益是不可能的任务。如果非要让这些无产者都为了公益而放弃私利,那该怎么办呢?只能采取非常的强制力,逼迫每个人放弃个人选择而去追求整体的目标。于是乎,全世界无产者联合成了大兵营,而这个无产集团统治的世界就成了一座大监狱。
   奥尔森是“公共选择”学派里非常重要的一位经济学家。《集体行动的逻辑》是他的代表作,专门探讨集团和组织理论。书里分析了各种集团和组织,有企业、工会和形形色色的压力团体。国家也是集团,是其中最巨型的一种。奥尔森挑战的是这样一条被广泛接纳的观点:“有共同利益的个人组成集团会增进那些共同利益。”他通过演绎和归纳,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他指出,小集团要比大集团更容易增进共同利益,因为每个人能较清楚的看见个人付出在共同利益中所占的份额;但大集团就不成了,个人看不见自己与共同利益的直接关系,就倾向于将自己要付出的代价转嫁到别人头上,以获得平均化的个人收益。俗谚有云“二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集团就是这样,不断膨胀的结果就是自取灭亡。那么,为什么现实中很多大集团并未消亡,它们看上去生机勃勃,经久不衰?奥尔森说,这是因为集团的组织者采取了手段,去解决个人无法自愿追求共同利益的问题。市场中的企业集团,往往通过经济上的激励手段,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尽量协调起来。由于缺乏竞争,非市场集团主要依靠强制措施,使得个人服从集体,维持集团的运转。国家就是这样一种集团,虽然它总是鼓吹爱国主义,或者通过别的意识形态作为感召,力求让人们自觉自愿自发地为国家利益做贡献,但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是靠自愿集资和捐款而生存,它从来是靠强制的付款——税收。可以说,国家的最大特征就是强制。所以,不要妄图感动它,它永远也不会放弃利爪。即使通过民主驯服了它,它仍有可能突然兽性大发,伸出利爪伤人。
   在奥尔森的理论里,从实现共同利益的角度来看,小集团优于大集团,经济集团优于非经济集团,竞争的经济集团优于垄断的经济集团。这样的结论很容易在我们的现实中得到证明。一个民营企业的规模从小到大,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保持团队凝聚力。还有,“合伙是一个可行的制度形式,而当伙伴数量很大时却往往不能才成功,这一事实为小集团的优势提供了又一佐证。”如果比较我国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运作——前者比后者低效能,奥尔森的判断无疑是对的,他说非经济集团的理性要比经济集团小,因为“经济生活中有很容易计算出来的关系,其成败也有标准”。 至于市场中的和垄断中的经济集团,奥尔森则提供一个有力的观察,“市场中的企业哀叹竞争的加剧,而在非市场中条件提供集体物品的社团几乎总会欢迎新成员。”中国的企业发展状况就是如此,虽然民企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发展成大集团的并不多。相反,效率低下的国企却不断重组、兼并和扩张,集团化的步子迈得很大,小的变成大,大的变超级大。
   不过,虽然我们知道了小集团、经济集团和竞争的经济集团的优势,却不知道为什么很多时候人们更愿意通过大集团、非经济集团和垄断的经济集团去争取“共同利益”。或者说,为什么很多人在集体行动中,更愿意选择强制,而不是激励。奥尔森对此没有做出说明。而我自己的粗陋的想法是,这恐怕和财产所有权问题有关。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资产是产权不清晰的,被视为“公共的”或“集体的”,为了使用和处置它们,政府及各种政治性集团应运而生,它们的生存也全系于此。但由于缺乏精确的“分利”标准,所以这类集团的行为模式只能是强制。那么,一个市场条件下的运作良好的私人企业,为什么总是不可避免地走上规模化,不断扩张,最终成为大集团呢?我认为,这同样是一个产权问题。因为企业发展中会产生新增的财富,企业的管理者想抢在这些财富分配到所有者名下之前,将它们占有。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企业大规模扩张的动力往往来自管理者,而不是所有者。奥尔森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说“管理人员能够控制大公司,而且有时能为了自身利益而牺牲股东的权益,这一事实令人惊讶”。实际上,答案可能很简单,管理层不能像所有者一样分配,他们希望通过组织膨胀,使得所有权分散、分利者众多,这样来达到自己获益更多的目的。
   现在,我觉得可以回到梁文道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问题了。“无产者联合起来”的目的,无非是增进他们的利益。前面我引用奥尔森的论述,已经证明这不可能。如果说相对于“无产者”,“有产者”占据了绝对优势,但那也不是依靠“联合”的,有产者之间主要是“竞争”关系。这其实也给我们一个提示,如果“无产者”要想增进利益,无非是:一、成为有产者;二、参加市场竞争。第一条出路并非不可能,如今的中国,很多人看上去贫困,实际上他们拥有一定资产,只是这些资产的产权没有明晰到个人身上,使得他们的财产成为死财产,要改变则何种状况完全可以借助私有化改革,关键是政府有无这样的决心。第二条出路,就是无产者通过向他人提供服务来获得酬劳,逐步改善自身的经济状况。当然,参考奥尔森的意见,要找工作,最好不要选择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和政治性团体,因为这些集团缺少激励手段,对无产者的脱贫致富没有太大的好处。这个建议其实挺靠谱的,放眼看看今天的中国,解决“无产者”的就业,到底是政府及其经济组织做的多,还是私企民企外企做的多,就一目了然了。没错,“全世界无产者竞争起来”,这就是我的政治口号。如果我的读者中有人能见到梁文道,请你务必将这句话转达给他,并告诉他这是我对他的亲切问候。一次问候,或许不能带来一丝温暖,但却可能纠正一个错误。


  这本书所阐述的思想,应该在博弈论、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以及许多学说中都能看到影子。
  
  此书理论前提之一是人是理性的,而且是利益理性的。这应该只是人性中重要的一个成分,但不是全部。在统计分布上,应该规律明显,但在个体上应该差别很大。
  
  人的行为模式、集体的行为模式,应该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需要多种理论参照,才能接近实用。


  “甘愿为其他人牺牲,为所有的人而走上十字架,走上火刑柱,这一切只有人格发展得十分坚强的人才能做到。”(陀思妥耶夫斯基)
  


貌似很多错字


“无产者联合起来的目的,无非是增进他们的利益。”剥夺有产者,变成有产者。
为他们提供获取信息的物质基础、处理信息的能力,增进无产者合法获得资产的能力,才是社会进步的方向。
单纯剥夺的后果,大家都已经看到了,无非将原来的部分穷人变成富人,大部分穷人依旧收穷。


这一点,阿马蒂亚·森的《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已经有很好的建议~~


哈哈哈,又想欺负梁文道的粉丝了


逻辑纠错团现身:第三段第六句第11个字“用”应该是“会”,对否?“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用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


“不用”是“不必”的意思,而“不会”则带有结论性的意思,作者这个用法应该是准确的~~


你那个短信之后,那个预备党员姑娘理你了吗?


会楼上:木有。爱已死。


死是生的一部分,哇哈哈~~


谢谢离离与钱老。唉,年纪大了,性生活不活跃,手录出现错误,按照原译文改正了。


竟然有這種事!樓主,姑娘絕對是瞎了眼睛,我建議你把姑娘的手機號碼公開,作為那帖的忠實讀者,我們每人都會傳簡訊去勸說那位姑娘,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直到姑娘看出你的好為止。
全世界把妹者聯合起來!


如果比傻,余秋雨是A,于丹是C,梁文道就刚好夹在了中间


如果比傻,余秋雨是A,于丹是C,梁文道就刚好夹在了中间
----
就像一块三明治?


论述精彩,生活中体会到即使是小团体中的集体行动也会出现离散的情况,很想写篇长文论述一下。


如果比傻,余秋雨是A,于丹是C,梁文道就刚好夹在了中间。
=======
就是说,他是B。


全盘西化是中国的必由之路,传统文化为什么不能抛弃,这个世界有什么不能抛弃的文化?受了两千多年的礼教,没有半点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还要继续为于丹余秋雨这种人喝彩?即使要学儒,为什么不去看原著?


世道还真乱


如果“无产者”要想增进利益,无非是:一、成为有产者;二、参加市场竞争。
=================================
楼主英明啊,我几年就对这个深有体会啦,而且把自己给资本家卖个好价钱一直是我的奋斗目标。目前看来就快要实现啦!~~~


2009-06-06 19:59:02 Eve|Classified
  如果比傻,余秋雨是A,于丹是C,梁文道就刚好夹在了中间。
  =======
  就是说,他是B。
=====
为什么不能是B+或者B-甚至是B++或者B--......


学习学习 勉強になります。


全盘西化是中国的必由之路,传统文化为什么不能抛弃,这个世界有什么不能抛弃的文化?受了两千多年的礼教,没有半点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还要继续为于丹余秋雨这种人喝彩?即使要学儒,为什么不去看原著?
————
传统文化不等于礼教。
马克思才是近代孔子。


如果比“睿智” 楼主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A+++++!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本来就是舶来品。是日耳曼的东西。
这东西需要适应中国传统文化的环境,经过传统文化的改造、洗礼才能成才


这要看怎么理解"无产者"这三个字了。
你的理解是这样,你又怎么知道别人是怎样理解的呢?


干嘛要用经济学去排挤文学句子,真是的~~~


好精彩。。。
其实我觉得梁文道有时候说的话挺有道理的。。
各人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吧。。


越低俗越舒服
~~~~~~~~~~~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诞生之初就是一句激情澎湃的政治口号,德里达把它改为“全世界无家可归者联合起来”也是有他的政治抒情在里面,我自己到还倾向于把它改成“全世界四海为家者联合起来”,同样是浪漫想象。梁文道作为6、70年代过来的台湾人自然也可以有他的左派情怀,但他一不说主张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二也没听说直接参加左翼社运,据他自己的说法他还是个佛教徒,何来一下子就被楼主定位成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至今的社运理论研究都表明无产阶级作为一个自为阶级的联合除了在俄国革命中实现过之外,在德法这样工人力量很强大的老牌欧洲国家也不过是假想,楼主到要揪住梁文道一句个人表达借机攻击这个一直仅仅是假说的命题,真是无的放矢


楼上,帮助骗子骗自己就是你这种人。梁文道多次标榜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又不是只有这一次。他怎么会没参加左翼社运?!我的天。你对他的了解比我还少啊。


“全世界日耳曼人联合起来”,“全世界优秀种族联合起来”,“全世界备受压迫的优秀的日耳曼人联合起来”,抒情?假说?浪漫想象?


分析很精彩


一群混蛋! 嘿嘿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仅是一句政治口号,lz抓住这句话而评判梁文道的智商显然不太恰当。梁的时评还是有很多过人之处的


不仅仅是口号,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口号。一把年纪了,见到那么多共惨悲剧,还念念不忘这类愚蠢的口号,拿出来秀自己的“理想主义”,这样的人还不低智商?其实梁文道还犯很多高级错误,例如什么英国是老牌民主国家,法律是政府制订出来的,这些也就罢了,属于知识分子圈里流行病。但这个口号,是无论如何说不过去的。看看49年后的中国历史,不蠢到一定程度,怎会把痔疮当成勋章。


如果他说的是共产主义的话,其实我觉得还是蛮先进的。


如果他说的是共产主义的话,其实我觉得还是蛮先进的。
~~~~~~~~~~~
跟猪流感一样先进吗?


任何东西都具有两面性,不能一竿子打死,嘿嘿~~~~~~


我不喜欢余秋雨,但很尊重梁文道。梁的一些观点的确是很左,但那种左是西方语境中的左,类似Obama或者Paul Krugman的左,而不是国内愤青式的,《中国可以说不》式的左。
从政见看,余和梁完全不是同道人。梁不是那种可以在天灾人祸面前“含泪”劝告活着的人顾全大局的奇葩。
总之,对梁的评价或许全面些更客观。


这个吧,个人认为不应该把梁文道和余秋雨放在一起说,一个写字的人吧除了技巧之外,人品也很重要
余秋雨实在不怎么样


想真正理解共产主义吗?建议多了解[人工智能];在我的观念里,共产概念只可能由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高级生命所执行,我说的不是机械人,而是有生命成份的机械人。不过那应该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了,久到已经不存在社会形态,所以共产主义就是TM的垃圾理论。


余现在都成师太了,放在一起说有点过分。


蒙小田:Obama或者Paul Krugman的左之所以显得无所谓,那是因为在西方世界,叶子风这样的人比比皆是,所以他们的脏手伸不了那么长。
  
  面对天灾人祸,梁文道也写了含泪式的刻奇文章,说了影帝式的“灾难团结人类”,这些文章其实应该让人民日报拿去当社论的。余秋雨是年纪大了,无所谓了,这些年才容易被抓到辫子。梁文道年轻,还能控制自己而已。
  
  还有,梁文道擅长把各种羽毛都黏在自己身上,马克思主义、佛教、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穿着中式服装,坐在书斋,做托腮思考状。中国人呢,被黑格尔的诡辩哲学教育得就喜欢这类人物,称之为“集大成”,说点正面的,说点反面的,就像政府官员滴水不漏的官话,反倒成了“全面而客观”。这是另一种“反智主义”。悠着点吧。
  


我不知道楼主为何对梁文道如此鄙视,人家就是一个媒体人,一个以做秀为职业的人,尽管打着知识分子旗号做秀的人在中国还是少数,但是西方不是已经很普遍了么? 我在想,道哥要是能触怒楼主那肯定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在电视上强奸了楼主的眼睛,玷污了楼主思想的纯洁。楼主您是到了一定境界了可以奢求贞洁了,咱不纯洁的草民不还是得等道哥这种不纯洁的知识分子明星来为咱说几句话么?您说是吧。


回复的都说的好复杂~~


好长的反驳,赞赏你这种论理反驳的方式。但我觉得楼主误解了梁文道的意思,“坚信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无非是说要通过政治手段来维护穷人的利益罢了,这和马克思主义当然是一致的。如果一个社会推行完全自由的竞争方式,那么永远是大鱼吃小鱼,拥有资本的大鳄将吞噬无数普通工人农民的鲜血,十九世纪的欧美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看看现在的中国吧。正是马克思主义影响下的无产阶级的斗争才使得资产阶级做出让步,民主政治得以实现,穷人的福利大幅增长,形成所谓纺锤形的中产阶级社会。直到今天欧美还在讨论如何缩小贫富差距的问题,而这首先是一个政治和伦理的问题,其次才是具体的政治经济政策。
无产者福利增加就只有你说的两种方式?组织工会,进行罢工是不是一种方式?这是不是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发达国家的工会现在当然不会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人斗争,相反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去影响他们的国内政策,实行贸易保护。但在比如全球变暖这种问题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还是可能的,如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全世界的NGO的主张都很相似。


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太过乌托邦了,全国、全省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也不太现。
组织工会是可行的,但工会的界限要把握好,比如加入工会者与未加入工会者之间的权利差异要适度,工会的谈判能力要适度,也就是要以不伤害产业发展为限度。当然,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工会力量太薄弱。
制度的问题,十分复杂,需要在理性和现实之间谋求某种相互妥协,否则,除了空喊口号外,什么都办不成。


自由市场有个预设是人都自私和理性人,这两个预设其实都有问题。是否牢固,是否有转化的可能,精神或道德在现实中可否在某种情况取代自私?多想想这个,别撞到一本书就以为是无敌真理。


相对而言,预设是人都自私的,比预设人是大公无私的,要更接近事实一些~~
无产者愿意共产,是因为他们反正也没有什么财产,有产者不愿意共产,是因为他们不愿意减少自己的财富,共产与否,都是自私的选择。等现在的无产者变成了将来的有产者,他们也就不愿意共产了~~


楼上的理解似乎有问题,我说预设人都是自私的,并不表明我支持预设人是大公无私,或者预设大公无私就是对的。接近事实如何理解?社会达尔文主义更接近事实,为什么社会还要不断地对垄断加以监控?这里有一个问题,每次有更隐蔽的垄断变种出现时,社会并不能马上辨别,以至导致社会受到损害时才开始纠正,这就出现面对每次新的变种,纠正是事后诸葛,以此循环,破坏总在继续。你所说的无产阶级愿意共产,其实是一种因果倒置。不是他们没有什么财产,而是有产者总倾向于利用资本和信息优势垄断无产者的机会和可能,从这次金融危机可以看出,资本的贪婪扩张导致自焚,而大量的失业者就是这场自焚的纸钱。如果马克思把无产者定位于仅仅和有产者角色呼唤,那依旧是轮回而不是更新,马克思所做的是指出这个陷阱,并试图探索的一条路跳出这个陷阱,马克思是否错误,以往的局部经验的失败,是否就代表马克思的探索是错误的,我觉得不要太过自信。起码马克思给人的启示是,市场存在周期性癫痫症,需要寻找更新。


虽然我对梁不喜也不厌,但冲着你开篇那段直白而“常识”的论述:怎么可能联合起来,我和你产生了共振~~哈


1、开篇即以历史决定论来否定中国的改革及政治实践是错误的。
------------------------------------------------
即梵 先生 您的回复好长啊,
可是第一条所反驳的,在《命运》里并不是这样的吧?
杨恒均是肯定了邓所选择的改革开放道路的啊!
邓正是顺应了市场化、全球化的潮流啊,唯独缺了民主化啊!
---------------------
您的理论很多,非常抱歉,有的我实在是不明白,
把《命运》定性为一个作文或笑话吧,是否批判的过头了?
杨恒均毕竟现在还是重要的“民主小贩”啊!
建议您可以直接和杨恒均交流!共同带来好的结果。


被打败了,投降!


终于目睹了一位理论素质比较高的50Cent,一位看过(还是仅仅看了党校课本上的简介?)波普尔的《历史主义的贫困》的50Cent!热泪盈眶地留念!请问您有没有顺大便看一下《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懒得逐一反驳了,顺带来一段波普尔走人。
“我们所以是民主主义者,并不是因为大多数人总是正确的,而是因为民主传统是我们所知道的弊病最少的传统。如果大多数人(或“公众舆论”)决定赞成专制政体,那么一个民主主义者不必因此就认为,这暴露出他的观点存在某种致命的不一致。他倒会认识到,在他的国家里,民主传统还不够强大。 ”


 吼这种什么“共产主义是被历史证明失败的制度,中共灭亡,不可抵挡!正是螳臂当车的主义!”之类话的人要留个心眼,无知无畏是如此贴切地显现出来了。


扯虎皮当大旗,意识形态先行,其实自己的脑里是脓包。


楼主真会说事,我劝梁的粉丝们都歇歇气,想想共 - 产- 党、三只表及领导人、梁文道,哪个杮子软?指X骂Y的成语忘了,真应该多吃点核桃仁,补一补~~


我们都是50CENT绕舌名星?


 全盘西化是中国的必由之路,传统文化为什么不能抛弃,这个世界有什么不能抛弃的文化?受了两千多年的礼教,没有半点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还要继续为于丹余秋雨这种人喝彩?即使要学儒,为什么不去看原著?
  
-=================
在这样一个充满了高智商的楼里,看到这样一位勇敢的朋友,真不容易啊。
完蛋,我又不厚道了。


其实,这种论点就是说,集团利益和个人利益是不同的情况或者个人利益集合为集团利益时,发生了扭曲,导致个人与集团的追去不同?
如果把社会看成一个松散的大集团,那么经典自由派观点是,当每个人都利益得到满足时,社会这个大集团的利益也得到满足。所以组合成一个集体是没有意义的。个人应当以独立自利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
感觉,自己好像唱绕可令的。


另外,最近一期新闻周刊里就说了欧洲新左派的困境,包括无法统一各地支持左派人士的利益追求。


联合起来又不一定搞暴动,联合起来要钱不行么。再说,楼主怎么不用法国大革命的结果反对自由理念,共运中的惨剧不是理论的问题,一搞群众运动不都这样么
是不是成天盯着电视,就等人犯错误,好发表这篇宏论。。。又不是学术论文


集体主义是国家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


TO aaa :
1.连续重复两遍说的就是真理了么?那和尚肯定早就涅槃成仙了。
2.联合起来要钱不行么?--嗯,你去试试。成功了告诉我们。
3.是不是成天盯着电视,就等人犯错误,好发表这篇宏论。。。又不是学术论文。--------看到这里,我居然产生了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
勿怪哈。


追根溯源,是因为一次看凤凰卫视,不知聊什么话题
不知道他的语境,为何要求他的概念内涵与外延和你一样呢
莫非笔者自己胸中这个概念更加的根深蒂固


文章的开始有问题,梁文道前面和后面到底说了什么呢?楼主没说,就直接批判了。明显是借着来宣泄罢了。气量不够啊楼主!批判理论归批判理论,不要说到人那里去。
梁文道也没有标榜自己那么多主义者吧?也没有自己精通多少吧?


这种金砖拍他,大家也该知足了。
学习中,支持LZ.


LZ狭隘,抓住别人的抒情句来做文章,真有才。
如果你和梁文道对换,恐怕你语言上的BUG绝不少于你所说的那个B。别的不说,这篇文章内部的逻辑问题就很多,只是别人没闲情来指出而已。
分析别人的话要结合前后的语境和内容,断章取义来分析,属于纯找茬。就算是如来也经不起这么折腾。多次看到你借名人话题来做非理性批判,这是一种不健康的阴暗心态,从文字的气息里越来越透出来霉变之气……


我觉得梁文道没LZ说得那么不堪。。。


应该是这样:
如果比傻,余秋雨是A,梁文道是C,于丹就刚好夹在了中间。
这样,
一符合市场定位
二符合实际生理结构
顺着建国大业的影评过来喵一眼,看来是个干码字儿活儿的家伙
没时间看太多,唯一敢苟同的就是abc上的认同
每次在酒店无聊于鸟语与憋语的频道中,惊喜换到火鸟台,作呕的是接上回书舌头还有点大的梁大sb又在贫
说说话我鄙视港灿说普通话说成鸟样,他的问题不是窦贫嘴的贫,而是完全不知所云


原来你这么讨厌梁文道啊,我开始看了他的书还挺震撼的,,后来转爱陶杰,谈论政治对普通大众来说有点过了..


我就不明白了,无产者怎么就没有统一的界定标准了..
再怎么样不能,他划个线,说每天收入10美元下的叫无产者,总行吧?
全世界的无产者联合起来,又不是就说每一个国家都要有无产者...
全球化的本质就是国内的分工升级到国家间的分工,富人对穷人的剥削升级到富国对穷国。让美国永远成为全球化的主导者,这就是美国人想维持的东西。


阿狗写作参考


  TO aaa :
  1.连续重复两遍说的就是真理了么?那和尚肯定早就涅槃成仙了。
-----------------
一开始不知道怎么没发出来就又发了一遍,这也要说。。。
  2.联合起来要钱不行么?--嗯,你去试试。成功了告诉我们。
-----------------------------------
各国的工会不是要钱要的好好的么,当然是联合起来才好要钱咯,这个我是有体会的


“当然,参考奥尔森的意见,要找工作,最好不要选择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和政治性团体,因为这些集团缺少激励手段,对无产者的脱贫致富没有太大的好处。”
恐怕奥尔森忘来中国看了~


2009-06-06 19:59:02 Eve|Classified
    如果比傻,余秋雨是A,于丹是C,梁文道就刚好夹在了中间。
    =======
    就是说,他是B。
  
  =====
  为什么不能是B+或者B-甚至是B++或者B--......
------------------------------------------------------------------------------------------
1A余秋雨
3C于丹
2B梁文道嘛


偶不觉得于丹有3C。好吧,我是来歪楼的~


009-06-06 20:01:32 sting
  全盘西化是中国的必由之路,传统文化为什么不能抛弃,这个世界有什么不能抛弃的文化?受了两千多年的礼教,没有半点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还要继续为于丹余秋雨这种人喝彩?即使要学儒,为什么不去看原著?
--------------------
看看南怀瑾的《论语别载》可能会有新的看法。


把这本书和秦晖的“小共同体”、“大共同体”概念联系起来,挺有意思的。


梁文道确实啥也不是,装b有他一个


此帖甚多逻辑错误。


果然 曝光度太高总引起一些人莫名其妙的不舒服 人心真奇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