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波传
2008
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世纪文景)
让-吕克·斯坦梅茨
584
375000
袁俊生
无
拙作《兰波传》出版的那一年恰逢兰波逝世一百周年,此后八年的时光又过去了,我们注意到有关兰波的研究似乎停顿下来。倒不是因为年轻学者们缺乏研究热情,他们对这位“脚底生风的人”一直很感兴趣,而是因为有些因素似乎暂时抑制了研究的激情,在十年当中,对兰波的研究曾掀起一个小高潮,1982年在塞里奇组织的研讨会(由阿兰·博莱尔、让-保罗·科塞蒂以及斯蒂夫·墨菲等人组织)以及皮埃尔·布吕内尔对《地狱一季》,安德烈·居约对《彩图集》的研究都对那个小高潮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些研究热情大概在1991年达到顶峰,各种研讨会和出版物。
兰波短暂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作为少年叛逆者,他流浪巴黎,甘愿和乞丐混迹一起;作为“脚底生风”的漂泊者,他一次又一次地逃离那“极为愚昧”的故乡,到外面去呼吸“自由”的空气。他声称自己是“通灵者”,而人们给他贴上“小流氓”、“同性恋者”的标签。本书作者以浓重的笔墨描写了兰波那放荡不羁的性格,描述了他对未知世界的迷恋;他向传统习俗宣战,并与之决裂;他追求自由的美梦一再破灭,进而放弃文学,热衷于到东方去旅行,去追寻新的“彩图”。
让-吕克·斯坦梅茨(Jean-LucSteinmetz),法国诗人,文学评论家兼南特大学文学教授。他于1989年编撰出版了兰波作品全集(三卷本),还撰写了《斯特凡·马拉美传》、《贝特吕斯·博雷尔传》以及论述诗歌理论的多篇著作。 译者简介: 袁俊生,1955年3月生于北京。1978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并留校任教。1979一1984年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工作,现任副译审。主要译著有《约翰·克利斯朵夫》、《磨坊信札》、《一弹解千愁》、《卡萨诺瓦传奇》、《莫斯科目记》、《永远的小王子》、《齐达内传》,以及《上升的征兆》、《前世今生》、《永别》等。
中译本序再版序言前言第一部 沙勒维尔的中学生 第一章 童年的生活片段 第二章 人文科学 第三章 一位名叫伊藏巴尔的老师 第四章 历史 第五章 新诗歌第二部 与“可怜的兄长”在一起 第一章 结识“丑陋的家伙” 第二章 折磨、祈祷以及苦难的征程 第三章 在英国的两个“季节” 第四章 罗什村,久违的胜地 第五章 决裂第三部 异国他乡 第一章 下地狱者的手记 第二章 在伦敦的。年轻的巴黎人” 第三章 1875年:支离破碎的一年 第四章 爪哇之旅 第五章 痴迷的旅行者第四部 非洲的冒险 第一章 亚丁,“丑陋的山岩……” 第二章 哈勒尔,鬣狗的城市 第三章 “累人的任务” 第四章 绍阿的军火商 第五章 赴埃及休假之后重返哈勒尔 第六章 病痛与死亡致谢兰波生平和创作年表参考文献译名对照表
第一章 童年的生活片段 这一次,我不会到沙勒维尔去。我不会穿越火车站前的小广场,虽然广场上耸立着兰波的半身雕像。我也不会追寻大家业已熟悉的老路,比如梯也尔街(以前称为拿破仑街),兰波就是在那儿出生的;比如波旁街,兰波在那儿度过了童年时代;再比如玛德莱娜沿河街道5号甲,兰波在那儿写下了《醉舟》。我不会穿越笛卡尔广场,也不会走进市立图书馆,更不会去兰波当年念书的那所中学,以前他曾是这所中学里最有前途的学生之一。当然,我也不会走进“老磨坊”,这是一所高屋顶的漂亮建筑,现已成为兰波博物馆。我不会注目观看马斯河,川流不息的河水带走了所有的梦境。兰波正是在这些地方度过他的童年,然而这地方像羁绊一样束缚着他,他以顽强的意志冲破这个羁绊,意志与诗歌融合在一起。说实在的,在最初那种幻觉般的发现消失之后,即使以细心、虔诚的观察者身份回到这个地方,也不会看到任何新的东西。除了证实他早已离开人世之外,没有发现任何新东西。兰波生前曾就自己真的存在于世思索过,况且他发现自己的存在好像看不见似的,尽管他做出那么多标新立异的事,引来那么多好奇的目光。“有些我碰见过的人或许根本没有看见我。”不论是传说,还足史实,他从此构成一幅图像。从难以逾越的距离来看,从无法理解的人生轨迹来看,人们感觉到的恰好是他的失落感,他那故地的真实状况也印证了这一点。 我在寻找一个人,可实际上只是碰到一个虚构的想像,这是由他的作品、私人信件和官方文件构成的想像,然而这些作品或文件只给我提供某些与史实相近似的提示。当然,将这些文字联系起来的东西正是一个生命的主线,但这个生命却以逃避,以出走作为自己生存的前提。这个生命就像是一种现象,一道耀眼的光芒,一道像他的眼睛那样的蓝色光芒。 有关这位“梦笔生花”诗人的最初文字就是他的出生证。和受洗礼证。所有人都会秉承自己先祖的特征,这位将来云游四方的人也不例外,他像每个人一样.也要接受遗传定律的制约,而遗传定律会长期地影响晚辈的身体及言谈举止。家长始终在编织着某一命运,在生命、基困及必要的痛苦中都能看到家长的影子。 让-尼古拉 居夫,现年56岁,土地出租者.沙勒维尔市人,1854年10月20日晚5时,前来本市户籍管理处申报户口。 其女玛丽·卡特琳娜·维塔丽·居夫,现年29岁,无业,系弗雷德里克·兰波之妻,于当日清晨6时在位于圣母区拿破仑街的让一尼古拉·居夫家生下一个男性婴儿,弗雷德里克·兰波现在里昂第四十七步兵团任上尉,并驻扎在里昂,他们为孩子取名为让一尼古拉·阿尔蒂尔,阿登省第二区沙勒维尔市户籍管理员弗朗索瓦·多米尼克·勒马勒将此登记在册。普罗斯珀·勒泰利耶,现年56岁,图书经营者,巴蒂斯特·埃默里,现年39岁,市政府职员,二人均为沙勒维尔人,他们在场为户口申报人作证。在阅读本证明之后,户口申报人及证人在本证明下方签字确认。 居夫 埃默里 勒泰利耶 勒马勒 从那时起,人们注意到孩子的父亲兰波上尉并不在家,他当时驻扎在里昂。这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征象后来却演变成极大的弊端,夫妻二人对此饱受痛苦,甚至闹到分手的地步。兰波是在居夫家里出生的,一个月后,即11月20日,他接受了洗礼,从那时起,他便完全被托付给外祖父家。兰波后来和他兄妹一样,对父亲家一无所知。 帕泰诺·贝里雄依照岳母兰波夫人的回忆,向我们描述了弗雷德里克·兰波,说他“是个中等身材的人,金黄头发,蓝眼睛,天庭饱满,鼻子很短,且微微向上翘着,嘴唇有些厚,在下巴处留着一绺胡须,这是当时时髦的样式”。弗雷德里克于1814年10月7日出生在多勒,他母亲是一个农户的女儿,父亲是个裁缝,他从18岁起便选择了军人这一行当。他从士兵一步步地被提拔上来,从1841年起,他就驻扎在阿尔及利亚。那时正是殖民统治的高潮期,法国军队在比若元帅的指挥下同阿卜·埃尔一卡德的军队作战。1845年,弗雷德里克被晋升为少尉,接着被任命为塞杜镇阿拉伯处的主任,这里距特莱姆森仅50公里。他主要负责行政方面的事务,针对各类不同的问题起草报告,他总是抱着满腔的热情去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那时大多人都认为这是一项令人厌烦的工作。此时,我想起了那位绰号叫“狼人”的贝特吕斯·博雷尔,此人自1846年起担任穆斯塔加奈姆的殖民监察官。想像这两个人能在一起碰面绝非是徒劳的空想,但弗雷德里克不是诗人,而博雷尔也没有任何行政官员的才华。命运就是这样形成的:当博雷尔在其思想的城堡里为其《消沉的马斯河》编写韵文时,弗雷德里克则精心地起草重要的报告,在他看来,起草报告是远远不够的,他还撰写了一篇《军事口才论文》,写这篇文章既出于消遣,也出于某种信念,这让人觉得他的口才一定和他的文笔一样充满了灵气。这类特殊的文学并 不像人们想像的那样十分罕见,比若元帅手下的许多军官都用优美的文笔来炫耀自己,从而给我们留下许多典雅的文字,让我们从中看到他们的修辞天赋。弗雷德里克显然比一般人要聪明。而且他非常珍惜自已所写的文字,那是他在既遥远又不十分太平的阿尔及利亚利用空隙时间所写的文字,他把这些文字带到沙勒维尔(后来就放在那里)。兰波小时候常常翻阅父亲写下的这些文字,但有些篇幅上还书写着稀奇古怪的字母,这引起小兰波的注意,其中有~本阿拉伯语字典,父亲在上面写下了评注。另外还有一些“阿拉伯草稿”,里面有一篇“笔记,标题是《玩笑与文字游戏》等”,以及“对话及歌曲集,这对学习阿拉伯语的人来说是很有用的”。 1848年革命后,驻扎在奥兰的部队,其中包括兰波中尉所属的野战营,宣布支持共和国。弗雷德里克在那儿一直驻扎到1850年,那一年他回到法国。两年后,他被晋升为第四十七步兵团上尉。现在,人们依然不知道这位在国外度过青春年华的士兵怎么会结识一位阿登省的姑娘。但军人的生活常常让他从一个营地轮换到另一个营地。1852年,他被派到梅济耶尔营地,这是距沙勒维尔很近的一个小城,今天此城已划归沙勒维尔管辖。一到星期天,军乐队的乐手们便拿着亮铮铮的管乐器,戴着红色军帽,来到沙勒维尔的音乐广场上为大家演奏,让附近的居民欢乐一番。维塔丽·居夫时年28岁,刚刚搬到城里来住,到广场上来看军乐队表演也算是散散心吧。她个子很高,举止庄重,她那副矜持的样子和美丽的蓝眼睛也能迷倒许多男人。兰波上尉注意到了她。他们依照当时的礼仪认识了对方,恐怕这也和那些想撮合这门亲事的人不无关联,他们注意到两个人还是心仪对方的。 维塔丽于1825年3月10日出生在罗什村,这个村子距沙勒维尔50公里。她的童年很不幸,在5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从那以后,她就一直住在这个小村庄里,和父亲让一尼古拉、哥哥让一夏尔·费利克斯(生于1824年)及弟弟夏尔一奥古斯特(生于1830年)在一起生活。她很快就接替母亲,将所有的家务活都承担下来,这些家务活整整一生都压在她身上。 居夫一家是体面的农民家庭,他们家族有案可查的历史可追溯到大革命之前。兰波后来在《地狱一季》中毫无窘意地申明:“……我出身低贱。”其实他的远祖并不是缺食少穿的穷人。他的外高祖父让一巴蒂斯特·居夫手里有丰特尼耶庄园,那是一座古修道院。随着时间的推移,外高祖父把冯克、叙菲利等镇周围的土地买过来,渐渐变得富裕起来,最后在罗什村落下脚来。他的儿子们继承了他的财产,接着孙子让一尼古拉又继承了父辈的财产,让一尼古拉的孩子们就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维塔丽年轻时就很勤快,而且道德观念极强,但她的兄弟却恰好相反,他们俩性情乖戾,生活也很放荡。1841年,年仅17岁的让一夏尔·费利克斯便离开阿登省,跑到阿尔及利亚去当兵,那是为了躲避一件不光彩的事,要不然他非得被轻罪法庭送进监狱不可。他去阿尔及利亚的时候,兰波中尉恰好驻扎在那儿。让一夏尔·费利克斯只是在妹妹维塔丽结婚之后才返回法国,那时他的皮肤被晒得黝黑,村里的人给他起了一个绰号,称他是“非洲人”。至于说弟弟夏尔一奥古斯特,他整天什么活也不干,就知道饮酒纵乐。1852年,他还是结婚成了家。从那时起,新婚夫妻似乎使居夫这个大家庭产生了矛盾,结果维塔丽打算离开这个家。于是父亲让一尼古拉便把罗什村的土地交给夏尔一奥古斯特去经营,他给女儿准备了一份丰厚的嫁妆。他们父女俩离开罗什,搬到拿破仑街12号的二楼居室里,这里位于圣母街区,距市中心不远。夏尔根本没有能力管理他的财产,守着酒坛子一天天地消沉下去,而且还抛弃了妻子。1854年,在神秘地失踪多年之后,哥哥费利克斯回到家乡,于是弟弟便把这份家产转让给哥哥。从那时起,他便在省内各地到处流浪,靠给别人打短工生活。家乡的酒好像让他活得很长寿,他一直活到1924年,在度过游手好闲、专横任性的一生后离开人世。兰波的传记作家戈德绍上校曾一再强调居夫兄弟这种不顺从、好叛逆的禀性。兰波还真的像他们!其实他并不了解这两个舅舅,只不过是听人传言,对他们的举止有所耳闻罢了,因为他母亲大概对自己兄弟的事什么也不想说。懒惰,酗酒,流浪正是兰波生活中的“惯例”,但人们不应将此归咎于祖传的陋习,这也是不可能的。所有的一切都表明,他后来所推崇的方法,即“清醒地让所有感官错乱”与酒鬼夏尔及“非洲人”费利克斯的榜样没有任何关联。相反,人们应该相信,在兰波看来,他母亲一直代表着久居一隅而又令人厌倦的稳定生活,所有的习惯在编织着他们每一天的生活,甚至压制了他的梦想和希望。 在罗什居住的那些年,她确实过的是听天由命的日子,她进过小学学堂,但很早便习惯于做家务,成为操持这个家庭的女主人。夏天,到了收割庄稼和草料的季节,她和男人们一起干活。后来,她搬到沙勒维尔来居住,这改变了她那没有欢乐的世界,这个改变却出乎她的意料。自从结识弗雷德里克之后,她打消了自己逆来顺受的想法,也变得高兴起来。显然,未婚夫妻还是情投意合的。1853年2月,他们俩举办了婚礼,她带来一笔可观的嫁妆(3万法郎),后来罗什村地产的收入也划归在她的名下。至于说上尉嘛,他仪表堂堂,在部队里干得不错,而且还有晋升的机会。她爱这位帅气十足的军人,而他呢,在非洲孤独地度过那么多年后,可以期待着在她身边过上有人疼爱的安稳日子。 在他们结婚九个月后,结实的小弗雷德里克出生了,他的前途虽不如弟弟的那么辉煌,但他却比弟弟活得长寿。从1853年5月起,兰波上尉被派往里昂驻防。他利用短暂假期回家探亲,这次探亲后,他有了第二个孩子,就是让一尼古拉·阿尔蒂尔,未来的诗人,但孩子出生时,他未能赶回来,那时他正准备随部队开往克里米亚,拿破仑三世和英国人结盟,正试图联手攻打尼古拉一世的俄军,以武力来解决棘手的东方问题。战争打响后,兰波夫人极为焦虑不安,每天看报纸,查地图,关注战事的进展。诗人兰波年龄太小,恐怕对此不会有任何记忆,但他后来注意到家里挂着一幅描绘因克尔曼战役的版画(他父亲并未参加这次战役)。在讽刺诗篇《圣袍下的心》中,他倒更乐于向我们展示这样一幅版画,这幅画挂在令人尊敬的有钱人拉比奈特家的客厅里。 因此,夫妻俩不得不天各一方,过上聚少离多的生活,这种生活最终导致夫妻二人彻底分手。维塔丽憧憬幸福生活的梦想也一天天地破灭了,所有的家务再次落到一个女人肩上,她得把家中的一切事情都承担起来,还得照料几个年幼的孩子。兰波上尉最终安全地返回家乡,但他只能看望一下妻子和孩子们,最多在家待上一周,他又得去履行一个军人的职责,回到部队后,他被派往格勒诺布尔驻防。这次短暂的探亲让他得到一个女儿,但婴儿三个月大就夭折了。一年后,1858年6月15日,另一个女儿出生了。这是诗人兰波的大妹妹,名字也叫维塔丽,但她没有活到青春期就去世了,兰波后来一直很疼爱这个妹妹,妹妹背着他悄悄地写日记,通过她的日记,我们注意到,她是观察诗人在1873年至1875年间日常生活的最朴实、最可靠的见证人。 那几年的生活确实是平淡无奇,家庭中有新的生命来到人世,也有生命离开这个世界。父亲让一尼古拉于1858年7月去世了,兰波夫人感到非常悲痛,她常常回忆起“善良的父亲”,他是所有逝者中最让她惋惜的亲人。父亲死后,她继承了罗什村的那片耕地(她很快就将耕地租给几家农户)。此后不久,收获季节过后,她作出一项重大决定:她把孩子们交给邻居照料,独自一人跑到斯特拉斯堡附近的斯克雷茨塔,去看望正在那里驻防的丈夫。她守在丈夫身边度过几天。这个脾气暴躁的女子做出这样的举动,实在令人吃惊。人们从中感觉到她那渴望爱情的决心,但这一渴望很快就再也不会表露出来了。上尉只是生养孩子的父亲,而不是疼爱妻子的丈夫。1860年6月1日,他又让妻子给他生下一个女儿,孩子取名叫伊莎贝尔,后来命运使这个小妹成为诗人兰波的传记作家,让她去创建诗人的传奇。 尽管这次短暂旅行让兰波夫人体验到甜美的生活,但她很快又回到累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膝下的四个孩子不会给她任何喘息的时间,大儿子才刚满7岁,最小的女儿还睡在摇篮里,而孩子们的父亲又常年不在家。由于现在住的这问居室太小,无法容纳这么一大家人,她离开这里,搬到波旁街73号,这是沙勒维尔市的工人住宅区。后来,兰波夫人搬了好几次家,她总觉得找不到合适的居所。自从维塔丽到斯特拉斯堡探望丈夫之后,上尉不再是这个家庭的稀客了,虽然他在家的时间比以前长久许多,但并未给这个家庭带来幸福。他几乎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们,而且好像很难忍受他们,况且他和妻子的关系也不和睦。对于这位“生性喜欢到处漂泊,懒散而又粗暴的人”来说,所有的一切都成为不和睦的借口。
这位神秘的“通灵人”,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普鲁东就在《超现实主义宣言》里把他作为“超现实”的先驱。兰波对世俗和宗教的双重反抗、古代行吟诗人般的流浪、是似而非的同性爱、心醉神迷的大麻和烈酒、对太阳和自然的神秘信仰,甚至他乞讨般的生活来源……也成为“跨掉一代”的榜样。 这位“脚底生风”的漂泊者奔波于丛林大漠之中,索然无味地生活,忍受疾病的折磨,直至死去。作者以兰波的书信为依据,讲述了兰波短暂传奇的一生。 应该单纯从诗歌的角度来审视兰波,然而他的作品与生平交相辉映,其紧密一致无与伦比。 ——【法】勒内·夏尔 在未来的世界上,兰波型将取代哈姆雷特型和浮士德型,其趋势是走向更深的分裂。 ——【美】亨利·米勒 他是一个“值得尊重的过客”。 ——【法】马拉美 他是一位”野性状态的隐秘者”。 ——【法】保罗·克洛岱尔 兰波的一生比他写出的作品更有意义。 ——【法】让·著莱士 兰波是充满神奇色彩的诗人。他少年才华迸发,竟写出泣鬼神、惊天地的诗篇,这和他“清醒地让所有感官错乱”不无关系。他习惯于以超越现实的幻觉去赋诗,通过幻觉,他获得超自然的能力,成为预卜未来的“通灵者”。
无
阿尔瑟尔兰波,唯美的通灵,游走于人间的奇境,梦的边缘
书的内容非常不错,不仅讲述了兰波的一生,也多少涉及当时法国的政治背景和他的创作理念。
很厚,内容很充实
好重的一本书喜欢兰波啊,再贵也值了
我好喜欢兰波甚至为了他转专业终于看到他的传记了他是我的精神支柱~加油啊~
不卉学习园林专业还真是名副其实了很聪颖勤奋的小女孩子,喜欢外国的文学作品不是我的爱好,但希望她能快乐地坚持
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送到了,还以为会等三四天呢!赞一个
他的东西实在太难找了。
慢慢看,还是很耐读的
字迹清晰内容详实
好棒的书啊
从一个全新的角写兰波 但就是书的质量不太好 拿到手上的时候封皮皱巴巴的
很大的期待买来,看了几十页就看不下去了,很烂的传记,说实话。
没读过兰波传,不晓得能不能评价兰波?最开始晓得兰波这个人,是读他的《醉舟》,后来对他进一步感兴趣的是他和魏尔伦的同性之恋,再后来彻底迷上他的是他写的那首奇特的诗《元音》,根本就不懂,为什么喜欢,就是因为不懂,其实大家都是这样,魏尔伦喜欢兰波也许也是出于不懂,到后来他懵懵懂懂的时候,这种“爱情”就有点醉舟半沉的意思。没读过不要紧,只要你心里有兰波就够了
看这本书,首先需要身边有兰波的诗集。《地狱一季》和《彩图集》。因为这本传记里面某些诗歌片段只是为写作传记而插入的,完整得少,甚至有些就是只言片语、显得支离破碎,一笔带过的地方很多。
另外,要有清醒的头脑。这本书对兰波的称呼会随着不同的时间段而改变。如果是初次接触兰波的读者(比如我),那些双引号引起来的nicknames,真的有够麻烦。问题在于这些nicknames还隔一段时间就变一次。
还有,最好懂点法语。因为,80-90%的脚注都是没有翻译的!(难以置信!)本书的作者大量引了用其他文献,但是脚注却没有全部翻译,让人费解,大大影响阅读中的理解。
最后,搭配看看《魏尔伦传》。
说句题外话,今天翻看了了同一系列的《魏尔伦传》和《波德莱尔传》,阅读的流畅性大大超过这本书。到底是因为本书脚注没有翻译而影响了阅读的理解(这个作者真的很喜欢”吊书袋“,米有脚注的帮忙,真的很郁闷),或者因为翻译不到位,还是原书的写作本来就不是那么好读,不得而知。
封面上是他最为著名的一幅照片:有些蓬乱的头发,明显稚气未脱的娃娃脸,得体的穿着,清秀的面容,但如果仅此,这样一个有着落魄天使般面孔的孩子绝对不会是兰波。他明亮的眼神忧郁而游离,仿佛越过镜框一般,带着几分悲怆和高傲,超越了观者,超越了世界。一个世纪过去了,这张兰波17岁时的照片是我们对他最直观的印象,那时他是在巴黎初露锋芒的新进诗人,两年之后《地狱一季》在强烈的情感蕴积下而生却备受冷落,三年之后他便丢下纸笔不再创作,向着无羁的他乡一去不复返,直至37岁因病重重回故里,自由的灵魂最终停下追逐光明的脚步。
很难辨清这样一个灵魂的重量与色彩,太多的是非与争论充斥纷争。世人时而由衷地赞美他为“象征派的代表”、 “第一位朋克诗人”,倾慕着这位“被慕斯的手指触碰过的神童”,时而嫌恶地指责他是“垮掉派先驱”、“有强烈表演欲的疯子”,怪癖乖张、放荡不羁的性格是20世纪60年代反叛的高潮中叛逆学生的楷模。这是后人眼中的兰波,就像每一个伟人都有着天才与疯子的特性,无论是凡人还是后辈都只能遥遥地琢磨,通过他构筑的世界来妄图体察那个为诗而生的少年、为自由而死的青年。
现存的文献很难还原出真实的兰波,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揣测的那样:“他只留给后世极少的证据,使人能在其生命轨迹中辨别他的模样来,因此后代人就更想去了解他。”而他自己满带戏谑的嘲弄着后人:“我躲起来了,其实我并未躲藏。”
一个多世纪以来,这个一直是追求变革的年轻人的偶像的兰波,无可置否坐拥着难以企及的文学高度,而这星点般璀璨的光亮却只是他生命中的四年。所以,摒弃异样的崇拜、盲从的伟人效应之外,应该坦诚接受的是他完整的人生,而非只是区区的浪漫主义的青年、热血激情的革命者、惊世骇俗的罗曼史。
藏于这一切之下,浮于漂泊灵魂之上,有着通灵者的思维、逐日者的脚步,挣扎在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的变换局势,寻求“真正的生活”是他一生的追求。
通灵者
既然说贫穷是诗人的必经之路,那么正是伴随着穷困潦倒、寄人篱下的困顿生活,兰波的艺术创作抵达一个惊人的高度,更令人惊异的是,那时他只有16岁,而这段创作生涯只有短短的五年。在这段时间,这个叛逆者自诩为“通灵者”。
他认为,作为通灵者的诗人能重新找回上帝赋予的使命,只有在他们手中才能消除词与物之间的冲突,使之得以重新的弥合。这个观点在著名的“通灵者书信”中首次提出,从此一位文字炼金术士出现在19世纪末的法国文坛。
如果说一份有着革命态度的心需要寄存于一个天才的躯体之中才能彰显其最大价值的话,那么这样的一个前提也随之产生:这必须是一个敢于破旧立新、对旧制度能果敢抨击与决裂的有着足够自信才华超群的人。但这也必然造成一个叛逆、逆世、桀骜不驯且常人无法理解的嘲讽者的出现,而在智力“庸俗”的人看来,他们必定是不近人情的疯子。
兰波正是以这样的面目出现在巴黎,在各个诗人、艺术家聚集的沙龙中,他依然是不受欢迎的那一个,只是一个来自于外省的满口狂言的大男孩。这也很大程度上激起了兰波反抗的欲望,为自己刻意制造了一个激烈、粗俗、充满攻击性的面具,使得阴郁孤僻的内心长久压抑蛰伏在其之下,这也是他与主流文学界分道扬镳的直接原因。
在那个为诗而生的灵魂沾染进浮夸巴黎的大染缸之前,也就是在兰波酝酿“通灵“说之初,兴奋于终于可以摆脱“极为愚昧”的家乡,且完全相信能在大城市里获得成功,《醉舟》随之应运而生。就是这篇作者热烈评价说:“足以涵盖兰波的全部意义”、“已成为他躯体的一部分”、“堪称是通灵的典范”的著作,真实体现了这个少年的内心——没有愤世嫉俗的嘶吼、颓废消极的悲观,有的是自信与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感觉与色彩的调和,从而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冲击。
“我熟悉在电光下开裂的天空,
狂浪、激流、龙卷风;我熟悉黄昏
和象一群白鸽般振奋的黎明,
我还见过人们只能幻想的奇景!”
从他手下创新而出的新诗也许就是这个奇景,通灵者的感知力直指凡人无以登临的天空和大海。正因如此,更多人感慨于兰波短暂的创作期限,这使得我们失去了多少美的冲击啊!在与魏尔伦相羁相绊的纠葛情感终结于意外之后,那个理想主义的叛逆者再也找寻不见了。《地狱一季》见证了兰波作为诗人的高峰,那个有着动人眸子的少年便头也不回的向着“太阳与海/交辉相应”之处奔去了。
逐日者
“脚底生风”的漂泊就是兰波后22年的生活,他放下了文学,放下了过去的生活,只身前往非洲大陆,在那里他是商人兰波,在那里他与诗人兰波从未有过交集。
这个跨度极大地转变从来都让研究者极为困惑,各种解释推理也纷至沓来。那个集编辑、自由射手、教员、雇佣兵、马戏团售票员、监工、进出口商、摄影师、探险家、军火商于一身的旅行者,只凭借书信与欧洲大陆联络,计划着更大范围的冒险、更远距离的旅行,世故老练地进行各种商业贸易,而就像一个混于市井的商人,争抢着黄金和利益。
兰波在书信中写道:“最终,最有可能的是,人们只能去本不想去的地方,只能做本不想做的事情,只能以不情愿的方式去生、去死,却看不到任何希望弥补这遗憾。”看上去这就像理想的陨落,充满了对于生活的无奈。
作者将这种变化归结为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既争取成功,同时也接受失败,“因为失败也是生活的一种形式,尤其是当生活过于追求不可能实现之事时就更是如此”。这不由得使人想起兰波最为著名的生活追求:“生活在别处”。且问别处在何处?让自由之心驰骋的地方。
无论是诗人兰波还是商人兰波,他从未改变的就是追求自由的决心。被尘世牵绊的神童在伦敦、巴黎的世俗世界里得不到他所追求的,那么只能奔赴另一世界,另一个能摆脱束缚、重新开始的自由天堂。
能说他找到了么?实则不然,现实还是压迫着兰波在异地孤单、抑郁着,折磨着他的身体和灵魂,不尽人意的终究是事实。兰波在发觉伤病已使他无法出行的时候,曾绝望的思考这个问题,“我们究竟为什么要活在这个世界上?”得出的答案是:“为了忍受难以名状的痛苦。”
《地狱一季》中意气风发的文字是“太阳之子”的渴求:
找到了!
什么?永恒。
那是太阳与海
交相辉映
弥留之际他呐喊着:“大海究竟在什么地方?”
但是,他一生都在与这一切苦难做着斗争,奋力追逐着自由和“真实的生活”。令人心碎的是,每当我们忆起兰波,总是理所当然的将他定格于“诗人”这个特定的称谓,正如作者动人的结尾:“兰波去世了,而他身后的事情则属于文学,可他本人却甩掉了文学,以更猛烈地方式呼吁所有人去关注他的爱,关注他的幻想。”
事实上,这个幻想才是“真正的生活”。
兰波所处在一个动荡而天才辈出的时代,不难看出,他们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和相通。唯美主义的王尔德,象征主义的马拉美,后印象派的梵高,同样的命运多舛,同样的郁积疾苦。
源于混乱时局造成价值观的不定向,西方世界摸索着在新制度下的思想体系和生活理念,到了20世纪60年代,那个伴随着嬉皮士运动的叛逆岁月,兰波的诗句被反叛的学生用作口号从而进一步传播开来。哪怕到了过于激进的热潮消退,雅皮士成为主流之时,兰波依然是他们自由精神的动力。
尽管如此,每当书卷翻动、尘埃微起,敬畏与崇仰的心情也随之而生,虽然那双蓝色的眸子早已凝碧在苍白的书卷之外,但这远不止是一段传奇。世上有着太多身体力行的先哲,也有太多随心所欲的率性之人,诗才很多,哪一道笔痕不是浸透着鲜血与泪水,被世事摧折、被人事侵扰,最后顿悟、涅槃,或许这是万事的定则,或许这也算得上普世的磨练,啼血的呼号吐露一些,余下的不可名又不可道。但这世上曾闪过一道如流星的生命,他鄙夷着盘桓踌躇的俗世者,他近乎疯狂的追求自由,“我的生命如此辽阔,以致于不能仅仅献给力与美。”这似乎是逆世的叛逆,是格格不入的癫狂,无可置否,诚然如此。
当理想和追求等同于欲望,当想象力被现实所束缚,当前途漫漫却依稀看到黯淡的影子、雷同的结局,当裴多菲的诗句失去了热血和激情,在梦想搁浅了的滩涂上遥遥找寻着醉舟,试问谁能载我一度沧海。这些困顿的时刻兰波的影子才跃然纸上,沧桑、疲惫、忧虑、悲伤,却有着坚定地意志追求自由,与世俗强扭着决裂。这简直是个过于理想主义的形象,但却那么惹人激情澎湃。
这是一段短暂的旅程,“通灵者”和“逐日者”,“脚底生风”般逃离和追逐,这些不该只长存于那个年代,但无论如何只有一个兰波。
出走、旅行、革命、参军、经商,兰波的一切所为都是为了去到可以生活的地方去真正地生活,诗歌其实也并列于这个列单之中,它也仅仅服务于这个目的。远行、出走、反叛。
兰波告诉我们生活在别处,而他不能,任何别人也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生活在别处,不仅如此,生活永远在别处。兰波逐日的人生旅程也无疑并非永远被坚定的力量所驱动。“他不再期盼着真正的生活,因为这样的生活就像是一个令人恶心的圈套。”(页399)失败本身就是生活的一种形式,(页431),兰波很清楚,“人民只能去本不想去的地方,只能做本不想做的事情,只能以不情愿的方式去生、去死,却看不到任何希望能弥补这遗憾。”(1885.1.15,页430)所以兰波不得不一次次得回到法国边境的故乡,那个愚昧、偏僻、无聊的村庄,就像牵着风筝的线,成为他一生的轴。就如诺瓦利斯所谓“永恒的乡愁”,永远无处是家。
因为生活本身就是残缺,因为实存不能用逻辑来规定,就注定了生活永远在别处,注定了我永远是另一个人。(这里的确像实存主义。)有些人很快累了、怕了,任何老实了,有些会坚持地久些,而总会有些人只在伤痛中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也许像兰波所笃信的《可兰经》里的话“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性格和命运相互交错着。
寻求刺激、永不满足当然高于麻木停滞的人,但兰波会不会有过一毫的悔意、闪念的厌倦呢?我想无疑,他甚至还想过结婚。我总是认为,在这两个层次之上还有个高明的结合。希望这不是无聊生活中人的自欺欺人。总之,读兰波,是可以刺激麻木的,它提醒我们反省自己的生活现状,多多少少给我们再次去生活的动力与勇气。
我在此生此世想起他来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终于看完了《魏尔伦传》和《兰波传》,总觉得应该写点什么。“疯狂的童贞女,下地狱的丈夫”,兰波的描述倒是一针见血。这个被缪斯手指触碰过的孩子一生过的太过耀眼,他是传奇,是神话,是偶像。相比兰波,同为天才的魏尔伦却好像成了一个笑话,生活的失败者,道德的失败者,仅有的诗歌才华晚年好像也被消耗殆尽,马拉美在魏尔伦葬礼上的致辞我怎么看怎么是讽刺……
我只是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同为诗人,魏尔伦就该遭到讥笑,而兰波却受到膜拜?艺术不分高低,难道诗人的一生就可以比较?没人能说《彩图集》比《戏装游乐图》更伟大,那么也就不应该有人说兰波凌驾于魏尔伦之上。既然生活是人人都要扮演的滑稽戏,他们只是选择了不同的剧本,谁又有资格去评判?
我们都是魏尔伦,想要放纵自己的欲望,又想得到心灵的平静。想得到一切,得不到就像孩子般哭闹。我们都想成为兰波,想要游走在世界的边缘,站在善与恶的彼岸,超越生与死的两极,笑着睥睨一切。只可惜兰波只有一个,和生日只差他几天的王尔德一样,属于天才级别,就像天上的繁星,生来只供人仰望;甚至魏尔伦也离我们如此遥远,魏尔伦的忧郁成了诗歌成了美,我们的忧郁却变成了酸腐的呓语和无病的呻吟。
痛苦?迷茫?压抑?年轻人好像都得了忧郁症,为爱情友情风花雪月现在未来吃喝拉撒一切的一切纠结着。我也曾沉浸于叔本华康德存在主义,当然我还有自知之明,没妄图寻找生命的意义,只是想寻求点心灵上的慰藉。可他们除了让我眼更毒嘴更贱之外,多余的好处貌似也只有在清晨醒来的混沌中冒出一两个“意识是被唤醒,还是被创造”等诡异问题然后自我催眠我其实很有思想时所产生的奇特的虚荣心。我也想做一个思想简单的小女人,每天谈谈情,说说爱,收拾屋子逗逗狗,偶尔不开心了梨花带雨地展示一下柔弱。I JUST CAN’T.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可谁又能否认命运决定性格。我若是像希尔顿大小姐一样家财万贯年轻美貌我才没功夫在这里浪费青春呢。有些人生来就是为了享受的。我们中的大部分人生来也是为了享受的,享受痛苦。既然上帝要玩,摊手,我们也无话可说。
总有人劝我找点信仰,可这东西和爱情一样,至今只听过没摸过。“我的心中,唉!藏着两个灵魂!……”我曾羡慕浮士德,觉得一个人最终能找到那样纯净的理想,着实不枉此生;也曾惊艳于靡非斯托,觉得一个人如果能有那样的智慧和洞察,哪怕变成魔鬼也是一种幸福。可如果现在让我选择,我愿意变成瓦格纳,即使有人说我傻骂我呆,但我能在我心爱的书籍中尽情徜徉且永不厌倦,这种快乐又岂是浮士德和靡非斯托所能体会的。
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一个理想主义者,还总想着变成一个唯美主义者。我是叔本华的笃信者,还妄想变成伊壁鸠鲁的实践者。可惜啊,我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只能干着自己讨厌的工作,过着自己讨厌的生活,变成自己越来越讨厌的人。既然生活是人人都要扮演的滑稽戏,我们既是演员也是观众,那谁又会在乎我的傻我的痴我的疯癫。尽情享乐吧,伊壁鸠鲁说的好,生活中最大的善来自快乐。
我们都是魏尔伦,我们都想成为兰波。但如果可以,请让我变成拉封丹,请让我同时拥有爱和睿智。这样可能太过贪心,如果可以,我也愿变成舞者,或者演员,无他,只因有张力的人生更容易充满活力。
我就这样恶心着自己,往自己所鄙视的无病呻吟的方向发展着。如果哪位兄弟姐妹居然看到了现在,请吱一声,告诉我我还没疯。
我怎么变成这样了,再次鄙视一下自己。这样不好,不好……
八卦一下蘭波與魏爾倫。
蘭波十七歲時結識魏爾倫,好比天才美少年遇到謝頂老詩人。
呃,二人順利相愛。
話說少年蘭波美貌驚人,恃才傲物,桀驁不馴,行為舉止甚至堪稱粗野;他身無分文從農村跑來巴黎投奔魏爾倫,路費還是魏爾倫給他寄去的。
魏爾倫雖說有點禿頂,可是戴上大禮帽倒也是風度翩翩的學者模樣;據說他在政府部門上班,收入穩定;他家有美麗的妻子,有溺愛他的老母親,還時不時有些遺產可以繼承……應該也算是個城市中產階級代表?呃,當然還有詩才。
可惜除了詩才,這個傢伙實在是軟弱無能。
自打迷上了蘭波,他的世界也被徹底顛覆;貌似一切都很瘋狂——酗酒,愛情,喋喋不休的爭吵,源源不絕的靈感……呃,或許大詩人的生活就該是這般放縱豐富吧。
魏爾倫一邊要養蘭波,一邊要應付懷孕的老婆和家庭;
這人太怂,拿不起放不下;蘭波那頭他不肯鬆手,老婆這邊來幾句甜言蜜語他也會追悔莫及恨不得飛回家跪在妻子腳邊懺悔。
而且此人一喝醉酒就耍混蛋,動手打老婆,有一次還把繈褓中的兒子扔出去摔在牆上,屬於窩裡橫那類。
他永遠學不會蘭波的瘋狂和特異獨行,只敢在喝過酒之後對妻子耍酒瘋。
蘭波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很難養,花錢如流水,魏爾倫那點積蓄很快被揮霍一空。
後來倆人離家出走,去往倫敦,過了一段自由自在的生活。
其間蘭波愈發瞧不起魏爾倫的懦弱,恃寵而驕,像怨婦一般動輒找茬兒羞辱魏爾倫。可憐的禿頂老詩人不僅要努力在倫敦謀生養蘭波,還要忍受愛人無止盡的喋喋不休。
呵呵呵呵……直到有一天,魏爾倫總算受不了他,終於像個男子漢一樣摔門拂袖而去(拍手叫好,蘭波活該)——蘭波一見苗頭不對,撒腿便追出去。但是這次魏爾倫是來真的,一件行李不帶,直接奔向碼頭,跳上船離開了倫敦,任憑蘭波在岸上又跳又叫,決計不理。
蘭波沒有錢,典當了魏爾倫留下的衣服和書籍,勉強維持了幾個星期之後,只得動身滾回法國乡村老家是也~之間似乎還生了場病。
後來魏爾倫輾轉到達布魯塞爾,和蘭波重歸於好,蘭波出發前往布魯塞爾和愛人會合。據說蘭波一推開魏爾倫房間的門,二話不說上來就給魏爾倫一通暴打。蘭波記仇,對魏爾倫將其拋棄在倫敦耿耿於懷,揚言報復。
據說他還真的報復成功了,某天蘭波用小刀刺穿了魏爾倫的手背。
這對冤家情侶每況愈下,爭端不斷,直到魏爾倫沖蘭波開槍,子彈打穿了蘭波的右手——魏爾倫鋃鐺入獄。
儘管蘭波幾次要求撤訴,要求警察釋放魏爾倫,但是由於魏爾倫在巴黎時候的政治立場以及二人同性戀行為等種種原因,法庭並未寬恕魏爾倫,魏爾倫蹲了兩年大牢,據說王爾德因同性戀被捕時被關押在同一家監獄。
蘭波心灰意冷。
魏爾倫出獄不久,二人徹底分手……
應該是蘭波甩掉的魏爾倫,他懦弱的性格實在不適合蘭波。
話說蘭波從此開始了遊歷探險生涯,他參軍,逃逸,去往非洲最艱苦的地方工作,後來徹底放棄文學成為一名商人……
如此看來,與魏爾倫分手后的蘭波似乎更加堅毅,他顛沛流離,勤奮工作,從未停下過腳步,甚至樂善好施,整個人都可愛了許多。完全不像被魏爾倫包養時的那個天才小流氓。話說和魏爾倫分手前後,蘭波也有若干次寫信敲魏爾倫的竹杠要錢……哎,也就是情人冤家之間才能這樣耍無賴吧,愛之深恨之切,恨鐵不成鋼,誰知道蘭波是不是故意找魏爾倫麻煩的。
蘭波在最後病入膏肓的時候,找人做了一副擔架把自己從非洲生生抬回到法國和家人團聚,至死還念念不忘要繼續遠行。
PS:
看了《蘭波傳》之後本來對蘭波感覺還挺客觀的,後來看了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演的"Total Eclipse"居然對蘭波好感飆升!美少年果然力量大啊……囧~
(擦……說道這廝還得八卦一下,想當年清俊美少年多好看!現在咋越來越丑捏?看了他演地蘭波驚豔了一把,愛屋及烏找他的其他片子來看,我靠《革命之路》里居然那麼胖!《紐約黑幫》里五官也有些變形,555555最後還是去看《羅密歐與茱麗葉》才稍稍得到些安慰……可憐的美少年,就介么廢裊-.-)
連帶《魏爾倫傳》一起讀——很有趣,無論是《蘭波傳》還是《魏爾倫傳》,有關二人戀情這部份,大量筆墨都是在描寫魏爾倫及其家庭的,有關蘭波的筆墨遠沒有魏爾倫部份飽滿;大概是供探尋的資料太少了吧。
蘭波最著名的詩集《地獄一季》僅是薄薄的一小冊……苦笑,现在恐怕讀不出那麼大的震撼了。
我从不否认我们的相同处,其实都一样傻傻的,都以诗人自称,都写着万恶的散文诗。
你的脚步与我一样快,可你穿梭在恼人的非洲
绝望,痛苦,破碎的癌症
没有尽头的路途,孩子是永远跨不过撒哈拉的
恐怕我对诗人兰波的喜爱与迷恋的初衷,并非由他作为通灵者诗人所留下的诗篇所倾倒,`亦非对诗歌艺术的狂热 ,仅仅是犹如大多数腐女般对BL的狂热, 无意间发现的全蚀狂爱才开始的 ,或者是对于迪卡普里奥对不羁的兰波的诠释, 想像诗人本人到底是怎样, 其作品有真正的意义? 才开始想要了解他的一切 ,这过程中 ,想要汲取更多 ,对其传奇性的一生, 我感叹颇多 ,究其一生, 14岁便显露出的惊人才华, 多次的不辞而别离家出走, 魏尔伦的赏识推荐,远行, 与文学的彻底决裂 辗转于亚非大陆间的的贸易 我很难想象 诗人从中扮演的角色究竟与诗歌本身的联系与影响 。魏尔伦说:“这是一位大诗人显而易见的快乐,幻境般的风景,勾勒出令人艳羡的漂泊之恋,并追求风格之超艳,而他的野心在这些诗篇中已然达到。”看来诗歌俨然是表达诗人情感和一切的出口 我想要了解一切 因为他必定是深刻的。不知法国街头那尊奇的特兰波雕像,人们观看作何感受,但在那个动荡且人才辈出的时代,这个“被缪斯之手触碰过的孩子”兰波,身上被贴于众多标签 曾在某处看到 说兰波是“众多主义之父 而不是任何流派的亲人 ”此话果真是不错的 作为年轻的诗人 兰波早已摒弃旧体诗 而投身于这种超现实主义诗歌中 而他的诗歌不乏是他超乎寻常的自我意识完美体现。
我是不久前才读的兰波传记 我想 想要更好的了解诗歌 必定还是要先了解诗人本身 这本书还是个不错的选择
“告诉我,什么时候才能将我送到码头。”
这是兰波于临终的最后一句话
这个行走了一生的诗人
死于对终点的企盼之中。
——————————————————————
我今天忽然想
也许希望才是让人生如此冲突的罪首
我们一直以为它在远方 在别处
实际上却在无知中被其鞭策着茫然上路
相对于绝望 失望
希望才是产生梦魇的温床
我不知道
是什么逼迫着人如此的极端 什么鼓动着人为找寻目标而既定目标
我们要么走在路上
要么死于原地
好象一生都在失去
所得到的不过是徒劳的挣扎
生而为人
是所带有的原罪
意识里的自我审判 放逐我们去更远的远方
而所到一座天堂
便失去又一个方向
有关于所得到或所期盼的奢望和现世
那是行囊
是基石
一切无法坦然沉睡在使人微笑的瞬间
还要走下去
必须
永恒
它的主题是连绵不断的变更
不确定的期翼 让一切闪烁着最为昂贵奢华的光芒
——————————————————————————————————————————
纠结
这也许是为了表现所独有的大智慧
如果一切需求与满足可以如同饥饿感一般坦率直白
好象便辜负了这造物大的恩宠与磨练
不得不喜欢疼痛与纠结
喜欢失去不舍的一切同时再次期盼命运的馈赠
是提着易碎的灯笼 额头顶到苍天的小马夫
投入于奔波中的一切
那颠簸
使失去的姿态如同雕刻般不朽
有不得不爱的理由 不得爱的借口
还有使人停滞的黑洞
又有向前走的引力
黑暗之中的光
让脚下虚空也可以奔向远方
享受失重的快感
更有时候、干脆期盼前方那是一个陷阱
一切的绝境
作为母体 产生了希望
于是被摧毁与被使用的一切 他们存在消亡与肉体共生共灭
而热忱
那是行走中的义务
————————————————————————————————————————
闭上眼
幻想一切梦幻的得到 更多是凄切的失去
灵魂有很世俗的脉动
没有得到便以失去
这分量
足以雕刻于墓碑之上
那时
我们悬坐于上 我们终到远方
而其实
我们回到了那些年前 手指前方 嘴里呢喃着“走吧”的起点。
以上。 兰波。我们共有的动荡。
看了《兰波传》。
这不是普通的传奇。
一个人可以是热烈的诗人,又可以成为一个坚忍的军火商。
青春的一半用来发狠地爱,另一半拼命追索金钱。
37岁就已抵达生命终站。
伊藏巴尔是兰波少年时代的老师,仅比兰波大5岁,他或许是兰波的初恋;
十几岁时,兰波加入巴黎公社自由射手队,兵营宿舍是他同性爱的迷宫;
十六岁,长着流亡天使面容的兰波遇见魏尔伦——一个21岁就秃发的诗人,像蒙古人。兰波对魏尔伦年轻的妻子不以为然,也不觉得魏尔伦抛下刚出生的儿子应该有所负疚,他想尽办法占有魏尔伦。
终于找到了
什么?是永恒
是大海与太阳
交相辉映
他们“带着诗歌与情色的命运去周游世界”,英国、比利时……只要他们能到的地方。
可是魏尔伦就像个钟摆,和兰波在一起的时候,他时时想念家的安稳和适意;而一旦回到家里,他又立刻领受了兰波的“魔咒”,对妻子饱以拳脚,妻子是“可怜的胡萝卜仙女、少妇和臭虫”,甚至把襁褓中的孩子当成出气筒。他的摆荡最终导致了兰波的离去,魏尔伦带着枪找到兰波,一颗子弹命中了兰波的左腕,两个人的爱情以闹剧收场。
伤害其实是互相的,魏尔伦一直是兰波的钱袋子,为他花光了积蓄和遗产,他最大的梦想是让妻子接受和兰波共同生活。有部讲兰波的电影叫《全蚀狂爱》,片名很贴切。
分手后,魏尔伦仍一直关注兰波的行踪,一直给他写信,这些信,兰波从不回应。但是,兰波至此不再写诗,也再没有爱情。
有点像张爱玲的故事了。
但又不仅于此。
这个曾经沦为乞丐的天才,后来奇迹般地成为一个探险家,同时又是一名精明的商人,贩卖香料、象牙直至军火。对于金钱的热情燃点了他最后的时光。
这是个关于迷恋的传奇。
迷恋爱,飞蛾扑火,毅然决然,直至爱凝结、静止,不再有复活期,诗也成绝句;
迷恋金钱,在无人涉足的绝境里刻下足迹,扩大版图,很多人记录过他在沙漠中精力充沛的行走,但最后,他得了奇怪的骨头病,腿被截肢,全身瘫痪,死亡。
他如何总结这场烟火般的生命呢?——“生活是人人都要扮演的滑稽戏”。“每个人都是这种悲惨命运的奴隶。”
好在还有那些诗,证明他迷恋过,已足够。
读任何一位诗人的传记,对我个人而言,都不会像读兰波的传记那么激动,而又如此细致。虽然关于兰波的传记和评传多达上百种,虽然我也读过其中几种,但我还是几乎一字一句地读完了这本近六百页的中译本传记:我只在每晚临睡前读几十页。
大约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也就是兰波去世近百年之后,几乎所有能找到的关于这位传奇诗人的材料都已经公诸于众,所以我们应当相信这本传记的资料可靠性。何况初版于1991年的这本兰波传记,还是在克洛德•让科拉(Claude Jeancolas)和让-雅克•勒弗雷尔(Jean-Jacques Lefrère)的两本资料性和阅读性都实足的传记推出不久后出版的,并且在出版后不久就获得法兰西学院大奖。之后的数年间,这本传记重印了三次,并被译成多个语种版本。而对于中文读者来说,这却是兰波去世一个多世纪以来,第一次如此全面、细节地去了解这位天才诗人的一生。
自罗兰•巴特告诉我们应当着眼于接近零点的文本阅读之后,我们总是倾向于阅读一位诗人留给我们的作品本身,而忽略了诗人作为一个生活于此世的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的童年和家庭,他在少年时期认识的每一个人,他又怎么从自身的困境中挣脱,去寻找更为广阔的外在疆域和内心世界,以及在最后的弥留时光怎么真实地面对仅属于自己的死亡。而有时候,其实我们每个普通人都知道:生活比诗歌更艰难。
然而总有人不是普通人,或者说,他从发蒙开始,就决心要经历所有梦想的生活。这样的人,有时被我们称为超凡入圣者。没有一位诗人像兰波一样,在他的诗篇中留下了这么多生活的痕迹及其幻化而成的美景,更没有一位诗人像兰波一样,在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中都经受了无可言喻的苦难折磨。也没有一位诗人,是这样地切入了现代生活的创痛,并影响了一代代的诗人和艺术家。更没有一位诗人,是这样以苦行般的个人精进之力,摧毁了业已陈旧的诗歌形式并建立起自己全新的诗歌世界,而后抽身离去……
所以在以往许多人的论述和理解中,不论是魏尔伦及其周围的诗人朋友,还是他的亲妹妹伊莎贝尔及其丈夫兼兰波研究家贝里雄,不论是具有天主教信仰的大诗人克洛岱尔,还是作为无神论者的超现实主义创始人布勒东……他们所面对的兰波,都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谜。而且,这个谜团因不同时代、不同精神取向的阅读而有所不同。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本传记就是在极其详尽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去揭开兰波一生中所有的谜。
也许,在被冠以“通灵人”、“言语炼金术师”、“小流氓”、“天主教徒”、“虚无主义者”等等名号之后,兰波身上最大的谜,还是那个早早地背弃了诗歌的商人兰波。
十一年间,他奔波于亚丁和哈勒尔之间,贩卖着咖啡、皮革、麝香还有军火,他是否在海洋、烈日和沙漠的远方找到了“真正的生活”?在非洲再也不写诗了的兰波,是否会想起早年写下的诗句:“这就是大海/与太阳同行”(《永恒》)?那么,是他在诗篇中早就预言过了吗,抑或,他就是紧随自己的梦想去“改变生活”的(“啊,梦想是可耻的。”《渴之喜剧》)?那么,是他寻找到了,所以不再写诗了,还是发现了比诗歌更瑰丽也更残酷的现实,所以放弃了诗歌?
或许应该说,放弃写诗、走向现实生活的兰波,并没有背弃内心深处“诗意的黄金”。这样,我们才能把那个腰缠八公斤黄金的商人,跟“我看见黄金,却不能一饮”的诗人连接起来。至少,我们看到他身上流浪的气质从没有变过。在给母亲的信里,他这么写道:“谈起婚姻一事,我一直想说,即使结婚了,我依然要自由地去旅行,生活在异国他乡,甚至继续生活在非洲……此外,有一件事对我来说是不可能的,我无法做一个定居者。”
虽然已经远在天边,他还一直梦想着去更遥远的桑给巴尔,但最后没有成行。经商之余,他曾多次深入欧洲人从未涉足的不毛之地,还给法国地理学会写了份探险报告。他还托人买来昂贵的照相器材,还有各种工程技术类的书籍,他甚至关心起当地的政治局势……他是要“绝对做一个现代人”吗?
流浪与诗歌之间存在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本质联系。对于非洲的兰波,诗歌已经不再是写在纸上的“言语”,而是他在“通灵人书信”里早就定义的东西:“诗歌引领行动”。从而去“改变生活”,最后,成为了他的生活本身。在这样一位完全听从于灵魂本能的诗人身上,我们看到了“梦想—流浪—诗歌—生活—时代”奇异地结合并交融在一起,互相映照,互为注脚,最终成就了文学史上一个神秘复杂而又无法回避的传奇。
中译本序
再版序言
前言
第一部沙勒维尔的中学生
第一章童年的生活片段
第二章人文科学
第三章一位名叫伊藏巴尔的老师
第四章历史
第五章新诗歌
第二部与“可怜的兄长”在一起
第一章结识“丑陋的家伙”
第二章折磨、祈祷以及苦难的征程
第三章在英国的两个“季节”
第四章罗什村,久违的胜地
第五章决裂
第三部异国他乡
第一章下地狱者的手记
第二章在伦敦的“年轻的巴黎人”
第三章1875年:支离破碎的一年
第四章爪哇之旅
第五章痴迷的旅行者
第四部非洲的冒险
第一章亚丁,“丑陋的山岩……”
第二章哈勒尔,鬣狗的城市
第三章“累人的任务”
第四章绍阿的军火商
第五章赴埃及休假之后重返哈勒尔
第六章病痛与死亡致谢
兰波生平和创作年表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与 今年春天出版的《彩图集》一起,算是今年中国出版界的两个盛事,全书600页,后面有详细的年表,参考文献,以及译名对照表,先睹为快了,价格是有一些高,但是由于版税和翻译的成本高,也是可以理解的。
兰波在中国
你没疯,哥留。
“我也想做一个思想简单的小女人……”
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一个理想主义者,还总想着变成一个唯美主义者。我是叔本华的笃信者,还妄想变成伊壁鸠鲁的实践者。可惜啊,我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只能干着自己讨厌的工作,过着自己讨厌的生活,变成自己越来越讨厌的人。
1+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生来也是为了享受的,享受痛苦。既然上帝要玩,摊手,我们也无话可说。
1+
其实他们一直都过的不自由不自在。
“其間蘭波愈發瞧不起魏爾倫的懦弱,恃寵而驕,像怨婦一般動輒找茬兒羞辱魏爾倫。”
怨妇通常是没有恃宠而骄地动辄找茬的份的吧~
- -这不就是 全蚀狂爱 的剧情详解么
兰波后来客死他乡,让人抬着去看海,不知道他想着什么
树,绿很想你噢
你看得书大部分都是变态的,你不会得人格分裂症了吧,鉴定结论:你也变态。
呃,同学你total eclipse上脑狠严重诶
魏爾倫蹲了兩年大牢,據說王爾德因同性戀被捕時被關押在同一家監獄。
-----------------------------
魏尔伦&兰波,王尔德&波西
这2对的相似处和共同点还真多,怪不得总爱被拿一起比对。
经常脑补兰波和王尔德一起……
还是同性恋、
我是被天上的彩虹罚下地狱
幸福曽是我的灾难忏悔和蛆虫
——兰波
PS:Leonardo的兰波 迷人,有着好听的英文发音
要了解好的诗歌 必定还是要了解自己本体
你太狡黠 先是名字用繁体
其次评论隔几里地写上一句
故意让读者不爽。
蔻蔻。 有这么烦的繁体字么。.
我以为我那么写读者会看的比较跳跃比较爽呢。.
跳是跳了 摔倒怎么办
哪摔的哪哭 哪哭完哪站起来
兰波
记得《不朽》里面经常穿插着他的诗
楼主太过于从同性恋的角度去解读了。
“伊藏巴尔是兰波少年时代的老师,仅比兰波大5岁,他或许是兰波的初恋”
这个完全是背离师生友谊的,好好去看看传记,或者他的书信。
“十几岁时,兰波加入巴黎公社自由射手队,兵营宿舍是他同性爱的迷宫”
这完全背离了兰波加入巴黎公社的热情。他在兵营的遭遇是在酒醉和友谊气氛下被轮奸,而不是什么“兵营宿舍是他同性爱的迷宫”。这次经历给他一生都造成了身心的伤害。
而很多研究者都认为,兰波从来都不是一个真正的同性恋者。
楼主的其他言辞,实在不想再辩驳了。愿楼上不要以homo心态去解读兰波,否则你实在,如果不是走火入魔,也是误入歧途了。
"而很多研究者都认为,兰波从来都不是一个真正的同性恋者。"
起码《兰波传》的作者认为 这个观点是荒谬的。
我觉得只能以同性爱的角度去解读兰波的爱情
如果刻意回避 甚至装聋作哑才是走火入魔与误入歧途
呵呵,譬如盲人摸象,各有所知,就不多说啦
是27岁
兰波和魏尔伦有点想那谁和王尔德了…
青春的一半用来发狠地爱,另一半拼命追索金钱。
全蚀狂爱这片子很好看 莱昂纳多那时候真是翩翩美少年啊
过于迷恋异端反叛,迷恋并非理解。
所以只从同性恋,只从某一片面人生角度看兰波,不见得妥帖。我们所迷恋的,也只是我们心里一个偶象罢了。
2012-08-17 20:01:38 李灵皎
过于迷恋异端反叛,迷恋并非理解。
所以只从同性恋,只从某一片面人生角度看兰波,不见得妥帖。我们所迷恋的,也只是我们心里一个偶象罢了。
+1
不觉得兰波是同性恋。
不知怎么的
看着看着,我就想起了《秋日传奇》这部电影
梦想是可耻的。
马克思说,哲学不仅要认识世界,还要改造世界;兰波的一生是用诗歌去感受生活,并且改变生活。由此还想起他的法国老乡福柯,也是身体力行地去实践自己的哲学。这些都是危险的,然而也是迷人的。
有梦想的人生是完美的 ,但是完美的路上是沉默的
有时候不得不去面对一些你将看不到的恐怖或者说 未知
始终要去看的世界总是在而昂我们沉醉,但是却不能自己
2008-12-18 13:48:09 笑笑朱 马克思说,哲学不仅要认识世界,还要改造世界;兰波的一生是用诗歌去感受生活,并且改变生活。由此还想起他的法国老乡福柯,也是身体力行地去实践自己的哲学。这些都是危险的,然而也是迷人的。
Karl Marx: Transformer le monde(改造世界)
Arthur Rimbaud: Changer la vie(改变生活)
对于这两个口号,历来有很多诠释。至少,可以看到:
一、前者类似于大乘,后者类似于小乘;
二、前者导致集体行动,后者引发个人激情;
三、前者趋向政治,后者趋向诗歌;
四、前者趋向集体、后者趋向个体;
…………
这两个人相差三十多岁,唯一的交集事件是巴黎公社。前者对巴黎公社的影响不用说了,事后还尽力解救公社成员。后者曾因倾慕革命而进入巴黎公社的巴比伦兵营,却留给他糟糕之极的复杂经历;后来他流浪在布鲁塞尔和伦敦,也时而接触过公社成员,只是他对革命之类的东西已经没有兴趣了。
好奇的孩子才会有如此大的热情
dreams keep us young
《全蚀狂爱》这个电影给我的印象之深刻。
这些都是危险的,然而也是迷人的。
写得好。
这本我一定要看。那本《魏尔伦传》何兄看了吗,觉得如何。将来有机会你译介些魏尔伦怎么样?国内很少啊。
魏尔伦的诗歌看似简单易懂,其实非常难译,主要是他在诗歌的音乐性上走向了一种完美的极致。读一下他那首著名的《诗艺》即知:De la musique avant toute chose。
《魏尔伦传》还没读过,倒是很好奇这本传记里有没有讲到他在诗歌上对兰波的影响。在《兰波传》里,只简单提到了一下,并没有展开。一般总是把兰波看作诗人中的天才,只是天才也不是凭空出世的,总是在接受了其他人的影响才可能成为天才。波德莱尔诗歌对兰波的影响不用说了,而魏尔伦对他的影响其实也不可小觑,尤其在音乐性上,可能还有用词的准确性上。
文学是不道德的
什么是道德的
我是另一个人。(兰波)
看后更想读
看书评看得我很激动
大家来留名啊~
你有梦,沉入艺术,你撕毁艺术,走向残酷。
你要成为所有人。你是和残酷之火共舞的人。
生命是残酷的旅途,诗的残酷。
读一遍,安慰一下焦急的小心灵~
可怜的兄长” -- 估计指微尔论把
《彩图集》手里有。确实是“盛事”!
王道乾译《地狱一季》相当有水准。此译者是否能超越他的高度?
此译者与王乃大学同窗,中法大学同班,你可以比较,这本有详细的评注,王先生的很少注解,所以区别在此。
我觉王以培的翻译更好。
王翻译过传记么