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哲学的魅力

谢维营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3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谢维营  

页数:

30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作者凭借多年的哲学素养及敏锐的思维,回答了哲学美在何处?涉及哲学的解放、哲学的根基、哲学的祭坛、哲学的头脑等等问题,重点阐述了哲学的魅力问题。

作者简介

谢维营,1949年9月生,广东梅州人,教授,上饶师范学院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哲学基础理论、科技哲学和政治哲学。已在《哲学动态》、《教学与研究》、《光明日报》、《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被《新华文摘》等权威文摘刊物转摘30余篇次,主编或参编教材和工具书7部,获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2次,获院级(校级)优秀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共5次,获曾宪梓教师奖1次。现任上饶师范学院学报副主任、副主编。

书籍目录

引言:哲学美在思想 一、 哲学的魅力:哲学也是美的 二、 叙事结构:博大的境界美 三、 穷根究底:深沉的思辨美 四、 理论真实:高雅的抽象美 五、 哲学美的终极:超越的人性美第一章 哲学的解放——给哲学犯错误的机会 第一节 哲学的本性 第二节 思想的原则 第三节 犯错误是哲学的权利第二章 哲学的“爱智”——关于哲学的哲学探索 第一节 哲学的境界 第二节 哲学的语言 第三节 哲学的问题第三章 哲学的根基——本体论探索 第一节 本体论的含义与历史 第二节 意识问题在本体论中的地位 第三节 本体论的兴衰与哲学时代主题的转换第四章 哲学的祭坛——真理论探索 第一节 真理的形式 第二节 真理内容面面观 第三节 绝对真理:一个应当摒弃的概念 第四节 恩格斯和列宁论绝对真理第五章 哲学的头颅——历史哲学探索 第一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概念新解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视界中的生产力 第三节 生产关系新论 第四节 知识阶级的出现 第五节 论社会合作实践 第六节 “阶级本性”质疑 第七节 关于国家职能的辩证理解 第八节 论社会利益形态第六章 批判武器的批判——中国政治哲学探索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实质之我见 第二节 如何科学地理解“改革是动力” 第三节 理论与历史的背反——对“人民内部矛盾”提法的反思 第四节 政治文明与政治批评 第五节 政治和谐与善待不同政见 第六节 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世纪课题——关于和平时期党的领袖产生机制和宣传机制的思考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哲学的魅力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