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

许纪霖(等)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许纪霖(等)  

页数:

54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研究了1895-1949年间中国知识分子的人际交往,私人脉络,团体组织以及与城市公共媒体的关系。是一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生活史。书中以丰富的史料,生动的笔墨介绍了梁启超、陈独秀等众多著名知识分子的社会交往,亲疏聚分。

作者简介

许纪霖,1957年生,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及思想史。代表著作有:《无穷的困惑:近代中国两个知识分子的历史生涯》、《智者的尊严:知识分子与近代文化》、《中国现代化史》(主编)、《寻求意义:现代化变迁与文化批判》等。

书籍目录

总序 许纪霖第一章 总论:近代中国的“知识人社会” 一、从“士绅社会”到“知识人社会” 二、“知识人社会”的公共网络:学校、社团与传媒 三、为何重建社会重心失败?第二章 士人、城市与权力:清末沪上知识分子的交往网络 一、日常生活与权力:清末知识分子交往的私谊网络 1.入上海——初到沪的士人们 2.居上海——多重的日常生活世界 二、认同与权力:清末知识分子交往的会社网络 1.三种连结方式——会社之形成 2.借助公共空间——会社之活动 三、政治变迁与权力:清末知识分子交往的集会网络 1.清末上海的集会 2.集会的发动、组织 3.集会的影响 四、印刷与权力:清末知识分子交往的传播网络 1.清末上海的印刷媒介 2.上海的传播网络 3.印刷媒介中的交往:以梁启超为例第三章 岂有文章惊天下:五四时期京沪知识分子的公共生活 一、从上海到北京:《新青年》知识群体与北京大学 1.陈独秀与《新青年》的作者们 2.一校一刊的结合 3.《新青年》知识群体的交往世界 4.代际合作:《新青年》知识群体与新潮社 二、从政团到社团:《改造》派知识群体的凝聚与介入 1.“忏悔中的新生”:研究系和《改造》杂志的创刊 2.《改造》杂志的作者群 3.交往网络与知识群体的重构 4.介入五四:文化空间的营造第四章 分歧与底线:1920年代知识分子的交往网络 一、20年代前中期知识分子的交往网络 1.“新青年”的分化 2.北京知识分子的交往网络 3.上海、厦门、广州知识分子的交往网络 二、20年代后期上海知识分子的交往网络 1.知识分子的“内战” 2.胡适的交往网络 3.鲁迅的交往网络 4.创造社和太阳社的交往网络第五章 疏离与融合:1930年代的知识分子与上海地方社会 一、“左联”知识分子——居无定所的漂泊者 1.“左联”知识分子的汇聚 2.夹缝中生存的批判声音 3.地下状态的活动空间 二、“开明书店派”知识分子——植根上海社会的文化移民 1.“开明书店派”知识分子的汇聚 2.占有资源、舆论空间和受众 三、上海地方名流——跻身城市精英的另类知识分子 1.学缘和地缘 2.活动舞台和表达空间 3.地方社会的精英第六章 十字街头的象牙塔:1930年代北平知识分子的交往世界 一、胡适派学人群与北平自由知识分子的交往网络 1.《独立评论》社与议政性公共空间的建构 2.北大、清华与学院性公共网络的形成 二、传统、现代交往的双重面向与京派文人的交游网络 1.苦雨斋的周作人与“十字街头的塔” 2.林徽因与“太太的客厅”网络 三、《大公报》与北平知识群体的媒介网络 1.“星期论文”知识群体与《大公报》的文化权力网络 2.《大公报》文艺副刊与文学公共领域第七章 地缘、学缘与惯习: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知识分子共同体 一、联大的公共空间 1.社团 2.报刊 3.民主广场 4.茶馆 5.文林堂 6.树勋巷五号 7.金鸡巷的沙龙 二、联大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与自我认同 1.学术上的探究 2.知识分子的公共议政 3.拳政的尝试第八章 重建社会重心:战后知识分子的同仁群体 一、储安平与《观察》群体 1.储安平与《观察》 2.储安平与《观察》群体 3.想象的共同体 二、《时与文》群体 1.《时与文》的负责人 2.“社务委员会”与《时与文》群体 3.《时与文》群体与“上海大学教授联谊会” 4.《时与文》群体与上海社会各界 5.《时与文》群体与《观察》群体 三、胡适与《独立时论》群体 1.胡适与“独立时论”社的成立 2.胡适与“独立时论”群体 3.“独立时论”群体与北京大学 四、吴景超与《新路》群体 1.吴景超与《新路》创刊 2.吴景超与《新路》群体 3.《新路》群体与清华大学 4.《新路》与“中国社会经济研究会” 5.《新路》群体与“独立时论”群体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是集体合作的产物,许纪霖先生定下了基调和研究方法,然后手下的博士生和青年教师们分了时段分别去做。内容主要集中在知识分子日常交往的关系网络,并试图从他们的关系网络来解释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使用的主要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惯习”、“场域”、“象征性资本”等概念。社会史方法的研究补充了以往思想史研究中只见思想不见思想者的不足,也可以说是知识分子史领域的新角度。书中引用大量回忆录,对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人际关系上的梳理,材料翔实。
  
  可是,这本书的缺点也很明显。因为是集体产物,各章之间基本没有什么呼应,行文风格也各有千秋。对知识分子公共交往的研究也缺乏深度,往往是照本宣科地罗列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穿插一些小轶事。让人读后掩卷,心中常有茫然一问:so what?
  
  窃以为社会史研究如果能与思想史研究互相呼应,考察公共交往与思想主张之间的深度关系,而不是简单用“惯习”来解释,才是下一步研究的目标。这本书,迈出了新的一步,可是走得还不够远,当然也是篇幅有限,从晚清到内战,只能做面上的梳理,深度研究恐怕还要等后来人做更细微的个案研究了。


一副近代知识分子的交往画卷,悲与喜,笑和泪,铸就伟大的一代知识分子


喜欢,知识分子要有自已的独立性。


许纪霖的书值得一读。


做活动的时候买的,超值享受哦


都是大师呀人以群分圈子重要呀


精挑细选的,当然是好书!


大致翻了一下啊,感觉还可以


不过罗列的东西太多,没有重点。


了解过去,增加知识


一直对晚清以及民国历史感兴趣,对知识分子的研究也一直关注。这本书结合了我的这两个兴趣点,严谨而角度独特。推荐。


很有启发性的一本书,可惜是许纪霖老师编的,不是著的


许纪霖先生的作品,思想性强


书中所写涉及广泛,史料丰富,不错的书籍


不如作者的专著


关注的话题


书有掉页,不知道怎没的


这本书是在出版行业改革前出版的,定价不贵,要晚出一年,就要多花至少10元钱。


我以为是许纪霖个人的作品呢,原来是他主编的啊,不过,还行。


  这本书是集体合作的产物,许纪霖先生定下了基调和研究方法,然后手下的博士生和青年教师们分了时段分别去做。内容主要集中在知识分子日常交往的关系网络,并试图从他们的关系网络来解释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使用的主要是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惯习”、“场域”、“象征性资本”等概念。社会史方法的研究补充了以往思想史研究中只见思想不见思想者的不足,也可以说是知识分子史领域的新角度。书中引用大量回忆录,对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人际关系上的梳理,材料翔实。
  
  可是,这本书的缺点也很明显。因为是集体产物,各章之间基本没有什么呼应,行文风格也各有千秋。对知识分子公共交往的研究也缺乏深度,往往是照本宣科地罗列知识分子之间的关系,穿插一些小轶事。让人读后掩卷,心中常有茫然一问:so what?
  
  窃以为社会史研究如果能与思想史研究互相呼应,考察公共交往与思想主张之间的深度关系,而不是简单用“惯习”来解释,才是下一步研究的目标。这本书,迈出了新的一步,可是走得还不够远,当然也是篇幅有限,从晚清到内战,只能做面上的梳理,深度研究恐怕还要等后来人做更细微的个案研究了。


  社会史方法下的知识分子研究   
      
  张洪彬
  
  载《中华读书报》2008年10月22日第10版
           
    以往研究知识分子往往是从思想层面入手,关注知识分子在价值层面的选择与冲突,关注知识分子在价值与权势之间的挣扎。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看到这种研究路径的单调和缺陷,人们认识到,知识分子并不是纯粹的观念人,他们更是社会人,他们生活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他们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张仲礼早年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研究士绅的路径被重新重视,费孝通关注知识分子在社会结构中的角色的角度也被继承,美国学者萧邦齐从交往网络中去理解知识分子的方法也为国内学界所发扬。许纪霖教授和他的研究生合作撰写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就正是采取新的社会史方法,着重从公共交往角度去考察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   
    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从乡村的熟人社会中游离出来,进入都市的陌生人社会,在现代都市中,知识分子具体在哪些场所发生关联?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些知识分子之间具体凭借什么纽带发生聚合和分群的行为?该书各部分的研究显示,近代中国都市知识分子发生公共交往的场所既有传统的戏园、茶馆、赌桌乃至青楼,也有现代的学院、社团、报刊、公园、广场;他们之间的联系纽带既有传统的血缘、地缘关系,更有现代的文凭身份等级、意识形态认同和都市地域文化,透露出转型时代的过渡性和复杂性。全书时间跨度从晚清开始,经过五四时期、二十年代、三十年代、抗日战争,一直到1949年,对于了解整个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颇具参考价值。我们仅摘取两个案例,以管窥该书在研究方法上的特色。
    在《新青年》创刊之初,撰稿人高一涵、刘叔雅、高语罕、潘赞化、胡适、光升等都是主编陈独秀的安徽同乡,另一些人如易白沙、谢无量、刘半农、李大钊、苏曼殊、马君武、吴虞、陶孟和、杨昌济、吴稚晖等人虽非陈独秀的同乡,却大都与陈独秀有过私人关系,不少人还常诗酒酬唱,多有留学日本的经历,多有参与辛亥革命的相似背景,具有接近的政治立场。正是这样一些纽带使得这群人得以聚集起来,支撑起中国近代史上最为著名的一份刊物。然而,因作者群局限在与主编陈独秀有良好的个人关系上,该刊的公共性不足,在全国影响并不非常大。1917年《新青年》随陈独秀迁往北大,吸收了北大很多师生加入作者群,《新青年》杂志的公共性大为提高,影响力迅速增大,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在这个案例中,知识分子之间的交往呈现出相当的复杂性和偶然性,反过来又对知识分子的公共影响力发生了很大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
    在抗战时期,西南联大的知识分子虽然身处偏僻的昆明,但是在国内舆论舞台上却十分活跃。这当然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而是知识分子群体合作的成果。可是,具体而言,这些知识分子是如何合作的?他们之间为什么能形成合作?该书第七章具体描绘了西南联大的知识分子交往的场所:各种社团、同人报刊、民主广场、茶馆、文林堂、树勋巷五号和金鸡巷沙龙。其中一些知识分子创办了《民主周刊》,后来成为民盟云南支部的机关报,在全国产生很大的影响。然而,不能不追问的是,《民主周刊》周围这批知识分子聚集在一起的纽带是什么?固然,所有同仁都是民盟成员,在政治倾向上他们绝大多数都基本上接受中共要求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然而,仅仅如此就足够了吗?事情远非如此简单。在书中所列的一份表中,我们看到:闻一多和闻家驷是同胞兄弟;罗隆基、潘光旦、闻一多、曾昭抡、潘大逵、费孝通、吴晗、王赣愚都出身清华;楚图南和冯素陶是云南同乡,李文宜和闻一多兄弟是湖北同乡,潘光旦、费孝通和李公朴是江苏同乡;周新民、宋云彬、张光年、楚图南、冯素陶、李文宜都是共产党员。把这群人聚集在一起的纽带是复杂的,多元的,传统与现代扭结在一起,空间与文化交叉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有很大的偶然性。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偶然形成的联系纽带却常常先于某些人的价值选择和政治选择,这些选择又反过来影响他们之间的交往网络。费孝通在回忆自己当初加入民盟时曾说:“我们那时的知识分子间的社会关系并不是从政治上开始结合的。师生、同学、同乡等等常是他们类聚的基础。……以我自己说,潘光旦先生是我的老师,在我进清华以前就熟识的。这个师生关系是我接受政治启蒙的基本社会关系。闻一多先生是潘先生的同学和经常往来的朋友。吴晗同志是我的老同学,但也是由于他是个常到潘先生家去的朋友所以特别熟……”
    通过这样的角度和方法去考察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考察中国近代历史,我们看到的历史图景与以往颇有不同,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细小而真实的历史细节,这些历史细节的意义不仅有助于填补我们的认识空白,丰富我们眼中的历史画面,更为重要的是,它有助于修正了我们对于历史的理解谬误。这些细小的、偶然的历史细节,并不只是一些细节而已,它们还是一些影响重大的关节点。气象学中有蝴蝶效应的说法,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我想,人类历史中恐怕也是有蝴蝶效应的吧。把历史中的蝴蝶效应突显出来,大概正是这种研究方法所长。
  


恩恩,我看这本书的时候,也是觉得coherence不行,感觉每个人都有一些underline thought, 但是没有一个统一的调子。。
其实我很怀疑是不是这部书的每一个作者都对他们使用的布迪厄有着相同程度的理解。


最后一句的類比大跌眼鏡吧……


有点福柯的味道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