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人絮语
2004-1
上海人民出版社
[法] 罗兰·巴特
290
汪耀进,武佩荣
无
这是一部无法用传统体裁定性的奇书。作者在此尝试了一种高度神经质的“发散性”行文,糅思辨与直接演示为一体。这是一种“散点透视”的“零度写作”。恍如一万花筒:作者撷取出恋爱体验的五彩碎片,在他哲人思辨的反光镜折射下结构出扑朔迷离的排列组合。 作者以对应的文体形式揭示了恋人絮语只不过是诸般感受,几段思绪,剪不断,理还乱。相形之下,以往的关于爱情、恋语的条分缕析、洋洋洒洒的“发思”八股显得迂腐、浅陋……而这正是解构主义要证实的。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1915-1980)被认为是继萨特之后法国知识界的领袖人物,蒙田之后最富才华的散文家。他在符号、精神分析批评、释义学、解构主义诸领域都有卓越建树,对西方文化和文化研究影响深远。
罗兰·巴特和他的《恋人絮语》本书的问世本书怎样构成我沉醉了,我屈从了相思真可爱执著鼻子上的疵点焦灼追求爱情可怜相无类等待墨镜各得其所灾难快乐心一切尘世的享乐我为对方感到痛苦我想弄明白怎么办默契我的手指无意中……
电话 等待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我竟然鬼使神差般地不敢动弹。等电话便是意味着编织束缚自己的罗网,此恨绵绵,个中苦衷难以言传-我禁止自己离开房间,不让自己去上厕所,甚至不敢去碰电话(以免占线),倘若别人打电话给我(出于同样考虑),我也会如坐针毡,只要一想到我也许就要在(不一会的)某一刻里不得不离开一下,由此便会错过那令人欣慰的电话或换迎大驾光临,我几乎要发疯了。这扰人的纷杂思绪便占据了白白等等的分分秒秒,成了充塞焦虑心头的杂念。因为若使焦急等待专一的话,我得呆坐在伸手可及电话机的地方,什么事也不干。
《恋人絮语: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于在法国问世后便立即风靡西方文坛,成了罕见的畅销书,被译成多种文字,并被搬上舞台。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