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本体与诠释(第6辑)

潘德荣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7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潘德荣  

页数:

521  

字数:

428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有关诠释学的系列出版物,每一辑都有一个主题栏目。这次出版的第6辑的主题栏目为诠释学的美学研究。 本辑的内容丰富多彩,除了美学研究这一主题外,还有“诠释学与中国哲学”、“语言研究与西方哲学”栏目,有中国学者研究西方哲学的论文,也有西方学者对中国哲学的探讨,充分反映了诠释学这一学科广泛的包容性以及与时俱进的特征。 该套书已经出版了6辑,它对于我国的诠释学研究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一卷的《本体与诠释》,内容是非常丰富与多样的,但却明确的有一个关于美学的诠释研究的主题。在对美学的重要范畴与观念的本体与诠释的探索下,我们也同时再度进行了何谓本体,何谓诠释,何谓本体的诠释以及如何进行本体的诠释等问题。这些都是探索不完、与时俱进的问题。因之,我们的探索也应是、也将是无止境的,和时间并行的。作为人我们就是本体自身,也是诠释自身,也是时间自身,诠释美与艺术就是诠释人,诠释人的本体与时间的本体。中国哲学一向注重美的体验与美的表达,但成为“学”却是上世纪的事。在西方,也有同样的情形,古典希腊即有美的体验与反思,甚至凝结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但成为现代重视诠释与系统论述的美学却仍是在较晚的18世纪中叶发生。

书籍目录

序:审美与诠释美学研究与诠释 道、境界和美——关于本体诠释的对话 试论中华民族的审美传统 诗以见道——海德格尔后期诗歌的精神风貌 走出中西对立——对中西文化比较的一些思考 “字”论:金圣叹哲学思想的逻辑起点 秦汉明堂建制及其美学精神 “自然之乐”与陈白沙的本体境界 自然、心灵和文化:中国艺术的三个维度 论审美境界的生成和拓展--兼论陈望衡的境界本体论 乐:先秦儒家美学的审美过程论 论审美的实践维度之建立——从康德、黑格尔到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批判性考察 乐:先秦儒家美学的审美过程论 论审美的实践维度之建立——从康德、黑格尔到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批判性考察 论文人画之本 附录:吉辰答谢赠诸君诠释学与中国哲学 言辞与图像——“如此的真实,如此的充满存在!” 当代儒家思想的扩展形态 宇宙之镜:莱布尼茨与跨文化诠释学 开放神论与对圣经的诠释 “道”、“经典”与“诠释”:我对经典诠释的一些基本理解 朱熹哲学中的意义与真理问题 成中英格物致知诠释之解读 意义诠释与未来时间维度——意义诠释学的初步探讨 “易有太极”之哲学延展及其相关概念语言研究与西方哲学 略论汉语的特质 论语言的主词结构:兼析晚期古汉语 实用主义对于分析哲学的回应 汉语 汉字 世界——汉字形而上学引论 看不到希望的希望哲学 “本体论与诠释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本体与诠释(第6辑)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