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两性社会学

勃洛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8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勃洛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  

页数:

331  

字数:

170000  

译者:

李安宅  

Tag标签:

无  

前言

  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教授的父母为波兰人,自己为英国籍,现任伦敦大学人类学教授。生于1884年,于1908年取得博士学位,1910年以后即在大英博物院与伦敦大学作研究。1914年到1918年曾在美拉尼西亚(Melanesia)实地调查岛民社会。他的研究方法,即社会人类学中的功能学派(Functional school);将一切社会现象放人整个生活系统里面,看看具有什么作用,以免除不相干的类比(analogical)观念与无生命的散碎记录。 他的重要论著有:(1)《澳大利亚土著的家庭》(The FamilyAmong the AustralianAborigines,1913年),(2)《原始宗教与社会分化》(Primitive Religionand Social Differentiation,1915年,波兰文),(3)《迈卢土著》(The Natives of Mailu,1915年,见Trans.of the Royal Society of S.Australia for 1915)。

内容概要

这本书很简略地尝试着讨论的问题,或者对于近代的中国社会有些兴趣。家,特别是宗教一方面,曾是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的强有力的源泉。中国的旧式家庭,对于一切见解正确的人类学者一定是可以羡慕的对象——几乎是可以崇拜的对象,因为它在许多方面,曾是那般优美。本书分四编,详细讲述了母权社会的复识和神话、疾病和反常、梦想和行事、猥亵和神话、精神分析和人类学、精神分析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裂口、一个“被抑窒的复识”等内容。

书籍目录

译者序汉文译本作者序作者原序第一编 复识的形成 第一章 问题发凡 第二章 父权家庭与母权家庭 第三章 家庭剧情的第一幕 第四章 母权社会的父职 第五章 婴儿期的性欲 第六章 生活的学徒期 第七章 后期儿童性欲 第八章 少年期 第九章 母权复识第二编 传统的镜影 第一章 母权社会的复识和神话 第二章 疾病和反常 第三章 梦想和行事 第四章 猥亵和神话第三编 精神分析和人类学 第一章 精神分析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裂口 第二章 一个“被抑窒的复识” 第三章 “文化的元始原因” 第四章 杀老的结果 第五章 对于起初杀老的分析 第六章 复识呢?情操呢?第四编 本能与文化 第一章 由于然过渡到文化 第二章 家庭——“发生机制的”文化摇篮 第三章 动物游牝期和交配期与人类之比较 第四章 婚姻关系 第五章 父母的爱 第六章 人类家庭的坚持性 第七章 人类本能的可变性 第八章 由本能到情躁 第九章 母权与乱伦试探 第十章 权威和抑窒 第十一章 父权和母权 第十二章 文化和“复识”附录一附录二附图英汉译名表

章节摘录

  弗氏和精神分析学派已将母女之间和父子之间的性的敌竞大加注重。我们的意见以为母女之间的敌竞,并不起始在这么早的时期。无论怎样,我尚不曾察到母女敌竞的任何踪迹。父子的关系,更较复杂。男孩子对于母亲虽无自己觉着属乎“邪的”范畴的思想、欲望或冲动,如我已经说过的那样,然而无疑地,一个幼小的机体对于母亲有着密切的肉体接触,就要发生性的反应。老生常谈给予农民社会的青年母亲一件谁都知道的忠告,就是三岁以上的男孩应与母亲分睡。婴儿阳起的事,这些地方社会谁都知道;男孩子拥附其母不与女孩子一样这个事实,也是如此。这等状况之下,父亲和男孩之间,大概会有性的敌竟的成分;即站在局外的社会学观察者,也可见到这层。不用说,精神分析家更是绝对这么主张的。稍形富足的阶级之间,毫不客气的冲突即使发生,也属罕见;但是仍在想像里发生冲突。所取形式固然较为精细,可是暗藏的危机或许并没有减少。  我们必须注意,在此时期,孩子一起始依着性去表现不同的品格和气质,父亲对于儿子和女儿的感情就要判别出来。父亲在孩子里面看到自己的继承者,那就是要在统系和家业上将他顶替。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两性社会学 PDF格式下载



详细讲述了母权社会的复识和神话、疾病和反常、梦想和行事、猥亵和神话、精神分析和人类学、精神分析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裂口、一个“被抑窒的复识”等内容。


本书的内容介绍:  基调与主线:这本书是将精神分析学说加以人类学式的批判。  概念界分:复识、烝母复识、家庭核心复识(家庭复识,核心复识),母权复识  复识:英文为”***plex”,意为复杂的,这里指潜在意识的复合体,混合体。  烝母复识:指俄狄浦斯复识,即恋母情结。(杀父娶母)  母权复识:(杀母舅娶姊妹)  家庭核心复识:指的是家庭生活中母亲、父亲、弟兄、姊妹的感情,结晶为情感系统,形成共同的社会心理基础,马氏对应弗氏的精神分析术语,特此命名。(详见P72)也就是说烝母复识和母权复识都是家庭复识,区别只在于存于不同的社会中。  主要内容:  (一)、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前一半是预发表过的,后一半是就精神分析家(主要是Dr. Jones)对于前一部分所作的批评加以回应和讨论。因此本书第三、第四编是马氏后来所著,观点较之之前有稍许修改,这一部分也是马氏《两性社会学》一书在论述更为严密,观点上更为鲜明集中的部分。  (二)、 我们首先进入本书的前半部分,同样分为两编。而第一编讨论的问题是“家庭以内所有的冲突、热情及依恋态度,是因家庭组织的不同而不同呢,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不因家庭组织的不同而不同?”,针对弗氏的精神分析学说,马林诺夫斯基的第一编的问题核心可以简化为“俄狄浦斯情结”是否具有普遍解释力?


我喜欢从过去的简单的社会形态中去寻找能够解决现今复杂社会问题的答案,人类社会是在发展,但是发展不一定就是进步。马氏对人类学的贡献,永垂在历史的年鉴中。


喜欢。社会人类学名著。


这本书非常小,几乎可以装在口袋里。但价值是非凡的,而且是民国年间的译本,无任何河蟹、删节、篡改,倒是可以增加了不少李安宅以马氏的观点为基础而发出的针对中国社会的看法。


人类学家的社会学视野,功能主义者


两性社会,经典之作。


这本书对社会科学的知识累计很好的!


以弗洛伊德的性压抑理论为起点,对母系社会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比较,值得一看。不过马林诺夫斯基否认遗俗,认为存在的文化是功能的需要,值得商榷,不就意味着存在不就合理吗?


人类学就是没有文字的经学,这本书的作者是这方面的大师,书也写得很有启发性。


两性社会学,经典译丛之一。


两性社会学自己感觉不错


两性,是恒久的话题,不论是怕老婆的苏格拉底,还是终身独身的柏拉图、叔本华、尼采,这话题没有断过。《两性社会学》这书较理性地陈述了这一话题的历史及现实,值得一看!


对学社会学的我很有用,了解更多的调查维度


是那种小本书,不算特别厚,可以放到藏书中~


不错啊内容,可以看看


书拿着质感不错 主要是内容还没看那


这一系列书,我暂时只买了两本,因为开本较小,不太适合个人的阅读习惯,内容很好,质量也很好。


不错的小书,内容丰富,价钱合理,以后还要多关注。


顾颉刚题字,许地山,吴文藻众多大师。值得珍藏,浏览了一下内容稍显专业。


小小的一本书 里面可以让我们更能领会作者的态度


买来还没看,凑单用的


大概买薄了,不是这本。。。


很好,很有用,一直没买,终于入手


便宜买的,好书


如题,就是没想到会是小册的。


经典,,,,,,,,,,,,,,


快递很速度,书是我喜欢的,还没有全部读,但是质感不错,书立方系列的很方便。


很有道理,,。,。。


活动时入手超值 你值得拥有


做活动时候买的,还是很值得的


历久而不衰的经典,值得认真研究。


打折时买的,质量很好,物超所值,字体也够大,清晰


精彩,译文也很好,慢慢读


帮同事带的,,应该还不错。。


此系列都不错,可惜没收藏齐!


好书就是值得一读


李安宅译的,还有顾颉刚的题签。


阅读丰富人生。


非常不错的一本小册子很别致观点非常好我此前买过一本精英的兴衰也是这个系列的


马林诺斯基的代表作品之一。


被大家忽略的好书


不错,玛氏经典论著


如果有精神分析学说作为知识背景的话,本书将给你提供一个人类学和精神分析的双重视角,本书对于佛洛伊德的文明源于弑父本能给予了很详实的材料,论证其片面性。


两性社会学,小小一本,内容不错!!!


不错!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


有想法的书,学习社会学


内容还是不错的,但是封面真是太破了


喜欢,这本书挺好看的,挺满意


太专业,太枯燥了。


马林诺夫斯基的著作。。。。


为了了解而买,为了买而了解。


导致了我读时感觉不知所云。当然书是好书。


搞学术我极力推荐,但是有别的目的,建议不购买,意义不大。


就是开本小了点


如果有《珊瑚花园和它们的巫术》就更好了。


翻翻看还行,翻译一般


解读两性间的社会关系,学习一下


是一本很小的书,还没看完,但是讲的东西还算OK ,只得借鉴


一本小书,说出大道理;你也存思考过,却无法表达。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